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077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橄榄属植物研究现状
1
作者
汪静怡
吴妍
谢光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5,共6页
新石器时代先民对植物资源利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橄榄属植物是广西地区重要植物资源,然而有关橄榄属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所发现的橄榄属遗存及其研究方法,进一步强调了拓宽识别方法对橄榄属遗存研究的重...
新石器时代先民对植物资源利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橄榄属植物是广西地区重要植物资源,然而有关橄榄属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所发现的橄榄属遗存及其研究方法,进一步强调了拓宽识别方法对橄榄属遗存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对橄榄属遗存及其研究方法的梳理,不仅有助于理解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先民对橄榄属植物的利用情况,也为解读橄榄属植物在这一地区的驯化史、环境史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橄榄属
新石器时代
植物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石器时代出土漆器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2
作者
秦小丽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漆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与早期陶器一样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与利用的结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是中国与日本。我国长江下游在距今8200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漆...
漆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与早期陶器一样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与利用的结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是中国与日本。我国长江下游在距今8200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漆器,而日本绳文时代鸟滨遗址也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红色漆梳。本文在梳理中日两国新石器时代出土资料的基础上,从漆器原料、制漆工具、制作技术及科技分析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艺术性和礼仪性进行了跨区域比较分析。漆器作为早期国家祭祀礼仪体系的物化体现之一,彰显了漆器手工业在东亚早期国家进程中具有的重要性和对周边其他国家地区的影响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东亚早期漆器
跨区域比较
早期国家
祭祀礼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时代薛家岗遗址
3
作者
无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薛家岗遗址于1977年12月发现,1979-200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对薛家岗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600余件,以石器、玉器、陶器为主,石器选材讲究,制作精良,以多孔石刀和彩绘石钺、铲最为精...
薛家岗遗址于1977年12月发现,1979-200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对薛家岗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600余件,以石器、玉器、陶器为主,石器选材讲究,制作精良,以多孔石刀和彩绘石钺、铲最为精美,其中9孔石刀陈列于国家博物馆。陶器以夹砂黑陶、泥质红陶为主,手轮兼制,刻有纹饰,反映了当时已熟练掌握渗碳技术。玉器有环、璜、管、块、扣、琮等,造型丰富,雕刻精美,图案对称,工艺水平高超。薛家岗出土器物特点突出,型式多样,风格演变衔接紧密,分类次序较为清晰,既体现多元性文化特色,又独树一帜,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文化
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学文化
出土器物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
国家博物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夹口山遗址发掘为中心 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探索
4
作者
钟倩(文/图)
向其芳(文/图)
李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7期20-29,共10页
九里岗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交会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当阳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九里岗由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5公里的主岗及其延展的众多支岗组成,北至庙前镇北小烟墩,南至胡家咀,东至漳...
九里岗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交会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当阳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九里岗由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5公里的主岗及其延展的众多支岗组成,北至庙前镇北小烟墩,南至胡家咀,东至漳河,西、南部至漳河支流瓦窑河,面积约16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发掘
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
山前地带
行政区划
庙前
漳河
过渡阶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百年收获
5
作者
王晓阳
张红英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宁夏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过百年。新石器考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同时也存在着后续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回顾宁夏新石器考古工作的历史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
宁夏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过百年。新石器考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同时也存在着后续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回顾宁夏新石器考古工作的历史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宁夏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百年
文化谱系
科技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北部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概述
6
作者
陈虞添
《新丝路》
2024年第14期87-89,共3页
广西北部湾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河流众多,有山岗、洞穴、滨海贝丘等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初步梳理,阐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现状、类型及特征,并对年代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博
韩子超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淮河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地理单元上的过渡中心,也是史前文化交流碰撞的“漩涡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期两区域以淮河及其支流为纽带开启了文化上的互动交流,并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直接促进了淮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对淮...
