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据跨域流通泛安全边界防护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少勇 刘岩 +3 位作者 邵苏杰 臧志斌 杨超 亓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11,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涉及多业务系统、多部门、多方主体间进行海量、异构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电力数据的内外部网络环境与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化,数据流通的脆弱性风险加剧。首先,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数据流的类型与特性,概括电力数据流通安全防护面临的新形势;其次,基于专用数据处理器(DPU)的高性能流量编排和多功能安全网关能力,构建面向电力数据跨域流通安全增强的泛安全边界,凭借数据面可编程技术沟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双维度安全能力,提出基于DPU的数据跨域流通协同防护技术应用方案;最后,阐释DPU在不同电力通信网络层次的部署方式、价值与关键技术,分析现阶段DPU在电力领域应用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据流通 专用数据处理器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 安全防护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谐波溯源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媛媛 许庆燊 +3 位作者 马钊 丁磊 王同勋 李可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9,共16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伴随多类型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系统,源网荷储谐波源交互影响,谐波污染加剧且复杂多变,呈现全局化特征,影响了电力系统优质可靠供电。文中聚焦多类...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伴随多类型电力电子设备大规模接入系统,源网荷储谐波源交互影响,谐波污染加剧且复杂多变,呈现全局化特征,影响了电力系统优质可靠供电。文中聚焦多类型谐波源交互作用下的谐波来源追溯,深度融合先进数字技术在数据资源和智能协作的优势进行主导源头辨识和谐波贡献评估。首先,围绕谐波溯源概念,分析其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然后,阐述了谐波溯源研究现状,指出关键技术的发展新需求。基于此,利用数字电网技术架构设计了云-边-端协同溯源策略。针对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阐述了谐波源确定在数据采集、机理分析、协同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数字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灵活发展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 数字化 谐波溯源 电能质量 云-边-端协同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一)理念与构想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光宇 范帅 +3 位作者 李祖毅 肖居承 孟琰 严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6,共13页
新型电力系统重塑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电力市场机制也需随之改变。首先,分析指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下市场机制设计的首要目标;围绕该目标给出了市场机制应具备的特点,包括利于激发调节动力、释放调节能力、接纳各种新型调... 新型电力系统重塑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电力市场机制也需随之改变。首先,分析指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是新型电力系统下市场机制设计的首要目标;围绕该目标给出了市场机制应具备的特点,包括利于激发调节动力、释放调节能力、接纳各种新型调节资源等。其次,对世界各国现货市场普遍采用的分时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与新型电力系统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包括市场主体调节贡献无法被量化表征,市场主体连续运行特性与分时交易机制相矛盾、调节能力难以完全释放,以及难以满足海量柔性资源直接参与电力市场的需求等。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方式,转而提出整体交易机制与电力互替品概念,介绍了形成与交易电力互替品的主要思路,并以电力互替品为核心构想了新型市场机制。该机制可通过调节责任划分量化各主体调节贡献,激发市场主体的调节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市场主体主动优化自身运行方式,释放调节能力;具有易于扩展的优势,可轻松接纳新型电力系统下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型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新能源消纳 电力互替品 分时交易 整体交易机制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长时储能技术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居文平 王一帆 +1 位作者 赵勇 谢小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 随着未来我国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将应对更加严峻的挑战。长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平衡电网需求、提高电网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用。长时储能在系统的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介绍了目前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分析长时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其次,分别总结了压缩空气储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熔盐储能、氢储能5种长时储能的技术原理及路线、现有的示范应用项目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长时储能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中长时储能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长时储能 新型储能技术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西胜 李伟 沈晓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91,共14页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在源网荷各端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储能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如何合理、经济地利用好储能的关键是规划配置方法。在对储能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应用场景和运行模式复杂化、储能技术多样化等新变化对储能规划方法的影响;提出了新能源聚集区考虑时空互补和共享机制的储能规划方法、电网侧充分市场竞争下的储能与输配电系统协同规划方法,以及用户侧电、热、氢多元储能合作/竞争共存下的规划方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未来应注重电力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整体协调性、储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内生博弈机制的影响,以及规划方案在多目标多场景下的迁移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规划方法 新型电力系统 共享储能 博弈机制 迁移学习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涛 梁敏航 +3 位作者 罗庆全 蓝超凡 王艺澎 潘振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4-3338,共15页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型迭代成本高等难题。