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电影中“陕北根据地”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及其价值变迁
1
作者 李静 《唐都学刊》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在新中国电影的革命历史叙述话语中,延安和“陕北根据地”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一个超越了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其符号化内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即反抗苦难的革命叙事、情感归处的精神家园,以及战争场域下的信... 在新中国电影的革命历史叙述话语中,延安和“陕北根据地”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一个超越了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其符号化内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即反抗苦难的革命叙事、情感归处的精神家园,以及战争场域下的信仰圣地。深入探讨“陕北根据地”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及其内涵变化,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载体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为当下中国电影如何建构和表达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陕北根据地 延安 符号化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 被引量:32
2
作者 饶曙光 邵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6,共8页
讨论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好莱坞电影。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还是中国电影市场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事实上,上海早在20年代早期已经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除开短暂... 讨论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好莱坞电影。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还是中国电影市场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事实上,上海早在20年代早期已经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除开短暂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外,到了战后又重新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这种情况在当时就遭到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强烈批评和反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界在新中国既定方针的指导下,有意识和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令人吃惊的是,这场对其后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运动竟然被包括电影史学家在内的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本文将借助于电影史料对这场新中国电影的第一场运动即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做出重新梳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新中国电影《大众电影》《影迷传》苏联电影 袁牧之与“电影村” 以好莱坞对抗好莱坞
下载PDF
左翼电影、国防电影与新中国电影的血缘渊源——以1937年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青年进行曲》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袁庆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1,共6页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诸多的内在逻辑关联,拥有相同基因谱系并且形成事实上的隔代遗传。在三者血缘相接的历史...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诸多的内在逻辑关联,拥有相同基因谱系并且形成事实上的隔代遗传。在三者血缘相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阶级性不仅决定着新中国电影中人物的正反面形象,还使得"大脸"成为女性正面人物的主流脸型,"狐狸脸"则沦为有钱阶级-资产阶级女性人物的标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市民电影 新中国电影 阶级 血缘
下载PDF
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论新中国电影六十年的叙事嬗变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显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4,共15页
从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角度,新中国电影60年叙事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单纯的社会主义现实叙事","极端的政治权力话语叙事"和"走向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新电影叙事"。三个历史时期的叙事嬗变表明,... 从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角度,新中国电影60年叙事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单纯的社会主义现实叙事","极端的政治权力话语叙事"和"走向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新电影叙事"。三个历史时期的叙事嬗变表明,电影叙事的辉煌与繁荣,与电影叙事中的主体及其主体间性保持动态平衡、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状态密不可分。其中代表国家叙事层面的权力—机构主体,其对叙事—创作主体的叙事创新与追求和接受—观众主体的趣味与反馈具有主导性的支配作用,是构筑新中国电影叙事总体风貌和主导模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国家叙事 主体间性 权力—机构主体 叙事—创作主体 接受—观众主体 叙事嬗变
下载PDF
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4
5
作者 皇甫一川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82,共4页
新中国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的许多事情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这一性别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新中国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的许多事情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这一性别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亦是这一“翻天覆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的新中国农村题材影片,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影片中的主角选定在新农村女性形象上,也就实属创作或情理之中的事了。本文期望通过简要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变化,探讨一下这些形象所反映出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农村题材 女性主角 意识形态 演变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中少数民族音乐的融入及意识形态语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一玮 《武陵学刊》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在新中国电影中的呈现,是一个同时涉及电影学和人类学的问题。少数民族音乐参与了中国电影对少数民族历史、政治与文化变迁的再现,并加入到这些影片对场景、故事和意识形态内涵的塑造之中。这些出现在电影中的音乐包含...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在新中国电影中的呈现,是一个同时涉及电影学和人类学的问题。少数民族音乐参与了中国电影对少数民族历史、政治与文化变迁的再现,并加入到这些影片对场景、故事和意识形态内涵的塑造之中。这些出现在电影中的音乐包含了民歌、器乐曲、乐器形象、舞蹈和仪式配乐等形式。电影采集和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的方式,同新中国政治、审美和意识形态及其文化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少数民族音乐 民歌 民间音乐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70年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国强 赫铁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2-19,共8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电影已走过了辉煌灿烂的70年,其间诞生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电影已走过了辉煌灿烂的70年,其间诞生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秀作品.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中国电影 人才培养 优秀作品 习近平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的奠基——兼论“第一波非主流”电影路线 被引量:1
