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视域下隔代探望权的理论逻辑、适用困境与纾解进路
1
作者 李佳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隔代探望权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大力支持,但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认可,法官大多援引基本原则进行自由裁量,权利申请主体、行使方式、中止条件和权利救济等问题缺乏统一定论,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常发生。需要在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 隔代探望权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大力支持,但由于缺乏立法层面的认可,法官大多援引基本原则进行自由裁量,权利申请主体、行使方式、中止条件和权利救济等问题缺乏统一定论,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时常发生。需要在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下,通过明确隔代探望权的行使主体和行使方式,细化隔代探望权的中止条件及增设隔代探望权的配套救济制度的方式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维护未成年人成长利益和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祖父母 制度设计
下载PDF
试论探望权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储小青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0-41,共2页
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了关于探望权的几个问题,但有些规定并不尽如人意,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实施。本文试图从探望权的产生原因和价值基础出发探讨探望权的性质、探望权的主体、探望权的行使等关于探望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我国现... 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了关于探望权的几个问题,但有些规定并不尽如人意,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实施。本文试图从探望权的产生原因和价值基础出发探讨探望权的性质、探望权的主体、探望权的行使等关于探望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对我国现行立法加以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的价值基础 探望权的性质 探望权的主体 探望权的行使
下载PDF
也谈探望权的行使
3
作者 李兵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45-47,共3页
现今,离婚已不再让人们难以接受,反而是婚姻生活不幸福的一方摆脱痛苦的一剂良药,不过离婚却牵涉到很多与其他民事主体发生的法律关系,如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子女的抚养关系等。探望权是指婚姻的双方当事人在... 现今,离婚已不再让人们难以接受,反而是婚姻生活不幸福的一方摆脱痛苦的一剂良药,不过离婚却牵涉到很多与其他民事主体发生的法律关系,如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子女的抚养关系等。探望权是指婚姻的双方当事人在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与同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基于平等协商的协议或者司法判决书,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与子女相聚、交往的权利。虽然我国婚姻法明文规定了探望权,但是探望权怎么行使仍然值得研究,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利主体 探望权中止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的行使现状、合宪性阐释及规则构建
4
作者 马晓龙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出现转变,导致离婚案件纠纷案件增多,隔代探望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且司法实践中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争议。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本文通...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出现转变,导致离婚案件纠纷案件增多,隔代探望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明确规定且司法实践中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争议。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隔代探望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制度存在缺乏规范性文件、申请主体范围狭隘、行使的内容模糊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确立隔代探望权的限制性条件、扩大隔代探望权申请主体范围、明确隔代探望权的行使内容的完善措施,以期能促进我国隔代探望权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未成年利益最大化 合法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相关纠纷规则实证研究——基于对17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5
作者 郭灿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82-89,共8页
探望权的现行法律规定在解决(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以17份典型裁判文书为基础对当前纠纷解决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总结隔代探望权纠纷的裁判思路基本契合相关法律原则,但缺少统一规制下于司法实践中凸显出的一系列实... 探望权的现行法律规定在解决(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以17份典型裁判文书为基础对当前纠纷解决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总结隔代探望权纠纷的裁判思路基本契合相关法律原则,但缺少统一规制下于司法实践中凸显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针对现存问题,积极开拓隔代探望权纠纷解决的新思路:在推进纠纷解决非诉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纠正裁判者的利益考量顺序,将“未成年利益最大化原则”置于优位。同时提高裁判文书的释理性功能,并配套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方式,以实现纠纷解决过程中法律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纠纷 实践样态 实践困境 完善路径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实践、困境与规范
6
作者 张涛 《争议解决》 202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司法裁判对于隔代探望权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裁判结果和标准并不一致,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是否支持隔代探望权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利义务相一致以及老年人权益保护原则等理由存在适用困境。应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 司法裁判对于隔代探望权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裁判结果和标准并不一致,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是否支持隔代探望权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利义务相一致以及老年人权益保护原则等理由存在适用困境。应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对隔代探望权进行类型化区分,并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确立隔代探望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方式,有利于促进裁判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探望权 (外)祖父母 (外)孙子女
下载PDF
