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形态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41-50,共10页
近百年来,戏曲学界一直遵从王国维先生的戏曲"由叙事体而变为代言体"这一观点,将"代言体"视为戏曲形态。从语义学和剧场交流语境的角度,对中国戏曲形态进行重新审视,可以发现:无论是用"叙事体"还是"... 近百年来,戏曲学界一直遵从王国维先生的戏曲"由叙事体而变为代言体"这一观点,将"代言体"视为戏曲形态。从语义学和剧场交流语境的角度,对中国戏曲形态进行重新审视,可以发现:无论是用"叙事体"还是"代言体"来解读现存的戏曲剧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点,取代它们的是"演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代言体 叙述体 演述体
下载PDF
戏曲文本名称与戏曲形态辨析
2
作者 王铭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国戏曲艺术的本质形态,存在于中国戏曲艺术的舞台表演之中。戏曲剧本,则是中国戏曲艺术舞台表演实践的"存储器"和"提升品"。中国戏曲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舞台表演实践,决定了不同时期戏曲剧本的具体形态;不同时... 中国戏曲艺术的本质形态,存在于中国戏曲艺术的舞台表演之中。戏曲剧本,则是中国戏曲艺术舞台表演实践的"存储器"和"提升品"。中国戏曲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舞台表演实践,决定了不同时期戏曲剧本的具体形态;不同时代戏曲剧本的不同形态,又反过来决定着不同时期中国戏曲艺术舞台表演的走向。考察中国戏曲剧本的总体结构及其在不同时代的流变,是把握中国戏曲艺术总体风貌及其在不同时代不同表现的"指导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本 院本 戏本 词话 曲本 剧本 戏曲形态
下载PDF
陕西戏曲形态概说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德宝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44,共8页
陕西戏曲文化古老而悠久,至明末清初,众多戏曲剧种相继产生、形成,以其各自的形态特征和多种演出形式活跃在乡村城镇。依照自然地理位置,陕西的关中、陕南、陕北三地孕育出的地方剧种多达24个。依据声腔以及演出形式来看,可分为两种声... 陕西戏曲文化古老而悠久,至明末清初,众多戏曲剧种相继产生、形成,以其各自的形态特征和多种演出形式活跃在乡村城镇。依照自然地理位置,陕西的关中、陕南、陕北三地孕育出的地方剧种多达24个。依据声腔以及演出形式来看,可分为两种声腔系统,五种腔调类型,一种非真人演出形式(影偶戏)。其中秦腔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被视为北方梆子腔系的鼻祖,同时也标志着戏曲改良运动在省内的广泛展开,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陕西戏曲音乐的基础特征由欢音旋律和苦音旋律构成,前者多表现喜悦、轻快、热情奔放、轻盈、稳健等;后者多表现伤感、哀愁、忆事、悲痛、刚毅等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戏曲形态 历史文化背景 演出形式 声腔 秦腔 地方剧种 梆子腔系 皮黄腔系 道情戏
下载PDF
东北二人转未发展为成熟戏曲形态之原因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欣 孙红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东北二人转在艺术特征上介于"戏"与"曲"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艺术形态。东北二人转没有发展为成熟的戏曲形态的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生态民俗环境是独特的,物质生产民俗限制了二人转的演出时间、演出场所,... 东北二人转在艺术特征上介于"戏"与"曲"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艺术形态。东北二人转没有发展为成熟的戏曲形态的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生态民俗环境是独特的,物质生产民俗限制了二人转的演出时间、演出场所,二人转艺人的演出未能职业化;其次,从艺人的角度来看,二人转艺人职业化的进程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和民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缓慢。此外,影响二人转形态的还有两个非直接原因,那就是东北地区戏曲文化传统的缺失和与此相应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的深厚的叙事传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二人转 戏曲形态
下载PDF
中国戏曲发生于巫傩歌舞考──兼论《九歌》所具戏曲形态学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质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73,共7页
一中国戏曲是怎样发生的?明程羽文为沈泰选编的《盛明杂剧》作《序》写道:“曲者歌之变,乐声也;戏者舞之变,乐容也。”清吴伟业为李玉的《北词广正谱》作《序》时,表述说:“今之传奇,即古者歌舞之变也。”中国的古代歌舞始于何... 一中国戏曲是怎样发生的?明程羽文为沈泰选编的《盛明杂剧》作《序》写道:“曲者歌之变,乐声也;戏者舞之变,乐容也。”清吴伟业为李玉的《北词广正谱》作《序》时,表述说:“今之传奇,即古者歌舞之变也。”中国的古代歌舞始于何时?根据典籍记载,约于五六千年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中国戏曲 戏曲形态 民间歌舞 巫傩 王国维 原始宗教 巫觋 祭祀仪式 沅湘之间
