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文学机制研究中的经济视角——西川论坛第一届年会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2,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从产生伊始,有关其性质和命名的争论就从未停息。从强调相对于古典文学之新的"新文学";启蒙论与阶级论相抗争的"中国现代文学";到凸显文学自主性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再到宽泛而模糊的现代性视角的引入,在关于自身... 中国现代文学从产生伊始,有关其性质和命名的争论就从未停息。从强调相对于古典文学之新的"新文学";启蒙论与阶级论相抗争的"中国现代文学";到凸显文学自主性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再到宽泛而模糊的现代性视角的引入,在关于自身性质与价值判断的不断更新中,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学科既释放出历史阐释的巨大思想活力,又在命名的不稳定性中包含着自我颠覆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会综述 经济视角 文学机制 中国现代文学 论坛 西川 民国 自身性质
下载PDF
“民国文学机制”与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视野拓展——以《小说月报》研究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直飞 《江汉学术》 2016年第2期21-26,共6页
在《小说月报》的评价传统中,1921年茅盾的革新是一条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界线",导致《小说月报》研究中出现了断裂性和含混性。这条"界线"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研究中"新与旧"、"现代与非现代"的... 在《小说月报》的评价传统中,1921年茅盾的革新是一条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界线",导致《小说月报》研究中出现了断裂性和含混性。这条"界线"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研究中"新与旧"、"现代与非现代"的既有框架相关,更关系到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建立。从当前的《小说月报》研究趋势来看,质疑这条"界线"的声音不断出现。要破解当前《小说月报》研究中的疑惑,获取新的学术增长点,从"现代文学"的意义概念回到"民国文学"的时间概念不失为新的思路。在"民国文学""返回历史现场"的倡议下,"民国文学机制"更加关注作家生存空间、作品传播机制及作家精神空间的保障,为"如何返回历史现场"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操作路径,从而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态度、方法、内容及旨归上的启示,为包括《小说月报》在内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获得更加宽广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月报》 民国文学机制 文学期刊 茅盾 郑振铎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的“运动者”——李怡“民国文学机制”学术运作与方法运思浅谈
3
作者 常琳 《晋阳学刊》 CSSCI 2018年第6期57-64,共8页
作为文学的一种叙述范式,"民国文学机制"经由李怡先生的提倡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命名方式的更改,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全新视野,它倡导主体个人通过"感受"和"体验"的研究方式回... 作为文学的一种叙述范式,"民国文学机制"经由李怡先生的提倡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命名方式的更改,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全新视野,它倡导主体个人通过"感受"和"体验"的研究方式回归历史原场,既观照历史原场中文学与其他社会体制的关系,也窥探作家投射于文本中的精神感受以及读者与作家之间的思想共鸣,于内部与外部相交、动态与静态相融的方法中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文学研究范式在学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以运动的形式推动了学界的研究发展,其方法运思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文学机制 学术运作 方法运思
下载PDF
文学制度·文学体制·文学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玉斌 《运城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学制度、文学体制和文学机制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时经常使用的三个关键性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内涵。探讨它们的定义及其存在形态,以进一步厘清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为相关研究的深化提供必要基础。
关键词 文学制度 文学体制 文学机制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从“民国文学机制”到“大文学”观——在山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怡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8,共7页
从“民国文学机制”到“大文学”观,这涉及对学术史的一个梳理,涉及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学术的变化,今天我们尝试来梳理这个演变。我觉得近30多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体有这么一个值得注意的规律,就是从新... 从“民国文学机制”到“大文学”观,这涉及对学术史的一个梳理,涉及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学术的变化,今天我们尝试来梳理这个演变。我觉得近30多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体有这么一个值得注意的规律,就是从新时期之初的对文学性的一种渴望,到199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的从不同角度对于文学性的一种“突围”(或者“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机制 山东师范大学 民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90年代 学术史 文学 突围
下载PDF
哈尔滨作家活动、文学机制与现代文学史变迁
6
作者 教鹤然 《励耘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20世纪30年代民族战争初期,从哈尔滨走出的流亡东北作家,使东北文学现象、作家活动及艺术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叙述中无法回避的一抹亮色。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文人活动、文学机制也因此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 20世纪30年代民族战争初期,从哈尔滨走出的流亡东北作家,使东北文学现象、作家活动及艺术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叙述中无法回避的一抹亮色。民国时期哈尔滨的文人活动、文学机制也因此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尝试从沦陷前哈尔滨新文学团体的产生、沦陷时期哈尔滨“文人圈子”与“杂志同人”活动的史料入手,探讨哈尔滨本土的文学机制是如何影响与形塑现代文坛整体视野中的东北文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文学团体 东北作家 文学机制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开拓创新文学机制研究的新领域——评张利群《文学机制论一一广西文学制度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7
作者 韩勤 《桂学研究》 2017年第1期261-264,共4页
