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4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杜鹃花品种对杜鹃冠网蝽的抗虫性评价
1
作者 陶楚冰 胡国伟 +3 位作者 邹荣娴 滕新蕾 肖政 赵宏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2-72,共11页
以不同类型杜鹃花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法、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杜鹃花品种对杜鹃冠网蝽的抗虫性差异,以期为杜鹃花抗虫品种的选育提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杜鹃花品种对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 以不同类型杜鹃花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法、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杜鹃花品种对杜鹃冠网蝽的抗虫性差异,以期为杜鹃花抗虫品种的选育提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杜鹃花品种对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的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杜鹃花抗虫性与虫害指数、叶片受害率、虫口数、叶绿素变化量负相关;而与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正相关。基于综合评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映山红、‘琉球红’和‘喜鹊登枝’为高抗品种;‘小青莲’‘兰花雨’‘紫萼’‘杨贵妃’‘康乃馨’为中抗品种;‘明朝’‘紫蝴蝶’‘王妃’‘红樱桃’‘沙浪’‘纺绸’‘立山之舞’‘御代之荣’‘天章’为低抗品种;‘白印’‘红苹果’‘粉白大叶’‘埃尔西李’为低感品种;‘红珍珠’‘凤冠’‘粉红泡泡’‘胭脂蜜’‘晚霞’为高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杜鹃冠网蝽 抗虫性 生理性状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抗虫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山山 王春梅 +4 位作者 王应清 李洪坤 黄家卫 马莉莉 王吉芸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章调查了自然感虫条件下德宏州生产上常用的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抗虫性。结果显示,苗期和小喇叭口期玉米受害最严重,大喇叭口期玉米次之,开花抽丝期、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指数较低。不同玉米生育期各个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 文章调查了自然感虫条件下德宏州生产上常用的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抗虫性。结果显示,苗期和小喇叭口期玉米受害最严重,大喇叭口期玉米次之,开花抽丝期、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指数较低。不同玉米生育期各个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偏好于宣宏18号和桥单6号。在危害高峰期,滇玉888、宣宏18号危害最重,危害指数分别为48.67、48;垦玉1505危害较轻,抗虫性较好。本试验通过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抗性玉米品种,为后续培育抗虫品种与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抗虫性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HGK60在不同遗传背景下抗虫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程 张明俊 +3 位作者 王银晓 李香银 李圣彦 郎志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研究转基因玉米HGK60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性和抗虫效果,利用转Bt cry1Ah基因的转基因玉米HGK60为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的方式将cry1Ah基因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lx05-4、lx03-2,获得转基因玉米自交系HGK60-郑58、HGK60-昌... 为研究转基因玉米HGK60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性和抗虫效果,利用转Bt cry1Ah基因的转基因玉米HGK60为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的方式将cry1Ah基因分别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lx05-4、lx03-2,获得转基因玉米自交系HGK60-郑58、HGK60-昌7-2、HGK60-lx03-2、HGK60-lx05-4,并杂交获得HGK60-郑单958(HGK60-郑58×HGK60-昌7-2)和HGK60-鲁单9066(HGK60-lx05-4×HGK60-lx03-2),转化体特异性PCR证明cry1Ah基因已转入不同遗传背景玉米中,ELISA检测不同遗传背景转基因玉米叶片中Cry1Ah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中Cry1Ah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田间人工接虫和室内玉米螟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玉米高抗玉米螟,室内接虫后4 d幼虫死亡率达到100%;对不同遗传背景转基因玉米HGK60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与受体对照玉米相比,两者之间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HGK60可用于抗虫玉米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cry1Ah基因 不同遗传背景 抗虫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烟粉虱取食对不同抗虫性辣椒品种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传明 何菁 +6 位作者 顾爱祥 苏宏华 吴晓霞 张海波 解雅梅 邬亚红 周福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6-1462,共7页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高密度),取食24 h后测定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发现,低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随着虫口密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感虫辣椒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高于抗虫品种。低密度和高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抗虫品种的下降幅度大于感虫品种。低密度和中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上升;抗虫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烟粉虱取食后,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感虫品种的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上升幅度大;随着虫量的增加,辣椒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烟粉虱取食后,感虫辣椒品种‘苏椒15号’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其他3个品种在中等以下密度的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在高密度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研究表明,烟粉虱取食可引起辣椒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含量向着有利于提高抗虫性的方向改变,但不同虫口密度下不同辣椒品种的改变幅度不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寄主植物与烟粉虱之间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辣椒 虫口密度 营养物质 抗性物质 抗虫性 诱导抗虫性
下载PDF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被引量:58
5
作者 娄永根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0-331,共12页
