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死亡”视域反思唯心主义历史观——《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式人民本位思想考究
1
作者 孙霞 龙奕寒 《阴山学刊》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整体把握《战争与和平》,人本史观贯穿了全文始终,初步建构于列夫·托尔斯泰在持续探讨死亡话题的过程中对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反思与颠覆。通过具体考究文本中的死亡主题,逐步挖掘死亡表征,可以梳理出人物暴露于死亡之下的泡影意志... 整体把握《战争与和平》,人本史观贯穿了全文始终,初步建构于列夫·托尔斯泰在持续探讨死亡话题的过程中对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反思与颠覆。通过具体考究文本中的死亡主题,逐步挖掘死亡表征,可以梳理出人物暴露于死亡之下的泡影意志、作者在叙述死亡时采用的极简形式和群体面临死亡威胁时的自发导向三个关键维度。这些死亡元素分别揭示了托尔斯泰对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意志第一性、主体英雄倾向和权力宰制的深切反思与彻底颠覆。于此之中,托尔斯泰式历史哲学内核——人民本位思想也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人民本位 唯心史观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与中国“列夫·托尔斯泰学”的发展
2
作者 张冰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中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学”在初创时期便与北京大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百余年来,北京大学的“托学”,成果丰硕,特色鲜明,研究重心从最早的注重社会思想理念转向注重审美价值判断,研究内容从对文本著作的阐释译介扩展为托尔斯泰... 中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学”在初创时期便与北京大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百余年来,北京大学的“托学”,成果丰硕,特色鲜明,研究重心从最早的注重社会思想理念转向注重审美价值判断,研究内容从对文本著作的阐释译介扩展为托尔斯泰与中国及中俄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广领域。同时,研究译介与教学并举,教材编写与人才培养结合,不断拓宽和深化中国的托尔斯泰学领域,成为中国“托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梳理回溯北大与“托学”渊源,并从“有特色的托尔斯泰研究,翻译、教材和‘托学’人才的培养”两方面总结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托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北京大学 俄罗斯文学 李明滨
下载PDF
列宁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评析
3
作者 肖遥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19世纪的俄国,涌现出一批天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作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思想为世人高度关注。托尔斯泰逝世后,俄国社会各界掀起悼念托尔斯泰的运动。与此同时,学界展开了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讨论。当时俄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 19世纪的俄国,涌现出一批天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作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思想为世人高度关注。托尔斯泰逝世后,俄国社会各界掀起悼念托尔斯泰的运动。与此同时,学界展开了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讨论。当时俄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列宁发现,对革命持不同立场的人,对托尔斯泰褒贬不一,存在着对托尔斯泰思想的误读。为了还原真实的托尔斯泰,列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为基础,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展开评析,将托尔斯泰视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俄国人民应如何对待托尔斯泰的思想遗产。时至今日,列宁的评析依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阵地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托尔斯泰主义 俄国革命 人民性
下载PDF
道德完善与伦理倾向:列夫·托尔斯泰对孔子思想的宗教转换
4
作者 许旺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列夫•托尔斯泰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解并认真研读孔子著作,撰写了关于儒家学说和中国哲学的一系列文章。托尔斯泰接受了孔子的部分观点,并将之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使之转化为自己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修身观念为托尔斯泰的道德... 列夫•托尔斯泰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解并认真研读孔子著作,撰写了关于儒家学说和中国哲学的一系列文章。托尔斯泰接受了孔子的部分观点,并将之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使之转化为自己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修身观念为托尔斯泰的道德完善学说提供了有力支撑,儒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则赋予托尔斯泰的思想以强烈的伦理学倾向。托尔斯泰对孔子的基督教式的理解,使得孔子成为托尔斯泰重要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孔子 道德完善 伦理倾向
下载PDF
讥讽丑恶的事物 挖掘心灵的秘密——托尔斯泰《复活》的艺术成就
5
作者 徐志伟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不朽文学名著,小说卓越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高峰。小说通过对比手法、讽刺手法、心理描写手法的成功运用,揭示事物的辩证关...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不朽文学名著,小说卓越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高峰。小说通过对比手法、讽刺手法、心理描写手法的成功运用,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讥讽丑恶事物,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既能做到不动声色的揭露又能收到入木三分的嘲讽效果。《复活》的艺术成就拓展了全新的文学表现领域和前进道路,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托尔斯泰 艺术成就
下载PDF
托尔斯泰《三死》的电影符号学解读
6
作者 方序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5,F0003,共6页
死亡主题作为列夫·托尔斯泰究极一生的思考话题,在其185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三死》中就已有所体现。小说以电影式的艺术手法,描述并对比了贵夫人、老马车夫和大树三个形象的死亡故事。借助电影符号学理论,从蒙太奇手法和视听感官... 死亡主题作为列夫·托尔斯泰究极一生的思考话题,在其185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三死》中就已有所体现。小说以电影式的艺术手法,描述并对比了贵夫人、老马车夫和大树三个形象的死亡故事。借助电影符号学理论,从蒙太奇手法和视听感官两个角度分析《三死》,有助于读者从第三人称外视角观察同一场景下多个人物以及不同人物对待同一事物的迥异态度,并在色彩渲染和听觉感官中感知小说人物处境和作家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为研究托尔斯泰生命观有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电影符号学 蒙太奇 视听感官描写
