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旅游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技术观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新国 李文斌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5-99,105,共6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旅游行业,特别是在新旅游视域下给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迎来了难得的新发展机遇。本文在比较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名称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职业、旅游、旅游业、旅游职业、新旅游视域、技术观等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旅游行业,特别是在新旅游视域下给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迎来了难得的新发展机遇。本文在比较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名称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职业、旅游、旅游业、旅游职业、新旅游视域、技术观等基本概念,创新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强化“技术观”,迎接“元旅游”的概念,并从高职院校、教师、学生三个层次分别分析了应面对的转变,提出了以观念转变强化“技术观”、以技术保障推动“智慧化”、以机制建设实现“可持续”、以协同发展共建“新模式”、以素养提升培养“新方式”、以教革创新保持“新活力”的“六以”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旅游 高职院校 技术观
下载PDF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观
2
作者 安涛 朱守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9,共7页
技术工具论是一种社会大众广为接受的技术观,也是当前教育中的主流技术观。工具论是主客二元认识论的产物,它强调技术功能,把技术看作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但忽视了人和教育情境的因素。技术工具论的膨胀会消解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引发教... 技术工具论是一种社会大众广为接受的技术观,也是当前教育中的主流技术观。工具论是主客二元认识论的产物,它强调技术功能,把技术看作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但忽视了人和教育情境的因素。技术工具论的膨胀会消解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引发教育活动的程序化,导致教育技术应用的低效。哲学研究范式的实践转向产生了新的技术观,实践理论阐述了人的实践具有日常性、关系性、过程性和微观性的特征,并能揭示教育技术“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教育技术实践观有助于我们展示“人—技术—教育”的教育技术关系,以及情境化、动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从而能打开教育技术实践的黑箱。教育技术实践观能助力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逻辑转变,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技术活动,打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从而赋能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探索中国式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观 工具论 实践理论 教育技术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农业技术异化与后现代农业技术观的建构
3
作者 李繁荣 许继红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伴随着工业文明而生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农业经济再生产与农业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矛盾的根源在于农业技术异化。后现代农业是从技术哲学层面上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反思。立足于关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农业时代背景,重新... 伴随着工业文明而生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农业经济再生产与农业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矛盾的根源在于农业技术异化。后现代农业是从技术哲学层面上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反思。立足于关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农业时代背景,重新思考现代农业技术异化及其影响,构建后现代农业技术观,以期弱化农业技术异化,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异化 后现代 技术观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的人文审视——基于马克思技术观的人学向度
4
作者 吕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作为现代生命技术领域的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发明,基因编辑技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改写人类基因,这对当代人与技术关系提出了新课题。技术观构成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分支,马克思在对技术观的阐发中揭示了技术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 作为现代生命技术领域的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发明,基因编辑技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改写人类基因,这对当代人与技术关系提出了新课题。技术观构成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分支,马克思在对技术观的阐发中揭示了技术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联结关系,使得技术观呈现鲜明的人学向度。从马克思技术观的人学向度审视基因编辑技术,需要分析基因编辑技术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生存境遇的新状况,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人文挑战提出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理路在于追求和谐共生、克服技术异化、协调人技关系3个维度,进而得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技术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技术观 基因编辑技术 人学向度 科技伦理
下载PDF
应对数字技术冲击的建筑技术观
5
作者 王路 《重庆建筑》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该文通过梳理不同学者看待数字技术的多重视野,分析数字技术的媒介属性与建筑新形式的关系,探讨当代建筑与历史项目语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应对数字技术对建筑学科的冲击提出了三点策略——平衡技术手段和形式美学、平衡批判性操... 该文通过梳理不同学者看待数字技术的多重视野,分析数字技术的媒介属性与建筑新形式的关系,探讨当代建筑与历史项目语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应对数字技术对建筑学科的冲击提出了三点策略——平衡技术手段和形式美学、平衡批判性操作和历史距离、多种媒介合作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新形式 操作性批判 技术观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视角的人工智能发展探析
6
作者 王怀洋 牛皓然 +1 位作者 蒙乾汝 陈奕培 《哲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879-1885,共7页
