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在项目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1
作者 李超 《消防界(电子版)》 2024年第11期42-44,共3页
我国对220KV级以上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消防都有相关要求。排油注氮灭火是近年来市场上主推的一种灭火方式,在125M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中广泛使用,利用氮气的惰性和油膜的淀粉特性来达到灭火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排油注氮灭火装置在项目上... 我国对220KV级以上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消防都有相关要求。排油注氮灭火是近年来市场上主推的一种灭火方式,在125M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中广泛使用,利用氮气的惰性和油膜的淀粉特性来达到灭火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排油注氮灭火装置在项目上的应用,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油注氮 灭火装置 安装措施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通过沥青含量定量评估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以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升 盖海峰 +5 位作者 程鹏 李腾飞 樊祺章 孟广明 高平 肖贤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427,共12页
过成熟页岩(Ro>2.5%)地层中分布的沥青为残留油裂解后产生的焦沥青,其含量与分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页岩残留油的含量。根据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生排烃特征及C元素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根据焦沥青含量恢复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的方法,并... 过成熟页岩(Ro>2.5%)地层中分布的沥青为残留油裂解后产生的焦沥青,其含量与分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页岩残留油的含量。根据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生排烃特征及C元素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根据焦沥青含量恢复过成熟页岩排油效率的方法,并以丁页5井为例,评估了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排油效率和晚期生气潜力。结果表明,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焦沥青面分布率为0.35%~1.31%,整体上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估算排油效率为27.7%~75.7%,其中TOC>2%层段的排油效率均大于60%(平均70.7%)。在此基础上,估算丁页5井龙马溪组页岩晚期生气潜力(排油过程之后的实际生气潜力)为1.9~9.2 m^(3)/t(以页岩计算),其中TOC>2%层段的生气潜力均大于4 m^(3)/t,高于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含气量下限(3 m^(3)/t),与现今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开发现状一致,表明通过沥青含量恢复的排油效率以及基于此评估的页岩晚期生气潜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排油效率 龙马溪组页岩 生气潜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不同源储结构页岩生排油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二庭 潘越扬 +4 位作者 杨光庆 白海枫 马万云 曾溅辉 张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5-713,共9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层系。为了探究不同源储组合对烃源岩生排油的影响,基于前人对芦草沟组源储组合类型的划分,利用半封闭热模拟体系,开展不同源储结构芦草沟组页岩生排油实验研究,为页岩油... 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层系。为了探究不同源储组合对烃源岩生排油的影响,基于前人对芦草沟组源储组合类型的划分,利用半封闭热模拟体系,开展不同源储结构芦草沟组页岩生排油实验研究,为页岩油富集规律及“甜点”精细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显示,储夹源型组合模式更有利于排油,源储互层型略低,源夹储型排油效率最低。碎屑岩+烃源岩组合下,储夹源型、源储互层型和源夹储型排油效率分别为35.6%、30.7%、25.6%;碳酸盐岩+烃源岩组合下,储夹源型、源储互层型和源夹储型排油效率分别为27.4%、27.5%、12.3%。结合排出油、储层中接收油及烃源岩中滞留油的族组成特征,发现储集岩中的接收油主要来自邻源供烃,源储距离越远,供烃关系越不明显。储夹源型页岩主要为下部邻源供油的特点,上部碎屑岩储层接收油量为10.7 mg/g,而下部碎屑岩储层接收油量仅为1.4 mg/g;源夹储型页岩以自生自储为主,烃源岩的滞留油含量较高,碎屑岩储层接收油量为6.0 mg/g,烃源岩中滞留油量为21.1 mg/g;源储互层型页岩以邻源供烃为主,自生自储为辅,从烃源岩到储集岩,抽提物族组分变化差异并不大,饱和烃含量分布在22.8%~33.0%,芳烃含量分布在6.2%~15.1%,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分布在28.5%~41.1%和21.0%~30.0%,且储层岩性不同对其生排油效率影响相对较弱,含油性非均质性弱。从不同源储结构页岩生排油效率来看,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是芦草沟组页岩油勘探的较为有利的配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结构 排油 半封闭热模拟 族组成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一起特高压变压器应急排油装置渗漏油故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弘扬 《电气技术》 2023年第8期78-81,86,共5页