淮河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地理单元上的过渡中心,也是史前文化交流碰撞的“漩涡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期两区域以淮河及其支流为纽带开启了文化上的互动交流,并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直接促进了淮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对淮河上游所在中原地区文化传播与扩散及早期中国各地考古学文化由分散、孤立走向交流、融合形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中期
文化交流互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思路设计
8
作者
邢楷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6期17-19,共3页
在全国大部分历史类博物馆中,新石器时代部分的讲解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过于久远的年代、匮乏的信史资料、灿若星斗的文化类型、不断更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等都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讲解工作带来了较高的难度。现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
在全国大部分历史类博物馆中,新石器时代部分的讲解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过于久远的年代、匮乏的信史资料、灿若星斗的文化类型、不断更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等都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讲解工作带来了较高的难度。现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展陈特征对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方式展开探讨,意图寻找一种将文物、文化、文明融会贯通的讲解思路,力求向观众尽可能完整地展现我国新石器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史,阐明不同文化类型下主要文物的特征及其背后生产力发展的脉络,以期为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思路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
国家博物馆
融会贯通
基本陈列
讲解方式
文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再探讨
9
作者
周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多出土于沙丘遗址中,器型和纹饰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环珠江口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重点对中山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器的年代、用途、文化性质和源流等进行了探析,还原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
中山地区
新石器时代
彩陶器
文化性质
源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特殊功能房屋
10
作者
阿如娜
《沈阳文旅》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目前已发现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哈民忙哈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聚落,房屋数量众多,大多房屋在营建之初统一规划、朝向一致、成排分布...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目前已发现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哈民忙哈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聚落,房屋数量众多,大多房屋在营建之初统一规划、朝向一致、成排分布。据不完全统计,西辽河流域新石器带发掘房址700余座。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房屋,从使用功能看,用于居住的房址占绝大多数。通过对房屋的研究,除了居住以外用于其他功能的房屋也不在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洼文化
新石器时代
小河沿文化
考古学文化
红山文化
赵宝沟文化
西辽河流域
小河西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新石器时代人面陶塑及相关问题探讨
11
作者
李维维
陈翠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一些人面陶塑,虽数量不多,但独具特色。文章研究立足于山东地区后李文化时期的人面陶塑,着重对造型特征、雕塑技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山东地区
人面陶塑
制作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分析
12
作者
崔润华
邹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文章介绍了新石器时代辽宁辽东地区的工具出土情况,按各个典型遗址的时间先后顺序,对其中出土的工具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形态等情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
经济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杭嘉湖平原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设计看实用美学精神
13
作者
张新克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50,共8页
运用类型学、设计学方法比较并分析三足陶器的功能、器型类别及足型设计特征,从实用美学的角度论证三足陶器中的尚用、尚简、尚美的精神,以期窥见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的美学价值以及对后世造物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三足陶器
造型
实用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灰面-草拌泥地坪——西头遗址新石器时代复合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14
作者
王茜蔓
李婷
+6 位作者
严景臣
杨富巍
刘妍
先怡衡
张坤
唐丽雅
陈欣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14-2522,共9页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一处包含了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丰富遗存的人类文化遗迹。在该遗址的上西头村和南头村发掘点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窑洞式房址,且部分房址的地坪为“白灰面-草拌泥”复合建筑材料,保存较为完整...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一处包含了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丰富遗存的人类文化遗迹。在该遗址的上西头村和南头村发掘点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窑洞式房址,且部分房址的地坪为“白灰面-草拌泥”复合建筑材料,保存较为完整。本文首先采用了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白灰面-草拌泥”地坪的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为进一步解决样品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分析和技术原理等问题,又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分析仪(TGA-DSC)、能谱仪(ED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白灰面”、草拌泥以及“白灰面-草拌泥”交界面进行了成分的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白灰面”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由料礓石烧制后经过碳酸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白灰面”有三层,应是经过三次涂抹叠加而成,每层白灰面厚度都基本一致且均不超过1 mm;“白灰面”的基底是草拌泥,其中的秸秆纤维起加筋强化和抑制开裂作用;涂抹“白灰面”时,石灰水渗入草拌泥中而氢氧化钙发生碳酸化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有助于草拌泥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白灰面”和草拌泥两种建筑材料至今仍结合紧密,两者之间仅有10~20μm的间距,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已经广泛掌握了“白灰面-草拌泥”这种复合建筑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远古先民对于天然材料的认识、利用以及梳理传统建筑科技文明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旬邑西头遗址
