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1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1
作者 袁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豪情的壮美、表达日常生活幸福之感的优美,还是讽喻社会异化情境中的荒诞感,诗歌的价值内核仍然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崇高 优美 荒诞感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流变史中被忽视的一环——论易代之际的南社诗歌创作
2
作者 戴惠 王子媛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南社(1909—1923),中国近代最大的革命文学团体,其诗作亦是政治抒情诗流变史中的重要一环。文学观上,南社诸子以强烈的入世精神介入现实政治,在书写时代风云的基础上赋予诗歌宣传鼓动效果,使得传统的济世文学观得到了现代性重构。文学... 南社(1909—1923),中国近代最大的革命文学团体,其诗作亦是政治抒情诗流变史中的重要一环。文学观上,南社诸子以强烈的入世精神介入现实政治,在书写时代风云的基础上赋予诗歌宣传鼓动效果,使得传统的济世文学观得到了现代性重构。文学风格上,社友力求深入体悟现实的同时又恰当表露现实,将浪漫抒情与革命体验相结合,进而催生了“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文学体式上,他们致力于有效演绎革命观念,既立足本土文言模式,又借镜西学,延续以往创作姿态的同时亦有新变。考察南社诗于易代之际独有的文学观、文学风格、文学体式,对学界丰富政治抒情诗流变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南社 易代之际
下载PDF
个人情感、历史书写与人类情怀:政治抒情诗的新维度——兼论程学源长诗《紫荆花开廿年红》
3
作者 王瑛 《粤海风》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作为“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的政治抒情诗,抒情主人公往往以集体的“大我”的身份表达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情感反应。程学源长诗《紫荆花开廿年红》一如既往地具有“大我”的代言人特色,但这首诗与以往的政治抒情诗有了不同的特点,... 作为“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的政治抒情诗,抒情主人公往往以集体的“大我”的身份表达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情感反应。程学源长诗《紫荆花开廿年红》一如既往地具有“大我”的代言人特色,但这首诗与以往的政治抒情诗有了不同的特点,寓示政治抒情诗这一诗歌样式发展的新趋势:其一,抒情主人公不仅有“大我”代言人,还出现了“小我”的个人声音,“小我”的个人情感得到体现;其二,以喜悦为情感核心,以四重奏的方式讴歌香港回归之美;其三,表现出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平等、共享太平的人类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个人情感 历史书写 人类情怀
下载PDF
对称与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
4
作者 高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对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是现代政治抒情诗在诗体探索与建构方面的显著特点。从理论角度而言,注重宣传鼓动性、坚持大众化以及倾向于朗诵的传播接受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政治抒情诗与对称间的亲密关联。而在具体的诗体实践中,... 对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是现代政治抒情诗在诗体探索与建构方面的显著特点。从理论角度而言,注重宣传鼓动性、坚持大众化以及倾向于朗诵的传播接受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政治抒情诗与对称间的亲密关联。而在具体的诗体实践中,“辞赋式对称”和“楼梯式对称”的创造性使用,则为现代政治抒情诗或创制或改造出了“新辞赋体”和具有民族化特点的“楼梯体”。从对称视角重新检视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修正对现代政治抒情诗的刻板印象,重估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成绩,其中的经验教训也能为中国新诗体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现代政治抒情诗 诗体 辞赋式对称 楼梯式对称
下载PDF
论“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
5
作者 张慧燕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 对称是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一定诗性规则下进行的对应性变换。“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独特的诗体,它的建构与对称密切相联。以对称形式的诗学传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语境,从古代诗学、现代诗学与域外诗学三个维度,挖掘“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形式建构的诗美法则、建构标准与精神向度,深化读者对于其“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政治抒情诗 对称形式 诗学传统 形式建构
下载PDF
少年情怀总是诗——读王宜振《少年抒情诗》
6