某特高压站1 000kV变压器新加装应急排油装置,本文针对该应急排油装置中电动球阀发生的渗漏油故障进行分析。首先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电动球阀密封性能及密封件材质检测工作,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利用专用装置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电动球阀密... 某特高压站1 000kV变压器新加装应急排油装置,本文针对该应急排油装置中电动球阀发生的渗漏油故障进行分析。首先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电动球阀密封性能及密封件材质检测工作,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利用专用装置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电动球阀密封性能试验,并综合分析几种导致电动球阀渗漏油的原因,最后给出电动球阀生产检验、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排油装置 电动球阀 渗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一种排油注氮灭火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盛雨 葛增光 +1 位作者 安勇 马道柱 《电力安全技术》 2023年第10期56-59,共4页
针对传统排油注氮灭火装置控制回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差、动作逻辑单一等缺点,从排油注氮灭火装置的结构、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造,并对其日常维护事项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为设备检修及维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排油注氮灭火系统 断流阀 变电站 变压器
下载PDF
不同类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 被引量:31
6
作者 秦建中 申宝剑 +4 位作者 腾格尔 郑伦举 陶国亮 付小东 张玲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利用地层孔隙异常压力热模拟实验分别对硅质型、钙质型与粘土型优质烃源岩进行分析,生排油气模拟结果表明:(1)成熟早中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量与排油效率最高,早期主要以重质油排出为主,排油效率高达50%左右;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次之,排... 利用地层孔隙异常压力热模拟实验分别对硅质型、钙质型与粘土型优质烃源岩进行分析,生排油气模拟结果表明:(1)成熟早中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量与排油效率最高,早期主要以重质油排出为主,排油效率高达50%左右;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次之,排烃效率一般在30%左右;粘土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一般只有4%~11%。(2)在成熟中晚期,硅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最高,但是钙质型烃源岩增加迅速达65%,粘土型烃源岩增加不明显。(3)成熟晚期—高成熟阶段,硅质型和钙质型优质烃源岩排油效率变化不明显,而粘土型烃源岩排油效率则从20%迅速增加到90%。硅质型、钙质型和粘土型优质烃源岩生排油气模式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它们在成熟早中期排油效率和排油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排油效率 排油气模式 动态演化
下载PDF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油机理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卫海 陈中红 +1 位作者 查明 曲江秀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0,共5页
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以油相形式从烃源岩中排出,水溶相是未熟油—低熟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在高成熟阶段,气溶相则为主要运移形式。幕式排油是烃源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排油方式,此时烃类以混合相形式运移。虽然东... 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以油相形式从烃源岩中排出,水溶相是未熟油—低熟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在高成熟阶段,气溶相则为主要运移形式。幕式排油是烃源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排油方式,此时烃类以混合相形式运移。虽然东营凹陷烃源岩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相对滞排特征,但滞排使超压得到积累和“幕式”释放,因而厚层烃源岩仍具有较高的排油效率,其滞排系数(残留烃与生烃量比值)基本小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烃源岩 排油机理 幕式 气运移 排油效率
下载PDF
1000 kV变压器应急排油灭火技术研究
8
作者 渠冠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1期61-64,共4页
1000 kV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设备之一。它们负责将高压电能进行变换和传输,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高压等级,变压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之一就是可能发生油污起火事故。为了... 1000 kV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设备之一。它们负责将高压电能进行变换和传输,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高压等级,变压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之一就是可能发生油污起火事故。为了应对这种紧急情况,必须认识到1000 kV变压器应急排油灭火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变压器的损毁,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的风险。本文将围绕1000 kV变压器应急排油灭火技术展开详细探索,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 变压器 应急 排油 灭火 技术
