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枝裕和电影的艺术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鹏卓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平成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常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细腻克制地对于影片内容进行叙述,其作品能够深入地反映日本现代社会的问题,并在其中融入哲学思考以及人文主义关怀,具...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平成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常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细腻克制地对于影片内容进行叙述,其作品能够深入地反映日本现代社会的问题,并在其中融入哲学思考以及人文主义关怀,具有浓厚的导演个人美学风格。本文将以他执导的电影《小偷家族》为例,从该影片的叙事风格、视听呈现、主题三个层面来探讨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美学特征 《小偷家族》
下载PDF
是枝裕和家庭情节剧叙事母题研究
2
作者 崔茹涵 鲁昱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纵览是枝裕和执导的家庭情节剧,亲情关系、家园情怀与生命意识是其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建构了以此为内核的三重叙事母题。具体而言,在个体与个体间,讲述着因死亡、分裂导致的或残缺、或无亲缘性、或存在代际隔阂的亲情关... 纵览是枝裕和执导的家庭情节剧,亲情关系、家园情怀与生命意识是其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建构了以此为内核的三重叙事母题。具体而言,在个体与个体间,讲述着因死亡、分裂导致的或残缺、或无亲缘性、或存在代际隔阂的亲情关系;在个体与社会间,呈现着现代人由漂泊他乡到乡愁思绪,再到回归故里的心理行动变化交织而成的家园情怀;在个体与世界间,表达着情景交融、物我同构的精神境界下轮回不息的生命意识。对是枝裕和家庭情节剧叙事母题的挖掘与阐述,可为提升相关创作的厚度与温度输送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情节剧 叙事母题 整合性分析 电影创作
下载PDF
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艺术特征探析
3
作者 秦婉昀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163-165,共3页
是枝裕和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家庭影片导演,他的代表作几乎都是家庭故事题材的电影,他所导演的一些短片和电视剧也同样以家庭题材为主,他善于运用平静的视角、稳定的长镜头叙述稀松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其影片看似散漫,实则具有经过... 是枝裕和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家庭影片导演,他的代表作几乎都是家庭故事题材的电影,他所导演的一些短片和电视剧也同样以家庭题材为主,他善于运用平静的视角、稳定的长镜头叙述稀松平常的日常家庭生活,其影片看似散漫,实则具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作为日本代表性的电影导演的主要创作类型,其家庭电影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影片分析法和列举法,以他的几部家庭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等为研究对象,切入分析是枝裕和的影片在日本文化、自身童年经历的影响下呈现出的艺术特征,重点解读其镜头语言、美学特征、剧作结构以及文化背景。旨在剖析是枝裕和是如何通过固定的或平缓运动的长镜头和带有诗意的电影语言精妙地展示出这个时代的日本普通人的生活的,以及是枝裕和关于时间、死亡和生活的独特视角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来分析日本文化背景下是枝裕和的独特艺术气质,以供人们学习是枝裕和家庭电影的优点,为鉴赏是枝裕和的家庭影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生活 家庭 电影 艺术特征
下载PDF
细节之美与天地有情——从《步履不停》看是枝裕和的创作艺术
4
作者 唐燕蕾 《声屏世界》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是枝裕和的家庭电影近年来受到全球各地观众的青睐,观后总令人体验到一种美好的诗意、诗性,电影刻画的每一个人物仿佛都确有原型,引发观众比照和思考。是枝裕和擅长用简约、精准的动作细节和台词细节刻画人物,成功构建与观众的交流感,... 是枝裕和的家庭电影近年来受到全球各地观众的青睐,观后总令人体验到一种美好的诗意、诗性,电影刻画的每一个人物仿佛都确有原型,引发观众比照和思考。是枝裕和擅长用简约、精准的动作细节和台词细节刻画人物,成功构建与观众的交流感,这是其创作艺术特点之一;他对天地有情的生命感悟及通过景物叙事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是其创作艺术特点之二。这两个特点在他的每一部家庭电影中均有迹可循、贯通始终,建构了无数耐人寻味的场景,对影片走入观众内心,形成诗性特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细节 景色叙事 空镜头 意象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的“生活流”艺术特征分析
5
作者 路子舒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平成时期新锐导演的代表,他的作品透过底层视角观照普罗大众的人生百态,以冷静质朴的镜头描绘平淡无奇的生活,以去戏剧化的手法处理矛盾冲突,人物刻画上体现人性的复杂,保留人物的弧光,具有典型的“生活流”艺术特征,充... 是枝裕和是日本平成时期新锐导演的代表,他的作品透过底层视角观照普罗大众的人生百态,以冷静质朴的镜头描绘平淡无奇的生活,以去戏剧化的手法处理矛盾冲突,人物刻画上体现人性的复杂,保留人物的弧光,具有典型的“生活流”艺术特征,充满人文关怀和东方美学风格。文章通过对分析是枝裕和影片的影像风格、叙事手法、人物刻画、哲理表达,探究其影片的“生活流”艺术特征和价值内涵,以期获得现实主义影片创作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生活流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平静生活下的生命膜拜——试论是枝裕和故事片的主旨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朗意 《艺苑》 2013年第3期73-74,共2页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探究以及主要故事片作品的考察分析,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与膜拜...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中生代独立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凭借虽然为数不多然而震撼人心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探究以及主要故事片作品的考察分析,挖掘其潜藏在朴实简化的电影手法之下的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敬畏与膜拜,探究其影像艺术的密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自然主义 生命膜拜是枝裕和 自然主义 生命膜拜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宏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3,共3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体察人们心灵中似有若无的情愫,又要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上对人物保持一种冷静与疏离。