8
作者 启之 《文化与传播》 2012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1949至1951年,新中国电影处于主旋律与多元化共存的格局之中,创作空间上新旧话语的百花齐放,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主张;文化取向上的反美亲苏姿态,延续了三十年代的左翼文艺思维;电影路线上的"非主流"书写,开创了十七年电... 1949至1951年,新中国电影处于主旋律与多元化共存的格局之中,创作空间上新旧话语的百花齐放,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主张;文化取向上的反美亲苏姿态,延续了三十年代的左翼文艺思维;电影路线上的"非主流"书写,开创了十七年电影的三波"非主流"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文化取向 多元化 非主流电影
下载PDF
具有地标性意义的七部新中国电影
9
作者 孙慰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共3页
《芙蓉镇》揭示出"文革"最深远的一个负面影响,即"文革"导致一些人形成了病态而丑陋的人格。《小花》在后文革时代率先尝试了从革命豪情向人伦温情的转轨。《黄土地》重新书写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红高粱》则重新塑造了中国人的民... 《芙蓉镇》揭示出"文革"最深远的一个负面影响,即"文革"导致一些人形成了病态而丑陋的人格。《小花》在后文革时代率先尝试了从革命豪情向人伦温情的转轨。《黄土地》重新书写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红高粱》则重新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形象和国民形象。《秋菊打官司》凸显了国人对干群关系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阳光灿烂的日子》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从国家话语/官方话语的单一形态,转型为国家话语/官方话语与公民话语/个人话语和民间话语同时并存、良性互动的多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国家形象 国家话语 民间话语
下载PDF
1959年: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
10
作者 陈吉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7-28,共2页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并没有立刻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批判《武训传》、三反五反、批判胡风、肃反、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使得电影步履艰难地前行着。直到1959年才迎来第一个高潮、一个昙花一现般的却令国人兴奋不已的...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并没有立刻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批判《武训传》、三反五反、批判胡风、肃反、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使得电影步履艰难地前行着。直到1959年才迎来第一个高潮、一个昙花一现般的却令国人兴奋不已的高潮。这一年共生产故事片和戏曲片81部,数量虽然低于1958年的105部,但总体质量却有明显提高。《五朵金花》、《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风暴》、《林则徐》、《老兵新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电影制片厂 林家铺子 影片 大跃进 林则徐 国际电影 政治运动 故事片 高潮
下载PDF
论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20,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产故事片创作在各个历史阶段对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建构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从对"崇高美"的推崇、"悲剧美"的渲染、"朴素美"的倡导,到在银幕上表现"宏大美""壮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产故事片创作在各个历史阶段对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建构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从对"崇高美"的推崇、"悲剧美"的渲染、"朴素美"的倡导,到在银幕上表现"宏大美""壮丽美",再到"绚丽美""杂糅美""暴力美学""技术美"的营造与建构,以及对"悲剧美""崇高美"的多元化发展和突破,中国电影在不断汲取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优良传统的营养及学习借鉴西方电影美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应该汲取的教训。回顾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发展演变的历程,细致梳理和深入探讨各个历史阶段电影创作的美学特点,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并深入探究其与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传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于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理论建构来说,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中国电影的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来说,抑或是对于更好地促进国产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来说,均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美学形态 美学风格 发展演变 经验教训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70年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9-66,共8页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电影的发展沉积而成的主要经验,包括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形成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成功跨越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形成多样的表现形态与形成主流电影的包容形态。同时具体分析了新中国电影前17年、改革开放...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电影的发展沉积而成的主要经验,包括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形成中国电影的文化形态、成功跨越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形成多样的表现形态与形成主流电影的包容形态。同时具体分析了新中国电影前17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电影特色,确认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之林中具有独特价值体系和创作优势且不可或缺的电影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70年发展 价值观 主流形态 中国电影学派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上)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菊彬 姚晓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7,共9页
序论电影政策是由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对电影制作及电影业的发展具有政治和法律效用的一种规范。新中国的电影政策一直是直接规范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借助于对新中国电影政策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分析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实绩... 序论电影政策是由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对电影制作及电影业的发展具有政治和法律效用的一种规范。新中国的电影政策一直是直接规范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借助于对新中国电影政策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分析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实绩,而且更可以分析决定这实绩的社会动机和历史倾向;不仅可以分析每一种特殊的创作现象,而且更可以分析隐藏在种种创作现象背后的某种联系和规律。事实上,面对新中国电影纷呈复杂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文化部 指导委员会 毛泽东 周恩来 武训 政治运动 工农兵 领导人 领导工作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事业领导机关的建立和电影事业的初期发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海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8-60,共3页
