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新旧文学经济状况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奇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7,共8页
通过对民国时期新旧文学/文化经济状况的考察,实际上得出一个结论,即新旧文学/文化在运营的总体趋势上分途,新文学/文化依托新型书刊业提供的强大生产力和先进营销手段,占领了大众文化市场,在喧嚷的公共传媒空间压倒了旧文学/文化,成为... 通过对民国时期新旧文学/文化经济状况的考察,实际上得出一个结论,即新旧文学/文化在运营的总体趋势上分途,新文学/文化依托新型书刊业提供的强大生产力和先进营销手段,占领了大众文化市场,在喧嚷的公共传媒空间压倒了旧文学/文化,成为大宗的文化生意。另一方面,旧文学/文化由于受众的不足,不足以采用大规模的复制生产,主要还沿袭着传统的方式,采用手工作坊式的零星制作,但当其退回到中上层文化圈之后,在某些小范围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经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化 旧文学/文化 经济状况
下载PDF
《台湾诗报》与现代时段的台湾旧文学——兼谈史料解读的三重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毅夫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84,共5页
本文认为,顾颉刚于1922年提出的“弄清楚每一个时代的大势”、“求知各时代的‘社会心理’”和“记忆各时代的‘故事’”,乃是史料解读的三重取向;本文将“三重取向”之说贯彻于《台湾诗报》(1924-1925)的解读,从中取得描述和论述现代... 本文认为,顾颉刚于1922年提出的“弄清楚每一个时代的大势”、“求知各时代的‘社会心理’”和“记忆各时代的‘故事’”,乃是史料解读的三重取向;本文将“三重取向”之说贯彻于《台湾诗报》(1924-1925)的解读,从中取得描述和论述现代时段台湾旧文学的若干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诗报》 史料解读的三重取向 台湾旧文学
下载PDF
激进与保守——重评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成琰 《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3期9-14,共6页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发生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这场论辩在五四时期便已决出分晓,它以新文学的高奏凯歌和旧文学的全军覆没而告结束。然而,这段历史和引起的话题却并未终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围绕着新文学与旧文学论...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发生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这场论辩在五四时期便已决出分晓,它以新文学的高奏凯歌和旧文学的全军覆没而告结束。然而,这段历史和引起的话题却并未终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围绕着新文学与旧文学论辩的论辩又一次展开。当年属于旧文学阵营的如林纾、学衡派和甲寅派等重新浮出历史水面,获得了较多的肯定性评价,昔日的守旧、保守姿态也被赋予了正面、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旧文学 文学 论辩 保守 激进 肯定性评价 甲寅派
下载PDF
从《台湾诗荟》(1924-1925)看海峡两岸旧文学的交流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毅夫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文从《台湾诗荟》钩沉发微、取证举例,描述1924-1925年间台湾和大陆旧文学交流之若干状况:《台湾诗荟》同大陆旧派文艺期刊的联系,连雅棠与中华合作社、国学商兑会和南社等大陆旧文学社团的关系及其对大陆旧式文人的评介.本文认为,从... 本文从《台湾诗荟》钩沉发微、取证举例,描述1924-1925年间台湾和大陆旧文学交流之若干状况:《台湾诗荟》同大陆旧派文艺期刊的联系,连雅棠与中华合作社、国学商兑会和南社等大陆旧文学社团的关系及其对大陆旧式文人的评介.本文认为,从《台湾诗荟》看到的史实说明和证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曾隔绝,即使在日据台湾时期,此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诗荟》(1924-1925) 连雅棠 海峡两岸 旧文学交流 史料
下载PDF
旧文学强势主导下的中国电影——兼析旧市民电影《夺国宝》(1926,残片)
5
作者 袁庆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62,共13页
旧电影即旧市民电影,是1932年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唯一的国产电影形态。旧市民电影以噱头、打斗和闹剧为核心元素,以社会教化为主题,以婚姻家庭和武侠神怪为主要题材,其依托和取用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是与新文学、新文化... 旧电影即旧市民电影,是1932年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唯一的国产电影形态。旧市民电影以噱头、打斗和闹剧为核心元素,以社会教化为主题,以婚姻家庭和武侠神怪为主要题材,其依托和取用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是与新文学、新文化相对的旧文学、旧文化。具体地说,就是以“鸳鸯蝴蝶-礼拜六派”等言情小说,以及同样拥有大量读者群体的各种武侠和神怪小说为文本取用资源。联合影片公司1926年出品,但迟至2017年才重新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残片《夺国宝》,既是1920年代中国旧文学强势主导电影生产的体现,也是旧市民电影本土化和民族化已然成熟并发挥强大文化影响力的又一个新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文学 文学 市民电影 市民娱乐 《夺国宝》
下载PDF
论清代“红楼戏”创作中新旧文学观念的交织
6
作者 赵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0,共5页