下载PDF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与早期戏曲形态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丽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0-85,共6页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南戏,保留了戏文的原始面目。作为文学体制的剧本形态已经基本成熟,在剧本结构、故事叙述、人物塑造等方面已经体现出较为完备的特点。其庞杂、世俗、热闹的舞台表演体制,表现出早期南戏的民间形...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南戏,保留了戏文的原始面目。作为文学体制的剧本形态已经基本成熟,在剧本结构、故事叙述、人物塑造等方面已经体现出较为完备的特点。其庞杂、世俗、热闹的舞台表演体制,表现出早期南戏的民间形态,反映了当时民间戏曲的戏剧观念和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南戏 民间戏曲 戏曲形态
下载PDF
民族审美崇尚对戏曲形态构成的影响
7
作者 张苹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9-53,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作为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发育而生成并沿着客观轨迹发展演变的文学艺术,其表演形态和内涵及基本要素构成的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艺术表现形态,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条件下,受到社会构成主体审美崇尚的影响,... 中国古代戏曲作为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发育而生成并沿着客观轨迹发展演变的文学艺术,其表演形态和内涵及基本要素构成的民族特色的创作手法、艺术表现形态,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条件下,受到社会构成主体审美崇尚的影响,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的文化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审美崇尚 地域文化 民族特性
下载PDF
舞蹈编导中戏曲形态元素的借鉴 被引量:1
8
作者 康磊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5期41-43,共3页
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舞蹈编导的体现过程可以根据新的舞蹈素材与舞蹈方法的挖掘目标,强调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舞蹈编导需要根据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创新编导方式,将戏曲中的服饰道具、桌椅空间、语汇等戏曲形态元素与舞蹈... 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舞蹈编导的体现过程可以根据新的舞蹈素材与舞蹈方法的挖掘目标,强调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舞蹈编导需要根据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创新编导方式,将戏曲中的服饰道具、桌椅空间、语汇等戏曲形态元素与舞蹈编导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传统戏剧之美,具体强调传统文化思想的审美特点。本文通过对舞蹈编创对戏曲形态元素借鉴效果的详细阐述,将戏曲形态元素与舞蹈编导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新时期舞蹈创作的价值。并且,还要对持续保有中华民族传统程式之美,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特征,提供具体化的舞蹈编创发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编导 戏曲形态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
下载PDF
布依族戏曲形态论
9
作者 杜青云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本文通过对布依族戏曲的艺术分析,论述了布依族戏曲的形态特征、戏曲分类,体现了从艺术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意义。
关键词 布依族 戏曲形态 特征分类
下载PDF
时代呼唤戏曲形态图新
10
作者 赵静铭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戏曲形态 时代呼唤 现代题材 美学特征 戏曲现代化 生活化 生产方式 写意性 现代生活 中国戏曲
下载PDF
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形态的影响
11
作者 辛雪峰 《当代戏剧》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统戏曲形态 中国 价值取向 表演形式 创作理念
下载PDF
明清传奇杂剧组合体戏曲形态的变格
12
作者 刘于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16,共7页