因此,高度多元集成、绿色持续可靠、云边端深度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有望成为新范式。该文首先以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构建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融合贯通的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国产化高频新型传感技术、绿色供能的高性能嵌入式芯片技术、高可靠性灵活组网技术、轻量化模型推理技术、云边协同资源共享技术和在线学习持续迭代技术。并进一步展望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软件定义硬件、业务-算力微服务、多层分布式泛在智能和电力大模型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物联网 专用传感 边缘智能 云边协同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双向门控单元新型电力系统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德文 安涵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强,现有预测方法难以对其实现高精度预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针对电力负荷的强随机性和强波动性,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强,现有预测方法难以对其实现高精度预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针对电力负荷的强随机性和强波动性,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对电力负荷历史序列进行初步分解,使负荷序列更加平稳。随后,对初步分解得到的强非平稳分量运用连续变分模态分解进行二次分解,降低其预测难度。最后,为充分学习电力负荷的时序特征,在预测过程构建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现有优秀预测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超短期负荷 负荷预测 二次分解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面向云边端架构的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克河 韩扬 +3 位作者 田峥 孙毅臻 吴雨希 过耀东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朝着云边端一体化方向发展,云边端架构带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安全、非法操作、缺乏标准化集成方案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结合云边端架构特点的基于属性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案(cloud-edge-...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朝着云边端一体化方向发展,云边端架构带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隐私安全、非法操作、缺乏标准化集成方案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结合云边端架构特点的基于属性的安全访问控制方案(cloud-edge-device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CED-ABAC),方案通过边缘融合终端进行重加密,既保护数据安全,又减轻终端设备的通信开销,在策略授权方面,使用可扩展的访问控制标记语言(extensible access control markup language,XACML)设计授权策略和策略匹配算法,实现对多终端访问控制策略的同时下发,更高效地解决标准化集成问题。同时通过实验仿真,证明CED-ABAC方案的效率和性能相比于已有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云边端 访问控制 XACML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模型驱动技术:现状、机遇与挑战
10
作者 李刚 方鸿 +3 位作者 刘云鹏 杨强 赵晓林 汪佐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4-2878,共15页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信息化技术与能源电力科学深度耦合,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探究电力系统在大模型时代潮流下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系...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信息化技术与能源电力科学深度耦合,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探究电力系统在大模型时代潮流下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当前电力系统的数智化发展现状以及在新的场景需求下遇到的难点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了以多模态大模型为代表的具备深度场景解析和语言描述能力的大模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了其在几个典型场景下的相关应用成果,证明大模型技术可行性的同时,进一步总结了大模型技术在相关电力场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性问题。最后对未来大模型技术如何与电力系统实现紧密融合做了展望与建议。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智化发展提供参考,助力能源电力领域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多模态 大模型 平行智能 可解释性 电力安全
下载PDF
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极端场景研究及应对综述
11
作者 郭红霞 陈凌轩 +3 位作者 张启 黄河 马骞 王建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75-3991,I0002,I0004,I0005,共20页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受能源转型政策、地缘政治影响一次能源供应与负荷水平均呈现强不确定性。中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极端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凸显并呈现出加剧趋势。基于此...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受能源转型政策、地缘政治影响一次能源供应与负荷水平均呈现强不确定性。中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极端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凸显并呈现出加剧趋势。基于此,从极端场景基本内涵、模拟与生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应对措施等角度入手,总结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极端场景研究。首先,归纳了极端场景的定义与特性,指出了极端场景与极端事件、最恶劣场景等概念之间联系,归纳了极端场景集的构建方法;随后,针对极端场景小样本特性,梳理了极端场景的直接与间接生成方法;探讨了极端场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具体应用领域;最后,结合现有研究与实际工程案例从4个层面提出了极端场景的应对策略,并指出了极端场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后续建设灵活可靠、供需平衡的电力系统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 应对策略 可再生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场景生成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
