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晋江“喜庆捐赠”为例
1
作者 陈凤兰 丁雅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传统慈善文化,引导农村精英参与慈善事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缓解贫富差距等问题,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以福建晋江“喜庆捐赠”为例,当地拥...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传统慈善文化,引导农村精英参与慈善事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缓解贫富差距等问题,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社会稳定。以福建晋江“喜庆捐赠”为例,当地拥有悠久的侨乡慈善文化传统,地方政府因势利导,通过倡导移风易俗推动民众参与慈善活动。地方精英在具体的慈善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基层组织积极回馈慈善捐赠者的参与动机与需求满足,合力推动了福建晋江慈善文化的传承与模式创新。在发展民间慈善事业时,应发掘自身可利用的慈善文化与慈善条件,激发当地社会对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与认同感,立足地方经济水平与文化特征,建构具有本土特色、适合本地发展的慈善模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慈善文化 喜庆捐赠 晋江侨乡
下载PDF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齐兰芬 亢晓梅 黄建玲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2-64,79,共4页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缺位是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是青少年慈善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涵、目的和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校慈善...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缺位是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是青少年慈善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涵、目的和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旨在为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教育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
下载PDF
明清徽州慈善文化踪迹的追寻
3
作者 蒋道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3期196-198,共3页
明清时期是徽州民间慈善事业充分发展的时期。徽商捐资助学、兴办学堂、赈灾、救荒、兴修水利、铺路建桥、延医送诊、施药施棺等一系列的善举,善会善堂、公济局、育婴堂、养疴所等慈善组织的设立,以及通过劝善类楹联、劝善书、劝善类戏... 明清时期是徽州民间慈善事业充分发展的时期。徽商捐资助学、兴办学堂、赈灾、救荒、兴修水利、铺路建桥、延医送诊、施药施棺等一系列的善举,善会善堂、公济局、育婴堂、养疴所等慈善组织的设立,以及通过劝善类楹联、劝善书、劝善类戏文倡导“行善积德”,都充分体现了明清徽州慈善事业的如火如荼和慈善文化的兴盛。追寻明清徽州慈善文化的踪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明清徽州慈善文化,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慈善文化 踪迹
下载PDF
论慈善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左思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着仁爱济世、和谐向善、科学理性等内涵的独特思想体系与思政教育资源。慈善文化所倡导的“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核与高职院校通过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间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深挖慈善文... 慈善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着仁爱济世、和谐向善、科学理性等内涵的独特思想体系与思政教育资源。慈善文化所倡导的“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核与高职院校通过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间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深挖慈善文化中的“仁德”内涵和“善行”实践,以此赋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不仅有助于学生培育正确的慈善文化认知、增进强烈的慈善价值认同、推动践行积极的慈善自觉,最终成就“知、情、意、行”的统一,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慈善文化培根铸魂作用,涵养新时代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慈善美德,共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慈善强国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慈善教育 德技并修
下载PDF
传承慈善文化 提升党性修养
5
作者 程伟 《中国民政》 2024年第7期36-37,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精湛,对促进党员干部涵养民本情怀、激发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民本情怀 党员干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性修养 慈善文化 奉献精神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明清徽州慈善文化的成因、特质和历史贡献
6
作者 蒋道霞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同宗抱团的宗族思想、徽商对故土的认同、商业经济的风险是明清徽州慈善文化的成因。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具有商贾反哺乡村、商业反哺教育、宗族内部互济、践行儒家思想的特质,在倡导扶贫济困的善举、维护宗族的整体... 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同宗抱团的宗族思想、徽商对故土的认同、商业经济的风险是明清徽州慈善文化的成因。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具有商贾反哺乡村、商业反哺教育、宗族内部互济、践行儒家思想的特质,在倡导扶贫济困的善举、维护宗族的整体利益、促进徽州乡村社会的善治、助力徽州乡村社会的繁荣方面作出了历史贡献。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有利于为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地区 慈善文化 成因 特质 贡献
下载PDF
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探索
7
作者 蒋道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8期32-34,共3页
明清徽州慈善文化是形成于商品经济时代乡村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明清徽州乡村的善治和繁荣。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乡村建设、乡村教育、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助力。在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助... 明清徽州慈善文化是形成于商品经济时代乡村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明清徽州乡村的善治和繁荣。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乡村建设、乡村教育、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助力。在传承明清徽州慈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时,需要寻找乡村契合点,弘扬、倡导明清徽州慈善文化;需要结合乡村特点,构建有利于乡村开发与承接慈善行为的有效机制;需要完善政策法规,以良法善治保障乡村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明清徽州 慈善文化 传承