根据《红楼梦》小说进行戏曲改编,是清代中叶时人所热心从事的创作之一。明清时期,戏曲文学受到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和文以载道观的双重桎梏,但这并不能阻遮一些敏锐的作家们文学观念的自觉意识,反映到当时的戏曲创作中,便是新旧文学观念... 根据《红楼梦》小说进行戏曲改编,是清代中叶时人所热心从事的创作之一。明清时期,戏曲文学受到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和文以载道观的双重桎梏,但这并不能阻遮一些敏锐的作家们文学观念的自觉意识,反映到当时的戏曲创作中,便是新旧文学观念的交织。在这方面,清代《红楼梦》戏曲①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底本。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剧作家们为确认戏曲是文章之一体所作的尝试与努力,却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他们以《红楼梦》这一虚构故事为依傍进行戏曲创作,意在文即是道、情即是道,但最终却取径于调和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红楼戏” 旧文学观念 交织 调和情理
下载PDF
殖民者与殖民地旧文化的结盟——浅谈日据时期台湾的旧文学
7
作者 刘红林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日据时期,台湾诗社的昌盛并非只有有识之士所发起的“汉学维护运动”这一大推进力量,还有总督府的笼络政策这一重要因素。殖民当局不敢忘记民心归趋的重要性,因而支持并鼓励汉诗的创作。这时的台湾旧文学,仅能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形骸,... 日据时期,台湾诗社的昌盛并非只有有识之士所发起的“汉学维护运动”这一大推进力量,还有总督府的笼络政策这一重要因素。殖民当局不敢忘记民心归趋的重要性,因而支持并鼓励汉诗的创作。这时的台湾旧文学,仅能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形骸,而把贵重的传统精神丢掉了,出现了许多趋炎附势、对日本当局歌功颂德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 旧文学
下载PDF
吴芳吉新旧文学观解析
8
作者 黄林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0-72,共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对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因此"新文学"、"文学革命"等提法不能成立。他对当时影响甚大的"八不主义"逐条分析反驳,进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对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因此"新文学"、"文学革命"等提法不能成立。他对当时影响甚大的"八不主义"逐条分析反驳,进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旧文学观。吴芳吉有关新旧文学观的系列文章立论公允,文风厚朴,体现了平情立言、慎思明辨的学术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亦可看出《学衡》诸君在新旧对立的文化语境中试图超越古今中西之争的博大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芳吉 旧文学 八不主义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五四”百年后的新旧文学——旧与新、旧是新、新是旧、旧又新的文学叙事
9
作者 龚鹏程 《原诗》 2022年第1期25-48,共24页
本文主要探讨新文学与旧文学的百年博弈与更化。第一,新诗早已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叛了出来,与“五四”虽有血缘关系,但观念及实践业已相去甚远。第二,新诗在与传统乍然断绝时,曾经取径于西方,但发展下来,继承性却越来越大,业已成为传统... 本文主要探讨新文学与旧文学的百年博弈与更化。第一,新诗早已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叛了出来,与“五四”虽有血缘关系,但观念及实践业已相去甚远。第二,新诗在与传统乍然断绝时,曾经取径于西方,但发展下来,继承性却越来越大,业已成为传统诗之一分支,虽然在诗形上颇有差异。第三,新诗或现代诗人在探讨他们该如何前进时,对传统诗与诗学有许多深入的研析。由这个意义说,现代诗实可说已然收编了古典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旧文学 现代诗 古典诗 文学叙事
下载PDF
百年旧体文学四人谈
10
作者 张海鸥 张宁 +1 位作者 肖百容 文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文学研究作为对创作的回应和探索,离不开对宏观的历史大视野和整体的文化大视野的把握。回顾过去百年,旧体文学不论是作为文学现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都无法让人忽视。各种旧体文学的创作、接受与批评样态及其与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复杂纠... 文学研究作为对创作的回应和探索,离不开对宏观的历史大视野和整体的文化大视野的把握。回顾过去百年,旧体文学不论是作为文学现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都无法让人忽视。各种旧体文学的创作、接受与批评样态及其与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复杂纠葛,也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史难以绕开的话题。面对这样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必须深入开掘。对此问题,我们邀请到资深专家和学术新秀共同进行探讨。以后,我们还要邀请更多这方面的新老专家进行系列对谈,以期多维度透视百年旧体文学史的存在状态、发展流变和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接受与批评 大视野 发展流变 学术史 文学
下载PDF
旧文学的现代性——从《英华青年》到《小说星期刊》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稀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127,共9页