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其对真实感的执著追求。文章从长镜头纪实美学、散漫无序的叙事、情感中的物哀美三方面,分析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本电影 美学风格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问题解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宋红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的作品冷静、克制,从容不迫,往往在对生活细节的静观默察中,缓缓展示生活的复杂性。美好与残酷、温情与自私、平凡与感动时常并存于他的作品之中,他对家庭问题的思考更是突破了传统家庭的界限,将之...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的作品冷静、克制,从容不迫,往往在对生活细节的静观默察中,缓缓展示生活的复杂性。美好与残酷、温情与自私、平凡与感动时常并存于他的作品之中,他对家庭问题的思考更是突破了传统家庭的界限,将之引向更宽广的讨论视野。本文着眼于是枝裕和电影中对家庭问题的描摹与思考,从是枝裕和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对"家庭"本质的思考、对人物的非道德评判等角度解析是枝裕和电影中对家庭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电影 家庭问题 反思 重构
下载PDF
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日本家庭电影中的美学与情感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蕾 高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0-93,共4页
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与是枝裕和是享誉国际的三位日本导演,从时间上来看,他们的年龄彼此相差30岁,加起来的创作生命几乎横贯了20世纪上半叶至今的日本,而这三位导演的电影作品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题:家庭。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是枝裕和 山田洋次 电影作品 创作生命 创作主题 日本导演 享誉国际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常化表达艺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2-84,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步入影坛开始,是枝裕和的电影创作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他始终坚持日常化的表达方式,在看似松散平淡的影片之中体现自己对于个人、情感、家庭、社会的深入思考,颇具风格。是枝裕和善于在影片中营造日常生活氛围,保留日常... 从20世纪90年代步入影坛开始,是枝裕和的电影创作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他始终坚持日常化的表达方式,在看似松散平淡的影片之中体现自己对于个人、情感、家庭、社会的深入思考,颇具风格。是枝裕和善于在影片中营造日常生活氛围,保留日常的真实感,在平铺直叙中完成叙事,以固定机位长镜头的组合还原现实的时空,让影片更为自然流畅,建立冷静克制的影像风格。从内容上看,他的电影始终围绕着家庭日常生活展开,在人最平常的状态中探讨关于人生的基本问题,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常化 叙事 影像风格 家庭
下载PDF
是枝裕和影片中的日常生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静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3,共4页
日常生活是是枝裕和最为擅长的题材,他导演的影片大多带有他本人最醒目的审美风格:以含蓄克制的叙事及对白、舒缓而富有灵韵的镜头语言去呈现充满细节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不仅如此,在影片中他一直反复呈现着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是枝裕和最为擅长的题材,他导演的影片大多带有他本人最醒目的审美风格:以含蓄克制的叙事及对白、舒缓而富有灵韵的镜头语言去呈现充满细节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不仅如此,在影片中他一直反复呈现着日常生活中亲情与隔阂、生命与死亡、记忆与创伤、丧失与和解等主题,这使得他的影片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表层,凸显出日常生活中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常生活 审美风格
下载PDF
从《如父如子》看是枝裕和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4-186,共3页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 是枝裕和是备受瞩目的日本中生代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在温和的叙事腔调、舒缓的叙事节奏、平常的叙事内容中表现出发人深省的生活哲思,蕴深刻于平凡之中。是枝裕和有着独特的电影叙事姿态,相对于作为个体的人,他更倾向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日本家庭伦理。电影《如父如子》作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用一种含蓄且有张力的伦理叙事方式,表现了抱错孩子的两家人面对血脉与亲情如何做出伦理与情感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是枝裕和电影的“生活化”呈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18期134-134,244,共2页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因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电影而被人熟知,他善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犹如漫步一般潜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他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一位杰出导演,他被誉为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虽然两位都擅长拍摄自然的、...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因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电影而被人熟知,他善用纪实性的镜头语言,犹如漫步一般潜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他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一位杰出导演,他被誉为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虽然两位都擅长拍摄自然的、生活化的家庭电影,但两位导演的拍摄手法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日本导演北野武在电影中揭露了人生的残酷,那么是枝裕和就是用镜头刻画了微不足道却更柔软的具有诗意的人生。2018年,是枝裕和导演的《小偷家族》获得戛纳影展最高荣誉——金棕榈奖,他因此成为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日本导演。本文将关注他电影中的"父亲",从电影中蕴含的主题、叙事特点以及"生活化"的影像风格入手,探究是枝裕和导演所秉持的电影作者创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伦理 父亲 叙事风格
下载PDF
从家人与家庭看是枝裕和的影像风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付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6,共3页