从文学制度研究到文学机制研究,是力图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他律”与“自律”结合的一种探索发展。以广西文学桂军崛起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为典型案例,阐发广西文学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作用意义,为文学机制研究以及文学动力学... 从文学制度研究到文学机制研究,是力图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他律”与“自律”结合的一种探索发展。以广西文学桂军崛起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为典型案例,阐发广西文学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作用意义,为文学机制研究以及文学动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机制 文学制度 文学动力学 文学体制改革
下载PDF
傀儡游戏:文学机制与乾隆御制诗的生成
8
作者 颜子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8,232,共13页
数量巨大的乾隆御制诗应被理解为受到文学观念、创作语境、预期读者三种动态机制束缚下“被动”生成的作品。首先,蒋溥密切参与了御制诗集最初的刊行活动,乾隆皇帝的文学观念正是由蒋溥引导定型,其“被塑造”的文学观念奠定了此后的御... 数量巨大的乾隆御制诗应被理解为受到文学观念、创作语境、预期读者三种动态机制束缚下“被动”生成的作品。首先,蒋溥密切参与了御制诗集最初的刊行活动,乾隆皇帝的文学观念正是由蒋溥引导定型,其“被塑造”的文学观念奠定了此后的御制诗创作与刊行的规程。其次,在宫廷文学语境下,作为主导者的乾隆能够限定其他参与者的写作习惯,而参与者也能够影响御制诗风的发展方向。最后,读者群体的泛化导致御制诗中出现了说教论理、知识展示、关怀农事三种写作套式,均指向了乾隆“迎合”其预期读者的心态。御制诗的持续性产出及其罕见文本特征,或许不宜完全归咎为乾隆皇帝的个人意愿与能力,而应看作是文学机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推而广之,在清代诗歌研究领域,关注作者主动性的传统视角,几乎无法解释为何同质化作品大量出现。但通过分析各种隐性文学机制与被动的创造性,则可以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御制诗 文学机制 文本生成 预期读者 傀儡游戏
原文传递
文学选刊与当代文学运行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执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文学选刊在当代文学的传播、评价、生产引导机制中居有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地位。它们主导着当代文学的大众传播,它们居于当代文学评价等级的高端并领导着其他文学评价活动,它们引导着作家的创作,影响着...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文学选刊在当代文学的传播、评价、生产引导机制中居有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地位。它们主导着当代文学的大众传播,它们居于当代文学评价等级的高端并领导着其他文学评价活动,它们引导着作家的创作,影响着原创性期刊、图书出版等文学生产机构的活动。这使得选刊这种媒体及其活动,成为当代文学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纽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选刊 文学传播 文学生产 文学机制
下载PDF
论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民族文学研究的启迪: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
10
作者 孙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202-213,共12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有关世界文学的探讨逐渐超越了文本层面和本体论范畴。21世纪的世界文学研究拥有了新的视角、对象和目标,由此形成了更具理论高度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范式。将世界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的跨民族传播和接受机制、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有关世界文学的探讨逐渐超越了文本层面和本体论范畴。21世纪的世界文学研究拥有了新的视角、对象和目标,由此形成了更具理论高度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范式。将世界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的跨民族传播和接受机制、一种需要全新批评方法的问题、一种世界建构的规范性力量,能够为民族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拥有跨民族视野,获得新的抓手和批评策略,以及鲜明的现实指向。本文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探讨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民族文学研究的启迪,以期开阔民族文学研究的视野、提供兼顾文学内外的批评方法、指出民族文学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是不可忽视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文学机制 文学 世界建构
下载PDF
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生产机制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批判——关于“作家学院化生存”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祝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192,共10页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进入高校,担任教职,选择"学院化生存"的方式。作家"学院化生存"既是新世纪之交文学场的裂变和学术场的膨胀的结果,也体现了一批有良知的人文知识分子试图拯救颓败的文学生态、拯救人文教...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进入高校,担任教职,选择"学院化生存"的方式。作家"学院化生存"既是新世纪之交文学场的裂变和学术场的膨胀的结果,也体现了一批有良知的人文知识分子试图拯救颓败的文学生态、拯救人文教育的努力。但是,进入高校的作家似乎并没有改变高度体制化的高校坚硬的现实,相反有被高校同化的危险。作家选择学院化生存至少面临三重困境和难题:第一重困境是如何解决好文学的"下生活"与"上生活"的问题;第二重困境是如何解决好知识生产逻辑和文学创作逻辑自洽的问题;第三重困境是如何解决好学院政治对文学自主性的伤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学院化生存 学院政治 新世纪 文学生产机制 文学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学德译出版的机制导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文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可以视作异语种文学机制中文学作品生产、分发、消费的过程。文学机制的运作围绕的不是简单的文学文本,而是以语言文字和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物质产品。德语文学机制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可以...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可以视作异语种文学机制中文学作品生产、分发、消费的过程。文学机制的运作围绕的不是简单的文学文本,而是以语言文字和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物质产品。德语文学机制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可以归纳为学术、商业与经典三种机制导向。这三种机制导向各有定位,又彼此渗透,体现了德语世界的价值立场与现实诉求,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德语传播的基本格局。对当代文学德译出版机制的分析与阐述,可以为推动未来德语世界的中国文学传播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世界 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文学机制 出版策略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建构与批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国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3,共5页
