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教育投入产出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茂聪 薛翔宇 +1 位作者 范晓婷 陈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我国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选取1999-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通过双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投入会显著缩小本地区... 我国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选取1999-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通过双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投入会显著缩小本地区收入差距,教育产出显著地扩大了本地区的收入差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具有公平效应,且该过程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其他资源配置能力的影响,教育产出更具马太效应,且该作用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表现出来并受到劳动力市场情况的影响;空间计量结果表明,教育投入会缩小相邻地区收入差距,教育产出未对相邻地区收入差距产生作用。据此提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发挥多次分配作用、政府政策发挥导向作用、完善其他配套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与产出 收入差距 公平效应 马太效应 空间效应
下载PDF
环境质量视角下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质量中介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洁 刘吴健 盛永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 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在二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境质量在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单重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质量改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政府应当积极通过缩小收入差距,优化环境质量与收入差距的匹配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芳 王景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共9页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间接促进居民消费;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直接影响和中介影响均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因此,应该通过供给侧为居民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商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积极防范部分地区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时出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凯南 张继武 乔元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在空间均衡视角下,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政策评估的结果表明:增减挂钩政策能够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但是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幅度更多,从而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如果配... 在空间均衡视角下,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政策评估的结果表明:增减挂钩政策能够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但是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幅度更多,从而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如果配套实施农村生产率提升的增减挂钩政策,在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同时,这种综合性改革能够促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幅度更大,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后,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逐期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分别评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配套实施农村生产率提升的增减挂钩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结果发现:自2006年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后,增减挂钩试点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均值提升0.125,达到2.820;自2008年实施配套农村生产率提升的增减挂钩政策后,重庆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均值下降0.261,达到3.043。基于此,在城乡融合背景下,我们应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均衡
下载PDF
新时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迈向共同富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正图 刘柯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6,181,182,共16页
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根本路径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治国理政过程来抬高差距的底部和削平差距的顶部。抬高差距底部是减少或者消除绝对贫困,主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农... 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根本路径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治国理政过程来抬高差距的底部和削平差距的顶部。抬高差距底部是减少或者消除绝对贫困,主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既抬高差距底部又削平差距顶部,就是减缓两极分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脱贫攻坚、迈向共同富裕是正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2—2020年)一致,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底部呈逐步抬升趋势,意味着我国逐步摆脱绝对贫困;预测研究表明,在新时代新征程,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将呈现底部与顶部逐步收窄的态势,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土地流转、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6
作者 巩艳红 肖昱玲 庞洪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在土地大规模流转和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双重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基于我国2011—2021年30个... 在土地大规模流转和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双重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基于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作用下土地流转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的不同门槛区间,随着土地流转程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均显著缩小,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低于门槛值时相比,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高于门槛值时土地流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小作用有所加强。基于此,在促进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建议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城乡发展、提高普通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让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落实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为助力土地流转和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省际收入差距 被引量:2
7
作者 蒋瑛 成东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从双重分工视角出发,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市场一体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采用省份两两配对面板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省际收入差距,但是当国内... 从双重分工视角出发,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市场一体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采用省份两两配对面板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省际收入差距,但是当国内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生产率差距是全球价值链嵌入作用于省际收入差距的重要渠道,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通过促进产业转移,缓解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际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了中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可以倒U型调节由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导致的中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收入差距。构建国内价值链可以正向调节由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导致的省际收入差距。本文基于双重分工视角为新时代中国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内市场一体化 省际收入差距 国内价值链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减贫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锐欣 陈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对农村地区借贷、消费及农产品贸易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中国2013—2019年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对农村地区借贷、消费及农产品贸易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中国2013—2019年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农村地区“离土不离乡”式非农就业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非农就业 农村减贫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加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华 邓贺 杜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处理机器人应用的收入分配效应能为高质量增长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协同共进提供重要支撑;工业机器人应用会通过提升就业技术结构高级化水平和资本利润率两个渠道,加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工业机器人应用在高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内引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效应较为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激发产业结构服务化及合理化的演进动力,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催化剂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应及时和准确地预判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影响,并在享受人工智能时代红利的同时,平抑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负面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 协同集聚 人工智能 产业经济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战琪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2,共14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横向税收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时中 