下载PDF
微机型排油注氮灭火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陈宏强 张立 +1 位作者 雷乘龙 杨富强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9期80-82,共3页
常规的灭火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控制器微机化的思路进行火灾控制,导致系统存在电磁干扰,影响氮气注入效果。因此,设计了微机型排油注氮灭火控制系统。硬件上,设计了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控制器与ARM处理器。软件上,建立灭火控制系统功能模... 常规的灭火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控制器微机化的思路进行火灾控制,导致系统存在电磁干扰,影响氮气注入效果。因此,设计了微机型排油注氮灭火控制系统。硬件上,设计了模块化微机型排油注氮控制器与ARM处理器。软件上,建立灭火控制系统功能模块,以排油注氮的逻辑代替微机化思路,从而减少系统出现的电磁干扰。再利用微机型排油注氮灭火控制算法,精准控制氮气注入量,进而实现变压器的高效灭火。采用系统测试的方式,验证了该系统的氮气注入量更符合其需求量,能够保证变压器的安全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型 排油注氮 灭火控制 氮气注入量 控制器
下载PDF
聚氨酯软质泡沫的制备、孔结构和排油性能
10
作者 魏徵 王源升 +1 位作者 杨孟春 王方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6,56,共6页
以聚醚多元醇PPO33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发泡工艺,制备了两种催化剂用量不同的聚氨酯软质泡沫(PUF),研究了它们的孔结构和排油性能。结果表明,PUF的泡孔结构较为规整且泡壁表面光滑均匀。其中PUF–1的孔径较大且开孔率较... 以聚醚多元醇PPO33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发泡工艺,制备了两种催化剂用量不同的聚氨酯软质泡沫(PUF),研究了它们的孔结构和排油性能。结果表明,PUF的泡孔结构较为规整且泡壁表面光滑均匀。其中PUF–1的孔径较大且开孔率较高,两种PUF的孔隙率都在97%以上;PUF–1,PUF–2对喷气燃料和军用柴油的吸油倍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吸油倍率(Q_(max));对喷气燃料的Q_(max)分别为29.48 g/g和23.76 g/g,对军用柴油的Q_(max)分别为32.62 g/g和25.24 g/g;PUF对军用柴油的离心排油率均达到25%左右,但PUF–2对喷气燃料的离心排油率达35.39%以上;PUF对喷气燃料和军用柴油的排油速率均随压强增大逐渐增大,油残存率则逐渐降低。当压强增大到6.23 k Pa时,PUF对两种油品的排油速率达到最大,油残存率均保持在4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软质泡沫 孔径 最大吸倍率 离心排油 排油速率 残存率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排油充氮装置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广飞 吕振峰 燕宝峰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3年第4期76-78,82,共4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大量使用排油充氮装置作为其消防设备,排油充氮装置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针对某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排油充氮装置动作、主变压器器保护动作,现场试验检查发现,事故发生时,距离主变压器约30 m处有施工现...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大量使用排油充氮装置作为其消防设备,排油充氮装置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针对某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排油充氮装置动作、主变压器器保护动作,现场试验检查发现,事故发生时,距离主变压器约30 m处有施工现场夯实场地,压路机作业振动较大,由于振动导致排油重锤跌落是事故直接原因。对此提出多条有关合理使用排油充氮装置及防止其误动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式电力变压器 排油充氮装置 排油重锤 误动作
下载PDF
立式隔爆型电机轴承注排油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明霞 姜作有 李积继 《防爆电机》 2004年第2期27-28,35,共3页
文章论述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的必要性 ,列图说明上轴承排油的可能性 ,重点分析了立式隔爆型电机上轴承注排油结构、功能原理及操作和防爆的可行性 ,颇具设计创意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 立式隔爆型电机 轴承 排油结构 排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排油能力实验及其形成煤成油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罗霞 李剑 +4 位作者 胡国艺 伍大茂 李志生 张英 姚建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由于现代煤成油理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一批大中型煤成油田的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问题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为50~88kg/t煤,为研究煤吸附烃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同时认... 由于现代煤成油理论的建立和世界范围内一批大中型煤成油田的相继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问题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为50~88kg/t煤,为研究煤吸附烃提供了一些定量信息。同时认为,只有煤生油能力达到或超过煤饱和吸附烃量时,煤才可能成为有效油源岩。