“白灰面”
草拌泥
复合建筑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方法演变试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马洪路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90-98,共9页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如何,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不清楚的。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裴李岗与河北磁山遗址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极大地关注。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发现...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如何,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不清楚的。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裴李岗与河北磁山遗址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极大地关注。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发现,对探讨我国农业的起源和畜牧业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给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我国农业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因此,对裴李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
新石器时代
早期
磨盘
新石器时代
遗址
加工方法
谷物
仰韶文化
磨棒
生产工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储粮遗存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16
作者
刘丹
张立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演进与农业发展同步,而储藏类遗存是农业定居生活的直接表现。本文以历时性变化为主线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梳理了储粮窖穴的演变过程,发现其呈现出了从无到有、从无规划到有规划的演变历程。文中结合学界既有认...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演进与农业发展同步,而储藏类遗存是农业定居生活的直接表现。本文以历时性变化为主线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梳理了储粮窖穴的演变过程,发现其呈现出了从无到有、从无规划到有规划的演变历程。文中结合学界既有认识予以述评总结出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农业演进
储粮窖穴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大水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状况及葬式
17
作者
滕逍霄
代玉彪
+1 位作者
原海兵
白九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4-778,共15页
重庆大水田遗址是近年三峡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墓葬出土的数量较多、葬式丰富的人骨材料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十分罕见。本文立足于该遗址2014年度出土的大溪文化时期的248例人骨材料,研究了该人群的人口特征、健康状况、营养水平、身高...
重庆大水田遗址是近年三峡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墓葬出土的数量较多、葬式丰富的人骨材料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十分罕见。本文立足于该遗址2014年度出土的大溪文化时期的248例人骨材料,研究了该人群的人口特征、健康状况、营养水平、身高和埋葬姿势等,并结合考古背景探讨了生业经济、人地关系和丧葬葬式演变特征等。研究表明,三峡地区史前人群非常适应周边聚落分散、水网密集、野生资源富集的山地环境,当时人们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旱作农业为辅,过着安定和平的生活。同时,山地陡坡和相对封闭的地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健康。该研究为我们考察本区域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对葬式的考察表明时人在埋葬亡者时对尸身进行了有意识地屈肢陈置,且葬式存在由“屈”向“直”的历时性演变特征。随着大溪文化的衰落,三峡地区屈肢葬式渐次退出历史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
人骨
葬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贝丘遗址考古发现探析广西新石器时代医药卫生的发展
18
作者
覃文波
朱智德
+2 位作者
罗宏筝
宁小清
陆一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主要有洞穴贝丘遗址、河旁台地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三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柳江、浔江、桂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河岸及其冲积后所形成的平原[1],目前已经发现并挖掘的贝丘遗址有40余处。...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主要有洞穴贝丘遗址、河旁台地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三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柳江、浔江、桂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河岸及其冲积后所形成的平原[1],目前已经发现并挖掘的贝丘遗址有40余处。贝丘遗址的主要特征是地层中出现大量的贝壳堆积,遗址中发现人类居址、墓葬、工具以及动植物等遗存,这些丰富的遗存为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生存活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医药卫生状况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广西
贝丘遗址
医药卫生
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2022年调查简报
19
作者
王永平
付琳
+6 位作者
王长喜(摄影)
翟雨洁(摄影)
张硕(绘图/整理)
刘玮玮(绘图/整理)
韩诚程(绘图/整理)
王晓阳(绘图/整理)
林映君
《福建文博》
2023年第3期7-16,共10页
南浦溪是闽江上游支流建溪上源,流域内历代遗存丰富。2022年7-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对南浦溪流域开展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题调查,共调查遗址146处,收获大量陶、原始瓷、石器标本。本次调查为闽北...