试论探望权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晋玲 《学术探索》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探望权是新修改的婚姻法增设的一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婚姻法设立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动 因,介绍了婚姻法对探望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 探望权 立法动因 内容 婚姻法 离婚 子女探望权
下载PDF
隔代探望权的法律分析——对我国《婚姻法》第38条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晋 喻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应用文义解释、扩张解释、目的解释和比较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在我国《婚姻法》第38条文义“可预测的可能性”范围内,对第38条探望权人的范围应当得出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权的合理而妥当的解释。
关键词 探望权 隔代探望权 法律解释
下载PDF
完善我国探望权的立法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嘉欣 贾少涵 《龙岩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新《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该法存在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探望权的中止规定过于简单等多方面不足。为完善我国的探访权制度,建议扩大探访权主体范围,赋予儿女有诉请法院中止探望的权利,并对中止探... 新《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该法存在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探望权的中止规定过于简单等多方面不足。为完善我国的探访权制度,建议扩大探访权主体范围,赋予儿女有诉请法院中止探望的权利,并对中止探望和恢复探访权的事由、在探望权执行中"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情形的处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探望权 探望权主体 完善
下载PDF
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防止探望权的滥用,婚姻法规定了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人民法院应正确判断探望权人的探望行为是否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其行使探望权。
关键词 探望权的中止 子女身心健康 法定程序 探望权的恢复
下载PDF
对我国探望权制度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小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8-103,共6页
探望权制度是我国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和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探望权主体仅限于离异的夫妻,对非婚生子女、未成年子女、祖(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权等问题... 探望权制度是我国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和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探望权主体仅限于离异的夫妻,对非婚生子女、未成年子女、祖(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权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为此我们提出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为指导,兼顾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习俗的影响,适当扩大探望权的权利主体范围,明确父母、未成年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祖(外祖)父母等享有探望权,强化探望权的义务属性,细化探望权的执行方式,支持探望权的合理行使请求,以促使探望权制度的价值目的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探望权主体 执行方式
下载PDF
试析我国探望权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嘉欣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修订后的《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但在现实中此主体范围明显过窄,考究其立法目的及我国的国情,应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外)祖父母、兄姐等其他亲属均应享有探望权。此外,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子女的权利。法律... 修订后的《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但在现实中此主体范围明显过窄,考究其立法目的及我国的国情,应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外)祖父母、兄姐等其他亲属均应享有探望权。此外,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子女的权利。法律应明确子女在探望权法律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探望权 探望权主体
下载PDF
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景春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要根据血缘亲情而构建,涉及到一系列伦理价值判断。2001年婚姻法仅规定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父或母有探望权,忽略了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亲情沟通的伦理需要,将子女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笔者认为,被...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要根据血缘亲情而构建,涉及到一系列伦理价值判断。2001年婚姻法仅规定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父或母有探望权,忽略了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亲情沟通的伦理需要,将子女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笔者认为,被探望的子女绝非探望权的义务主体,法律进一步明确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符合探望权的伦理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子女 最大利益 探望权 探望权主体 伦理考察
下载PDF
浅析探望权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艳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8-22,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离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纠纷也逐渐增多。为解决这类纠纷,保证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等健康成长,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对探望权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个法律规定,对于离婚双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离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纠纷也逐渐增多。为解决这类纠纷,保证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等健康成长,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对探望权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个法律规定,对于离婚双方当事人的亲权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主要从探望权的概念,探望权的主体,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以及探望权的强制执行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探望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完善探望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探望权 探望权执行
下载PDF
中美探望权制度之初步比较
15
作者 壮蓓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09年第5期291-291,共1页
