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6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的社区治疗获益:基于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1 位作者 李茜 司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长效制剂 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 社区治疗 获益 依从性
下载PDF
8种抗精神病药、13种抗抑郁药及9种活性代谢物在人血清中的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贺静 凌四海 +3 位作者 何山 周春燕 郭桂欣 李文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01-408,共8页
目的研究8种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帕利哌酮、氯氮平、氯丙嗪)、13种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安非他酮、度洛西汀、多虑平、氟伏沙明、氟西汀、氯米帕明、米氮平、帕罗西汀、曲唑酮、舍曲林、文拉法辛、... 目的研究8种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帕利哌酮、氯氮平、氯丙嗪)、13种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安非他酮、度洛西汀、多虑平、氟伏沙明、氟西汀、氯米帕明、米氮平、帕罗西汀、曲唑酮、舍曲林、文拉法辛、西酞普兰)及9种活性代谢物(脱氢阿立哌唑、脱烷基喹硫平、去甲氯氮平、去甲替林、羟安非他酮、去甲多虑平、去甲氟西汀、去甲氯米帕明、O-去甲文拉法辛)在人血清中的稳定性,为这些药物在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的样本传输、检测、存储条件的确定以及质控血清、标准曲线校准血清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以混合健康人血清为基质配制质控血清,进行稳定性考察,分别考察目标药物及活性代谢产物在室温(12 h、24 h、72 h)、2~8℃冷藏(2 d、5 d、7 d)、-80℃超低温(14个月)保存及3次反复冻融的稳定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被分析物的血清浓度。结果安非他酮在室温、2~8℃冷藏保存条件下质控血清测得浓度的负偏倚>40%,但在-80℃超低温保存14个月及3次反复冻融条件下测得浓度的偏倚均在±15%内。其他药物及代谢物在各考察条件下测得浓度的偏倚均在±15%内。但在室温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脱烷基喹硫平、度洛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氟西汀、去甲氟西汀、去甲替林、阿米替林、氯丙嗪、氯米帕明及去甲氯米帕明测得浓度的负偏倚逐渐增加。结论在人血清基质中,安非他酮在室温和2~8℃冷藏的条件下不稳定。其余8种抗精神病药、12种抗抑郁药及9种活性代谢物在室温下可稳定72 h,但在室温下存放超24 h后,部分药物存在降解趋势,建议放入2~8℃的冰箱中保存,在此条件下可稳定至少7 d。本文所研究的所有药物及活性代谢物的质控血清可在-80℃冰箱中保存至少14个月,3次反复冻融不影响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抑郁 稳定性 治疗物监测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朱萍 季彩芳 +7 位作者 吉封 杜侠 杨静宜 吴菊 王盛岚 朱峰 陆心传 孔凡贞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基于循证的改善代谢异常的集束化护理,所有被试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6、12个月末均完成体质量指数(BMI)、糖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测评,出院时完成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对照组干预后2、6、12个月末BMI、腰臀比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6、12个月末BMI、腰臀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第2、6、12个月末FBG、2hPG、HbAlc、TG、TC、HDL均较干预前升高,LDL降低(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2、6、12个月末FBG、2hPG、HbAlc、TG、TC、HDL均低于对照组,LDL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6、12个月末,干预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1),且干预组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干预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自我效能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女性精神分裂症 代谢
下载PDF
大黄三味片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临床观察
4
作者 刘博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三味片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沈阳市精神科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符合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大... 目的探讨大黄三味片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沈阳市精神科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符合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大黄三味片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排便时间,腹痛评分(VAS),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停药7 d内排便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停药7 d的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便秘症状评分、腹痛评分、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黄三味片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停药后疗效持久,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三味片 抗精神病药物性便秘 乳果糖口服溶液
下载PDF
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云淑 司天梅 栗克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6-740,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全国第2次精神药物处方方式调查中,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且接受单一、非... 目的:调查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全国第2次精神药物处方方式调查中,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且接受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的42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结果: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明显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70.8%vs.29.2%,P<0.01)。使用频率居前6位的药物依次是利培酮(31.1%)、氯氮平(24.0%)、舒必利(10.3%)、氯丙嗪(9.7%)、奋乃静(8.4%)和喹硫平(5.9%)。与使用第二代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第一代药物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较高,有家族史的比例较大,病程较长,家庭收入较低,就诊次数较少,发作次数较多(均P<0.05);使用第二代药物的患者中妄想幻觉状态、言语行为紊乱、言语活动增多及攻击症状出现的比例高于使用第一代药物的患者(均P<0.05),而阴性症状出现的比例较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江西(OR=1.29)和四川(OR=1.08)、年龄大(OR=1.02)、发作次数多(OR=1.03)、从事农业劳动(OR=1.21)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均P<0.01)。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现况调查
下载PDF
脂质在抗精神病药引起QTc延长中的作用
6
作者 何路遥 李华芳 张蕾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应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引起QTc延长,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代谢异常与QTc延长之间的关联证据,其机制可能为脂质介导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本文将汇总脂质代谢与QTc延长之间的证据及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脂质 QTC延长 抗精神病药 机制
下载PDF
1例抗精神病药致严重高催乳素血症伴乳腺炎病例分析
7
作者 杨燕 杨俊 +2 位作者 李丽 袁孝愧 宋旭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0期2832-2836,共5页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常见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对1例抗精神病药致严重高催乳素血症伴乳腺炎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抗精神病药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为正确识别和处理此类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 乳腺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激素影响的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
8