在晚清和辛亥时期,香港都站在了中国历史的最前沿。在五四政治运动中,香港也同样响应,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上,香港却并没有追随内地,反倒致力于保护中国文化。1924年创办的《小说星期刊》,是香港的一个文白夹杂的刊物,历为香港新文学史所忽... 在晚清和辛亥时期,香港都站在了中国历史的最前沿。在五四政治运动中,香港也同样响应,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上,香港却并没有追随内地,反倒致力于保护中国文化。1924年创办的《小说星期刊》,是香港的一个文白夹杂的刊物,历为香港新文学史所忽略,然而其中的新文学和旧文学都颇值得注意。本文主要讨论其"旧文学"部分。因其殖民地背景,香港"旧文学"可能具有我们所未加省察的现代性含义,可以给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星期刊》 旧文学 香港
原文传递
试论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德发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5-141,共7页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既要提出旧文学的特质又要提出洋文学的特质,只有以真善美为价值尺度对中外古今文学进行系统研究方能为新文学缔造提供丰富的美学资源。中国现代新旧派小说的评价与创作也要持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茅盾在文学上的新旧认知结构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批评和创造仍有启迪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结构 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 现代小说新两派 系统研究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前后港澳台旧体文学期刊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13
作者 臧晓彤 《贺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自近代以来,港澳台地区曾长期遭受外来文化侵略。作为中华传统文学的刊发载体,港澳台地区的文人对旧体文学期刊的构建多了一层追寻、体认民族身份的意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所创办的港澳台旧体文学期刊,在抵御外来文化侵略、赓续中... 自近代以来,港澳台地区曾长期遭受外来文化侵略。作为中华传统文学的刊发载体,港澳台地区的文人对旧体文学期刊的构建多了一层追寻、体认民族身份的意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所创办的港澳台旧体文学期刊,在抵御外来文化侵略、赓续中华文化、见证新旧文学纷争、促进文人交流、彰显文学地域特色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对港澳台旧体文学期刊的研究,既为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多元提供了新的视角,又有利于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地区 文学期刊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赛珍珠《中国小说论》及其中国新旧文学观
14
作者 刘丽霞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8年第2期418-430,460,共14页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她对古典名著的翻译上,也体现在1938年她在瑞典学院诺奖授予仪式上的演说上。在演说中,她高度评价了中国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对西方小说家的启发意义,并介绍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过...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她对古典名著的翻译上,也体现在1938年她在瑞典学院诺奖授予仪式上的演说上。在演说中,她高度评价了中国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对西方小说家的启发意义,并介绍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过程。著名现代文学史家赵景深20世纪40年代曾将此演说稿译成中文《中国小说论》,并对其中的几处错误作了更正,该文极有史料价值。籍此演说及赛珍珠自传《我的中国世界》等相关资料,我们也可以考察赛珍珠对中国新旧文学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国小说论》 赵景深 旧文学
原文传递
论现代旧派文人的新文学书写——从柳亚子《新文坛杂咏》组诗谈起
15
作者 汪成法 《西部学刊》 2016年第11期31-35,共5页
南社诗人柳亚子曾以多首旧体诗评说新文学,文化保守主义者吴宓五四之后逐渐阅读并称赞新文学作家作品,许多新文学作家也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这是中国现代文化新旧之间的交融与互容。现代文学史对新文学作家的新旧文学写作都... 南社诗人柳亚子曾以多首旧体诗评说新文学,文化保守主义者吴宓五四之后逐渐阅读并称赞新文学作家作品,许多新文学作家也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这是中国现代文化新旧之间的交融与互容。现代文学史对新文学作家的新旧文学写作都有记录,对旧文学家的旧体创作也有记录,但对旧文学作家的新文学书写关注不够,对近代以来新文化语境中的文言写作所表达的现代思想关注不够,新与旧之间的交融与互容尚需当代人做出更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亚子 吴宓 文学 旧文学
下载PDF
激进与保守——重评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
16
