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重构
1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下载PDF
超越教育场域进入学术场域——近现代应用写作生成场域和传播路径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科建设的影响
2
作者 张江艳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21-32,共12页
近现代过渡时期,由于学科生成场域的特殊性,学界缺乏对关键词“应用文”的学理性分析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导致学科建设先天不足,没有完成应有的学科建树。进入现代,张鸿来、张须、陈子展、胡怀琛等同时代的一大批教育工作... 近现代过渡时期,由于学科生成场域的特殊性,学界缺乏对关键词“应用文”的学理性分析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导致学科建设先天不足,没有完成应有的学科建树。进入现代,张鸿来、张须、陈子展、胡怀琛等同时代的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改变这种状况,编写出版教材,发展和丰富了刘半农的应用“文字”说,使现代应用文概念在教育场域初步成型、学科体系初步生成。他们的研究与南京国民政府多次组织修订国语课程标准相辅相成,使得应用文在教育场域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位阶有所提高,共同促进了教育场域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然而,开展当代学科建设,还需要反思刘半农的应用“文字”说的局限,防止学科建设的衰变;更需要超越教育场域,进入学术场域,并通过应用文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史研究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反哺教育场域和应用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学术 传播路径 应用文概念 学科
下载PDF
重构教育场域 科学幼小衔接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洁 杨金香 李霞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6期91-96,共6页
幼小衔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面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从空间、时间、课程等多维度重构教育场域,全面推进学校的幼小衔接课程改革,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促进儿童全面健... 幼小衔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面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从空间、时间、课程等多维度重构教育场域,全面推进学校的幼小衔接课程改革,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幼小衔接 课程整合
下载PDF
教育场域视角下国家安全教育多元治理探析
4
作者 柴若冰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乏使得加快培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具有时代紧迫感,特别是在教育场域理论视角下,国家安全教育的多元治理成为一种新的尝试,有望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聚焦教育场域视角下的国家安全教育... 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乏使得加快培育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具有时代紧迫感,特别是在教育场域理论视角下,国家安全教育的多元治理成为一种新的尝试,有望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聚焦教育场域视角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机制,深入探讨其有效性和未来展望后,重点探讨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着重分析教育场域中权力者、施教者、辅助者、共育者多元治理模式实现对国家安全教育治理机制的探索,试图为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供有益见解,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改进和创新贡献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多元治理 大学生 国家安全教育
下载PDF
“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足球场教育场域中的“立德树人”
5
作者 顾立新 王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200-204,共5页
足球场教育场域是“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体育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集,竞技互动与德育互动是其两大主题。足球场属于特殊化中观教育场域,是师生联合打造、“共同在场”的隐形教育软环境,可以帮助师生由课堂上“熟悉的陌生人”变为球... 足球场教育场域是“课外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体育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集,竞技互动与德育互动是其两大主题。足球场属于特殊化中观教育场域,是师生联合打造、“共同在场”的隐形教育软环境,可以帮助师生由课堂上“熟悉的陌生人”变为球场内“想象的共同体”。本文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的“土木杯”师生足球联赛为抓手,认真落实日常“练球”、定期“约球”和组织“赛球”3个重要环节,“以点带面”推动师生足球交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助力校园足球活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师生足球赛带动校园足球的普适性、普及性及生活化,润物细无声地促进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场域 课外思政 足球 校园足球 土木杯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表征、成因与纾解
6
作者 王妤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245-252,共8页
加速时代的教育实践正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教育时间运动形态,由此引发了教育场域下普遍的“时间焦虑”。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为分析教育场域中的时间焦虑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形成静态表征(what)–动态成因(why)–纾解途径(h... 加速时代的教育实践正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教育时间运动形态,由此引发了教育场域下普遍的“时间焦虑”。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为分析教育场域中的时间焦虑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形成静态表征(what)–动态成因(why)–纾解途径(how)的研究路线。基于这一理论视角,该研究发现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现象表现为技术加速与失控焦虑、变革加速与未知焦虑、节奏加速与过劳焦虑。其成因可归结为经济层面教育时间的效率逻辑、文化层面教育时间的道德观念和结构层面教育时间的未来指向性。为纾解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一要对时间价值进行重构;二要实现秩序性与结构性的主动减速;三要思考技术如何服务与教育教学工作。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 are show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educational time movement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which has led to widespread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Rosa’s social acceleration critiqu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and forms a research route of static phenomenon (what)-dynamic cause (why)-relief approach (how). Based on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ime anxie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anxiety of losing control, the acceleration of change and the anxiety of the unknow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pace and the anxiety of overwork. The caus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iciency logic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economic level, the moral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cultural level,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ality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structural level.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time;secondly, to realize the active deceleration of order and structure;and thirdly, to think about how technology can serve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时间焦虑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下载PDF
智能时代“何以为师”——对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的考量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晓琳 张立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3,共7页
