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IPM技术的政和工夫GAP茶园建设
1
作者
王芳
赵升云
王飞权
张见明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武夷学院科研处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政和工夫红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编号:2010N0029)
文摘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对于茶园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有很大促进作用。阐述了如何应用IPM技术促进政和工夫GAP茶园建设,使政和工夫红茶的清洁化生产技术更加深入,使茶叶农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促进政和茶业的发展。
关键词
IPM技术
政和工夫
GAP
Keywords
IPM
Zhenghe Congou
GAP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题名 论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与产业升级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宁
周玉璠
林应忠
机构
福建省茶叶学会
政和县茶业局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5期37-39,共3页
文摘
政和县是著名的闽红"政和工夫"红茶和政和白茶的主产地,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曾产绿茶为主,后产红茶、白茶及花茶等,品质优异,早负盛名。本文专就"政和工夫"红茶的历史渊源及盛誉、品质特征与成因、科技创新及升级等作一简述。
关键词
政和工夫
渊源
品质
成因
创新
升级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政和工夫红茶控温控湿加工技术初探
3
作者
许大全
机构
福建省政和县茶业管理中心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文摘
"政和工夫"红茶精选春季优质茶青原料,精工制作而成,品质特佳,其"香高、色艳、味醇"品质特征,备受消费者青睐。由于春季是闽北茶区的梅雨季节,对红茶加工萎凋和发酵工艺极为不利,难以生产优质产品,并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通过对控温控湿成套不落地加工设备生产"政和工夫"红茶加以探讨,旨在生产出优质"政和工夫"红茶。
关键词
政和工夫 红茶
控温控湿
加工技术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题名 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磊
杨如兴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S0003)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小种红茶"和三大"工夫红茶"的生产现状和在茶树品种、生态栽培、加工工艺、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并提出展望,旨在为红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福建
正山小种
坦洋工夫
政和工夫
白琳工夫
生产现状
技术创新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以茶之名,致敬900年
5
作者
左如
机构
不详
出处
《茶道》
2020年第5期38-43,共6页
文摘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茶是土地创造出来的艺术。"一叶茶,连起了人与土地,也连起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于是,在中国广袤的茶区中,每一棵茶树与它所根植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故事。政和,位于福建北部,是中国白茶核心产区,也是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红茶的发源地。
关键词
福建北部
余秋雨
中国白茶
茶树
人与土地
茶区
政和工夫
分类号
S57
[农业科学—作物学]
题名 细说中国红茶
6
出处
《茶博览》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文摘
世界茶市,红茶是主角,其占全球茶叶销量的80%左右。中国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大约在200多年前,福建崇安星村最早开始生产。中国红茶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云南、四川、安徽、浙江和江西等省区,其产量占全世界6-7%左右。根据制作过程及表现形式,红茶分为三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以及红碎茶。中国红茶作为一大茶类,曾有过云南滇红、安徽祁红、福建闽红、江西宁红、浙江越红和海南红碎茶等知名品牌,可惜现在已所剩无几。本刊曾以《谁来扛起中国红茶这面大旗?》一文报道过中国红茶的现状,现特辑相关资料,细数中国各种红茶。
关键词
坦洋工夫
白琳工夫
大叶种
宜红工夫
政和工夫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题名 各地简讯
7
出处
《茶博览》
2009年第4期92-93,共2页
文摘
"中国绿茶集散地"落户浙江松阳3月24-26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举办的"2009中国茶商大会暨松阳茶叶节"在松阳隆重召开。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松阳"中国绿茶集散地"称号,这全国唯一的殊荣为浙南茶乡平添了喜气。
关键词
茶叶之路
集散地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虎丘茶
茶叶节
茶叶市场
茶文化
政和工夫
中国茶商
茶叶流通
浙江省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