12
作者 别朝红 卞艺衡 +3 位作者 张理寅 黄玉雄 孙思源 李更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049-7067,I0002,共20页
保障电力安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新能源不确定性、设备低抗扰与弱支撑性等特征变化叠加日益严峻的极端事件威胁,使得提升电力系统弹性、防范电力安全风险成为一项复杂且具有... 保障电力安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新能源不确定性、设备低抗扰与弱支撑性等特征变化叠加日益严峻的极端事件威胁,使得提升电力系统弹性、防范电力安全风险成为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在详细介绍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提升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风险评估—投资规划—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层面归纳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电力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技术,系统分析各层面的关键技术与研究重点。最后,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安全的实现路径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极端事件 高比例新能源 弹性 风险评估 多指标要素效益分析 协同运行 灵活资源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互替品市场——(二)商品形态及形成机理
13
作者 何光宇 肖居承 +3 位作者 范帅 石智豪 严正 李祖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39,共12页
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理论是在新能源占比极低情况下提出的,其所依据的“分时交易”假设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日渐趋高、调节需求日益增加的新情况。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基本假设,将功率曲线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交易,... 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理论是在新能源占比极低情况下提出的,其所依据的“分时交易”假设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日渐趋高、调节需求日益增加的新情况。为此,文中舍弃“分时交易”的基本假设,将功率曲线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交易,探讨商品形态及形成机理。首先,分析对比“分时交易”与系列论文提出的“整体交易”中商品的形态,揭示“分时交易”中电力商品在各时段同质的假设在实际中不能成立的根本原因。其次,从市场组织者角度出发,探讨电力互替品的性质与形成过程,指出电力除具备生产使用价值外,还具有平衡价值,并定义互替电量、调节电量分别对这两种价值进行表征与量化。进而,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以电力互替品的形成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市场主体自主优化形成电力互替品的方法。进一步指出,各主体还可互补聚合形成电力互替品,适应海量分散的新型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最后,算例从量、质、价三个方面展示电力互替品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电力互替品形成成本的关键因素。电力互替品的形成过程,正是市场主体从计划式的“被动提供灵活性”变为市场化的“主动提供灵活性”的过程,也正是系统调节能力的挖掘提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现货市场 整体交易 电力互替品 调节容量 互替电量 新能源
下载PDF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小圣 刘欢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培养新型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人才对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至关重要。原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大都围绕火电和水电展开教学,涉及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和知识点都有所欠缺。本次教学改革采用“讲授课+翻转课堂+研讨课”的形式,致... 培养新型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人才对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至关重要。原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大都围绕火电和水电展开教学,涉及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和知识点都有所欠缺。本次教学改革采用“讲授课+翻转课堂+研讨课”的形式,致力于培养面向“双碳”目标的新型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电气工程 新型电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用户特性立体应用模式初探
15
作者 余涛 王艺澎 +3 位作者 罗庆全 蔡新雷 刘熙鹏 梁敏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2848,共16页
随着新型负荷的广泛接入与虚拟电厂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的负荷结构与频繁的网荷交互使得用户特性应用在数据融合、特性挖掘和业务赋能面临关键挑战。因此,该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用户特性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电... 随着新型负荷的广泛接入与虚拟电厂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的负荷结构与频繁的网荷交互使得用户特性应用在数据融合、特性挖掘和业务赋能面临关键挑战。因此,该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用户特性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用户特性立体应用模式,贯通了“多源数据-多维特性-多元模块-多样业务”的应用链路。然后,针对该模式实践中海量多源数据可用性差、特性刻画灵活性低、业务贯通复杂性高的核心技术难题,立足于近期大语言模型备受关注的显著能力与智能体应用范式,分别在自适应数据治理、对话式数据交互、自动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应用系统架构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进一步,更通过用电数据库交互与业扩报装接入优化的案例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地开展用户特性应用,有望在实际中应对用户侧业务面临的关键挑战。最后,对大语言模型赋能用户侧海量资源管控以及系统智能水平跃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用户特性 立体应用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随机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图深度学习稳定指标概率分布评估模型
16
