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中县中文化生态重塑的理论意蕴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正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共7页
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作为县域基础教育龙头的县中,其振兴对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县中塌陷”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其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县中振兴的关键环节是其文化生态的重构。文化生态学有助于为教育强... 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作为县域基础教育龙头的县中,其振兴对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县中塌陷”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其教育文化生态的失衡,县中振兴的关键环节是其文化生态的重构。文化生态学有助于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县中文化生态重构提供统筹全局的新视角。县中文化生态重构应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重构高质均衡的县中文化外生态;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平衡性,重构多样多元的县中文化中生态;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互动开放性,重构主体创新的县中文化内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县中塌陷 县中振兴 文化生态 县中文化生态重构 五育并举
下载PDF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继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贯穿人民生产生活行动,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整体保护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各族人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和价值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表现出各民族共同生活...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贯穿人民生产生活行动,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整体保护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各族人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和价值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表现出各民族共同生活之上兼收并蓄的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沛资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就是以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的活化实践来提升各族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在于强调共同性,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发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保护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性 整体性
下载PDF
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善良 陈阳 《设计》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通过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从设计文化现状、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价值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文化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文化系统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进化... 通过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从设计文化现状、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价值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文化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文化系统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进化。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但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失衡和病态现象,整体上呈现出了不自信状态,导致了中国现代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的影响与侵蚀,严重依赖西方设计体系。中国设计文化系统出现了发展危机,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建立能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文化生态 设计理论系统 设计价值系统 设计评价系统 设计话语系统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环境陶艺的创新发展
4
作者 周耀 顾正鸿 吕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的共识。环境陶艺作为当代重要的公共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环境陶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文情感等方面探究了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环境陶艺创作,阐释了环境陶艺设计的创新发展原则,以期引发更多关于文化生态学理念融入环境陶艺创作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陶艺 文化生态 公共空间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念界定、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5
作者 王庆庆 田祖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以“文化生态学”视角管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文化生态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概念进行界定,探究... 以“文化生态学”视角管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文化生态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概念进行界定,探究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降低、传承人断层、本真性丧失和社会组织缺位是存在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重塑时代价值,提升文化认同;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承人群体;与旅游融合,构建生态旅游新模式;建立现代社会组织,提高自治能力的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认同 传承人 村民自治
下载PDF
基于逆向代际阅读推广的当代乡村文化生态圈修复
6
作者 任伟 刘念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5期21-28,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文化振兴首当其冲;老人兼具乡村文化生态因子和最薄弱环节的双重特征。文章借助文化生态学理论,从代际阅读推广入手,采用文献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总结当代乡村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因子次第式恢复的利好现...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文化振兴首当其冲;老人兼具乡村文化生态因子和最薄弱环节的双重特征。文章借助文化生态学理论,从代际阅读推广入手,采用文献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总结当代乡村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因子次第式恢复的利好现状,阐明当代乡村逆向代际阅读推广的要义、优势,并提出打破传统代际阅读推广模式的思维路径依赖、依托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资源过滤、消除智能鸿沟、阅读推广环节游戏化、品牌战略以及激发内生性动力等系统性措施,开展逆向代际阅读推广工作,修复乡村文化生态圈,助推乡村文化及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生态 代际阅读推广
下载PDF
信息生态视角下档案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王兴为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2,共4页
立足信息生态视角,系统分析了信息时代档案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环境的变化与适应、信息主体的互动与反馈、信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因素共同塑造了档案文化生态... 立足信息生态视角,系统分析了信息时代档案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环境的变化与适应、信息主体的互动与反馈、信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因素共同塑造了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影响着档案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优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环境、发挥主体作用、完善信息政策等构建档案文化生态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档案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 档案文化生态 信息资源
