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祜族葫芦文化对外传播现状与提升路径
1
作者 任佳佳 金治琳 付义媛 《新闻世界》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拉祜族葫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宣介和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推动拉祜族葫芦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拉祜族葫芦文化的译介传播现状调查出发,探讨少数... 拉祜族葫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宣介和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推动拉祜族葫芦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拉祜族葫芦文化的译介传播现状调查出发,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的提升路径,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葫芦文化 媒介融合 对外传播
下载PDF
节日文化实践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云南澜沧拉祜族九皇会为例
2
作者 贾淑凤 刘劲荣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民族节日庆典和仪式操演既是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又是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创新和再生产的过程。九皇会最初与道教和佛教文化有关,自明末清初传入云南澜沧赛罕拉祜族地区后,逐渐与拉祜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和年俗... 民族节日庆典和仪式操演既是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又是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创新和再生产的过程。九皇会最初与道教和佛教文化有关,自明末清初传入云南澜沧赛罕拉祜族地区后,逐渐与拉祜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祈福祭祀活动和年俗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九皇会也从单纯的民间祈福祭祀活动演变成了大众化的民俗节日庆典,实现了民族节日文化习俗的共享与文化赓续,成为当下拉祜族、汉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交流互动的平台。作为跨越村落和族群的多民族共享的传统节日,九皇会及其文化实践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皇会 文化实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澜沧拉祜族
下载PDF
共同体重建视域下节日文化再生产——以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移民新村为例
3
作者 李瑜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文化再生产是文化主体根据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转化、重构与再造,或者植入有利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文化内在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易地搬迁作为一种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从旧寨到新村易地搬迁过程中,传统节日等民俗文... 文化再生产是文化主体根据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进行某种程度的转化、重构与再造,或者植入有利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文化内在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易地搬迁作为一种剧烈的社会变迁,在从旧寨到新村易地搬迁过程中,传统节日等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地遗落、遗弃与遗失。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移民新村,充分发挥移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通过有效扩大苦聪新村空间,扩界畲皅节以及节日化“过秋”等节日文化再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家园的异地重建。苦聪移民新村的节日文化再生产,同时由根基论、情境论基础上的双重文化认同驱动,从而实现在一个全新而陌生环境下苦聪共同体的重构、重置与重建,最终实现苦聪人的现代性转型与现代性发展。这个过程及结果,得益于苦聪人的主动选择,更受益于国家在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苦聪人 节日再生产 共同体重建 根基论 情境论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澜沧拉祜族洁净观的建构及其实践逻辑
4
作者 贾淑凤 白汉卿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洁净观普遍存在于各民族文化,表达的往往是人们对秩序的美好追求。通过分析澜沧拉祜族的日常生活实践,发现空间视域下的洁净观背后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蕴含着上与下、内与外、大与小、左与右、东与西的空间秩序实践。澜沧拉祜族的洁净... 洁净观普遍存在于各民族文化,表达的往往是人们对秩序的美好追求。通过分析澜沧拉祜族的日常生活实践,发现空间视域下的洁净观背后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蕴含着上与下、内与外、大与小、左与右、东与西的空间秩序实践。澜沧拉祜族的洁净观以民间信仰体系为本位,呈现出传统社会对洁净与污秽的分类与思维认知,镌刻着拉祜族的历史记忆,背后蕴含着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以及对生活希望的考量。充分挖掘澜沧拉祜族洁净观中的地方知识,可以为澜沧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贡献民族文化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观 空间 实践逻辑 澜沧拉祜族
下载PDF
西双版纳拉祜族音乐文化生态变迁思考
5
作者 洪露 《民族音乐》 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生存环境改变、社会发展进步和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其音乐文化的传承生态也在产生巨变。本文通过对拉祜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拉祜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时代变化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生存环境改变、社会发展进步和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其音乐文化的传承生态也在产生巨变。本文通过对拉祜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拉祜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时代变化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音乐文化 传承变迁 保护