通过热模拟实验获得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油能力,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饱和吸附烃量,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进行评价,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大多数煤生成烃类尚不能完全饱和煤中的孔隙。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世界其它大中型煤成油田进行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煤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成熟度不高、生油能力有限;油源对比的结果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原油与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无关,从另一侧面也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生烃能力有限,形成工业性油藏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煤 排油能力 实验 形成 煤成 可能性
下载PDF
用渗流法研究东营凹陷烃源岩压实排油特点 被引量:10
14
作者 包友书 张林晔 +2 位作者 张守春 刘庆 孔祥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根据两相渗流原理,用实际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压实排液过程中排油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了该烃源岩排油浓度变化剖面。排油浓度受烃源岩内原油黏度、油水相对渗透率、含油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控制,烃源岩... 根据两相渗流原理,用实际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压实排液过程中排油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了该烃源岩排油浓度变化剖面。排油浓度受烃源岩内原油黏度、油水相对渗透率、含油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控制,烃源岩排油临界饱和度也与上述参数有关。在早期阶段,尽管烃源岩含油饱和度较高,但排油浓度远低于烃源岩含油饱和度,为主要排水阶段。排油浓度随烃源岩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当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含水饱和度接近束缚水饱和度,排油浓度接近于1,进入主要排油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两相渗流法 烃源岩 排油浓度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霍秋立 曾花森 +3 位作者 乔万林 付丽 晁霞 刘季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的生排油机理,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可靠参数,对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在低熟条件下可以排出少量油,排出量只占总排油量的10%;优质烃源岩在主要生排油阶...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的生排油机理,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可靠参数,对松辽盆地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含水生排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质烃源岩在低熟条件下可以排出少量油,排出量只占总排油量的10%;优质烃源岩在主要生排油阶段具有较高的排油效率,一般在60%~80%;模拟实验排出的油与松辽盆地主要油层中已发现的原油化学性质一致。说明了含水模拟实验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地质条件下烃源岩的生排油特征,现代勘探也可以找到少量的低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优质烃源岩 含水生排油模拟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与生排油效率动态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申宝剑 秦建中 +4 位作者 冯丹 陶国亮 仰云峰 腾格尔 潘安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选择海相典型烃源岩样品和人工配制烃源岩样品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海相烃源岩的生油量、生排油效率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1)烃源岩的生排油量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排油效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曲... 选择海相典型烃源岩样品和人工配制烃源岩样品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海相烃源岩的生油量、生排油效率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1)烃源岩的生排油量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排油效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曲线(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与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岩性及演化史等有关;(2)在整个生烃演化过程中,高有机质含量的优质烃源岩(TOC一般大于2%)的生排油量和效率都高于中等有机质丰度的中等烃源岩(TOC一般在0.5%~2.0%之间)和低有机质丰度的差烃源岩(TOC一般小于0.5%),只有高有机质丰度的优质烃源岩才能够大量生排出油并形成大油田,差烃源岩即使很厚也难以形成大量的油气聚集;(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烃源岩TOC含量及其生排油气能力始终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在确定演化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和生排油效率进行烃源岩和资源量动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有机碳含量 排油效率 成熟度 烃源岩评价 资源评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源岩排烃模拟实验及视排油效率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振平 赵锡嘏 +2 位作者 付晓泰 卢双舫 曲佳燕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2-376,333,共6页