作者 薛千姿 苑妍妍 +5 位作者 张鹏飞 王思懿 泮俊宇 李琳 李文强 苏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4-12,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并提出临床管理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3-2023年关于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 目的 系统评价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并提出临床管理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3-2023年关于抗精神病药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和Stata16.0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共有2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不同程度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有所升高。结论 抗精神病药普遍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影响,其潜在机制包括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免疫调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监测甲状腺功能和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以减少药物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确保用药安全。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抗精神病药影响甲状腺的具体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甲状腺激素 META分析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甲艺 刘海龙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宝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宝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思维流畅性、视空间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力、注意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帕罗西汀
下载PDF
常用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对代谢的影响不同
10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0,共1页
2024年4月6日,《柳叶刀·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路静助理研究员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Effect of antipsychotics and mood stabilisers on metabolism in bipolar disorder... 2024年4月6日,《柳叶刀·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路静助理研究员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Effect of antipsychotics and mood stabilisers on metabolism in bipolar disorder:a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s”(DOI:10.1016/j.eclinm.2024.102581)。该论文综合分析了临床常用的17种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12项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个体化药物配伍和双相情感障碍研究机制提供了循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心境稳定剂 抗精神病药 浙江大学医学院 柳叶刀 物配伍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37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富春 王培基 +1 位作者 赵利军 锁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2,共1页
麻痹性肠梗阻作为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大多偏重于发生和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方面相关分析,就其治疗方面探讨并不多,本文对我院近8年来发生肠梗阻的3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麻痹性肠梗阻 精神科治疗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改善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占海燕 罗骞 廖丹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地榆升白片、鲨肝醇片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改善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精神病院因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共60例,服用... 目的 探讨地榆升白片、鲨肝醇片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改善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精神病院因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共60例,服用地榆升白片的患者为研究组,服用鲨肝醇片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临床疗效,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外周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个月与2个月研究组的升白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地榆升白片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确切,治疗安全性较高,为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提供适宜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升白片 抗精神病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
13
作者 潘燕琼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5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胆B超检查。观察两组超声异... 目的:探讨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5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胆B超检查。观察两组超声异常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肝脏病变超声图像情况及观察组中不同年龄、病程患病率比较。结果:观察组超声检查出现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单纯脂肪肝、肝硬化、脂肪肝合并胆囊息肉、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脂肪肝合并胆囊炎总异常率(38.00%)高于对照组(10.00%)(P<0.05);观察组患者中年龄≥50岁的患者肝胆超声检查阳性率(61.90%)大于年龄<50岁患者(20.69%),用药时间≥5年的患者肝胆超声检查阳性率(58.82%)大于1年≤用药时间<5年的患者(27.27%)。结论:采用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情况,可明显观察到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单纯脂肪肝、肝硬化、脂肪肝合并胆囊息肉、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脂肪肝合并胆囊炎等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一定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用药时间的延长,发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B超 抗精神病药 精神疾病 肝硬化 慢性胆囊炎
下载PDF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绍宇 冯振晓 +3 位作者 姚晓萍 王万 赵静 易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症状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典型组,n=51),...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症状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典型组,n=51),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非典型组,n=51)。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用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认知症状。结果·99例患者完成调查(典型组49例,非典型组50例)。PANSS评分:非典型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RBANS评分:非典型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语言、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均高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相比,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症状评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典型抗精神病药 认知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两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文静 陈致宇 梁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72-3775,共4页
目的:对比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460例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将剩余的205例患者根据所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经典药物组9... 目的:对比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取460例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将剩余的205例患者根据所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分为经典药物组95例和非经典药物组110例,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基线期、随访第2年和第5年的疗效、社会功能及药物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随访2年及5年时两组PANSS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较基线期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同期两组间对比显示仅阴性因子、焦虑/抑郁、认知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基线期,随访2年及5年时两组PSP分均有升高,但仅非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经典药物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优于经典药物,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经典抗精神病药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P50感觉门控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俊清 卓永宁 +1 位作者 许崇涛 叶兰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22-725,共4页