下载PDF
以山为家的拉祜族护林员夫妻
6
作者 廖丽玲(文/图) 鲁鹏(文/图) +1 位作者 邢秋玲(文/图) 鲁博源(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5期58-59,共2页
扎戈龙和娜体,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曼宛洼管护站的一对拉祜族护林员夫妻。多年来,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守护着一方绿水青山。
关键词 拉祜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护林员 绿水青山 管护站 夫妻
下载PDF
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记忆与艺术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萌 《民族音乐》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拉祜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和艺术价值。芦笙舞是拉祜族传统的两大民间舞种之一,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拉祜族群体核心和文化记忆的艺术载体,... 拉祜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和艺术价值。芦笙舞是拉祜族传统的两大民间舞种之一,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拉祜族群体核心和文化记忆的艺术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芦笙舞 文化记忆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拉祜族葫芦笙的制作及其文化内涵——以澜沧县木戛乡的乐器制作为个案
8
作者 朱梦婷 《黄河之声》 2024年第8期48-51,共4页
拉祜族流传着一句古话:拉祜人离不开葫芦,拉祜男人身上至少有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一个就是葫芦笙。可以看出葫芦笙在拉祜族人民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木戛乡南六村的葫芦... 拉祜族流传着一句古话:拉祜人离不开葫芦,拉祜男人身上至少有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一个就是葫芦笙。可以看出葫芦笙在拉祜族人民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木戛乡南六村的葫芦笙制作技艺保留着最原始、正宗的形态,在2006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故本文以澜沧县木戛乡南六村葫芦笙为研究对象,对拉祜族葫芦笙的制作技艺进行梳理,对其传统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葫芦笙 制作
下载PDF
灾害文化视野下拉祜族节日建构研究——以云南南美拉祜族乡搭桥节为例
9
作者 徐艳波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 拉祜族在与自然良性活动以及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进行文化调适,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灾害文化。拉祜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与结晶,也是民族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拉祜族民众在山高峡谷、地势陡峭、河流纵横的自然生境与灾害横生的双重影响下创造出了对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搭桥节。这节日生成与传播过程也映射出拉祜族民族节日建构的一种路径,即拉祜族民众能够将应对灾害的方式从个户行为逐渐演变为集体行动,再从集体行动扩散到邻近的村组形成群体活动,再从群体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传承作用的地方特色民族节日文化,即将灾害应对的力量逐渐从个体上升为集体,再从集体扩散为群体,最后由群体升华为一种影响后世族群发展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相融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文化 拉祜族 节日 南美拉祜族 搭桥节
下载PDF
中国拉祜族PP1PK血型频率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海霞 范亮峰 +2 位作者 方成江 向东 吴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拉祜族人群中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掌握拉祜族人群遗传现状。掌握该类血型表现型频率可为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数据支撑,为孕妇提供妊娠建议及用血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拉祜族人群无关个体,进行P1PK、P血型血清... 目的 了解中国拉祜族人群中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掌握拉祜族人群遗传现状。掌握该类血型表现型频率可为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数据支撑,为孕妇提供妊娠建议及用血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拉祜族人群无关个体,进行P1PK、P血型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分析,分析P1PK血型和GLOB血型表现频率。结果 从300名拉祜族人群中检出6例抗-PP1Pk(原抗-Tja,以下均称抗-PP1Pk)反应阴性血型,鉴定为罕见的P1-PK-P-血型(原称Tja-血型或p血型,以下均称为p血型)。拉祜族人群P1PK、GLOB血型系统中p血型表型频率为2.0%(6/300)。结论 拉祜族人群p血型表型频率明显高于欧州(5.8人/每百万人)和中国香港地区(1人/每百万人),存在显蓍的民族特异性和地域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P血型 P1PK血型 GLOB血型 抗-PP1Pk P1-PK-P-血型
下载PDF
