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忽视的先验性能量——从文学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仵埂 欧阳嘉欣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从李泽厚的人类主体性心理结构开掘出了个体主体性的先验性话语——文学主体性理论。这一先验维度在90年代的理论流变中不啻未被深入开掘,反而因着重强调主体性的经验维度,削弱了主体性在文艺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从李泽厚的人类主体性心理结构开掘出了个体主体性的先验性话语——文学主体性理论。这一先验维度在90年代的理论流变中不啻未被深入开掘,反而因着重强调主体性的经验维度,削弱了主体性在文艺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意义,忽视了自由于存在论上的优先性。在21世纪初文学主体间性转向的学术思潮下,先验主体又受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责难。实际上,文学活动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并存的复合式结构,这复合式结构的逻辑前提和根基是刘再复所强调的先验之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性 能量 文学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网络文学发展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网络文学与商业“联姻”之忧 被引量:3
2
作者 汤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程,其势头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影响力之深远,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文学已不再是纯粹的"网络文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化"现象和文学主体性缺失...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程,其势头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影响力之深远,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文学已不再是纯粹的"网络文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化"现象和文学主体性缺失的问题。本文从主体性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所存在的娱乐化和商业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主体性 自由度 娱乐性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价值诉求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詹艾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
"现代性"主要涉及到"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文学主体论对个体主体性、文学的独立性、理论自性品格和文化民主观念等方面的强调表明其建构体现出了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倾向。基于对现代性的"生长&qu... "现代性"主要涉及到"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文学主体论对个体主体性、文学的独立性、理论自性品格和文化民主观念等方面的强调表明其建构体现出了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倾向。基于对现代性的"生长"性质以及对文学主体论本身若干方面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文学主体性理论诉求的价值具有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特征。确立中国状况下的现代性追求——从"年轻"到"成熟"——的理论架构,不仅是对文学主体论的价值诉求进行判断和认定的需要,在更为阔大的视域内它也表现出谋求、塑造与营构中国现代思想主体性身份的理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理论 现代性价值诉求 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 主体性身份
下载PDF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论争与文学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季水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5,共8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论争包括三大主题:人性论、异化理论、人道主义理论;这场论争为文学主体性观点的提出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是文学主体性观点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文学主体性理论接续和...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论争包括三大主题:人性论、异化理论、人道主义理论;这场论争为文学主体性观点的提出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是文学主体性观点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文学主体性理论接续和延伸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讨论并将讨论引向了深入和系统,利用和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资源并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调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在具有马克思主义基调的同时夸大了精神主体的作用并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文学主体性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论争——作为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的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孟登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聚了中国当代文论变革的核心理论问题,对当代文论多元态势的启动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囿于时代精神资源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值得反省的局限。如果将此论争看成一个充满对话与矛盾的社会文...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聚了中国当代文论变革的核心理论问题,对当代文论多元态势的启动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囿于时代精神资源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值得反省的局限。如果将此论争看成一个充满对话与矛盾的社会文本来解读,会发现论争各方的观点和相互作用基本呈现了新时期文论发展的内在张力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中国当代文论 文化语境
下载PDF
一段问题史: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与中国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本文对发生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巴赫金思想的接受者钱中文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者刘再复之间一场“暗中的论辩”进行了分析 ,认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与中国 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既有某种相通之处 ,但... 本文对发生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巴赫金思想的接受者钱中文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者刘再复之间一场“暗中的论辩”进行了分析 ,认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与中国 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既有某种相通之处 ,但同时又有较大的差异。正是论辩中差异性的体现 ,使得 90年代的学界能够摆脱文学主体性的历史局限而转向接受巴赫金“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中的论辩 巴赫金 钱中文 文学主体性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问题的缘起、内涵与论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小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0-56,共7页