下载PDF
慈善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齐兰芬 黄建玲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24-26,共3页
慈善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文化包括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慈善文化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等为目的,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以慈善知识、慈善... 慈善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文化包括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慈善文化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等为目的,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以慈善知识、慈善价值观、慈善行为规范等为内容而进行的宣传、培训或系统教学活动。慈善文化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教育 综述
下载PDF
新时期慈善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如 李梅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3期100-101,共2页
我国虽有乐善好施的悠久慈善传统,但适应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时期慈善文化尚未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应把握良好历史机遇,建设新时期慈善文化。文章指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文化内涵,再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建设新... 我国虽有乐善好施的悠久慈善传统,但适应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时期慈善文化尚未形成。因此,本文认为应把握良好历史机遇,建设新时期慈善文化。文章指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文化内涵,再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建设新时期慈善文化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慈善事业 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美慈善文化差异及形成原因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党小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阐述了中美慈善文化的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民众捐赠积极性、捐赠的数额、慈善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慈善机构的性质等方面。从传统价值观、慈善组织公信力和慈善法等方面分析中美慈善文化不同的原因,并对推进我国慈善文化发展提出了五点... 阐述了中美慈善文化的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民众捐赠积极性、捐赠的数额、慈善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慈善机构的性质等方面。从传统价值观、慈善组织公信力和慈善法等方面分析中美慈善文化不同的原因,并对推进我国慈善文化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慈善文化 慈善文化特征 传统文化 财富观
下载PDF
大学生慈善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11
作者 史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15期37-38,44,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慈善文化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慈善文化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亦是未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培养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可以说就是对我国未来一定时期慈善事业进行提前建设,因此开展高校慈善文化教育是目前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内涵 慈善文化意义 高校慈善文化教育现状和对策
下载PDF
培育和坚持慈善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12
作者 石国亮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慈善文化自信是发展慈善文化的心理基础。慈善文化自信是一种慈善文化自觉,最根本的是对慈善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近代以来我国的积贫积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善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当前我国慈善文...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慈善文化自信是发展慈善文化的心理基础。慈善文化自信是一种慈善文化自觉,最根本的是对慈善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近代以来我国的积贫积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善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当前我国慈善文化缺乏自信。但是,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文化,奠定了我国慈善文化自信的基础。培育和坚持慈善文化自信不仅是传承慈善文化传统的基础,也是针对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中缺乏自信的必然选择,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综合入手,即: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局中把握我国慈善文化的独立性和包容性之间的张力,重点做好传统慈善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慈善文化产品和慈善实践展示慈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法》 慈善文化自觉 慈善文化自信 慈善文化传统
下载PDF
论慈善文化的道德意蕴 被引量:27
13
作者 肖国飞 任春晓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出于对我国当代慈善事业落后的历史反思和寻求敉平当前分配差距的“第三条道路”,慈善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慈善文化主要包涵观念、制度、行为三个相辅相成、共生共进的层面,具有心理平衡、认识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发展四... 出于对我国当代慈善事业落后的历史反思和寻求敉平当前分配差距的“第三条道路”,慈善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慈善文化主要包涵观念、制度、行为三个相辅相成、共生共进的层面,具有心理平衡、认识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发展四大功能,我国应通过公正评价慈善行为、教化养成慈善观念、营造整体慈善氛围来引导人们共同参与慈善事业,在慈善活动中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道德意蕴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关于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武菊芳 薛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呼唤与推动着现代慈善文化建设。适应这一需要,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在探讨与论证现代慈善文化的内涵及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对我国慈善文化的现状与成因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时代特征的,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呼唤与推动着现代慈善文化建设。适应这一需要,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在探讨与论证现代慈善文化的内涵及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对我国慈善文化的现状与成因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时代特征的,古今贯通、中西精华汇聚的现代慈善文化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现状与成因 构建原则 多维思考