南浦溪是闽江上游支流建溪上源,流域内历代遗存丰富。2022年7-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对南浦溪流域开展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题调查,共调查遗址146处,收获大量陶、原始瓷、石器标本。本次调查为闽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的构建、聚落考古与史前生业经济的研究补充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浦溪流域
新石器时代
青铜
时代
闽越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分析
20
作者
易璇
马志坤
翟霖林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8,共8页
本文梳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粮食储存窖穴的分布、形制特点和储存粮食种类,并以汉代单位体积内粮食重量数据为蓝本估算了史前粮食储存量,进而分析了史前储粮窖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以圆形袋状坑为主,存储粮食的...
本文梳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粮食储存窖穴的分布、形制特点和储存粮食种类,并以汉代单位体积内粮食重量数据为蓝本估算了史前粮食储存量,进而分析了史前储粮窖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以圆形袋状坑为主,存储粮食的种类主要为粟、黍及稻等农作物,还包括了藜、橡子等非农作物;储粮窖穴尺寸和容积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并与聚落级别以及用途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窖穴
黄河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橄榄属植物研究现状
1
作者
汪静怡
吴妍
谢光茂
机构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246)资助。
文摘
新石器时代先民对植物资源利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橄榄属植物是广西地区重要植物资源,然而有关橄榄属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所发现的橄榄属遗存及其研究方法,进一步强调了拓宽识别方法对橄榄属遗存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对橄榄属遗存及其研究方法的梳理,不仅有助于理解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先民对橄榄属植物的利用情况,也为解读橄榄属植物在这一地区的驯化史、环境史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广西
橄榄属
新石器时代
植物考古
Keywords
Guangxi
Canarium
Neolithic Age
Archaeobotany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石器时代出土漆器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2
作者
秦小丽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绿松石产源视角下先秦文化互动与交流研究”子课题三“绿松石制品类型和功用研究”(22&ZD243)。
文摘
漆器作为人类早期的重要发明,与早期陶器一样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与利用的结晶。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是中国与日本。我国长江下游在距今8200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漆器,而日本绳文时代鸟滨遗址也出土了距今6000年前的红色漆梳。本文在梳理中日两国新石器时代出土资料的基础上,从漆器原料、制漆工具、制作技术及科技分析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艺术性和礼仪性进行了跨区域比较分析。漆器作为早期国家祭祀礼仪体系的物化体现之一,彰显了漆器手工业在东亚早期国家进程中具有的重要性和对周边其他国家地区的影响与传播。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东亚早期漆器
跨区域比较
早期国家
祭祀礼仪
Keywords
Neolithic Age
early East Asian lacquerware
cross-regional comparison
early states
sacrificial rituals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时代薛家岗遗址
3
作者
无
机构
潜山市文物保护中心
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薛家岗遗址于1977年12月发现,1979-200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对薛家岗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600余件,以石器、玉器、陶器为主,石器选材讲究,制作精良,以多孔石刀和彩绘石钺、铲最为精美,其中9孔石刀陈列于国家博物馆。陶器以夹砂黑陶、泥质红陶为主,手轮兼制,刻有纹饰,反映了当时已熟练掌握渗碳技术。玉器有环、璜、管、块、扣、琮等,造型丰富,雕刻精美,图案对称,工艺水平高超。薛家岗出土器物特点突出,型式多样,风格演变衔接紧密,分类次序较为清晰,既体现多元性文化特色,又独树一帜,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关键词
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文化
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学文化
出土器物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
国家博物馆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夹口山遗址发掘为中心 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探索
4
作者
钟倩(文/图)
向其芳(文/图)
李杭(文/图)
机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大众考古》
2024年第7期20-29,共10页
文摘
九里岗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交会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当阳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九里岗由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5公里的主岗及其延展的众多支岗组成,北至庙前镇北小烟墩,南至胡家咀,东至漳河,西、南部至漳河支流瓦窑河,面积约16平方公里。
关键词
遗址发掘
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
山前地带
行政区划
庙前
漳河
过渡阶段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百年收获
5
作者
王晓阳
张红英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基金
宁夏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宁夏南部地区仰韶文化研究”(22NXBKG01)
宁夏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类)研究项目“宁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研究”(23NXYBDH08)。
文摘
宁夏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过百年。新石器考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同时也存在着后续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回顾宁夏新石器考古工作的历史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宁夏力量。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百年