人工智能正在对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发起有力挑战,“何以为师”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智能教学素养的视角进行阐述,而忽视了从社会学意义上对教师面临场域变革挑战的观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传统教育场域的解... 人工智能正在对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发起有力挑战,“何以为师”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智能教学素养的视角进行阐述,而忽视了从社会学意义上对教师面临场域变革挑战的观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传统教育场域的解构,是新的智能教育场域的建构。基于此,文章以场域中的变革性能量“资本”为统领,剖析了场域演进的“蝴蝶效应”,对比了传统与智能教育场域在价值取向、运行逻辑、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是教师重构专业身份的能动力量,是教师用以实现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价值的价值,它包含三个要素: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表征教师个体系统的主体实践力;智能教学社会资本,表征教师人际系统的能动整合力;智能教学决策资本,表征教师人机系统的协同决策力。在价值意蕴上,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赋予教师从传统到智能教育场域跃迁的能量,社会资本赋予教师借助他人专业资本开展智能教学的权力,决策资本赋予教师合理、合法地开展智能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教育场域 教学创新 教师专业资本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场域:概念与框架 被引量:12
8
作者 毛金德 马凤岐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33,共5页
研究生教育场域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高深学问展开教育性互动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学术关系和教育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场域最主要的关系网络。行动者之间基于高深学问的教育性互动频率和强度越大,其学术关系密度和教育关系密度越大,场域建构就... 研究生教育场域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高深学问展开教育性互动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学术关系和教育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场域最主要的关系网络。行动者之间基于高深学问的教育性互动频率和强度越大,其学术关系密度和教育关系密度越大,场域建构就越完善,场域的型塑力也就越强。研究生教育场域是学术场域与教育场域的交集,共同遵循着学术与教育双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学问 研究生教育场域
下载PDF
教育场域:权力的运作与学生的境遇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松林 金志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5-17,23,共4页
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 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权力运作 学生境遇
下载PDF
教育场域中青少年敬畏生命的缺失及重塑 被引量:8
10
作者 党晶 刘济良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00,共7页
敬畏生命作为伦理学的一种新思想,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生命信仰、生存方式等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敬畏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不断地被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所消解,表现为工具崇拜使生命的神圣性被削弱,消费异化... 敬畏生命作为伦理学的一种新思想,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生命信仰、生存方式等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敬畏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不断地被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所消解,表现为工具崇拜使生命的神圣性被削弱,消费异化导致生命价值被漠视,膨胀的私欲致使轻视生命的现象频发。教育场域中敬畏生命的回归应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明确生命发展方向、营造利于生命成长的环境,具体措施包括:顺应生命,倾听生命律动;珍爱生命,保持生命的善;尊重生命,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生命 轻视生命 青少年 教育场域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场域人才评价制度“破五唯难”问题的审视与超越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芳 李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在“破五唯”从共识走向公共政策后,“破五唯难”成为了阻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之所以称之为“难”,是因为当前的“破五唯”政策推进缓慢,效果不彰。从新制度主义观点出发,“难”的本质在于,政策变迁陷入了一种极... 在“破五唯”从共识走向公共政策后,“破五唯难”成为了阻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之所以称之为“难”,是因为当前的“破五唯”政策推进缓慢,效果不彰。从新制度主义观点出发,“难”的本质在于,政策变迁陷入了一种极端“恶性路径依赖”。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管理主义”的原因,也有内部“符号暴力”的原因,且二者相互塑造和型构,彼此增强。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超越内、外部因素的“互构”,通过路径创生来摆脱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具体而言,外部路径创生要将“破五唯”嵌入“管办评”分离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等宏观变革之中,探索评价主体和模式多样化的可能性,降低行政管理的控制力度;内部路径创生则要自下而上发掘具有冲击性的要素使路径偏离既有结构的束缚,并引导制度的价值追求回归内在的激励性。据此,构建更科学、人本、有序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彻底实现对高等教育场域“破五唯难”问题的现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场域 人才评价制度 “破五唯难”问题 路径依赖 互构
下载PDF
论教育场域 被引量:281
12
作者 刘生全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91,共14页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这一重要范畴,并把它作为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本文对这一范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教育场域”这一重要视角的涵义、特征及其意义,同时对教育场域的有限性作了简...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这一重要范畴,并把它作为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本文对这一范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教育场域”这一重要视角的涵义、特征及其意义,同时对教育场域的有限性作了简要分析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教育场域
下载PDF
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权力结构关系新阐释--基于教育场域的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越 李惠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3,共8页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我们从反思社会学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作为场域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教育场域是一种以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知识"来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关系网络。多元化巨型大学场域...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我们从反思社会学角度分析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作为场域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教育场域是一种以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知识"来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关系网络。多元化巨型大学场域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表现在:等级固化的渗透性结构、松散性与等级性共生的内部结构关系以及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三位一体的实践共谋。从教育场域视角对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揭示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多元化巨型大学 权力结构关系
下载PDF
本体意蕴·教育内涵·合理消解——试论教育场域中的“平庸之恶”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洁 王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共5页