下载PDF
巴蜀传统年画兴盛的文化生态研究——对绵竹、梁平传统年画的考察
8
作者 谭超 唐婉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绵竹、梁平木版年画是巴蜀年画的代表。通过对这两个地方年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基础和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到在巴蜀木版年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地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产业状况对于年画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绵竹、梁平木版年画是巴蜀年画的代表。通过对这两个地方年画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基础和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到在巴蜀木版年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地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产业状况对于年画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文化生态条件已发生重大变迁的当下,应如何建构适应木版年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找到有效促进巴蜀木版年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使巴蜀木版年画得到高质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年画 文化生态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东江韩江流域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研究
9
作者 王玉顺 许汉泽 孙莹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68-72,共5页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因此应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东江与韩江承担着广东省东北部水资源供给、生态服务、环境调节等多种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民族迁徙、文化传播与演进的重要纽带,流域内分布着...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因此应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东江与韩江承担着广东省东北部水资源供给、生态服务、环境调节等多种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民族迁徙、文化传播与演进的重要纽带,流域内分布着众多文化遗产。基于此,文章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思路,对东江—韩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一方面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筑牢生态本底;另一方面构建人文景观节点—文化廊道—文化生态协调区,以及“点—线—面”分级保护格局,形成文化生态网络体系。不仅可以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区域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镇更新与乡村振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文化遗产 区域性保护 文化生态网络体系 东江-韩江流域
下载PDF
山坝结构与族际共生:历史时期西南边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生态学考察
10
作者 尹建东 孙越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历史上西南边疆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分布格局,反映了山坝结构形态下多元民族互嵌共生的社会结构特点。在山坝结构的空间单位中,各民族既发展出适应各自生境的经济文化类型,又通过不同群体的交流互动形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历史上西南边疆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分布格局,反映了山坝结构形态下多元民族互嵌共生的社会结构特点。在山坝结构的空间单位中,各民族既发展出适应各自生境的经济文化类型,又通过不同群体的交流互动形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社会文化系统。以山坝结构为研究对象,不仅能够较为清晰地呈现“人地关系”下西南边疆各民族交往互动的空间特征,而且还可以从民族共生的整体逻辑来认识西南边疆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演进的区域特性。在认识论层面,相关研究或许能够在传统认知基础上,为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等议题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山坝结构 族际共生 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生态
下载PDF
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下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李君霞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文化生态理念强调精神文明与文化发展相互融合,追求对文化生态资源的多元利用,实现文化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文化生态视角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将有助于完善新时期思政教育实践体系,丰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为思政教育的高水平推进... 文化生态理念强调精神文明与文化发展相互融合,追求对文化生态资源的多元利用,实现文化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文化生态视角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将有助于完善新时期思政教育实践体系,丰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为思政教育的高水平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分析了文化生态理念下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阐述了文化生态理念下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理念 思政教育 价值 教学思路
下载PDF
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中微文化生态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程酩 周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037-0040,共4页
在信息化时代,微文化生态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碎片化的时段中,大量信息被吸纳,从而在个体中塑造出微文化的独特影响。尤其在高校环境中,学生对移动技术的高度依赖,使得微文化... 在信息化时代,微文化生态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碎片化的时段中,大量信息被吸纳,从而在个体中塑造出微文化的独特影响。尤其在高校环境中,学生对移动技术的高度依赖,使得微文化生态深刻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而作为学术探索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高校科研实验室与此息息相关。对微文化生态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有效推进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彰显学术特色并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实验室建设 碎片化 学术特色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文化生态系统构建——以辽宁省庄河市青堆古镇为例
13
作者 哈静 崔宇航 +1 位作者 路旭 于金鑫 《中国名城》 2024年第6期36-44,共9页
历史文化名镇是彰显区域特质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镇正逐渐脱离其自身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因此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名镇对城镇的文化传承及保护发展具有重要... 历史文化名镇是彰显区域特质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镇正逐渐脱离其自身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因此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名镇对城镇的文化传承及保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应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探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基底、文化内核、空间载体3个子系统内涵和耦合关系,剖析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将文化作为切入点,以辽宁省庄河市青堆古镇为例,从人类主导、环境变迁、文化延续和空间演进四个方面构建青堆古镇文化生态系统圈层结构。全面探究其文化生态特色,推动历史文化名镇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演进,为延续文化传承和优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生态系统 青堆古镇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角下浙北水乡古镇景观变迁解析——以龙门古镇为例
14