作者 罗成琰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6期89-93,共5页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发生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这场论辩在五四时期便已决出分晓。它以新文学的高奏凯歌和旧文学的全军覆没而告结束。然而。这段历史和引起的话题却并未终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围绕着新文学与旧文学论...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发生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这场论辩在五四时期便已决出分晓。它以新文学的高奏凯歌和旧文学的全军覆没而告结束。然而。这段历史和引起的话题却并未终结。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围绕着新文学与旧文学论辩的论辩又一次展开。当年属于旧文学阵营的如林纾、学衡派和甲寅派等重新浮出历史水面,获得了较多的肯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旧文学 文学 论辩 保守 激进 肯定性评价 甲寅派
原文传递
论民国旧体文学大系的编纂与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辛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1,共7页
民国旧体文学大系的编纂是将相关文献按一定标准与体例汇在一起,并用导言系连起来,形成文学史论与作品选结合的宏大体系。该大系将以民国旧体文学为中心,兼顾域外的旧体文学、民国旧体文学期刊与社团刊物以及实用文章,并将文学理论集扩... 民国旧体文学大系的编纂是将相关文献按一定标准与体例汇在一起,并用导言系连起来,形成文学史论与作品选结合的宏大体系。该大系将以民国旧体文学为中心,兼顾域外的旧体文学、民国旧体文学期刊与社团刊物以及实用文章,并将文学理论集扩编成各种话体批评、序跋批评、论文、选本、学术著作等五项。编纂民国旧体文学大系,需要对民国旧体文学文献作宏观地、科学地、全面地判断和汰选,形成一个有创意、有新意、有机的、切实可行的框架体系,还必须借力近代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献学等学科团队和编辑出版专家。该大系的编纂不仅对纠正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偏差有重要意义,对当前文学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态势也具有校正意义,还对全面认识民国社会、历史、文化等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文学 文学大系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东洋文明”之现代性及其抵抗——再谈台湾新旧文学之争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阳月姣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台湾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发和自律的汉语文改造与新文学运动,通常被定位在五四新文学的延长线上,殖民地的特殊语境尚未得到充分阐释。本文尝试以“旧文学”与“东洋文明”在殖民主义下的同构机制为切入口,重新解读汉语文革新... 台湾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发和自律的汉语文改造与新文学运动,通常被定位在五四新文学的延长线上,殖民地的特殊语境尚未得到充分阐释。本文尝试以“旧文学”与“东洋文明”在殖民主义下的同构机制为切入口,重新解读汉语文革新时期的新旧文学之争,在民族、国家、文明的多重维度上,再定位以白话文为核心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文学之争 台湾 东洋文明 殖民主义 同文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旧体文学亟待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8-92,共5页
本文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旧体文学问题 ,确定了旧体文学的范围 ,追寻了旧体文学与新体文学对立的原因 ,指出认为旧体文学不具有现代性是一种误解。接着指出研究旧体文学在现阶段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有助于我们更完... 本文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旧体文学问题 ,确定了旧体文学的范围 ,追寻了旧体文学与新体文学对立的原因 ,指出认为旧体文学不具有现代性是一种误解。接着指出研究旧体文学在现阶段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了解文学的转型 ;帮助我们熟悉一批当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家、作品 ;更深入地了解新旧文学之间的对话、交流、演变 ,并且可以突破一元论历史观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现代性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
下载PDF
论雷峰塔的倒掉——20世纪20年代新旧文学的一场“同题竞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1924年9月25日西湖雷峰塔的倒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鲁迅、俞平伯、徐志摩、陈曾寿、况周颐、樊曾祥、黄孝纾等新旧文学阵营的作者对此皆有书写。共同的题材使得各自的作品具备相当的互文性,赋予了"雷峰塔"这一文学意象... 1924年9月25日西湖雷峰塔的倒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鲁迅、俞平伯、徐志摩、陈曾寿、况周颐、樊曾祥、黄孝纾等新旧文学阵营的作者对此皆有书写。共同的题材使得各自的作品具备相当的互文性,赋予了"雷峰塔"这一文学意象新的意义,构成了一场跨文体、语体的"同题竞作"。在这场特殊的"同题竞作"中,语体文彰显出其在新文化运动后成为文坛主流的地位,旧体文学则呈现出"隐微书写"的意义,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股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峰塔 鲁迅 旧文学阵营 同题竞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