下载PDF
从消极修辞探析《孔乙己》《列夫·托尔斯泰》的语言特色
7
作者 王文秀 《中学语文》 2024年第9期108-109,共2页
消极修辞是强调文章事理逻辑顺畅、语言表达准确、意义明确、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一种修辞方式。从消极修辞角度探析《孔乙己》与《列夫·托尔斯泰》,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文本内容与语言特色,把握词语的形象色彩。
关键词 《孔乙己》 《列夫·托尔斯泰 消极修辞 语言特色
下载PDF
初中语文沉浸式三维推进策略探析——以《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为例
8
作者 王维堂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7期50-52,共3页
初中语文课堂向前推进应该是螺旋式的,先让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索,选择重点问题进行品鉴,在拓展之路上越走越远。无论哪一个环节均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去进行沉浸式阅读与探究。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探究通过“三维推进... 初中语文课堂向前推进应该是螺旋式的,先让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索,选择重点问题进行品鉴,在拓展之路上越走越远。无论哪一个环节均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处去进行沉浸式阅读与探究。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探究通过“三维推进”,帮助学生多一些多元自学、多一些整体把握、多一些拓展延伸,促使语文学习向深处漫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三维推进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论20世纪托尔斯泰宗教小说汉译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田全金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托尔斯泰宗教小说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翻译中的文言与白话、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等几对矛盾之尖锐复杂。分析这些矛盾,有助于理解托尔斯泰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宗教小说 直译 意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个体自由与教育权威:托尔斯泰的观点、实践及其争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雅洁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托尔斯泰曾以著书立说、开办学校等方式积极参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教育变革,而我国学界对其教育思想与实践鲜有研究。通过分析托尔斯泰对教育问题关注的缘起、自由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个体自由是教育权威的来源。艾米&#... 托尔斯泰曾以著书立说、开办学校等方式积极参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教育变革,而我国学界对其教育思想与实践鲜有研究。通过分析托尔斯泰对教育问题关注的缘起、自由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个体自由是教育权威的来源。艾米·古特曼(Amy Gutman)、密尔(John Mill)、斯普林(Joel Spring)等人的观点反映出托尔斯泰的理念中存在个体自由的道德边界模糊、国家监管缺位、教育的逻辑性不强等诸多不足。但是,在辨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自由教育思想与实践回应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教育权威的来源,这对于反思个体自由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自由学校 自由教育
下载PDF
《列夫·托尔斯泰》中肖像描写的艺术特色及教学路径探究
11
作者 蔡静羽 万桂红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33期5-8,共4页
《列夫·托尔斯泰》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人物传记选文,花费了大量笔墨刻画传主。通过研读文章发现,其中的人物肖像描写结构缜密巧妙,比喻贴切传神,并与场景描写和谐相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人物传记选文,花费了大量笔墨刻画传主。通过研读文章发现,其中的人物肖像描写结构缜密巧妙,比喻贴切传神,并与场景描写和谐相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阅读审美价值和写作借鉴价值。教学中,通过拓展阅读材料、利用表格梳理、总结描写技巧等教学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肖像描写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和写好写人作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像描写 艺术特色 教学路径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译介与重铸:苏俄资源与创生期的中国左翼文论——以1930年前后“托尔斯泰评论”热为考察视角
12
作者 覃昌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0,共12页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享有世界性声誉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1908—1911年间,俄苏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刚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把目光聚焦在托尔斯泰“重新估值”上,形成了俄苏文化界的论争势态。这一时期列宁的“托尔斯泰论”具...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享有世界性声誉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1908—1911年间,俄苏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刚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把目光聚焦在托尔斯泰“重新估值”上,形成了俄苏文化界的论争势态。这一时期列宁的“托尔斯泰论”具有正本清源的效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经典文本。随着俄苏“托尔斯泰论”译介到中国,并在1928年托氏百年诞辰纪念时达到小高潮,“托尔斯泰论”也成为这一时期被频繁谈论的话题。探讨国内托尔斯泰评价的俄苏资源,托尔斯泰接受如何经译介、征引到论述而具有文论化特质,这对考察创生期的中国左翼文论从“重新估值”托尔斯泰的思想训练到呈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状貌,以及审视文论史视野下的中国左翼文学自身理论体系构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资源 托尔斯泰 马克思主义文论 左翼文学
下载PDF
列夫·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
13
作者 许旺 《临沂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