作者 王倩 刘苏文 李宪锋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浙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促进着浙北水乡古镇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学中提出,文化和自然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文化是一个在变迁中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基于文化生... 浙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促进着浙北水乡古镇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学中提出,文化和自然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文化是一个在变迁中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基于文化生态的视角,以浙北水乡古镇的建筑为例,基于“自然-社会-经济-人居”四要素来分析浙北水乡古镇景观的变迁过程,以龙门古镇来具体分析景观布局变化和文化景观的变迁,从而丰富浙北水乡古镇的研究内容,探索浙北水乡古镇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北水乡古镇 文化生态 变迁 演变特征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基于湘西“钢火烧龙”的个案研究
15
作者 万义 汪超伟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文章以文化生态学为立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湘西“钢火烧龙”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为其诞生提供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为其发展提供精神根基,文化是“钢火烧龙”传承的活力来源。经过分析得出,“钢火烧龙”是土家... 文章以文化生态学为立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湘西“钢火烧龙”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为其诞生提供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为其发展提供精神根基,文化是“钢火烧龙”传承的活力来源。经过分析得出,“钢火烧龙”是土家族人集体主义精神、尚武精神的体现,也是纾解不良情绪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钢火烧龙”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夏布传承与保护——以日本苎麻产业保护机制为例
16
作者 王悦 王启迪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我国是最早进行苎麻纺织的国家,相关技艺通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传至日韩等地,对东亚地区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着我国汉服文化的没落、工业化生产以及近现代长期出口坯布等历史原因,使我国夏布核心的制纱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濒... 我国是最早进行苎麻纺织的国家,相关技艺通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传至日韩等地,对东亚地区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着我国汉服文化的没落、工业化生产以及近现代长期出口坯布等历史原因,使我国夏布核心的制纱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濒临失传,夏布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夏布生产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部分,是由环境、人文等构成的整体性文化生态系统。本文首先从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出发,分析了日本苎麻文化传承的历史优势。其次分析了日本当代注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域特色品牌化发展、坚守核心工艺的文化传承思路。最后结合我国夏布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分别提出了对夏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地方夏布品牌化发展策略以及夏布技艺社区传习的新模式,希望为我国夏布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文化生态 文化传承 日本上布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17
作者 彭秀川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随着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现,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方法,并以长沙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参考,提出文化生... 随着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现,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方法,并以长沙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参考,提出文化生态视角下城市景观设计的路径,旨在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促进城市规划、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历史文化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化建设研究
18
作者 陈京明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重视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教学。课题组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失衡困境及其影响,并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主体四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 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重视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教学。课题组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失衡困境及其影响,并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主体四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化建设路径,即最终实现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互补长短、和谐共存、相互统一的生态化关系,以化解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生态困境,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性育人目标,及新时代中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生态失衡 文化生态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医药文化生态建构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喆宇 罗广波 +1 位作者 卢伟名 林彬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始终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历史传统文化为己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鉴于此,应从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始终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历史传统文化为己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鉴于此,应从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仪式观”、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新地标、“教育+科技+数字”中医药人才培养着手,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激活乡愁: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传承与重塑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娜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库”,是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反映乡村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包...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库”,是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反映乡村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包含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自发有序的空间生态、商贸互融的市镇生态、生生与共的人文生态等核心要素。但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出现失衡,存在着传统建筑保护与村民改善生活愿望相左、资本下乡目的与当地居民人本价值背离、村落空心化与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缺失、重视实体修复与轻视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并存等多重发展困境与悖论。这需要从坚持文化整体保护理念、重塑乡村精神文化家园、激活乡村建设主体意识、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治、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等多方面重塑村落文化生态,促进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与持续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文化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