文化谱系
科技考古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北部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概述
6
作者
陈虞添
机构
钦州市博物馆
出处
《新丝路》
2024年第14期87-89,共3页
文摘
广西北部湾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河流众多,有山岗、洞穴、滨海贝丘等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初步梳理,阐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现状、类型及特征,并对年代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博
韩子超
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博物院
出处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基金
202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基础科研项目。
文摘
淮河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地理单元上的过渡中心,也是史前文化交流碰撞的“漩涡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期两区域以淮河及其支流为纽带开启了文化上的互动交流,并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直接促进了淮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对淮河上游所在中原地区文化传播与扩散及早期中国各地考古学文化由分散、孤立走向交流、融合形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淮河中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中期
文化交流互动
Keywords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the mid Neolithic period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分类号
K85.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思路设计
8
作者
邢楷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6期17-19,共3页
文摘
在全国大部分历史类博物馆中,新石器时代部分的讲解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过于久远的年代、匮乏的信史资料、灿若星斗的文化类型、不断更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等都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讲解工作带来了较高的难度。现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展陈特征对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方式展开探讨,意图寻找一种将文物、文化、文明融会贯通的讲解思路,力求向观众尽可能完整地展现我国新石器时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史,阐明不同文化类型下主要文物的特征及其背后生产力发展的脉络,以期为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思路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
国家博物馆
融会贯通
基本陈列
讲解方式
文物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再探讨
9
作者
周剑
机构
中山市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文摘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多出土于沙丘遗址中,器型和纹饰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环珠江口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重点对中山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器的年代、用途、文化性质和源流等进行了探析,还原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
中山地区
新石器时代
彩陶器
文化性质
源流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特殊功能房屋
10
作者
阿如娜
机构
兴安盟文物站
出处
《沈阳文旅》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文摘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目前已发现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哈民忙哈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聚落,房屋数量众多,大多房屋在营建之初统一规划、朝向一致、成排分布。据不完全统计,西辽河流域新石器带发掘房址700余座。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房屋,从使用功能看,用于居住的房址占绝大多数。通过对房屋的研究,除了居住以外用于其他功能的房屋也不在少数。
关键词
兴隆洼文化
新石器时代
小河沿文化
考古学文化
红山文化
赵宝沟文化
西辽河流域
小河西文化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新石器时代人面陶塑及相关问题探讨
11
作者
李维维
陈翠芬
机构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文摘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一些人面陶塑,虽数量不多,但独具特色。文章研究立足于山东地区后李文化时期的人面陶塑,着重对造型特征、雕塑技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山东地区
人面陶塑
制作工艺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分析
12
作者
崔润华
邹静
机构
抚顺博物馆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文摘
文章介绍了新石器时代辽宁辽东地区的工具出土情况,按各个典型遗址的时间先后顺序,对其中出土的工具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形态等情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
经济形态
分类号
K875.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杭嘉湖平原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设计看实用美学精神
13
作者
张新克
机构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50,共8页
文摘
运用类型学、设计学方法比较并分析三足陶器的功能、器型类别及足型设计特征,从实用美学的角度论证三足陶器中的尚用、尚简、尚美的精神,以期窥见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的美学价值以及对后世造物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三足陶器
造型
实用美学
Keywords
Neolithic Age
three-legged pottery
shape
pragmatist aesthetics
分类号
K867.3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灰面-草拌泥地坪——西头遗址新石器时代复合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14
作者
王茜蔓
李婷
严景臣
杨富巍
刘妍
先怡衡
张坤
唐丽雅
陈欣楠