作者 郁旭峰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我一直认为在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要多读诗、品诗、悟诗,甚至写点诗,这不仅因为诗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因为诗能陶冶、润泽、慰藉孩子的心灵。诗能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拓展孩子的创造思维。对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 我一直认为在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要多读诗、品诗、悟诗,甚至写点诗,这不仅因为诗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因为诗能陶冶、润泽、慰藉孩子的心灵。诗能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拓展孩子的创造思维。对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读优秀的儿童诗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思维 儿童诗 小学生 想象能力 王宜振 抒情诗
下载PDF
早期抒情诗的现代性以及翻译——以莱奥帕尔迪诗歌为例
7
作者 徐娜娜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8期103-105,共3页
莱奥帕尔迪作为19世纪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美等特点展现了其现代性。本文旨在探讨早期抒情诗的现代性以及翻译策略,以19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莱奥帕尔迪(Giacomo Leopardi)的诗歌为例进行分析。通过... 莱奥帕尔迪作为19世纪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美等特点展现了其现代性。本文旨在探讨早期抒情诗的现代性以及翻译策略,以19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莱奥帕尔迪(Giacomo Leopardi)的诗歌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莱奥帕尔迪的诗歌进行解读,探讨早期抒情诗的现代性,并探索翻译诗歌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诗 现代性 翻译 莱奥帕尔迪
下载PDF
抒情诗《致云雀》的教学与解读
8
作者 姜明亮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2期78-80,共3页
抒情诗是现代诗歌中的重要分类之一。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编选了西方现代抒情诗《致云雀》,将其作为重点解读与教学对象,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在解读过程中,教师... 抒情诗是现代诗歌中的重要分类之一。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编选了西方现代抒情诗《致云雀》,将其作为重点解读与教学对象,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在解读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致云雀》一诗的形式、内容和修辞等要素,进行纵深化、多层次的分析,带领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内部,了解诗歌抒情的方法和技巧,并感受诗中深厚的思想与情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抒情诗 《致云雀》 教学与解读
下载PDF
谢尔盖·波特凯维茨《六首钢琴抒情诗》和声分析
9
作者 曹婵婵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六首钢琴抒情诗》是乌克兰作曲家波特凯维茨于1909年创作的六首篇幅短小、简洁的钢琴作品,笔者主要对作品的和声技法进行分析研究,其作品既运用传统的和声语汇,又大胆运用各种复杂多变的和声进行与色彩性和声技法是其创作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谢尔盖·波特凯维茨 六首钢琴抒情诗 复合和弦 持续音
下载PDF
陈世骧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抒情诗”辨
10
作者 石了英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作为“中国抒情传统”论的肇始者和奠基者,陈世骧最大的学术兴趣是文学批评。从早期的新诗批评到后期的古典诗批评,陈世骧保持了对“形式批评”的偏爱,精心于具体的批评实践。其“中国抒情传统”论断的提出与其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密切... 作为“中国抒情传统”论的肇始者和奠基者,陈世骧最大的学术兴趣是文学批评。从早期的新诗批评到后期的古典诗批评,陈世骧保持了对“形式批评”的偏爱,精心于具体的批评实践。其“中国抒情传统”论断的提出与其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密切相关。在“有机形式”观的指导下,陈世骧以大量的批评实践发掘中国抒情诗在“言词乐章”和“自抒胸臆”两方面的特质,表达他对于诗歌“抒情性”的独特理解,搭建其关于“中国抒情传统”的论述框架。陈世骧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抒情诗”,本质上是一个以西方理论与方法观照中国文学特殊性的再发现。从文学批评角度考察陈世骧对于“抒情诗”及“抒情传统”的理解,是还原其学术原点、追踪其理论生成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世骧 文学批评 抒情诗 抒情传统
下载PDF
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
11