文学主体性问题由刘再复率先提出和系统阐发,最初是受到高尔基"文学是人学"及康德主体性哲学的直接影响。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是为了使新的文学理论达到基于反映论和价值论为哲学基础的双向建构,把主体中属于人的东西重新呼... 文学主体性问题由刘再复率先提出和系统阐发,最初是受到高尔基"文学是人学"及康德主体性哲学的直接影响。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是为了使新的文学理论达到基于反映论和价值论为哲学基础的双向建构,把主体中属于人的东西重新呼唤出来,纠正那些挤塞作家心灵自由的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文学主体性涉及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文学理论问题,而是文学理论领域的一般性问题或者说根本性问题,其实它就是一种文艺哲学。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关节,标志文艺学研究的重心从客体向主体转折,从"外"向"内"转折。文学主体性属于"需要修正的"、"未完成的"现代性范畴,回顾和反思这段讨论对于当下文学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刘再复 反映论 价值论 文学论争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未完成的主体性——新时期中国文学主体性理论之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方亭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2期19-21,25,共4页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经历了建构、质疑、反思的历程,当下反思主体性概念20余年来的发展嬗变对文学理论界而言是必要的。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概念的现实语境是本土化的,其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的大量引入,使中国文...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经历了建构、质疑、反思的历程,当下反思主体性概念20余年来的发展嬗变对文学理论界而言是必要的。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概念的现实语境是本土化的,其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话语的大量引入,使中国文学主体性内涵逐渐丰富,实现了从主/客对立的认识论主体到交往对话的存在论主体之间的转化。主体性是未完成的,无论是主体性还是主体间性,都是其存在状态。中国文学主体性之建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西方当代文论 建构 消解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两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分歧——评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正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09-119,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它的主体性理论同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分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上阐述了文学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和解决了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服务主体三者统一的一系列课题,... 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它的主体性理论同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分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上阐述了文学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和解决了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服务主体三者统一的一系列课题,保证了人民大众在文学艺术中的主体地位。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根本漠视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鼓吹文学上的唯心论和唯我主义、非理性主义,反对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企图根本改变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和文艺观念,诱导社会主义文艺向个人主义、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蜕化和堕落,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体性理论 文学主体性 创作的主体 表现的主体 服务的主体 主体客体辩证关系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学生态——论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果长 汪为青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具有相同的文学生态环境,都处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压之下,但比较发现,两者又具有不同的文学生态景观。两者同中有异的文学生态为我们思考政治抑压下文学主体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由于政治是否压抑文学不是由作家决定,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缝隙和文学传统的显性与潜性存在等因素使文学主体性的建构往往成为可能,进而使文学自身的美学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态 政治抑压 文学主体性
下载PDF
美学公正与文学主体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崇杰 《武陵学刊》 2014年第2期68-83,共16页
自然美与现实美及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高低可比性,艺术并不比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也不低于生活。否定"艺术高于生活"命题不等于无视艺术家之理想与美学的高度所体现的创造的... 自然美与现实美及艺术与生活之间没有高低可比性,艺术并不比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也不低于生活。否定"艺术高于生活"命题不等于无视艺术家之理想与美学的高度所体现的创造的主体性。艺术在与生活的关系中要以公正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创作主体性在于尽可能占据生活制高点,汲取历史形成的人类理想,对抗物化,使艺术之工具性以服务于实现人类普遍价值目标而永远笼罩着神圣的光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公正 文学主体性 艺术 生活 自然美 现实美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的价值与局限——刘再复文艺理论观点的思考与历史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95-100,共6页
"文学主体性"理论是刘再复文艺思想的基石。新时期历史语境中,刘再复文论研究在反对教条的机械反映论束缚、推动新时期文学发展和理论批评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刘再复的理论也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引起了学者... "文学主体性"理论是刘再复文艺思想的基石。新时期历史语境中,刘再复文论研究在反对教条的机械反映论束缚、推动新时期文学发展和理论批评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刘再复的理论也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批评。研究刘再复的文艺思想,需要一种批判性继承的历史态度,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 文学理论 启蒙
