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5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换药方式对降低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谢文敏 蔡柔妹 +2 位作者 陈纯玲 高晓莹 肖丹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规范换药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式。对两组的感染率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换药方式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经烧伤创面股静脉置管期间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期间的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标准用药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药标准 两种换药方式 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 感染率
下载PDF
可单人操作的下肢换药肢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童根竹 戴村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3期52-53,共2页
冲洗可将烧伤创面的渗出物、坏死物清洗干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愈合。大面积烧伤后的患者常会残留小创面,肉芽组织会反复溃疡、水肿^([1])。临床上对肢体烧伤患者进行冲洗、清洁、消毒时,通常会在病床、地上放置一个无菌脸盆或... 冲洗可将烧伤创面的渗出物、坏死物清洗干净,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愈合。大面积烧伤后的患者常会残留小创面,肉芽组织会反复溃疡、水肿^([1])。临床上对肢体烧伤患者进行冲洗、清洁、消毒时,通常会在病床、地上放置一个无菌脸盆或其他无菌收纳容器用于接污水及冲洗物,操作时抬起患者的肢体,继而再用药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冲洗、消毒、换药。此方法医护人员难以单人操作,而且整个冲洗换药过程耗时较长,容易导致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腰背部牵拉性机械损伤^([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换药肢体冲洗装置 单人操作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换药护理在外伤伤口患者湿性换药中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柯梅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换药护理在外伤伤口患者湿性换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的70例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 目的分析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换药护理在外伤伤口患者湿性换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的70例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换药护理,对比两组外伤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结痂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期间结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换药护理在外伤伤口患者湿性换药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有利于缩短外伤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避免结痂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换药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换药护理 外伤伤口 湿性换药 满意率
下载PDF
阿芬太尼干预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邱艳丽 窦懿 +1 位作者 曲冬梅 庄蕾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索清醒烧伤患者经静脉用阿芬太尼的最大耐受剂量(MTD),评价阿芬太尼对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传统“3+3”设计法确定阿芬太尼MTD(该试验于2022年3—7月进行)。验证阿芬太尼镇痛效果试验纳入2022... 目的探索清醒烧伤患者经静脉用阿芬太尼的最大耐受剂量(MTD),评价阿芬太尼对烧伤患者换药操作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传统“3+3”设计法确定阿芬太尼MTD(该试验于2022年3—7月进行)。验证阿芬太尼镇痛效果试验纳入2022年8月—2023年7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烧伤患者128例,其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65岁,BMI<40 kg/m^(2),ASA分级Ⅰ至Ⅲ级,烧伤面积1%~50%,烧伤部位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阿芬太尼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每组64例。在换药开始前5~10 min,开始静脉恒速泵注阿芬太尼500μg/mL或0.9%氯化钠溶液直至换药结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BMI、烧伤表皮总面积(TBSA)、ASA分级、烧伤分度、焦虑程度、既往史],换药前5~10 min(T_(1))、清除敷料时(T_(2))、清创时(T_(3))、更换敷料时(T_(4))、换药后即刻(T_(5))、换药后1 h(T_(6))、换药后2 h(T_(7))的生命体征[平均血压(MBP)、心率、指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疼痛VAS评分。测定患者T_(1)、T_(7)时间点的炎症因子(IL-4、IL-5、IL-6、TNF-α)水平。记录T_(7)时间点患者的换药满意度、换药时长、用药(阿芬太尼或0.9%氯化钠溶液)总剂量,以及阿芬太尼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传统“3+3”试验确定60μg/(kg•h)为阿芬太尼MTD。阿芬太尼组TBSA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2)。两组间换药全程MBP、心率、SpO_(2)、R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阿芬太尼组T_(5)时间点的MBP显著增高(P<0.05),T_(3)至T_(5)时间点的RR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换药全程阿芬太尼组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阿芬太尼组T_(1)至T_(7)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换药操作期间(T_(2)至T_(4)时间点),阿芬太尼组最大疼痛VAS评分和最小疼痛VAS评分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Z=4.355、6.624,P值均为0.000)。与同组T_(1)时间点比较,两组T_(7)时间点IL-4、IL-5、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T_(7)时间点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阿芬太尼组T_(1)、T_(7)时间点IL-4、IL-5、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_(7)时间点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阿芬太尼组T_(1)时间点IL-6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患者换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芬太尼组换药时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0.002),用药总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01)。阿芬太尼组有6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微头晕、嗜睡的症状,停药后明显好转。结论60μg/(kg•h)阿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缓解烧伤患者的换药操作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提高换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疼痛 换药 镇痛 阿芬太尼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首次换药时间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曾颖华 李文姬 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2-277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对照组24 h内进行首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换药时穿刺点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情况,3周内心理状态(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和维护频率、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差异。观察组在置管后首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渗血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在置管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和3周内的维护频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PICC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可减少穿刺点出血、减轻疼痛,从而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同时也可降低换药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首次换药时间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提升实习生临床操作能力的研究——以外科换药为例