父母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共同生活方有协助义务,然而我国婚姻法在规定了探望权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难免的缺陷从而显得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通过与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为我国法律... 父母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共同生活方有协助义务,然而我国婚姻法在规定了探望权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难免的缺陷从而显得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通过与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美国 我国 探望权主体 探望权执行
下载PDF
我国探望权制度探析
16
作者 项定宜 徐久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我国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导致探望权纠纷案件的频发,也间接暴露出我国探望权制度尚不完善的事实。文章通过法律解释法探究我国现行探望权制度,总结当下我国探望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即探望权主体的适用范围与条件过于狭窄,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 我国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导致探望权纠纷案件的频发,也间接暴露出我国探望权制度尚不完善的事实。文章通过法律解释法探究我国现行探望权制度,总结当下我国探望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即探望权主体的适用范围与条件过于狭窄,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表面化,并且欠缺探望权具体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文献分析法梳理探望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对在实体法层面保障探望权的适用提出建议,探寻完善探望权制度的可能性,期望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探望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隔代探望权 儿童利益最大化
下载PDF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探望权研究
17
作者 阎雯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0-83,92,共5页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有关探望权的规定,赋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必须履行协助另一方探望子女的义务。这是一条很有人文意义的规定,对离婚双方及其子女的亲权起着重要...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有关探望权的规定,赋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必须履行协助另一方探望子女的义务。这是一条很有人文意义的规定,对离婚双方及其子女的亲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是我国婚姻立法不断完善、进步的标志。但这项规定尚存在许多不足,需今后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探望权 探望权价值
下载PDF
从“为亲的探望”到“为子的探望”——关于完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思考
18
作者 丁素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1-64,共4页
最早出现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探望权制度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并成为世界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潮流,我国也于2001年颁布的现行《婚姻法》中设立了探望权制度。新设立的探望权制度还存在诸多的缺陷。贯彻与体现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最早出现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探望权制度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并成为世界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潮流,我国也于2001年颁布的现行《婚姻法》中设立了探望权制度。新设立的探望权制度还存在诸多的缺陷。贯彻与体现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对探望权的行使情形、探望权的行使主体以及探望权的行使限制进行补充与完善,实现探望权制度从"为亲的探望"到"为子的探望"的过渡,我国的探望权制度将更充分地发挥其制度功效,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为子的探望 探望权的中止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中国探望权制度的重构
19
作者 姜涛 李浩鑫 《新东方》 2019年第4期47-51,共5页
我国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确立了探望权制度。这一制度是对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离婚后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实现,保障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对离异后父母子女关系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探... 我国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第38条确立了探望权制度。这一制度是对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离婚后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实现,保障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对离异后父母子女关系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探望权是基于血缘关系基础形成的亲权法律关系的内容,但我国婚姻法将探望权制度归类到离婚制度,按此该权利行使的前提条件为“离婚后”,权利行使的主体为不与未成年人一起生活的父或母。该内容所处篇章结构不宜,适用条件错误,权利主体较窄。《民法典草案稿》婚姻家庭编中增加了隔代探望的内容,虽丰富了权利主体,但仍将探望权归于离婚制度,隔代探望的规范过于简单。鉴于探望权制度对完善我国亲权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应重新归类并完善内容,重构我国探望权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主体范围 探望权制度
下载PDF
我国探望权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乔 顾承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4,共5页
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探视权制度 ,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但其中一些规定存在的缺陷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显示了出来 ,有待完善。首先 ,探望权的主体范围界定不很科学 ,其权利义务主体应包括子女、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 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探视权制度 ,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但其中一些规定存在的缺陷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显示了出来 ,有待完善。首先 ,探望权的主体范围界定不很科学 ,其权利义务主体应包括子女、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近亲属。而未成年子女和被委托的近亲属亦应有协助行使探望的义务。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应对探望协议内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法律应明确规定中止探望的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未成年子女 近亲属 事由 主体范围 《婚姻法》 探视 制度 规定 委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