拉祜族葫芦笙舞曲的时空场域与音乐形态特征——以澜沧拉祜纳葫芦笙舞曲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雯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拉祜族葫芦笙舞是澜沧拉祜族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拉祜族葫芦笙舞目前存在三种场域:民间、舞台、市场。传统的葫芦笙舞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于集体性较强的节庆场合,一类则用于带有较强隐私性的相亲场合。民间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音乐... 拉祜族葫芦笙舞是澜沧拉祜族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拉祜族葫芦笙舞目前存在三种场域:民间、舞台、市场。传统的葫芦笙舞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用于集体性较强的节庆场合,一类则用于带有较强隐私性的相亲场合。民间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音乐,虽篇幅大大增加,但旋律和节奏更多是为了配合舞蹈动作,无论是调性还是织体上,都更接近传统的模式特征;舞台场域中的葫芦笙舞曲则在曲式结构、人员构成、表演程序等方面更加规整,为了追求舞台效果,加入更多戏剧化元素,程式性更强;市场上音像制品中的葫芦笙舞曲则不仅在曲式结构和乐句构成上更加方正,还更多地吸收了跨文化的音乐元素,在发展中不断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制造出更符合当代听众审美的旋律和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葫芦笙舞曲 民间场域 舞台场域 市场场域 模式 模式变体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记忆研究——对拉祜族《牡帕密帕》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璐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其文本内容中英雄祖先建构的内涵分析、民族认同强化的历程阐释以及对反映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探讨。对《牡帕密帕》的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窥见拉祜族原始宗教崇拜、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历史记忆以及所蕴含的民族关系,也能展现创世史诗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牡帕密帕》 创世史诗 历史记忆
下载PDF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以临沧拉祜族挎包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丽丽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拉祜族挎包是拉祜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集中展示了拉祜族文化特色,反映出拉祜族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下,拉祜族挎包工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保护、传承、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文章从民间工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临沧拉祜族挎... 拉祜族挎包是拉祜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集中展示了拉祜族文化特色,反映出拉祜族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下,拉祜族挎包工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保护、传承、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文章从民间工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临沧拉祜族挎包工艺的分类及其造型,探析其工艺价值,进而对拉祜族挎包工艺的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最后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提出一定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拉祜族挎包 织造工艺
下载PDF
中国拉祜族p血型个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家系分析
14
作者 方成江 范亮峰 +2 位作者 胡海霞 向东 吴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4期518-523,共6页
目的了解拉祜族p血型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遗传特性。方法采集之前已发现拉祜族6例p血型的家系成员血液样本,用试管法进行ABO、Rh、P1PK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鉴定、PCR测序分析A 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6例p血型来自5... 目的了解拉祜族p血型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遗传特性。方法采集之前已发现拉祜族6例p血型的家系成员血液样本,用试管法进行ABO、Rh、P1PK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鉴定、PCR测序分析A 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6例p血型来自5个家庭中共计39例家系成员中检出12例p血型个体(含6例先证者),其中B型7例、O型2例、A型1例、AB型1例、1例未检ABO血型。11例p血型个体血浆中均检出抗-PP1Pk抗体,而1例仅采集指血,未检测意外抗体。对其中23例采集静脉血的家系成员进行A4GALT基因编码区序列测序,11例测序结果显示A4GALT第3外显子c.559G>C纯合突变(含6例已发现先证者),为p血型,5例为c.559G/C突变杂合子,7例测序与参考系列一致。结论A 4GALT基因c.559G>C突变可能是拉祜族人群形成p血型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P血型 家系调查 P1Pk血型 抗-PP1Pk A4GALT 基因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野下拉祜族班利摆舞形态分析研究
15
作者 熊靖雯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盘踞云南的拉祜族人口约有47万人,其80%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地区。拉祜族人民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笔者选取拉祜族舞蹈艺术中的摆舞展...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盘踞云南的拉祜族人口约有47万人,其80%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地区。拉祜族人民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笔者选取拉祜族舞蹈艺术中的摆舞展开研究,摆舞是拉祜族世代相传的集体舞蹈,2006年被云南省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运用舞蹈生态学,聚焦形态研究,多角度分析、探讨影响拉祜族班利摆舞外在形态与文化内涵的多种因素,阐释班利摆舞在发展中的舞蹈现象并对其形态做出提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摆舞 舞蹈生态学 形态分析
下载PDF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探究
16