6
作者 谭慧 邱甜 +2 位作者 周文浩 李军 吴静燕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法在外科实习生外科换药操作提升的有效性,为提高换药掌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1月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轮转实习的242名临床医学实习...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法在外科实习生外科换药操作提升的有效性,为提高换药掌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1月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轮转实习的242名临床医学实习生,根据外科换药诊断性评价的理论与技能得分,了解轮转外科实习生外科换药掌握情况。采用PDCA循环法,建立完整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流程,从而获得外科换药终结性评价。理论成绩采用问卷星的形式,操作成绩采用打分形式进行量化。统计并对比分析前后外科换药理论知识得分与操作的掌握率。结果经过PDCA循环法,实习生外科换药理论知识得分及操作的掌握率均明显高于诊断性评价(P<0.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注重理论与操作双提高,使全体外科实习生提升外科换药掌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外科换药 实习生 技能培训
下载PDF
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与常规换药法治疗伤口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桂英 宋向巍 +1 位作者 王文华 李爱景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3期41-41,共1页
我院外科换药室1999~2005年应用表皮生长因子进行伤口换药24例.与常规伤口换药24例比较观察,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对促进伤口上皮再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有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伤口换药 比较观察 常规换药 治疗 外科换药 上皮再生 肉芽组织
下载PDF
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
8
作者 胡丽芳 彭锦绣 +2 位作者 梅馨怡 赵晓敏 柏志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换药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换药方法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伤口创...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换药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换药方法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伤口创面分泌物、疼痛评分及愈合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创面分泌物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换药护理模式可促进慢性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分泌物、减轻疼痛、缩短病程、促进伤口愈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换药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换药室工作的几点体会
9
作者 孔宪丽 马慧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共1页
关键词 换药 凡士林 石油蜡 伤口缝合 创面换药 感染伤口 缝合伤口 伤口换药 医用织物 纱布 换药 肌腱
下载PDF
外科伤口换药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玉莹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6期179-179,174,共2页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修复,使创口愈合,对疾病的治愈起到主导作用,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修复,使创口愈合,对疾病的治愈起到主导作用,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外科换药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伤口情况,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异物及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能健康生长,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 换药护理 创口愈合 换药间隔时间 治疗周期 换药方法 伤口愈合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可视化宣教在外科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赞 张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宣教在外科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门诊换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践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可视化宣教在外科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门诊换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践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可视化宣教干预。比较两组健康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和疼痛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疾病认知、换药认知、护理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认知、换药认知、护理认知评分高于护理前,且实践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宣教在外科门诊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健康认知水平,减轻抑郁焦虑程度,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药 可视化宣教干预 外科门诊 健康认知 心理状态 疼痛
下载PDF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王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98-0201,共4页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是数字表达法,各为45例,探讨对照组(术后换药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相同护理联用心理护理...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是数字表达法,各为45例,探讨对照组(术后换药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相同护理联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结果 此次研究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术后6h、12h、48h的时间段观察中,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更低的并发症,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负面情绪得分无差异对比(P>0.05)。结论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使用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术后疼痛也能得到减轻,患者的舒适度较好,从而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被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心理护理 术后换药 效果
