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和分析两种基于CT影像的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方法--球面感兴趣区(Sphere ROI) CT阈值法和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中各选...目的:比较和分析两种基于CT影像的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方法--球面感兴趣区(Sphere ROI) CT阈值法和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中各选取50枚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2名医师应用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23,ICC=0.980),以及应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92,ICC=0.992)均良好,且后者优于前者。另一方面,医师A在不同时间点应用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22, ICC=0.988),以及应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74,ICC=0.994)也较好,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Sphere ROI CT阈值法在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的一致性优于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且操作更简单便捷,推荐在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上优先考虑使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静脉溶栓、取栓部位、穿刺至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标准(mTICI)分级、血栓逃逸、脑出血、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2分、死亡情况。结果27例患者首次进行MAT,男性16例(59.3%),女性(40.7%);年龄(67.2±11.5)岁;静脉溶栓有9例(33.3%);取栓部位为颈内动脉有5例(18.5%),大脑中动脉有18例(66.7%),基底动脉有3例(11.1%),大脑后动脉有1例(3.7%);穿刺至再通时间为65(48,90)min。有26例(96.3%)患者实现血管再通。mTICI分级为2b级有12例(44.4%),3级有14例(51.9%);血栓逃逸有5例(18.5%);症状性脑出血有2例(7.4%),无症状脑出血有1例(3.7%);术前NIHSS评分为(13.9±3.8)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为(8.4±6.6)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90 d mRS评分≤2分有14例(51.9%);死亡3例(11.1%),其中2例是取栓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导致,1例是因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结论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中治疗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和分析两种基于CT影像的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方法--球面感兴趣区(Sphere ROI) CT阈值法和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中各选取50枚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2名医师应用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23,ICC=0.980),以及应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92,ICC=0.992)均良好,且后者优于前者。另一方面,医师A在不同时间点应用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22, ICC=0.988),以及应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测量淋巴结体积的一致性(Kappa=0.874,ICC=0.994)也较好,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Sphere ROI CT阈值法在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的一致性优于手动勾画计算容积法,且操作更简单便捷,推荐在胃癌区域淋巴结体积测量上优先考虑使用Sphere ROI CT阈值法。
文摘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静脉溶栓、取栓部位、穿刺至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标准(mTICI)分级、血栓逃逸、脑出血、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2分、死亡情况。结果27例患者首次进行MAT,男性16例(59.3%),女性(40.7%);年龄(67.2±11.5)岁;静脉溶栓有9例(33.3%);取栓部位为颈内动脉有5例(18.5%),大脑中动脉有18例(66.7%),基底动脉有3例(11.1%),大脑后动脉有1例(3.7%);穿刺至再通时间为65(48,90)min。有26例(96.3%)患者实现血管再通。mTICI分级为2b级有12例(44.4%),3级有14例(51.9%);血栓逃逸有5例(18.5%);症状性脑出血有2例(7.4%),无症状脑出血有1例(3.7%);术前NIHSS评分为(13.9±3.8)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为(8.4±6.6)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90 d mRS评分≤2分有14例(51.9%);死亡3例(11.1%),其中2例是取栓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导致,1例是因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结论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中治疗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