机构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14-252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050121975202)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363)资助。
文摘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一处包含了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丰富遗存的人类文化遗迹。在该遗址的上西头村和南头村发掘点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窑洞式房址,且部分房址的地坪为“白灰面-草拌泥”复合建筑材料,保存较为完整。本文首先采用了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白灰面-草拌泥”地坪的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为进一步解决样品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分析和技术原理等问题,又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分析仪(TGA-DSC)、能谱仪(ED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白灰面”、草拌泥以及“白灰面-草拌泥”交界面进行了成分的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白灰面”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由料礓石烧制后经过碳酸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白灰面”有三层,应是经过三次涂抹叠加而成,每层白灰面厚度都基本一致且均不超过1 mm;“白灰面”的基底是草拌泥,其中的秸秆纤维起加筋强化和抑制开裂作用;涂抹“白灰面”时,石灰水渗入草拌泥中而氢氧化钙发生碳酸化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有助于草拌泥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白灰面”和草拌泥两种建筑材料至今仍结合紧密,两者之间仅有10~20μm的间距,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已经广泛掌握了“白灰面-草拌泥”这种复合建筑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远古先民对于天然材料的认识、利用以及梳理传统建筑科技文明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旬邑西头遗址
“白灰面”
草拌泥
复合建筑材料
Keywords
Neolithic Age
Xitou site
Xunyi
“Baihuimian”
Organic-tempered daub
Composite building material
分类号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方法演变试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马洪路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90-98,共9页
文摘
新石器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如何,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不清楚的。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裴李岗与河北磁山遗址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极大地关注。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发现,对探讨我国农业的起源和畜牧业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给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我国农业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因此,对裴李岗文化。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化
新石器时代
早期
磨盘
新石器时代
遗址
加工方法
谷物
仰韶文化
磨棒
生产工具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储粮遗存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16
作者
刘丹
张立东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8,共9页
基金
2022年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距今10000至4000年文化演进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022XW H090)。
文摘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演进与农业发展同步,而储藏类遗存是农业定居生活的直接表现。本文以历时性变化为主线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梳理了储粮窖穴的演变过程,发现其呈现出了从无到有、从无规划到有规划的演变历程。文中结合学界既有认识予以述评总结出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农业演进
储粮窖穴
研究方法
Keywords
the Neolithic Age
agricultural evolution
grain storage cellars
research methods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大水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状况及葬式
17
作者
滕逍霄
代玉彪
原海兵
白九江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4-778,共15页
基金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2020YFC1521607)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2022CXTD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KG038)。
文摘
重庆大水田遗址是近年三峡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其墓葬出土的数量较多、葬式丰富的人骨材料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十分罕见。本文立足于该遗址2014年度出土的大溪文化时期的248例人骨材料,研究了该人群的人口特征、健康状况、营养水平、身高和埋葬姿势等,并结合考古背景探讨了生业经济、人地关系和丧葬葬式演变特征等。研究表明,三峡地区史前人群非常适应周边聚落分散、水网密集、野生资源富集的山地环境,当时人们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旱作农业为辅,过着安定和平的生活。同时,山地陡坡和相对封闭的地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健康。该研究为我们考察本区域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对葬式的考察表明时人在埋葬亡者时对尸身进行了有意识地屈肢陈置,且葬式存在由“屈”向“直”的历时性演变特征。随着大溪文化的衰落,三峡地区屈肢葬式渐次退出历史的舞台。
关键词
三峡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
人骨
葬式
Keywords
The Three Gorges
Neolithic
Daxi Culture
Human bone
Burial style
分类号
Q983 [生物学—人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贝丘遗址考古发现探析广西新石器时代医药卫生的发展
18
作者
覃文波
朱智德
罗宏筝
宁小清
陆一安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出处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基金