蔡雅冰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55,共15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和横向税收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和横向税收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呈“逐年下降”的时序特征,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自“高—中高水平”向“中低—低水平”的格局演变,四种分项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各异;基准回归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合理的横向税收竞争均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效应显示,横向税收竞争在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下沉、倡导合理税收竞争、破除城乡市场壁垒、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金融 税收竞争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农业保险、城镇化与共同富裕——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军 徐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农业保险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金融工具,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农业保险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金融工具,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诠释农业保险助推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具有技术进步效应,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农业保险具有增收效应,可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是农业保险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中介;农业保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镇化水平异质性,中东部地区与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正向效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基于城市人力资本和数字鸿沟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清华 杨卫平 李瑞宁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27-44,共18页
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基于城市层面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收入差距,而数字鸿沟中的数字接入沟和使用沟抑制数字... 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基于城市层面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收入差距,而数字鸿沟中的数字接入沟和使用沟抑制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促进教育机会和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进而降低城市层面的收入差距程度;(3)数字普惠金融缓解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地区间、收入水平和金融城市等方面存在异质性。相关研究结果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数字鸿沟
下载PDF
城乡医保统筹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性研究
14
作者 周云波 刘畅 马丽 《长白学刊》 2024年第6期87-107,共21页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乡医保制度改革的视角,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医保统筹制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医保统筹政策相对于“新农合”...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乡医保制度改革的视角,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医保统筹制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医保统筹政策相对于“新农合”与“城居保”制度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政策针对农村的低学历、中低收入以及中老年群体产生更明显的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证明统筹医保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负担、提升其健康水平等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推进医疗保险统筹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居民群体倾斜,提升受益公平性,为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共同富裕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增值税分成改革如何影响共同富裕?——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15
作者 杨志安 胡博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8,共12页
基于2010-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借助2016年央地增值税分享比例调整这一事件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一效应存在一... 基于2010-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借助2016年央地增值税分享比例调整这一事件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一效应存在一定的政策滞后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作用在西部、东北部以及改革前城乡收入差距较高的地区显著,在东部、中部以及改革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通过促进地方政府采取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城市偏向型支出策略,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廓清了增值税分成改革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逻辑,并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为建立健全适应共同富裕发展的央地财政分配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分成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 城市偏向型支出策略
下载PDF
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16
作者 刘佳雪 谭小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6-179,共4页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开展本次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设计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综合分析法开展本次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设计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利用2018-2022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了涵盖旅游消费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相关的六个指标作为模型变量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消费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得出结论: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强化对区域居民收入分配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缩小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区域居民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晓红 黄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消除城乡间信息壁垒,促进建设现代化乡村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2011—2020这十年间的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入手,采用面板数据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于城乡间共同富裕的...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消除城乡间信息壁垒,促进建设现代化乡村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2011—2020这十年间的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入手,采用面板数据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于城乡间共同富裕的影响,并将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和市场化作为中介变量,探究中介变量对于数字经济影响城乡间共同富裕的作用。得出结论如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按照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划分,东部已经到达倒“U”型趋势的右侧,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始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3个变量对于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都不过半,整体上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还是直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碳交易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8
作者 谭志雄 刘胜男 韩经纬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2期53-67,共15页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挑战。基于碳交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逻辑,运用中国2010-2019年208个样本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交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能显著缩小城...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挑战。基于碳交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逻辑,运用中国2010-2019年208个样本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交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碳交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碳排放强度高、城市化水平低和煤炭依赖度高的城市缩小效应更为明显。研究将碳交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统一框架,提出碳交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为实现“双碳战略”与共同富裕两大目标提供证据支持和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政府影响收入差距的U型模式:来自全球的证据
19
作者 徐现祥 周荃 +1 位作者 葛尔奇 陈希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71,共22页
本文系统讨论了数字政府建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上,数字政府建设会因企业获取政务服务能力的差异而对收入差距产生异质性影响。实证上,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全球158个经济体的数据,使用历史出生率构建工具变量,揭示了数字政府建... 本文系统讨论了数字政府建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上,数字政府建设会因企业获取政务服务能力的差异而对收入差距产生异质性影响。实证上,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全球158个经济体的数据,使用历史出生率构建工具变量,揭示了数字政府建设对收入差距影响的U型模式:若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已较高,则进一步的建设会扩大收入差距;若建设水平较低,则结论相反。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中国应着重提升数字技术覆盖面和服务精准度,深化数字技术在再分配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政府 收入差距 数字鸿沟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业效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
作者 谢超峰 李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9-54,共6页
数字经济具有普惠特征,能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 数字经济具有普惠特征,能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对周边地区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发展数字经济可以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但会扩大邻近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显著缩小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对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的影响较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创业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