下载PDF
从人道主义到女性主义——论20世纪80年代三部小说的文学主体性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秀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上世纪80年代"人的重新发现"之后,表现人道主义、主体性等"冲破禁区"的理论形态和文学作品大量出现。此时期很多女作家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从人道主义思潮中浮出,结合刘再复先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 上世纪80年代"人的重新发现"之后,表现人道主义、主体性等"冲破禁区"的理论形态和文学作品大量出现。此时期很多女作家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从人道主义思潮中浮出,结合刘再复先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解读《人啊,人》《人到中年》和《方舟》三部小说,可以探寻女性主义如何从人道主义中生发出来并从根本意义上保证了人道主义概念上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思潮 文学主体性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文祥 《固原师专学报》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概括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内涵,结合它产生的时代背景观照其主要内容,探寻“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 建构 局限
下载PDF
开拓外国文学主体性研究的新方向
15
作者 赵沛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89,共7页
文学的主体性是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 ,内在变化的依据 ,也是理解文学的关键所在。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普及中 ,亟待加强主体性的研究和倡导。文学主体性在历史生活推动下 ,与人的主体意识一道发展 ,经历了历史性变迁 ,代表着文学的历史水... 文学的主体性是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 ,内在变化的依据 ,也是理解文学的关键所在。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普及中 ,亟待加强主体性的研究和倡导。文学主体性在历史生活推动下 ,与人的主体意识一道发展 ,经历了历史性变迁 ,代表着文学的历史水平。对外国文学的主体性研究将深化对作家、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外国文学 自觉 人格
下载PDF
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哲学辨析
16
作者 朱德真 《晋阳学刊》 1987年第3期79-88,96,共11页
“文学主体性”的命题是刘再复同志在长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提出来的,当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这个命题的内容虽然可以展开铺写为数万字的长文,但就其主要之点来说却又是比较简单的,它就集中在文章开头的一段话中: “... “文学主体性”的命题是刘再复同志在长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提出来的,当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这个命题的内容虽然可以展开铺写为数万字的长文,但就其主要之点来说却又是比较简单的,它就集中在文章开头的一段话中: “主体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概念。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作为存在是客体,而人在实践中、在行动时则是主体。人具有二重属性:一是受动性,一是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能动性 主观意识 受动性 体性 主客体 行动 主体精神 哲学 物质实体
下载PDF
试论七八十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发展历程
17
作者 钟钛申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
文学主体性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转折点与里程碑。七八十年代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但学者们更多的是对文学主体性在中国的论争及建构的阐释,而常常忽视对文学主体性思潮发展... 文学主体性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转折点与里程碑。七八十年代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但学者们更多的是对文学主体性在中国的论争及建构的阐释,而常常忽视对文学主体性思潮发展历程的梳理。因此本文从史实出发论述七八十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是人学” 文学主体性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理论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话语边缘化的深层探析
18
作者 黄文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新环境所表现出的不适应、知识分子自身的边缘化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是文学主体性理论于80年代末淡出而未能在90年代得以继续延伸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知识分子面对自身的不断边缘化期望通过抢夺话语权回归文化中心,这... 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新环境所表现出的不适应、知识分子自身的边缘化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是文学主体性理论于80年代末淡出而未能在90年代得以继续延伸发展的重要的因素。知识分子面对自身的不断边缘化期望通过抢夺话语权回归文化中心,这导致了文学主体性话语的被冷落。后现代主义对“元话语”的反对以及对传统人道主义的颠覆对文学主体性话语的发展完善起着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 边缘化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话语弥漫深层探析
19
作者 黄文祥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新时期,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文论界引发了论争,赞扬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掀起了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热潮。“文学主体性”也在与政治权力意志的一致中获得了肯定,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先锋的角色,从而也成就其80年代中... 新时期,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文论界引发了论争,赞扬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掀起了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热潮。“文学主体性”也在与政治权力意志的一致中获得了肯定,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先锋的角色,从而也成就其80年代中后期的主流话语的地位。这其中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外,历史现实所赋予“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先进性与合理性也是其内在的原因,这也就决定了“文学主体性”在那个时代出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再复 文学主体性 话语弥漫 探析
下载PDF
现代主义与文学主体性
20
作者 赖干坚 《龙岩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体观。现代主义文学主体观成为现代主义诗学的核心观念,它引发了自我表现论和非理性主义的审美方式及美学观。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文学主体性 自我表现 非理性主义 直觉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