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角度深入探讨和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阐述人工智能和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概念、属性和指导意义。随后探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确证,分析人工智能在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中的实践、动力和异化方面的影响。最... 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角度深入探讨和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阐述人工智能和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概念、属性和指导意义。随后探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确证,分析人工智能在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中的实践、动力和异化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马克思科学技术观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强调应规制人工智能的异化倾向,建构和谐共生的人机关系。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未来展望的探讨,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引导人工智能朝着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与人类共同繁荣的未来。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view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ly, the concepts and meanings of AI and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elaborated, and then the corroboration of AI to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explored. The impact of AI in terms of practice, dynamics, and alienation in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alyzed.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s the development of AI,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alienation tendency of AI should be regulated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and symbiotic human-machine relationship. By discussing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future outl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AI, the whole society is called upon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guide AI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mankind, and to realize a future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nkind can prosper tog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
下载PDF
马克思技术观探析--以《资本论》为例
7
作者 李燕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7期180-183,共4页
随着“AI人工智能系统”“VR视觉交互”逐步走入普通大众的视野,技术发展对人自由与解放的终极目标的实现是推动力还是阻力再一次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以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为例,通过解读著作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系中... 随着“AI人工智能系统”“VR视觉交互”逐步走入普通大众的视野,技术发展对人自由与解放的终极目标的实现是推动力还是阻力再一次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以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为例,通过解读著作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系中把握马克思技术观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内涵及价值,试图对以上话题进行有根据的分析,对当下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技术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 智能时代
下载PDF
对女性生殖技术的女性主义反思——基于海德格尔技术观
8
作者 叶珊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0期269-271,共3页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将人预置为持存物,这种对人的异化在表面上模糊了性别边界,在内核上保留了性别极性。因此女性主义与现代技术的共谋、“共存”要同时从“人”和“女性”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与重构,而女性生殖技术领域恰是最具典型性...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将人预置为持存物,这种对人的异化在表面上模糊了性别边界,在内核上保留了性别极性。因此女性主义与现代技术的共谋、“共存”要同时从“人”和“女性”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与重构,而女性生殖技术领域恰是最具典型性和最尖锐化的研究选择之一。本文尽可能详尽地讨论了女性生殖技术各阶段发展成果及其存在的性别层面问题,揭露促使女性生殖技术发展至今的庞大意识之网,并进一步对女性生殖技术做女性主义反思,厘清难疑,提出警示,呼吁女性保持警觉、争取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技术观 女性主义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观
9
作者 苏振锋 翟淑君 王礼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工业技术观、生态技术观和文化主导技术观虽然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与经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都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分析各种技术观利弊的基础之上,提出构... 工业技术观、生态技术观和文化主导技术观虽然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与经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都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研究分析各种技术观利弊的基础之上,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技术观 工业技术观 生态技术观 文化主导技术观 和谐技术观
下载PDF
论马克思技术观的人学向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露露 王伯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关怀,始终是马克思技术观的根本主线和鲜明主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视域,技术体现了人的需要本性,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和主体地位的确证,更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投射。因此,技术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外化... 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关怀,始终是马克思技术观的根本主线和鲜明主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视域,技术体现了人的需要本性,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和主体地位的确证,更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投射。因此,技术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外化和具体表现。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技术沦为资本家阶级追逐剩余价值的工具和手段,导致了技术对人的背离和反制,形成了技术异化现象,最终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加剧了人的异化。对此,马克思认为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解,将技术置于共产主义的社会历史场域之中,才能实现技术应用向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技术观 人学 技术异化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和谐技术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振锋 王礼力 翟淑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工业技术观、生态技术观各自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和谐技术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技术观 工业技术观 生态技术观 和谐技术观
下载PDF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 现象学技术哲学在批判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的基础上,提供了思考教育技术活动的第三种思路。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实事本身,具体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中除了个体建构、社会建构之外,还有技术建构的因素,要从信息化高度重构教育技术问题,关注教育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人文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现象学技术哲学教育技术观
下载PDF