Changes in ontogen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physiological stat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condary chemicals of plant could be induced by prior damage. The induced changes might have general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 Changes in ontogen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physiological stat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condary chemicals of plant could be induced by prior damage. The induced changes might have general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fecundity of successively occurred phytophagous insects because a change will redUce plant nutritional value, stimulate plant to produce poisonous chemicals or release synomone attractive to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duced plant resistance could be an on-off response, be turned on in a relative short time when plants are damaged to above a certain threshold and causes plant show a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effect on phytophagous insects due to its transmission within a plant and between plants. Induced plant resistance is variable among plant species, varieties, individual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could be influenced by plant density, damage position and level, soil fertility and water content. Two aspects in thisarea, the mechanism of plant causing induced resistance and its relative importance on controlling phytophagous insects, should be studied further for convincing conclus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虫性 诱导抗虫性
下载PDF
外用茉莉素诱导植物抗虫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建祥 曹卫菊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茉莉素是一类可以激活一系列植物抗虫防卫反应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该文综述了茉莉素在植物体内的抗虫作用,外用茉莉素对植物诱导抗虫性的影响,及其化学和分子机制,茉莉素诱导抗虫反应的收益和成本,并展望了茉莉素可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茉莉素 植物抗虫性 研究进展 外用 诱导抗虫性 信号分子 防卫反应 抗虫作用 植物体内 分子机制 激活
下载PDF
转双抗虫基因741毛白杨的选择及抗虫性 被引量:90
7
作者 郑均宝 梁海永 +2 位作者 高宝嘉 王永芳 田颖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9,共7页
用部分改造BtCryl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 (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 741毛白杨 [PopulusalbaL .× (P .davidianaDode +P .simoniiCarr .)×P .tomentosaCarr .]。本文报道了选择转化植株... 用部分改造BtCryl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 (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 741毛白杨 [PopulusalbaL .× (P .davidianaDode +P .simoniiCarr .)×P .tomentosaCarr .]。本文报道了选择转化植株的条件。在含卡那霉素 (Km’)的生根培养基中初步选择到转化植株 ,PCR检测表明 80 %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对初步选择的转基因植株用杨扇舟蛾 (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和舞毒蛾 (LymantriadisparLinnacus)幼虫进行饲虫试验。其结果按照死亡率划分了高、中、低和对照 4类昆虫死亡率的植株 ,并对这 4类的定期死亡率、生长发育的延迟性后效应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为选择具有显著抗虫性的植株 (无性系 )提供依据。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证明被选择植株 (无性系 )的基因已转入 ,且生长发育正常 ,占参试饲虫试验植株的 38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1毛白杨 双抗虫基因 转化 选择 抗虫性 API
下载PDF
转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杨树抗虫性的研究 被引量:88
8
作者 李明亮 张辉 +2 位作者 胡建军 韩一凡 田颖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最终获得既含有Bt基因又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利用这种杨树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杨树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同时表明含有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双基因的植株其抗虫能力明显高于仅含单一Bt基因的植株。为探索培育高抗虫性杨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BT基因 PI基因 转基因植物 抗虫性
下载PDF
转双价抗蛀干害虫基因杨树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4 位作者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368,共5页
Transgenic poplar(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v`84k’) plants with the coleopterous insect resistant genes (BtCry3A and OC-I)were obtained. The transgenic nature of these plants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 Transgenic poplar(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v`84k’) plants with the coleopterous insect resistant genes (BtCry3A and OC-I)were obtained. The transgenic nature of these plants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dot hybridization. The transgenic poplar’s toxicity towards th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was assessed on two year-old selected plants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ansgenic lines BOGA-38 and BOGA-39 were deleterious for A. glabripennis larvae, and BOGA-5、BOGA-31、BOGA-38、BOGA-39 could inhabit the growth of A. glabripennis larvae. BOGA-39 was the most toxic one among the transgenic lines, with (41.18 %) corected mortality rate and 78.90 % growth inhabit rate for the larv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遗传转化 双价基因 蛀干害虫 抗虫性
下载PDF
应用B.t.和SBTi基因提高水稻抗虫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卫剑文 许新萍 +3 位作者 陈金婷 张良佑 范云六 李宝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3-608,共6页