列夫·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托尔斯泰批评莎士比亚的作品达不到艺术的标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人民性的捍卫。托尔斯泰认为,西方批评家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创造了美学理论,这体现了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 列夫·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托尔斯泰批评莎士比亚的作品达不到艺术的标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人民性的捍卫。托尔斯泰认为,西方批评家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创造了美学理论,这体现了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以及西方理论家在世界观和艺术观方面的差异。在托尔斯泰看来,莎士比亚的成功反映了戏剧的堕落,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这表明了托尔斯泰对西方戏剧观的不接受,表达了他对于戏剧的宗教性的要求。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反映了他的基督教文艺观,宗教性和人民性是其文艺观的根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莎士比亚 批判
下载PDF
形貌、灵魂、命运:发掘“形”与“神”的三重关系——《列夫·托尔斯泰》文本解读
14
作者 冯晓彦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4期66-68,共3页
立足《列夫·托尔斯泰》文本内外人物形象的冲突与矛盾,对传主形与神的关系作多向度发掘,聚焦文本正面塑造、侧面烘托、伏笔暗示等手法,分析茨威格在传主“形”“神”之间建构的三重关系——“形”作为“神”的反衬、注脚及写照,发... 立足《列夫·托尔斯泰》文本内外人物形象的冲突与矛盾,对传主形与神的关系作多向度发掘,聚焦文本正面塑造、侧面烘托、伏笔暗示等手法,分析茨威格在传主“形”“神”之间建构的三重关系——“形”作为“神”的反衬、注脚及写照,发掘传主“丑陋”形貌下的灵魂与命运,深入理解作者刀刻斧凿下的独一无二的列夫·托尔斯泰这一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 文本解读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论托尔斯泰创作中人物性格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小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托尔斯泰创作中人物性格所具有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完整性是超越了一切其他作家笔下创造的人物形象的.本文试图从较深的审美价值层次研究和探索托氏性格塑造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 托尔斯泰 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性格形成 卡列宁 性格塑造 娜塔莎 现实主义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中国文论两种传统与外来文论之间的复杂纠葛: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理论在中国 被引量:2
16
作者 代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俄苏文艺理论给予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以极大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饮誉世界的一流作家,《艺术论》是他精心结撰之作,集中表达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传达的观点,在西方多种文艺理论著作中均有论述,在上个世纪前期就有中译本,但是耐人... 俄苏文艺理论给予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以极大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饮誉世界的一流作家,《艺术论》是他精心结撰之作,集中表达了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传达的观点,在西方多种文艺理论著作中均有论述,在上个世纪前期就有中译本,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对我国现代文艺理论几乎没有产生影响。作者认真探究了其中的原因,比较了托尔斯泰的情感传达论与我国古代的物感说,讨论了中国现代意识形态话语中的"托尔斯泰主义"问题,力图提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诗学结论。这对于重新校正我们对于艺术本质特征的理解,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的关系,重建中国现代文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情感传达论 物感说 托尔斯泰主义 艺术本质特征
下载PDF
托尔斯泰理想的爱——爱在《舞会以后》的升华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5,共5页
托尔斯泰理想主义的核心就是平等博爱精神,具体表现为"不以暴力抗恶"和"全人类普遍的爱",是善良、爱和自我牺牲。它是评价生活的道德标准和生命的意义所在。"托尔斯泰理想"实际上是人类对美好的生活的企... 托尔斯泰理想主义的核心就是平等博爱精神,具体表现为"不以暴力抗恶"和"全人类普遍的爱",是善良、爱和自我牺牲。它是评价生活的道德标准和生命的意义所在。"托尔斯泰理想"实际上是人类对美好的生活的企盼,只是由于有了它,尘世生活才获得了自我超越的精神动力。短篇小说《舞会以后》表现了托尔斯泰对"人"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理想的爱 《舞会以后》 托尔斯泰主义
下载PDF
再论“托尔斯泰主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亚明 《平原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思想体系的核心,曾遭到列宁的严厉批评.今天重新对之加以认识,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主义'是托翁站在对人类终极问题思考的立场上,开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托尔斯泰是真诚...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思想体系的核心,曾遭到列宁的严厉批评.今天重新对之加以认识,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主义'是托翁站在对人类终极问题思考的立场上,开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托尔斯泰是真诚地相信这一点的.从他的文学作品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对大场面的处理、对一系列忏悔的贵族形象的塑造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真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主义' 平等思想 终极思考 托尔斯泰 俄国文学研究 人类终极问题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比较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圣皓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5-69,共5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比较观(前苏)格·弗里德连杰尔著顾圣皓译从广义上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上属于同一个时代。陀思妥耶夫靳基的第一部著作发表于1846年,托尔斯泰的第一本小说《童年》是过了六年之后,...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比较观(前苏)格·弗里德连杰尔著顾圣皓译从广义上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上属于同一个时代。陀思妥耶夫靳基的第一部著作发表于1846年,托尔斯泰的第一本小说《童年》是过了六年之后,即1852年发表的。而且尼·阿·涅屯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 主人公 《童年》 托尔斯泰作品 果戈理 《上尉的女儿》 车尔尼雪夫斯基 早期作品 自叙传
下载PDF
托尔斯泰与阿拉伯文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顺贤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2期26-28,共3页
伟大的俄罗斯思想家、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对东方文化、文学情有独钟,其中包括阿拉伯文化和文学。
关键词 托尔斯泰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学 巴布教派 列夫·托尔斯泰 民间故事 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俄国文学 哲学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