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彦坤
-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20-123,132,共5页
-
文摘
敬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现象。本文从4个方面讨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1.对汉语词汇的影响;2.对汉字使用的影响;3.对名物制度的影响;4.对文献典籍的影响。
-
关键词
避讳
敬讳
文化
汉文化
汉语
词汇
汉字
名物制度
-
Keywords
taboo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
分类号
H1-05
[语言文字—汉语]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古代敬讳的方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彦坤
-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关于古代敬讳的方法,前人多语焉不详。笔者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古代敬讳方法为18种,其中多数为当代学者所未言及,本文对之作一简介,庶可弥补这一方面的缺憾。
-
关键词
避讳
敬讳
方法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敬讳方法十八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彦坤
-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7,共4页
-
文摘
笔者曾把汉民族历代避讳现象归纳为三类情况:敬讳、忌讳与憎讳。前人通常说的避讳实际上多指狭义的避讳,也即笔者所说的敬讳。敬讳是封建的皇权思想、家长制、宗法观念的产物。它既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一二十年来,谈及敬讳的论文、著作仅笔者所知的已不下二三十篇(种)。本文所要谈的,只是关于历代敬讳方法的问题。
-
关键词
敬讳方法
民族文化
皇权思想
家长制
宗法观念
中国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讳饰形成的伦理渊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罗菲
-
机构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
文摘
讳饰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是一种修辞伦理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厚的伦理基础,一方面根源于中国古代伦理社会成文的礼义规范,体现互以他人为重的伦理意识;另一方面则根源于人们趋吉避凶的伦理情感。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与制约着修辞表达者的修辞心理,从而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修辞伦理表达。研究讳饰现象产生的伦理渊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与运用讳饰辞格。不仅如此,在日常的交际交流中,还将强化人们恰当运用讳饰辞格以增强交际效果的修辞伦理意识。
-
关键词
讳饰
敬讳
忌讳
修辞伦理
渊源
-
Keywords
Euphemism
Respect Taboo
Taboo
Rhetoric Ethics
Origin
-
分类号
H051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浅谈“避讳”
- 5
-
-
作者
赵志伟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4-86,共3页
-
文摘
介绍什么叫"避讳",避讳的几种名称和方法,以及帝王的避讳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什么危害性。懂得一点避讳知识对于我们读古书有什么作用。
-
关键词
敬讳
正讳
偏讳
嫌名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古史山东避讳地名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美玲
骆一峰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5期32-33,共2页
-
文摘
避讳盛行于封建时代,多是为体现帝王权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在古人言谈和行文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称谓方式。秦汉以后,地名避讳变得越来越复杂。避讳的对象也由之前的单避帝王名讳,而逐渐扩展至被皇帝追赠的祖宗以及皇后、皇太子甚至外戚、重臣也加入了避讳之列。避讳的地名包括郡县、集镇、山川、河流、街坊、殿宇、庙堂、陵墓等等名称。
-
关键词
避讳地名
敬讳
恶讳
憎讳
-
分类号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