下载PDF
当下中国慈善文化困境与原因探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东利 邵龙宝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1期49-52,109,共5页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慈善文化不无关系。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亟须慈善文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存在着诸多困...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慈善文化不无关系。发展慈善事业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亟须慈善文化的建设。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存在着诸多困境,诸如官办慈善色彩浓厚、公民慈善理念匮乏、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富伦理缺失等。笔者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渊源、社会观念等等层面做了原因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困境 原因探析
下载PDF
古典儒家慈善文化体系概说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康晓光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18年第4期99-110,共12页
慈善的核心内涵是利他,人类的利他行为需要价值观念与慈善文化的支撑。对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基本问题的解答有赖于对一个前提性问题的回答,即传统中国慈善文化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拥有怎样的内涵、逻辑与功能?本文认为传统中国慈善文化... 慈善的核心内涵是利他,人类的利他行为需要价值观念与慈善文化的支撑。对现代中国慈善文化基本问题的解答有赖于对一个前提性问题的回答,即传统中国慈善文化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拥有怎样的内涵、逻辑与功能?本文认为传统中国慈善文化的表现形态即古典儒家慈善文化,并将其构成要素及结构体系阐述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为逻辑起点,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人性论,推导出成贤成圣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和谐的社会理想,进而提出了原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方法论,即行仁之方和成己之道,最后回归儒家追求不朽和天人合一的超越精神。儒家慈善文化存在"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其为最广义的"利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古典儒家 利他
下载PDF
我国明星慈善文化发展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红 齐辉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作为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的明星行善是我国新兴的慈善生态,乐于奉献爱心与感恩回报社会是明星慈善的道德基础,厚实的物质财富与强大的社会能力是明星慈善的现实条件,西风东渐与和谐社会则是明星慈善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明星慈善 基金会 慈善文化
下载PDF
论西方慈善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乾 尹奎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0,共5页
纵观西方文明史,理性精神贯穿始终,正是理性精神的指引,西方慈善文化得以不断发展。源自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与根植于基督教的西方慈善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慈善是理性精神的转化和拯救,具有宗教关怀的西方慈善文化彰显了理性精神的人文价值... 纵观西方文明史,理性精神贯穿始终,正是理性精神的指引,西方慈善文化得以不断发展。源自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与根植于基督教的西方慈善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慈善是理性精神的转化和拯救,具有宗教关怀的西方慈善文化彰显了理性精神的人文价值,理性精神对于现代慈善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理性精神 宗教关怀 人文价值
下载PDF
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杨方方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9,共4页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美慈善事业巨大的差距根源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美慈善事业巨大的差距根源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慈善环境。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内核与外围的关系;三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同时,普及和培育现代慈善价值观,及合理的社会角色定位。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营造良性的慈善氛围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长期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也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 差异 差距
下载PDF
论当代慈善文化的价值认同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庆华 邱洪斌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第4期91-94,共4页
慈善文化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慈善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认同有利于人们形成现代慈善理念,促使人们形成理性化的慈善行为,并促进慈善管理规范化。推进当代慈善文化的发展,要从提升慈善... 慈善文化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慈善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认同有利于人们形成现代慈善理念,促使人们形成理性化的慈善行为,并促进慈善管理规范化。推进当代慈善文化的发展,要从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推动公民慈善教育,加强大众传媒的慈善宣传与监督入手,增进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文化 价值认同 公信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