"平庸之恶"是汉娜·阿伦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政治哲学概念,用以描述普通人何以为罪恶,具有普遍性、情境性、弥散性等特点。教育场域存在大量的"平庸之恶"现象,充斥着平庸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教... "平庸之恶"是汉娜·阿伦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政治哲学概念,用以描述普通人何以为罪恶,具有普遍性、情境性、弥散性等特点。教育场域存在大量的"平庸之恶"现象,充斥着平庸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教育者、教育参与者的不反思与不作为。教育场域中的"平庸之恶"不是阿伦特"平庸之恶"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具体问题的情境再现。消解"平庸之恶"有三条可能的路径:提供多样的教育选择、倡导个体以反思的态度对待教育生活和追求人性的卓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庸之恶” 教育场域 不反思 不作为
下载PDF
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63
15
作者 郭凯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33-37,共5页
布迪厄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的社会学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实践理论是他的主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场域、惯习与资本这三个基本概念之上的。实践理论是我们理解布迪厄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运用上述基本概念特别是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对教育... 布迪厄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的社会学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实践理论是他的主要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场域、惯习与资本这三个基本概念之上的。实践理论是我们理解布迪厄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运用上述基本概念特别是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对教育场域中的各主体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指出教育通过文化再生产实现着社会的再生产。但是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过多地带有社会决定论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文化资本 惯习 教育场域 布迪厄 思想述评 文化再生产 基本概念 社会学家
下载PDF
困境与重塑:教育场域视野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绍军 徐玉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从教育场域视野来看,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场域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性、支持性、基础性和内生性作用。审视当前学校教育场域作用弱化、社会教育场域作用淡化、家庭教育场域作用软化、自我教育场域作用虚化等现实困境,提... 从教育场域视野来看,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场域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性、支持性、基础性和内生性作用。审视当前学校教育场域作用弱化、社会教育场域作用淡化、家庭教育场域作用软化、自我教育场域作用虚化等现实困境,提出重塑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多元教育场域共同发挥效能的系统工程,应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的"场域共同体",协同完成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教育 教育场域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与科研评估制度(RAE)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静寰 常文磊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从社会学的场域分析视角,可以将英国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场域。分析该场域中的行为主体如大学、学系和学术人员与科研评估制度(RAE)之间复杂的客观关系网络,可以发现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不同于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其惯习也与政治、经济场域的... 从社会学的场域分析视角,可以将英国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场域。分析该场域中的行为主体如大学、学系和学术人员与科研评估制度(RAE)之间复杂的客观关系网络,可以发现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不同于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其惯习也与政治、经济场域的惯习不同。因此,从政治场域与经济场域借鉴而来的注重绩效评估和充分竞争的科研评估制度改变了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客观关系,在取得较大成功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场域 惯习 科研评估制度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组织同形现象及其机制——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归因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3,共5页
组织社会学领域各学派都对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组织同形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确会出现组织同形的现象,高等学校呈现出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其中,院校追求效率而形成的竞争性同形与院校追求合法性而形成的制度性同... 组织社会学领域各学派都对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组织同形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确会出现组织同形的现象,高等学校呈现出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其中,院校追求效率而形成的竞争性同形与院校追求合法性而形成的制度性同形并存。由此,导致竞争性同形的竞争性机制与导致制度性同形的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规范性机制共同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场域中出现组织同形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场域 竞争性同形 制度性同形
下载PDF
“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0,共7页
信任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社会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生存的基础。察看当前教育场域,可发现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文章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以及教育系统的整体信任等三种信任类型,提出了完善教育信任机制、确立可信任... 信任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社会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生存的基础。察看当前教育场域,可发现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文章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个体信任和群体信任,以及教育系统的整体信任等三种信任类型,提出了完善教育信任机制、确立可信任的教师形象、建立双向互动的信任型师生关系等化解信任危机的对策,并以此来构建教育场域内的信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信任 师生关系 信任机制
下载PDF
教育场域虚拟语言景观风貌多维阐析——以国内民族类高校官网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晓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6-44,共9页
随着语言景观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边缘性语言标牌即非典型语言景观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网络界面的虚拟语言景观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类属。以国内民族类高校官网为语料采集范围,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从语言权势、多模态、... 随着语言景观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边缘性语言标牌即非典型语言景观逐步引起学界关注,网络界面的虚拟语言景观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类属。以国内民族类高校官网为语料采集范围,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从语言权势、多模态、意识形态三维度对教育场域虚拟语言景观的语码选择、呈现样态和主题分布进行阐析,研究发现:在语码选择上表现出“汉语>英语>非通用语>少数民族语言”的多语同现、权势不均的特征;在呈现样态上显现出词汇符号、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相结合的多模态表意路径;在主题分布上凸显出党政建设、疫情防控、民族共同体构筑等意识形态话语。该研究对拓宽语言景观考察视域、丰富语言景观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语言景观 教育场域 语言权势 多模态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