下载PDF
可视化教育模式在烧烫伤患者门诊换药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梁仁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教育模式对外科门诊换药烧烫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4例烧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可视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可视化教育模式对外科门诊换药烧烫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4例烧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可视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状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护理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P<0.0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吸烟/喝酒是导致可视化教育模式在烧烫伤患者外科门诊换药中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可视化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减轻烧烫伤患者外科门诊换药的疼痛状况及负性心理程度,并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门诊换药 可视化教育模式 疼痛状况 心理状况
下载PDF
一种可调节换药用护理支架的设计
14
作者 焦晓春 周琴 +3 位作者 曹效亲 刘梦栋 陈宝莉 薛姣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可调节和拆卸功能的换药用护理支架,以便为下肢损伤患者进行换药。方法:可调节换药用护理支架由支撑板、圆筒、上部调节结构和下部固定结构4个部分组成。支撑板为长度40~80 cm的弧形结构,便于患者的腿部放置;圆筒的内...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可调节和拆卸功能的换药用护理支架,以便为下肢损伤患者进行换药。方法:可调节换药用护理支架由支撑板、圆筒、上部调节结构和下部固定结构4个部分组成。支撑板为长度40~80 cm的弧形结构,便于患者的腿部放置;圆筒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第二滑套,便于支撑板的调节;上部调节结构主要由第二滑杆、第二横杆和调节板组成;下部固定结构主要由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组成。结果:该护理支架可稳固地固定在病床上,并可根据患者伤口位置及主观舒适度对高度、角度进行调节。结论:该护理支架安全、舒适,可应用于各类下肢损伤患者的换药护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支架 下肢损伤 换药支架
下载PDF
我做换药工作的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琳梅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6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换药 为病人服务 换药护士 外科门诊 换药治疗 换药病人 门诊就诊
下载PDF
疼痛护理模式在烧伤换药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孟敏 李忠晏 +1 位作者 娄聪 魏婧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模式在烧伤换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3年3月1日收治的80例烧伤换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模式在烧伤换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3年3月1日收治的80例烧伤换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结果:干预后,两组SF-MPQ、MSSN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继发效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烧伤换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换药 疼痛护理 疼痛程度 创面愈合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沈香兰 葛云娣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情志状况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伤口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 目的:探讨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情志状况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高淳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接收的63例伤口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护患信任度和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oleaba舒适状况量表(GCQ)中生理、心理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应用到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换药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理念 伤口换药 门诊 疼痛程度 情志状况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曾慧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门诊换药室接收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门诊换药室接收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9.07%(P <0.05)。护理前,两组GAD-7评分、PHQ-9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负面情绪明显减轻(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定制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专业指导和教育、加强并发症的预防,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门诊 换药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程苏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换药操作9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总知晓率以及不良事... 目的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换药操作9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总知晓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依从性高(P<0.05);同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换药室接收患者情绪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换药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并降低换药期间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换药 针对性护理 负性情绪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改良负压吸引换药技术与湿性换药技术治疗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乔莉娜 樊慧 +2 位作者 阮瑞霞 李豹 金鲜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负压吸引换药技术与湿性换药技术治疗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口护理中心的74例Ⅲ期和Ⅳ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负压吸引技术进行换药,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改良负压吸引换药技术与湿性换药技术治疗Ⅲ期和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口护理中心的74例Ⅲ期和Ⅳ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负压吸引技术进行换药,对照组采用湿性敷料进行换药,换药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创面变化、压疮愈合评分、换药次数。[结果]换药3周后,两组病人压疮面积、深度和压疮愈合量表评分均较换药前降低(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负压吸引技术和湿性敷料在治疗Ⅲ期和Ⅳ期压疮中均有良好的疗效,但采用改良负压技术换药次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Ⅲ期压疮 Ⅳ期压疮 负压治疗技术 湿性换药技术 深度 面积 换药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