利用基因枪法将单个B .t.基因或与SBTi基因一起导入到两个华南地区优良籼稻品种中 ,获得 2 1个转B .t.单基因的植株系 ,4个转B .t.和SBTi双基因的植株系。对R1代植株的分子杂交和遗传分析表明 ,3个转双基因系中多个拷贝的B .t.和SBTi基... 利用基因枪法将单个B .t.基因或与SBTi基因一起导入到两个华南地区优良籼稻品种中 ,获得 2 1个转B .t.单基因的植株系 ,4个转B .t.和SBTi双基因的植株系。对R1代植株的分子杂交和遗传分析表明 ,3个转双基因系中多个拷贝的B .t.和SBTi基因均是整合在植株基因组同一染色体上相同或相近位点。Northernblot证明在R2 代转基因植株中B .t .基因稳定表达。对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实验表明 ,转B .t .单基因或B .t.和SBTi双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均较原种对照有更强的抗性 ,而转双基因植株较转单基因植株又有更强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SBTi基因 水稻 转基因植株 抗虫性
下载PDF
杨树NL-80106转Bt基因植株的获得及抗虫性 被引量:53
11
作者 饶红宇 陈英 +3 位作者 黄敏仁 王明庥 伍宁丰 范云六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毒蛋白基因Bt转入杨树NL 80 10 6 (美洲黑杨×小叶杨 ,Populusdeltoides×Populussimonii) ,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blotting... 通过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将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毒蛋白基因Bt转入杨树NL 80 10 6 (美洲黑杨×小叶杨 ,Populusdeltoides×Populussimonii) ,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blotting的分析结果表明 ,Bt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部分转基因植株的杀虫实验表明 ,转基因植株B45和B6 4对一龄舞毒蛾 (LymantriadisparLinn .)幼虫有明显抗性 ,饲喂转基因杨树叶片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转基因 抗虫性 BT基因导入
下载PDF
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性 被引量:39
12
作者 田颖川 秦晓峰 +8 位作者 许丙寅 李太元 方荣祥 莽克强 李文谷 符文俊 丽一平 张书芳 谢强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D-1的δ-内毒素基因原始克隆TH12和TH48分别含有5.3kb和6.6kb型两类同源异族基因。经定点突变改造其5′端,酶切对3′端进行缺失后,在大肠杆菌中仍能表达出有杀虫活性的被修饰的毒蛋白。将上述加工...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D-1的δ-内毒素基因原始克隆TH12和TH48分别含有5.3kb和6.6kb型两类同源异族基因。经定点突变改造其5′端,酶切对3′端进行缺失后,在大肠杆菌中仍能表达出有杀虫活性的被修饰的毒蛋白。将上述加工过的基因插入到双元载体pBin437(pBin19的派生质粒)中,借助辅助Ti质粒pAL4404转入烟草,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经Southern印迹和狭槽印迹(Slot blot)杂交证明有1—5个拷贝的毒素基因整合至烟草染色体中。Northern印迹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基因都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有4株5.3kb类型,3株6.6kb类型的转基因植株对烟青虫有高抗性,与对照相比,这7株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杀虫率可达40—50%,并能显著抑制昆虫蜕皮和生长发育,表现明显的抗虫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类毒蛋白基因都可在植物中表达并赋于转基因植株以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毒蛋白基因 转基因烟草 抗虫性
下载PDF
双抗虫基因对三倍体毛白杨的转化和抗虫性表达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2 位作者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68,共8页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行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饲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系幼虫杀死率明显不同,有39.3%的株系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在80%以上;25.0%的株系对两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率均在60%~80%之间;另有35.7%的株系幼虫死亡率在50%以下,有些株系基本未表现出抗虫性.同时具高抗虫性的转基因株系能够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双抗虫基因 遗传转化 抗虫性
下载PDF
转抗鞘翅目害虫基因银腺杨的获得及其抗虫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4 位作者 李义良 张永安 曲良建 王玉珠 田颖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培育抗鞘翅目害虫的杨树新品种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等高危害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鞘翅目害虫基因(Cry3A)导入银腺杨基因组中,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点杂交的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 培育抗鞘翅目害虫的杨树新品种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等高危害蛀干害虫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鞘翅目害虫基因(Cry3A)导入银腺杨基因组中,获得了再生植株.PCR及Southern点杂交的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室内抗虫生物学鉴定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BGA--5对光肩星天牛具有一定的毒杀和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杀虫率达30%,对幼虫的生长抑制率达78.46%;其他转基因株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无明显的毒杀和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遗传转化 Cry3A 鞘翅目害虫 抗虫性
下载PDF
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庆森 黄建 +4 位作者 陈常颂 吴光远 曾明森 黄春梅 陈荣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田间虫口密度、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测定了12份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并对叶片组织结构与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510、优3、丹桂、玉龙和九龙袍对黑刺粉虱的... 以田间虫口密度、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测定了12份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并对叶片组织结构与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优510、优3、丹桂、玉龙和九龙袍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而G31、白鸡冠、福云10号和铁观音的抗虫性较弱。黑刺粉虱产卵量与气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50),与海绵组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90),而与栅栏组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87,),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R=-0.6439);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气孔密度有接近显著的正相关(R=0.6654),而与下表皮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390),与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有显著负相关(R=-0.7843),与栅栏组织厚度有极显著负相关(R=-0.8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质 叶片结构 黑刺粉虱 抗虫性