目的比较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P50感觉门控的作用。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两种方法检测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36名正常对照的P50听觉诱发电位。患者组依治疗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奋乃静,舒必利)... 目的比较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P50感觉门控的作用。方法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两种方法检测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和36名正常对照的P50听觉诱发电位。患者组依治疗情况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奋乃静,舒必利)治疗组(简称典型组)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组(简称非典型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50感觉门控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典型组和非典型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P50抑制和刺激序列模式高频刺激P50波幅、P50抑制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典型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P50抑制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刺激序列模式P50波幅、P50抑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两种模式下P50波幅、P50抑制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够改善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但不能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同时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 精神分裂症 P50感觉门控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5年随访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文静 陈致宇 +1 位作者 朱丞 王奕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维持治疗所用抗精神病药种类,将4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经典药物组(250例)和非经典药物组(210例),并给予5年随访;随访前后给予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 目的:探讨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维持治疗所用抗精神病药种类,将4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经典药物组(250例)和非经典药物组(210例),并给予5年随访;随访前后给予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及比较。结果:经典药物组95例和非经典药物组110例完成随访;5年后两组PANSS评分与基线期比较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其中非经典药物组PANSS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经典药物组(P<0.01);5年后非经典药物组PSP评分较基线时及经典组提高显著(P<0.05或P<0.01)。结论: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相当,但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更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经典抗精神病药 社会功能
下载PDF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引起肝脏损害的超声诊断
18
作者 农璐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1-0144,共4页
通过超声检测,探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可能引发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 收集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腹部B超结果,比较服药时长、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与腹部B超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63.33%的患者腹部... 通过超声检测,探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可能引发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 收集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腹部B超结果,比较服药时长、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与腹部B超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63.33%的患者腹部B超阳性。其中,服药时间超过6年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其B超阳性率分别为80.26%和84.21%,均高于服药时间短于6年、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的阳性率。表现为脾肿大、单纯脂肪肝、胆囊结石、肝脏弥漫性改变和其他病变,其中肝脏弥漫性改变的阳性率最高,为17.50%。然而,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7.37%和52.63%,性别差异未能明显影响阳性率。结论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中,大部分存在肝脏损害的风险,超过半数患者的腹部B超结果阳性。服药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容易产生肝脏损害,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做腹部B超并关注肝脏的健康情况,尽早发现并处理肝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肝脏损害 超声诊断 腹部B超 肝脏健康
下载PDF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改变分析
19
作者 顾亚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77-0179,共3页
分析研究肝胆超声应用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0月在盐城市盐都区精神病防治院诊治的37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服药时间>5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长期组,并选择同期的37例服用抗精神... 分析研究肝胆超声应用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0月在盐城市盐都区精神病防治院诊治的37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服药时间>5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长期组,并选择同期的37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时间低于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短期组,再选同期的37例体检健康者设为正常组,三组均行肝胆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 胆囊异常的B超表现:一些患者或许伴有后方声影,也许还伴有斑点出现以及团块状的强回声,在它的回声区里可以出现团块状的强回声和斑点,胆囊内壁光滑度不佳、厚度变厚;肝脏异常的B超表现:回声光点密度增加、回声的减弱或增强、变细或变粗等,这些表现可能是散在的也可能是局限的。长期组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比短期组、正常组的更高(P<0.05),短期组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比正常组略高(P>0.05)。在各种肝胆B超异常中,发生率最高的为脂肪肝,其中,长期组出现7例脂肪肝,脂肪肝发生率为18.92%,短期组出现1例脂肪肝,脂肪肝发生率为2.70%,正常组出现0例脂肪肝,脂肪肝发生率为0.00,长期组脂肪肝发生率比短期组、正常组都高(P<0.05)。长期组中,病程长于10年的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较病程不足10年的更高(P<0.05)。结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肝胆异常,尤其是脂肪肝,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肝胆系统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肝胆 超声
下载PDF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建华 刘忠 +1 位作者 李雅忠 王立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和以利培酮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机制及意义。方法将2009年入住本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各30例,采用酶藕联法检测... 目的探讨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和以利培酮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机制及意义。方法将2009年入住本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各30例,采用酶藕联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6,8周时体内血清CK值变化。结果氯丙嗪组于治疗各周CK值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因作用机理不同致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CK的影响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氯丙嗪 利培酮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