作者 王丽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现今依然活态流传于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等拉祜族聚居的村寨,在传统节庆与礼俗活动、旅游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场域中传承。不同场域形塑了史诗的多样化风貌并引发了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的...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现今依然活态流传于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等拉祜族聚居的村寨,在传统节庆与礼俗活动、旅游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场域中传承。不同场域形塑了史诗的多样化风貌并引发了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的现代性反思:传统文化空间的重构、文化自我意识的重建以及传承效率的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 老达保 传承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角下拉祜族文化身份建构探析
17
作者 马行天 刘楚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98-102,共5页
拉祜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拉祜族最久远、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拉祜族文化记忆确立和巩固了拉祜族的文化身份。着眼于云南在新时代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拉祜族文化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拉祜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拉祜族最久远、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拉祜族文化记忆确立和巩固了拉祜族的文化身份。着眼于云南在新时代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拉祜族文化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运用文化记忆理论,以拉祜族的文化空间和记忆形象为切入口,对拉祜族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进行分析,系统地解读拉祜族文化身份内涵。在这一过程中,记忆形象成为拉祜族文化身份的建构基础;通过活态传承,拉祜族实现记忆重塑,结合时代条件对民族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作为文化记忆的首要组织形式,仪式存储和激活民族记忆,增强主体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身份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拉祜族 自我认同 主体性 历史语境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拉祜族风土谚语的主要类型及其民俗文化内涵
18
作者 景娜英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作为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拉祜族的风土谚语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貌和民俗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拉祜族风土谚语的搜集整理和分类,以《中国谚语集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作为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拉祜族的风土谚语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貌和民俗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拉祜族风土谚语的搜集整理和分类,以《中国谚语集成》和拉祜族谚语集成等各类文献中的有关拉祜族风土特征的谚语为语料,对其进行分类,挖掘其中展现的拉祜族的民俗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风土谚语 民俗文化内涵
下载PDF
拉祜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记云南中烟红塔集团驻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谦哲村第一书记韩吉忠
19
作者 《云南农业》 2023年第10期90-91,共2页
在异地他乡驻村工作6年多以来,韩吉忠乡音未改,但在妻儿眼中,他成了长挂心头的“异乡人”。作为云南中烟红塔集团一名员工,韩吉忠驻村帮扶的地方是距家乡玉溪400 km多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谦哲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在异地他乡驻村工作6年多以来,韩吉忠乡音未改,但在妻儿眼中,他成了长挂心头的“异乡人”。作为云南中烟红塔集团一名员工,韩吉忠驻村帮扶的地方是距家乡玉溪400 km多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谦哲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韩吉忠在谦哲村一干就是6年多,而他的脚步与梦想还在山野间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异地他乡 红塔集团 异乡人 普洱市 驻村工作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下载PDF
拉祜族研究综述——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劲夫 王星逸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拉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国外,拉祜族研究起步早,论著不少,但在国内介绍不多。在国内,建国后,随着国家重视和地方高校的学者参与研究,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文化史资料,为拉祜族的研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拉祜族的研究... 拉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国外,拉祜族研究起步早,论著不少,但在国内介绍不多。在国内,建国后,随着国家重视和地方高校的学者参与研究,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文化史资料,为拉祜族的研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拉祜族的研究主要以社会形态研究为核心。20世纪90年代后,拉祜族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亦存在着在研究对象的区位、范围、专题方面的失衡和理论建树较为薄弱等局限,必须加以改进,方有利于拉祜族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拉祜族研究 历史与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