下载PDF
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虫性的一些规律比较 被引量:32
16
作者 戈峰 李镇宇 +1 位作者 谢映平 李艳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用过程 ,总结了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性的一般规律 ,为分析松毛虫发生机理及松毛虫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诱导抗虫性 马尾松 油松 华北落叶松 害虫种群动态 中国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汝忠 沈法富 +3 位作者 王宗文 王景会 申贵芳 夏光敏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8-272,共5页
以转 Bt基因抗虫棉 R55为材料 ,利用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方法 ,通过对不同亲本与抗虫亲本 R55杂交F1~ F5、BC1、BC2 世代材料 Bt晶体杀虫蛋白的定性、定量测定 ,结合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的抗棉铃虫鉴定 ,研... 以转 Bt基因抗虫棉 R55为材料 ,利用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方法 ,通过对不同亲本与抗虫亲本 R55杂交F1~ F5、BC1、BC2 世代材料 Bt晶体杀虫蛋白的定性、定量测定 ,结合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的抗棉铃虫鉴定 ,研究了转 Bt基因抗虫棉 Bt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F1均表现阳性 ,F2 阳、阴性株符合 3∶ 1的分离比例 ,回交 BC1阳、阴性株呈现 1∶ 1的分离比例 ,说明 Bt基因的遗传基本符合显性主基因遗传规律。但 Bt基因的遗传又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亲本的遗传背景对 Bt基因的表达有着较大影响 ,不同亲本与抗虫亲本杂交 F1代 Bt晶体蛋白的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 ;杂交方式对 Bt基因的表达亦有一定影响 ;不加选择的连续回交 ,有可能使 Bt基因“丢失”。未发现 Bt基因的表达随世代的递增、农艺和经济性状的改进而降低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抗虫性 遗传 抗虫棉 棉花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油菜中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遗传和高效表达及抗虫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林良斌 官春云 +2 位作者 周小云 何业华 杨志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通过对转 Bt杀虫蛋白基因油菜植株的后代进行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 PCR技术检测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是以单拷贝、杂合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 (T0 1、T0 2、T0 3、T0 5、T0 6、T0 7、T0 8)的基因组中 ,并稳定地遗传。EL ISA检测表明 :... 通过对转 Bt杀虫蛋白基因油菜植株的后代进行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 PCR技术检测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是以单拷贝、杂合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 (T0 1、T0 2、T0 3、T0 5、T0 6、T0 7、T0 8)的基因组中 ,并稳定地遗传。EL ISA检测表明 :在第 3~第 9叶期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高效地表达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为 170~ 2 6 0 ng/ 2 5mg鲜叶 ,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 0 .0 6 7%~ 0 .10 5 % ,其抗虫效果高达 72 .0 %~ 94 .4 %。但从第 11叶期后 Bt杀虫蛋白表达量显著地降低 ,只有 7~ 5 0 ng/ 2 5 mg鲜叶 ,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 0 .0 0 3%~ 0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Bt杀虫蛋白基因 抗虫性 遗传转化 卡那霉素 PCR技术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初探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良佑 吴洪基 +3 位作者 萧整玉 许新萍 胡明 李宝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19,共5页
用基因枪技术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分别转化到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再生分别得到转基因Ⅰ和转基因Ⅱ植株.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并按照国际标准鉴定方法,将上述转基因稻株对褐稻虱、稻纵卷叶螟和三... 用基因枪技术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分别转化到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再生分别得到转基因Ⅰ和转基因Ⅱ植株.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并按照国际标准鉴定方法,将上述转基因稻株对褐稻虱、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进行了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1)测试的转基因Ⅰ稻株中,对褐稻虱表现抗性的占测定总数的26.7%;(2)测试的转基因Ⅱ稻株中,对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表现抗性的,分别占测定总数的30.18%和1.5%;(3)上述转基因稻株与原种(台北309)及感虫对照种(TN1或Rexoro)对比,后者皆表现高感或感虫,而前者均表现出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虫性,还出现了不少高抗的株系,说明转基因稻株已从外源基因中获得了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抗虫性 基因转化
下载PDF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间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其抗虫性比较 被引量:28
20
作者 毛迎新 邹武 +1 位作者 马新华 林乃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比较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毛蟹、黄棪、铁观音、肉桂)之间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 the)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之间抗假眼小绿叶蝉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肉桂和铁观音品种对... 通过比较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毛蟹、黄棪、铁观音、肉桂)之间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 the)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之间抗假眼小绿叶蝉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肉桂和铁观音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较强。进一步分析该6个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叶蝉种群数量的关系,发现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各品种茶梢中的没食子儿茶精(gallo catechin,G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咖啡碱的含量呈负相关。这说明GC和咖啡碱是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抗虫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