在最近一年来,我送走了我上兴山从影50周年,又送走了我随调进京50周年。接着,又将迎来新中国电影事业领导机关成立50周年,也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回忆既往,半个世纪以来,在我从事电影事业的生涯中,使我最值... 在最近一年来,我送走了我上兴山从影50周年,又送走了我随调进京50周年。接着,又将迎来新中国电影事业领导机关成立50周年,也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回忆既往,半个世纪以来,在我从事电影事业的生涯中,使我最值得回忆、最值得怀念的事,是在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事业 新中国电影 领导机关 电影制片厂 袁牧之 企业化 文化部 电影放映网 社会主义改造 电影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主旋律流变及其特征——基于新中国电影70年的考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显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0-46,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电影与共和国同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抚今追昔,回溯峥嵘岁月,中国电影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在中国电影人辛勤耕耘和海内外广大华人观众的共同支持下,新中国电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征...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电影与共和国同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抚今追昔,回溯峥嵘岁月,中国电影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在中国电影人辛勤耕耘和海内外广大华人观众的共同支持下,新中国电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征程中作出了自己卓有成效的伟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 中华民族复兴 主旋律 披荆斩棘 伟大贡献 辉煌成就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云阶 朱天纬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9-57,共9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电影音乐是新音乐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极有成就的部分,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作曲家都参加了电影音乐创作。中国电影音乐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在创作上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并为新中国的电影音乐事业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电影音乐是新音乐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极有成就的部分,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作曲家都参加了电影音乐创作。中国电影音乐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在创作上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并为新中国的电影音乐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中国40年来,电影音乐创作者们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和进步电影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创建中国电影音乐学派的道路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可喜成就。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1949年—1957年1949年4月,中央电影局在北平成立。同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解放区与国统区电影音乐工作者胜利会师。中央电影局成立了音乐工作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导演 电影手法 新中国电影 影片 主题歌 女主人公 文艺工作者 音乐奖 表现手法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大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8,共7页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袁牧之 电影事业 电影工作者 工农兵 解放区 纪录片 革命宣传 电影制片厂 艺术片
下载PDF
秦威──新中国电影美术的杰出代表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70,共16页
关键词 电影美术 水彩画创作 新中国电影 《青春之歌》 美术设计 空间结构 电影创作 戏曲片 电影造型 杨门女将
下载PDF
从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到新时代电影——论新中国70年电影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鸿 《未来传播》 2019年第6期2-6,110,共6页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的中国电影经历和正在经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出一批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经典文本,特别是1959-1965年期间,形成了第一个创作高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伤痕&qu... 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的中国电影经历和正在经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出一批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经典文本,特别是1959-1965年期间,形成了第一个创作高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的发展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同时也在电影产业发展上进入了黄金时代;当下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完成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成为新时代对电影的发展诉求。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电影都形成了其不同的主题表达、美学风格、叙事方式和传播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时期电影 时代电影 当代中国电影
下载PDF
亲历和见证新中国电影成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强 《档案春秋》 2017年第4期13-15,共3页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全年生产故事片772部,票房457.12亿元,观众人次13.72亿,实现了产业化改革(1993年)以来连续24年的增长。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我和新中国电影一起成长,亲历、见证了它的波澜起伏和革...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全年生产故事片772部,票房457.12亿元,观众人次13.72亿,实现了产业化改革(1993年)以来连续24年的增长。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我和新中国电影一起成长,亲历、见证了它的波澜起伏和革故鼎新。孩提时代的神往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中,电影绝对是一道抹不去的靓丽风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经济条件都很拮据,文化生活也很单涮,电影大概是人们唯一可以和可能享用的“高档”精神娱乐活动。对于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孩提时代 产业化改革 电影艺术》 平原游击队 好莱坞大片 三毛学生意 民族电影 好莱坞电影 世界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