明清传奇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体戏曲形态,属于戏曲形态的变格。第一种是隐藏式组合体戏曲形态,构成组合体的各个独立的“组件”隐藏于一部传奇的体制之中。第二种是泛杂剧体戏曲形态,包括“泛杂剧体杂剧”和“泛杂剧... 明清传奇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体戏曲形态,属于戏曲形态的变格。第一种是隐藏式组合体戏曲形态,构成组合体的各个独立的“组件”隐藏于一部传奇的体制之中。第二种是泛杂剧体戏曲形态,包括“泛杂剧体杂剧”和“泛杂剧体传奇”。第三种是寄生性组合体戏曲形态,指戏曲作品寄生于小说中而组合成的变体形态。这些戏曲形态打破了固有戏曲体制的限制,形成多样化的戏曲文体样式,实现了不同文体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传奇杂剧 组合体戏曲形态 泛杂剧
下载PDF
张庚先生论戏曲形态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达人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关于戏曲形态的构成,张庚先生曾指出:"经过了长期的途程,把滑稽戏、歌舞说唱、角抵等综合到了一个目的上面,即为演故事而服务。"以后又进一步明确表述为:"从艺术因素的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三个:歌舞、滑稽戏和... 关于戏曲形态的构成,张庚先生曾指出:"经过了长期的途程,把滑稽戏、歌舞说唱、角抵等综合到了一个目的上面,即为演故事而服务。"以后又进一步明确表述为:"从艺术因素的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三个:歌舞、滑稽戏和说唱。"对戏曲形态的艺术特征,张庚先生认为主要有三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先生把戏剧的"综合"归纳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对演员自身具备的各种表现手段的综合"以及"‘以演员艺术为中心’来综合进入戏剧的其他一些‘要素’"等三方面,而戏曲又具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关于戏曲的虚拟性他指出:"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而且是一种"变形手法"。他认为戏曲表演程式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就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赋予表演固定的或基本固定的格式";另一种涵义,"即它是生活动作的舞蹈化";"不是生活动作的照搬",而是"生活动作的美化和节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庚 戏曲形态 综合性 虚拟性 程式性
原文传递
舞蹈创作对戏曲形态和意蕴的借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丽宏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3,共5页
文章力图阐明舞蹈创作如何在戏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素材和编创方法;如何将传统戏曲中使用的道具以及故事、人物等表现方法与舞蹈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在创作中秉持中国戏曲传统的程式之美,以虚实相生、时空转换的美学原则,使舞蹈中... 文章力图阐明舞蹈创作如何在戏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素材和编创方法;如何将传统戏曲中使用的道具以及故事、人物等表现方法与舞蹈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在创作中秉持中国戏曲传统的程式之美,以虚实相生、时空转换的美学原则,使舞蹈中的情感表达更具中国传统审美特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中国戏曲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学理念为依据,找到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舞蹈创作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戏曲形态 艺术语言 艺术意蕴
原文传递
丝路交流与戏曲形态的生成、蜕变
15
作者 陈文革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本项目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神话—偶仪—唢呐—戏曲”:戏曲观念的发生 1.戏神信仰与西亚—中亚—东亚的二元对立观念:偶神作为巴比伦的塔穆兹、埃及的奥西里斯、... 本项目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神话—偶仪—唢呐—戏曲”:戏曲观念的发生 1.戏神信仰与西亚—中亚—东亚的二元对立观念:偶神作为巴比伦的塔穆兹、埃及的奥西里斯、希腊的阿多尼斯、印度教的摩醯首罗等创生神的象征符号,经印度教(佛教)—祆教传播,唐代以“摩醯首罗-维什帕克”名世,五代后蜀灌口二郎神,北方民间石敢当,两宋“昭惠灵应王”,南宋“通远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科学出版社 交流 蜕变 国家社科基金 资助项目 戏曲观念 二元对立
原文传递
论戏曲形态的多样性
16
作者 郑传寅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0,共7页