作者 戴惠 孙敏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20世纪40年代文学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衣钵,又开启了20世纪中后期“共和国文学”之先河。针对我国40年代文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填补上述两个时期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部分,实现“拎起中间,带动两头”。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20世纪40年代文学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衣钵,又开启了20世纪中后期“共和国文学”之先河。针对我国40年代文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填补上述两个时期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部分,实现“拎起中间,带动两头”。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群体以七月诗派为主要代表,其诗歌创作观念和写作形式相较于以往的政治抒情诗创作别具一格。他们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诗坛出现的“非诗化”现象进行反思,拒绝诗歌中的单纯“呐喊”,延续“五四”新文学运动开拓的道路,将文学的启蒙性和宣传性相结合。七月诗派集体创作实践的变化一方面受到作家外部生存环境及作家个体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20世纪以纸媒传播为主的文学传播方式的影响。因此,文章以《七月》《希望》两个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流派作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进行论证,阐述集体创作实践与纸媒传播效果共同缔造了七月诗派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诗派 政治抒情诗 文学创作 现代传播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实践方式
12
作者 杨经建 辛捷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
政治抒情诗不仅是贯通中国新诗史,也是贯穿中国新文学史的现象级存在,作为中国新诗中最为成熟的诗歌形态,按历史时段可以简略将其归纳为:一本诗集、两个诗人、三个流派或群体,另加一个具有诗史级意义的诗人艾青。虽然对“文学是审美意... 政治抒情诗不仅是贯通中国新诗史,也是贯穿中国新文学史的现象级存在,作为中国新诗中最为成熟的诗歌形态,按历史时段可以简略将其归纳为:一本诗集、两个诗人、三个流派或群体,另加一个具有诗史级意义的诗人艾青。虽然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说法见仁见智,但在审美意识形态语境中对政治抒情诗进行针对性的话语评释,以审美意识形态来特指、诠释政治抒情诗,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关于这点,既可以通过对政治抒情诗文学史层面的宏观考析来印证,更可以从对艾青的个案解析中获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实践 艾青
下载PDF
论元淮的写景抒情诗
13
作者 钱志萌 辛昕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1-45,共5页
一直以来人们只关注于元淮军事能力,忽视了他的文学才能。《全元诗》收录元淮的诗总计184首,其中绝大部分是写景诗,作品内容多样,语言清新自然,这些写景诗表现了一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背后的悠然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宋元易代时期特有的文人... 一直以来人们只关注于元淮军事能力,忽视了他的文学才能。《全元诗》收录元淮的诗总计184首,其中绝大部分是写景诗,作品内容多样,语言清新自然,这些写景诗表现了一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背后的悠然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宋元易代时期特有的文人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淮 写景抒情诗 悠然心态 自然之景 历史遗迹
下载PDF
西亚南亚三种抒情诗的题材比较
14
作者 陈本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古代希伯来抒情诗、中古阿拉伯和波斯的抒情诗、印度抒情诗三者,其题材往往是宗教性的或者与宗教有关。不过,由于所基于的宗教文化和所面临的生存境遇不同,三种抒情诗的题材各自又有很不相同的地方;与西方抒情诗和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有...  古代希伯来抒情诗、中古阿拉伯和波斯的抒情诗、印度抒情诗三者,其题材往往是宗教性的或者与宗教有关。不过,由于所基于的宗教文化和所面临的生存境遇不同,三种抒情诗的题材各自又有很不相同的地方;与西方抒情诗和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有关题材比较,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来抒情诗 阿拉伯和波斯抒情诗 印度抒情诗 题材
下载PDF
北村透谷抒情诗意象阐释
15
作者 杨颖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60,共9页
北村透谷的后期创作主要集中于抒情诗。描写对象遵循“地下→地上→空中→露水”的线索,从无眼无鼻的蚯蚓、被抛弃于海底的螃蟹、无家可归的乞丐写到自卑的萤火虫、田野中飞翔的迷途的蝴蝶等。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对象,其实正是蝉一生生长... 北村透谷的后期创作主要集中于抒情诗。描写对象遵循“地下→地上→空中→露水”的线索,从无眼无鼻的蚯蚓、被抛弃于海底的螃蟹、无家可归的乞丐写到自卑的萤火虫、田野中飞翔的迷途的蝴蝶等。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对象,其实正是蝉一生生长过程的写照。通过对不同意象变化过程的分析,不仅阐释了北村透谷笔名“蝉羽”的意义,更揭示了北村透谷政治运动败北后,希望通过文学实现政治理想的心路历程。这是北村透谷在现实生活种种重压之下,充满青春苦闷的体现,也是明治维新后,更加理性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时代影响,更是北村透谷始终站在浪漫主义精神解放运动前列的体现,显示了其作为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村透谷 抒情诗 意象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抒情诗如何推进大众化叙事?