广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重点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ZD006)。
文摘
广西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主要有洞穴贝丘遗址、河旁台地贝丘遗址和海滨贝丘遗址三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柳江、浔江、桂江、红水河、右江、左江等河岸及其冲积后所形成的平原[1],目前已经发现并挖掘的贝丘遗址有40余处。贝丘遗址的主要特征是地层中出现大量的贝壳堆积,遗址中发现人类居址、墓葬、工具以及动植物等遗存,这些丰富的遗存为我们研究当时人类生存活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医药卫生状况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广西
贝丘遗址
医药卫生
考古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09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2022年调查简报
19
作者
王永平
付琳
王长喜(摄影)
翟雨洁(摄影)
张硕(绘图/整理)
刘玮玮(绘图/整理)
韩诚程(绘图/整理)
王晓阳(绘图/整理)
林映君
机构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
出处
《福建文博》
2023年第3期7-16,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文物局南浦溪流域早期遗址专项调查与研究(第一阶段)项目(22-8-35-3500-470)的结项成果。
文摘
南浦溪是闽江上游支流建溪上源,流域内历代遗存丰富。2022年7-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对南浦溪流域开展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题调查,共调查遗址146处,收获大量陶、原始瓷、石器标本。本次调查为闽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的构建、聚落考古与史前生业经济的研究补充了重要的新资料。
关键词
南浦溪流域
新石器时代
青铜
时代
闽越国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分析
20
作者
易璇
马志坤
翟霖林
机构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8,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丰镐遗址制陶作坊燃料利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G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残留物分析视角下中国最早陶器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2YJCZH127)
+1 种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黄土高原与中华文明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辽河地区全新世早中期旱作农业的演变过程与人类适应”(项目编号:41807436)的资助。
文摘
本文梳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粮食储存窖穴的分布、形制特点和储存粮食种类,并以汉代单位体积内粮食重量数据为蓝本估算了史前粮食储存量,进而分析了史前储粮窖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以圆形袋状坑为主,存储粮食的种类主要为粟、黍及稻等农作物,还包括了藜、橡子等非农作物;储粮窖穴尺寸和容积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并与聚落级别以及用途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储粮窖穴
黄河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Keywords
Storage pits
Yellow River middle reaches
Neolithic period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石器时代广西地区橄榄属植物研究现状
汪静怡
吴妍
谢光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石器时代出土漆器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秦小丽
《中原文化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徽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时代薛家岗遗址
无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夹口山遗址发掘为中心 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探索
钟倩(文/图)
向其芳(文/图)
李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宁夏新石器时代考古百年收获
王晓阳
张红英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西北部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概述
陈虞添
《新丝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淮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影响研究
李博
韩子超
《蚌埠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石器时代展览的讲解思路设计
邢楷
《文化产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器再探讨
周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特殊功能房屋
阿如娜
《沈阳文旅》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山东新石器时代人面陶塑及相关问题探讨
李维维
陈翠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辽宁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分析
崔润华
邹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杭嘉湖平原新石器时代三足陶器设计看实用美学精神
张新克
《嘉兴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白灰面-草拌泥地坪——西头遗址新石器时代复合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王茜蔓
李婷
严景臣
杨富巍
刘妍
先怡衡
张坤
唐丽雅
陈欣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我国新石器时代谷物加工方法演变试探
马洪路
《农业考古》
198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储粮遗存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刘丹
张立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重庆大水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健康状况及葬式
滕逍霄
代玉彪
原海兵
白九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从贝丘遗址考古发现探析广西新石器时代医药卫生的发展
覃文波
朱智德
罗宏筝
宁小清
陆一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2022年调查简报
王永平
付琳
王长喜(摄影)
翟雨洁(摄影)
张硕(绘图/整理)
刘玮玮(绘图/整理)
韩诚程(绘图/整理)
王晓阳(绘图/整理)
林映君
《福建文博》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国新石器时代储粮窖穴分析
易璇
马志坤
翟霖林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