文学批评体系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文学场中影响着文学发展和对文学发展如何评价的重要问题。中国当代现存的文学批评虽然有多种批评体系和多种话语系统,但是缺乏能够对当今文学进行有效阐释和批评的原创性文学理论。我们的批评体系... 文学批评体系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文学场中影响着文学发展和对文学发展如何评价的重要问题。中国当代现存的文学批评虽然有多种批评体系和多种话语系统,但是缺乏能够对当今文学进行有效阐释和批评的原创性文学理论。我们的批评体系和批评话语没有形成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文学批评机制,以应对当今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批评机制和评价机制,尤其是多种原创理论的建立和共存,多种批评体系的平衡共存形成一种合力,对当代文学作出合理而有效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学批评机制 文学批评的建构 当代中国文学
下载PDF
当代中国去经典化文学机制的成因与反思
15
作者 刘欢 《华中学术》 2019年第3期20-29,共10页
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存在着文学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现象,而中国文学的去经典化成了当代重要的潮流与趋势。究其成因,这与大众文化消费的时尚化以及图像文化的强烈冲击有关,形成了后文学经典机制的文化症候。文学研究应该坚持文化阐释... 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存在着文学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现象,而中国文学的去经典化成了当代重要的潮流与趋势。究其成因,这与大众文化消费的时尚化以及图像文化的强烈冲击有关,形成了后文学经典机制的文化症候。文学研究应该坚持文化阐释的开放性,在审美与社会、文学与政治、经典与流行、精英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对话交流的桥梁。文学史书写应该通过梳理文学经典化与经典机制生成关系的基础,探讨去经典化的特质,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成因,并且克服文学评价的相对主义,从而为当代中国重构文学经典机制提供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文学机制 去经典化 成因 反思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文学奖励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前景思考
16
作者 刘勇 杨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北京市文学奖的设立,对促进北京文学的发展、扩大其影响力以及提升北京的文化品格,都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老舍文学奖”、“新世纪《北京文学》奖”是北京三大文学奖,获奖作品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影响,但调研表明它们存... 北京市文学奖的设立,对促进北京文学的发展、扩大其影响力以及提升北京的文化品格,都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老舍文学奖”、“新世纪《北京文学》奖”是北京三大文学奖,获奖作品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影响,但调研表明它们存在公信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及奖项设置雷同的欠缺,希望引起各方注意并改进,以真正发挥北京文学奖的多重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学 文学奖励机制 北京文化
下载PDF
《文化苦旅》的走红与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文化苦旅》的走红不仅得益于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并且与90年代初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出版、传媒与读者接受等角度考察《文化苦旅》的走红与当时文化生态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关键词 《文化苦旅》 文学生产机制 文化市场
下载PDF
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机制
18
作者 康鑫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0,共6页
民国时期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民营出版业,推进它们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其产业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造就了集同人、作者、股东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中国现... 民国时期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民营出版业,推进它们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其产业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造就了集同人、作者、股东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中国现代作家。其次,采取书刊并重的产业融合方式,为现代文坛提供多种发声渠道。第三,市场意识强烈,走专而精的道路,影响了现代文坛流派的并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出版业 经济管理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生产机制
下载PDF
文化语境的嬗变与生产主体的选择——论20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
19
作者 卢衍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51-55,87,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延续并改造了80年代的文化逻辑,其文化语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意识形态辐射至文学生产领域,实用主义、功利意识取代精神启蒙和理想主义,市场法则取代晕轮效应,文学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文学生产... 20世纪90年代延续并改造了80年代的文化逻辑,其文化语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意识形态辐射至文学生产领域,实用主义、功利意识取代精神启蒙和理想主义,市场法则取代晕轮效应,文学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文学生产主体包括以"单位"为代表的组织化生产和以"自由撰稿人"为代表的个体化生产,在博弈中相互交流、渗透、交叉,表征着写作者的分化与知识分子的选择,彰显出该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产机制 文化语境 生产主体 20世纪90年代文学
下载PDF
论文学批评机制的建立和建设
20
作者 张利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0-65,共6页
文学批评机制是驱使文学批评活动运作的动力 ,对批评家来说 ,就是批评动机和批评意图产生的原因 ,其表现形态为发愤机制、补偿机制、认同机制、交流机制、理想机制等 ;就社会方面来说 ,还有意识形态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经济机制... 文学批评机制是驱使文学批评活动运作的动力 ,对批评家来说 ,就是批评动机和批评意图产生的原因 ,其表现形态为发愤机制、补偿机制、认同机制、交流机制、理想机制等 ;就社会方面来说 ,还有意识形态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经济机制。批评机制的产生有个体和社会原因 ,因此必须加强批评机制的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机制 批评动机 批评表现形态 批评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