用模拟实验和多元汽液平衡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样品的地球化学性质、生烃过程以及实验温度对实验排油效率的影响。认识到生油是排油的主要动力,热蒸发是热压排烃模拟实验视排油效率失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评价实验排... 用模拟实验和多元汽液平衡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样品的地球化学性质、生烃过程以及实验温度对实验排油效率的影响。认识到生油是排油的主要动力,热蒸发是热压排烃模拟实验视排油效率失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评价实验排油效率可信度指标和合理的视排油效率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排油效率 塔里木盆地 气勘探
下载PDF
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及排油效率——以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洋 何坤 +5 位作者 李贤庆 徐红卫 张吉振 扈松林 王刚 樊志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7-634,共8页
为准确评价湖相烃源岩的排油量及致密油资源潜力,结合湖相I型有机质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和青山口组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生烃特征、动力学参数和排油效率进行了研究。热模拟实验的产物定量结果表明,松辽盆地青... 为准确评价湖相烃源岩的排油量及致密油资源潜力,结合湖相I型有机质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和青山口组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松辽盆地湖相烃源岩生烃特征、动力学参数和排油效率进行了研究。热模拟实验的产物定量结果表明,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湖相烃源岩具有可观的生油潜力,最大生油量约为600 mg/g·TOC,主要的生油阶段在Easy Ro=0.5%~1.2%。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烃源岩生油的平均活化能为218.5 k J/mol,重质组分生成活化能要低于轻质组分。结合青山口组烃源岩的生油动力学参数和英X58井热史的地质推演,证实该井湖相烃源岩的当前生油转化率为40%~60%,生油量为240~360 mg/g·TOC;通过残留烃的定量,计算得到该烃源岩的排油量为150~200mg/g·TOC,相对排油效率约为60%。生油量及排油效率结果表明,松辽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烃源岩 黄金管热模拟 生烃动力学 排油效率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与电力控制中心的网络接入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海斌 刘连喜 +2 位作者 盛彦锋 马建琴 张永才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阐述了油浸变压器发生火灾的原因及保护变压器的排油注氮灭火装置的结构及应用。为使灭火装置满足电力行业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等场所远程监控、操作的要求,必须保证灭火装置能够与电力控制中心网络的接入,阐述了灭火装置与电力控制中心网... 阐述了油浸变压器发生火灾的原因及保护变压器的排油注氮灭火装置的结构及应用。为使灭火装置满足电力行业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等场所远程监控、操作的要求,必须保证灭火装置能够与电力控制中心网络的接入,阐述了灭火装置与电力控制中心网络接入的连接方法、拓扑结构实现和通讯协议等。提出了网络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变压器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近地质条件下生排油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明 芮晓庆 +4 位作者 徐二社 杨振恒 马中良 郑伦举 翟常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9-256,共8页
煤作为一类有机质高度富集的烃源岩,在生油窗内其生排油能力一直存在着争议。以未成熟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为例,利用自研的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开展煤在有限空间体系内,在不同温度、上覆压力负载和水介质流体压力共... 煤作为一类有机质高度富集的烃源岩,在生油窗内其生排油能力一直存在着争议。以未成熟典型Ⅱ_2-Ⅲ过渡型褐煤为例,利用自研的DK-Ⅱ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仪,开展煤在有限空间体系内,在不同温度、上覆压力负载和水介质流体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生排油模拟研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成熟度R_o≤0.82%的各个演化阶段,煤均以生油为主,阶段生油产率显著高于生气产率,成熟度0.68≤R_o≤0.82%阶段,为煤主生油阶段,该阶段的生油量占总生油量的53.66%;在成熟度R_o>0.82%的各个演化阶段,煤均以生气为主。煤不仅可以生油,而且当总油产率达到30 mg/g TOC左右时就可以有效排油,主生油窗内煤岩的排油能力优于泥岩烃源岩。煤在主生油窗内的烃气和二氧化碳产率显著高于泥质烃源岩的烃气和二氧化碳产率,应是造成煤成油可以高效排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Ⅱ2-Ⅲ过渡型 排油模拟 热成熟度 近地质条件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