16
作者 杨四平 《昭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突破抒情诗的抒情主义之后,中国现当代抒情诗里的大众化叙事就拥有了合法性。在白话新诗写实被泛化的背景下,五四抒情诗涂抹上了较重的叙事色彩;五四落潮后,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明显弱化。而抗战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成分越来越多... 突破抒情诗的抒情主义之后,中国现当代抒情诗里的大众化叙事就拥有了合法性。在白话新诗写实被泛化的背景下,五四抒情诗涂抹上了较重的叙事色彩;五四落潮后,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明显弱化。而抗战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成分越来越多,且篇幅有所增加,旨在召唤国魂、凝结国体和重建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牧歌体的抒情诗、颂歌型和战歌型的政治抒情诗,以及新时期“不满”的政治抒情诗,一路高歌,且大众化叙事始终相生相伴。总之,无论是哪个时段抒情诗里的大众化叙事,都是吟咏时代事件,发挥了启蒙、革命、抗战、建设的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抒情诗 大众化叙事 时代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抒情诗如何创设纯诗化叙事
17
作者 杨四平 《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1-65,共5页
不像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通常是写实的、具体的和特殊的,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的纯诗化叙事往往是浪漫的、超越的和普通的。它们尽管纯粹,但并不单纯,而比较繁复。从20世纪40年代起,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纯诗化叙事的现代性就开始拥抱... 不像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的大众化叙事通常是写实的、具体的和特殊的,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的纯诗化叙事往往是浪漫的、超越的和普通的。它们尽管纯粹,但并不单纯,而比较繁复。从20世纪40年代起,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纯诗化叙事的现代性就开始拥抱时代性;进入新时期以后,其时代性愈发浓烈和高涨。中国现当代抒情诗叙事的纯诗化与大众化,在现代性和时代性之间,强弱消涨,彼此激荡,相互推进,共同奏响了中国现当代抒情诗的华美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抒情诗 纯诗化叙事 现代性 时代性
下载PDF
时光的抒情诗
18
作者 管笑盈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6期96-96,共1页
喜欢时光,不是它的细沙流走而是它的永不败落;喜欢时光,不是它的芬芳馥郁而是它的淡淡悠长;喜欢时光,不是它的华美散去而是它的仍然温柔;喜欢时光,不是它的聚散有时而是它的回忆不伤……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许多人许多事,经不起流年似水... 喜欢时光,不是它的细沙流走而是它的永不败落;喜欢时光,不是它的芬芳馥郁而是它的淡淡悠长;喜欢时光,不是它的华美散去而是它的仍然温柔;喜欢时光,不是它的聚散有时而是它的回忆不伤……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许多人许多事,经不起流年似水,转瞬即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流年似水 芬芳馥郁 流走 抒情诗 时光
下载PDF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抒情诗的艺术表现
19
作者 潘明霞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抒情方式、章法结构、表现手法的分析对比,旨在探讨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抒情诗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以及两者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键词 古希腊抒情诗 中国先秦抒情诗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浅议抒情诗的生成及中国古典抒情诗中的意象美
20
作者 张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抒情的诗歌是我们这蒙昧的大地上最先擂响的鼓声,对它起源的每一种猜测甚至都是一首诗。文学起源于诗歌,而各民族最早的诗歌样式又无一不是抒情诗,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故有“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抒情诗是诗中之诗”的说法。... 抒情的诗歌是我们这蒙昧的大地上最先擂响的鼓声,对它起源的每一种猜测甚至都是一首诗。文学起源于诗歌,而各民族最早的诗歌样式又无一不是抒情诗,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故有“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抒情诗是诗中之诗”的说法。在中国古典抒情诗的生成和欣赏中,“意象”的审美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可以说,中国古典抒情诗的成长历程是在意象美的浸润里走向辉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中国抒情诗 中国古典抒情诗 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