作者 管霖 陈鎏凯 +1 位作者 陈灏颖 李永哲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8,138,共12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大规模随机性出力特点导致目前在线暂态稳定扫描结论面临失效风险,这一问题从元件建模精度、系统拓扑适应性和计算速度三个方面同时对现有方法提出挑战。因此提出了基于重概率化改进的置信带方法和图深度学习的稳... 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大规模随机性出力特点导致目前在线暂态稳定扫描结论面临失效风险,这一问题从元件建模精度、系统拓扑适应性和计算速度三个方面同时对现有方法提出挑战。因此提出了基于重概率化改进的置信带方法和图深度学习的稳定指标概率分布及置信带评估模型,通过图深度学习模型快速评估少量采样点,再由重概率化置信带方法扩增结果,利用标签共现知识引导时域仿真对准确率进行增强,最后使用置信带方法给出随机出力下的稳定概率分布和区间形式的评估结论。该方法优点在于利用了图深度学习的拓扑适应能力和快速计算特点,且不受元件建模精度限制,置信带计算结论具有可靠的理论背景,能够评估稳定概率分布。在IEEE-39和IEEE-300节点系统上的评估精度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高精度地预测指定方式暂态稳定指标,并给出可靠的概率评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随机性 新型电力系统 暂态功角稳定 概率评估 图深度学习 置信带 重概率化
下载PDF
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
17
作者 孔慧超 黄学劲 +3 位作者 王文钟 雷一 彭静 李海波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 我国工业园区电能消耗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针对依托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园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方法。首先,开展电力和电量需求预测并进行电力电量初平衡;然后,基于受端源网荷储协同作用并充分考虑园区节能、电能替代、各类分布式电源、储能和需求响应能力的作用进行电力电量再平衡,由此确定园区年度外调电和区内自产电的比例,进一步建立包含低碳效应和电力系统规模变化在内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对电力电量再平衡带来的变配电容量缩减规模和降碳效用进行评价。以我国南方某工业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再平衡为例对以上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园区203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10.1%,用电综合碳排放因子由0.60 kg/(kW·h)降至0.54 kg/(kW·h);2060年变配电规划容量可缩减9.57%,电能替代实现减碳5.85万t/a,可为受端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电力电量平衡 负荷预测 电能替代 储能 低碳 工业园区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电站高质量发展探究
18
作者 李泓泽 李栩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1-59,共9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灵活性资源有了更高要求。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技术成熟的储能电站,在解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负...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灵活性资源有了更高要求。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技术成熟的储能电站,在解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负荷波动方面发挥重要价值,能够同时应对源荷双侧的挑战。然而,抽水蓄能电站成本回收机制的不清晰对其发展模式造成阻碍,本文依据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属性,对抽水蓄能电站成本回收机制提出建议,推动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抽水蓄能电站 成本回收机制 容量电价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李欣 王艳 +1 位作者 高宁 黄兴德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1期78-93,共16页
颠覆性技术对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和深度脱碳具有重大颠覆性影响。尽早识别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颠覆性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决策和政府能源电力战略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为把握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现状,首先对颠覆性技术... 颠覆性技术对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和深度脱碳具有重大颠覆性影响。尽早识别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颠覆性技术,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决策和政府能源电力战略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为把握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现状,首先对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国内外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现状;其次,系统梳理现有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并归纳总结各种识别方法的优势、不足及适用条件;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方向: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将多源数据融合纳入到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中;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纳入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的事前识别研究;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不同环节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颠覆性技术 识别方法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传感芯片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12
20
作者 秦潘昊 陈威宇 +3 位作者 胡秦然 杜力 吴在军 杨生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5,共13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电力关键设备运行环境发生改变,运行过程也面临更多风险。电力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是其正常运行的保障,但目前仍存在不足。集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信息传输功能于一体的传感芯片将能够实现...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电力关键设备运行环境发生改变,运行过程也面临更多风险。电力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是其正常运行的保障,但目前仍存在不足。集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信息传输功能于一体的传感芯片将能够实现在线、实时、准确的关键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文中从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传感芯片的基本概念出发,综述了传感芯片的传感采集、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及信息传输4项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关键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未来电力关键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设备 传感芯片 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