技术观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审视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承水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辩证法思想,它是我们深入理解技术的科学方法论。人的技术生存是以人学的生存论为理论前提的,对技术的发展与利用需要坚持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技术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它是以人的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辩证法思想,它是我们深入理解技术的科学方法论。人的技术生存是以人学的生存论为理论前提的,对技术的发展与利用需要坚持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技术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它是以人的主体间性彰显为逻辑根据的,从主客体关系转向主体间关系才能深刻透视技术的内在本质。技术并非抽象思辨的概念,而是根植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技术在促进现实生活进步的同时,也受到现实生活反作用的影响。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审视技术,既深化了对技术的理论阐释,也为积极构建新时代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观 人学辩证法 人学生存论 主体间性 现实生活
下载PDF
和谐技术观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振锋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技术观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工业技术观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技术价值观。生态技术观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科学地开发和保护资源的技术价值观。和谐技术观是以人为本,强调技术与人、经济、自然和社会之... 技术观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工业技术观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技术价值观。生态技术观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科学地开发和保护资源的技术价值观。和谐技术观是以人为本,强调技术与人、经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互动中实现各子系统与整体性的和谐状态的技术价值观。树立和谐型技术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技术观 生态技术观 和谐技术观
下载PDF
科技异化的批判与扬弃——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浅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磊 邬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蕴含在其对科技异化的批判与扬弃之中。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技异化突出表现为人沦为“机器的附属”,而其根源则在于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因此,扬弃科技异化必须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对...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蕴含在其对科技异化的批判与扬弃之中。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技异化突出表现为人沦为“机器的附属”,而其根源则在于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因此,扬弃科技异化必须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对科技异化的批判与扬弃中,马克思阐明了自己的科学技术观,同时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应该发展的方向,而这也对当今社会更为合理地发展、运用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科技异化 机器 资本主义 科学技术观
下载PDF
生态经济主义技术观与技术进步观变革
16
作者 刘怫翔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本文分析了经济主义技术观和生态人文主义技术观利弊 ,提出了建立生态经济主义技术观的观点。
关键词 经济主义技术观 生态人文主义技术观 生态经济主义技术观 技术进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时代创新
17
作者 李婷婷 《经济师》 2023年第10期29-30,共2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并由他们的继承者逐渐发展出来的,它注重于探索人类科技的生存发展规律,并由此而推动人类科技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还包括一些学科继承学者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并由他们的继承者逐渐发展出来的,它注重于探索人类科技的生存发展规律,并由此而推动人类科技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还包括一些学科继承学者的观点,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时代创新 意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体解放向度
18
作者 齐承水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第1期25-31,共7页
技术是在主体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并在主体解放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独特的实践价值。马克思从其主体解放思想的历时性变化,阐释了主体解放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类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展现了技术思维方式的变革,个体主体向资本... 技术是在主体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并在主体解放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独特的实践价值。马克思从其主体解放思想的历时性变化,阐释了主体解放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类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展现了技术思维方式的变革,个体主体向资本主体的转变揭示了技术人性本质的异化,阶级主体向人类主体的转变促进了技术价值取向的重塑。从马克思主体解放思想审视其技术观,不仅丰富了技术观的理论内涵,而且为当今时代深化理解技术加速发展与个体主体、民族主体以及人类主体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技术观 主体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先秦儒道墨三家“天人合一”技术观思想
19
作者 杨林 《哲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84-889,共6页
儒道墨三家是中国先秦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他们在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和对技术的认识和使用上都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其中,他们对人与“天”的理解构成了“天人合一”技术观思想的基础,并形成了对技术认识和使用的“... 儒道墨三家是中国先秦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他们在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和对技术的认识和使用上都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其中,他们对人与“天”的理解构成了“天人合一”技术观思想的基础,并形成了对技术认识和使用的“天人合一”技术观的思想观点。“天人合一”的技术观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与此同时却抑制了中国早期自然科学精神的萌芽,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独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道墨 技术观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庄子技术观对互联网使用的启示
20
作者 张露文 翟德龙 《哲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614-1619,共6页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这一中学便出现在我们课本上庄子描述的庖丁这一人物,经过千年的传承,仍被我们用来理解庄子的哲学智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技术的面世,而庄子对于技术的批判与...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这一中学便出现在我们课本上庄子描述的庖丁这一人物,经过千年的传承,仍被我们用来理解庄子的哲学智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技术的面世,而庄子对于技术的批判与反思,时至今日仍有重大研究价值。文章通过探讨作为庄子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观,解读理解庄子技术观之中技术与经验、技术与自由、技术与心性的关系,用以反思当代技术——互联网在使用之中对于人自由的侵犯,明确互联网服务于人的定位,并且避免沉溺网络,提倡从自然之中追求向往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庄子技术观 互联网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