中国戏曲与分为悲剧与喜剧两大板块、新潮迭起,不断地"摧毁、重建"的西方戏剧不同,也与周边某些国家分为宫廷戏剧与民间戏剧两种形态的格局有别,对于八百余年来先后出现的三百多个戏曲剧种,这里不大可能一一区分其形态的细微... 中国戏曲与分为悲剧与喜剧两大板块、新潮迭起,不断地"摧毁、重建"的西方戏剧不同,也与周边某些国家分为宫廷戏剧与民间戏剧两种形态的格局有别,对于八百余年来先后出现的三百多个戏曲剧种,这里不大可能一一区分其形态的细微差异,只能分别从时代差异、空间差异和民族差异三个宏观的方位,将其区分为古典戏曲与现代戏曲、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汉族戏曲与少数民族戏曲等不同形态。不同戏曲形态的生成与演进既受方言和地方音乐的深刻影响,亦与社会历史巨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戏曲地理学 戏曲史论
原文传递
包罗万象 不拘一格——从特定角度论述戏曲形态戏曲观念
17
作者 吴乾浩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1-19,共9页
中国民族戏曲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发展的一种戏剧样式,有其特殊的存在形态。戏曲观念是戏剧观念中的一个分系统,专门研究中国民族戏曲特有的艺术特征、审美特征、审美功能与演变发展规律等,包含着对戏曲艺术的总体看法。戏曲观念... 中国民族戏曲是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发展的一种戏剧样式,有其特殊的存在形态。戏曲观念是戏剧观念中的一个分系统,专门研究中国民族戏曲特有的艺术特征、审美特征、审美功能与演变发展规律等,包含着对戏曲艺术的总体看法。戏曲观念从属于广义的戏剧观念或戏剧观,又受制约于戏曲形态,具备独特的个性和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观念 戏曲形态 不拘一格 万象 特定 戏剧观念 民族戏曲 历史阶段
原文传递
当代戏曲形态的运动与发展
18
作者 熊澄宇 《戏剧艺术》 1988年第2期46-55,共10页
(一) 开放、改革、竞争是今天的时代主潮。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充满思辩精神的当代人和多色调、快节奏、信息量密集的当代社会,对神圣的艺术殿堂提出了时代的要求。多种艺术样式的自由竞争是戏曲形态运动的前提。
关键词 戏曲形态 表现形式 艺术样式 传统戏曲 运动方式 戏曲艺术 戏曲舞蹈 艺术形态 自由竞争 现代音乐
原文传递
中国戏曲的历史传播与形态流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静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4期24-24,共1页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历经历史的淘沙后依然屹立的灯塔,是我国多种艺术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戏曲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社会和时代的改变、发展、前进,还需要戏曲自身拥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可磨灭的光芒。戏曲在几千...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历经历史的淘沙后依然屹立的灯塔,是我国多种艺术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戏曲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社会和时代的改变、发展、前进,还需要戏曲自身拥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可磨灭的光芒。戏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其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如今,社会的制度发生了改变,社会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戏曲的传播形式就更加多样化,这也在于戏曲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着改变,这样的变化使得戏曲不断地成长和完善。现在,对戏曲传播形式变化的研究,可以对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和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传播方式 戏曲艺术形态
下载PDF
论信息社会中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4-266,共3页
互联网覆盖率的不断增加和戏曲观众群的减少这两组一升一降的数据揭示着戏曲在信息社会中的尴尬境地。个别地方戏曲的消亡和东北二人转的火热展示着信息社会中戏曲不一样的发展观。进入21世纪,愈演愈烈的戏曲裂变打破了戏曲原有的生态形... 互联网覆盖率的不断增加和戏曲观众群的减少这两组一升一降的数据揭示着戏曲在信息社会中的尴尬境地。个别地方戏曲的消亡和东北二人转的火热展示着信息社会中戏曲不一样的发展观。进入21世纪,愈演愈烈的戏曲裂变打破了戏曲原有的生态形式,出现了原生态、再生态、变异生态等不同的戏曲形态。戏曲观众群的视听习惯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而作为传播戏曲的媒介载体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社会带给戏曲的冲击有利有弊,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多元审美 戏曲形态 戏曲经纪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