在当今日本社会,有着多样化的家庭结构,而是枝裕和的作品往往注重家庭。他的《幻之光》是根据再婚家庭所编写的故事,《步履不停》描写的是日本传统的大家庭之间复杂的成员关系。而在《小偷家族》里,家庭本身则是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员所... 在当今日本社会,有着多样化的家庭结构,而是枝裕和的作品往往注重家庭。他的《幻之光》是根据再婚家庭所编写的故事,《步履不停》描写的是日本传统的大家庭之间复杂的成员关系。而在《小偷家族》里,家庭本身则是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员所组成。是枝裕和关注着这些复杂多样的家庭结构,通过其静谧、隐忍的演出节奏来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其电影作品基于对日常生活的包容与接受,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与“幽玄”糅合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结构 演出节奏
下载PDF
浅谈是枝裕和电影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婧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文章选择了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标志性"角色母亲作为线索来剖析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相比起小津安二郎电影中塑造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日本女性,是枝裕和笔下的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更具现代女... 文章选择了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标志性"角色母亲作为线索来剖析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相比起小津安二郎电影中塑造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日本女性,是枝裕和笔下的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更具现代女性色彩,既带有传统女性的特征,但又具有自己的坚韧、乐观、诙谐甚至有些狡黠的人物性格。所以本文拟从是枝裕和的几部代表影片中以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形象为主,探讨电影中所透视出的当前日本社会所存在的一些文化心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母亲 家庭文化
下载PDF
是枝裕和早期电影作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鑫 《戏剧之家》 2016年第9期151-152,共2页
是枝裕和是日本中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名至今,已创作出包括《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等多部闻名世界的经典作品,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型电影节的各类奖项与提名。长镜头是其最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 是枝裕和是日本中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名至今,已创作出包括《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步履不停》等多部闻名世界的经典作品,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型电影节的各类奖项与提名。长镜头是其最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征,且其作品常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性以及人文关怀,其中家庭元素是影片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电影诗 长镜头 生活流 家庭
下载PDF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悼亡者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梅 《语文学刊》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海街日记》分别探讨了妻子对亡夫、母亲对亡子以及女儿对亡父的悼念。女性悼亡者不仅承受失去至亲的悲痛,而且在对亡者的记忆和追思中与旧的家庭共同消亡,或者建构出新的家庭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题材 女性 悼亡
下载PDF
由是枝裕和电影空间透视日本电影的底层意识
18
作者 林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作为"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是枝裕和的作品始终聚焦现代日本社会中家庭情感主题的细腻描绘。对电影空间的构建不仅是电影故事发生之必备,是剧中人物情感交流之需求,亦是导演主观感受之传递,更是日本电影于社会环境信息之... 作为"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是枝裕和的作品始终聚焦现代日本社会中家庭情感主题的细腻描绘。对电影空间的构建不仅是电影故事发生之必备,是剧中人物情感交流之需求,亦是导演主观感受之传递,更是日本电影于社会环境信息之折射。本文以空间为视角,基于异托邦社会哲学的理论,着重以《小偷家族》为分析对象,并结合是枝裕和以往作品,透视电影作品空间建构之于社会学的互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 空间构建 日本电影 底层意识
下载PDF
被消费及尚待读解的是枝裕和——是枝裕和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19
作者 支菲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9-133,共5页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突然作为一种符码爆红,完成了在中国被消费的过程。笔者自2009年以来,曾多次访谈是枝裕和。对是枝裕和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颇感意外,是枝裕和什么时候,怎么会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流行元...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突然作为一种符码爆红,完成了在中国被消费的过程。笔者自2009年以来,曾多次访谈是枝裕和。对是枝裕和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颇感意外,是枝裕和什么时候,怎么会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流行元素之一?一、慢热而晚熟的是枝裕和作为电影导演出道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枝裕和在日本电影界并不是大众化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中日文化交流 中国大众文化 流行元素 日本导演 电影导演 消费 大众化
下载PDF
“有如走路”——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时代速度
20
作者 王跃 陈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5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左右,日本出现了一大批直接描写或间接暗示经济衰退的文艺作品。在文学方面,由于社会动荡,出现了岩井俊二、村上春树等以情感细腻著称的作家;在影视作品方面,如广泛熟知的电影《入殓师》,主人公由于经济衰退导致乐队解散,... 20世纪90年代左右,日本出现了一大批直接描写或间接暗示经济衰退的文艺作品。在文学方面,由于社会动荡,出现了岩井俊二、村上春树等以情感细腻著称的作家;在影视作品方面,如广泛熟知的电影《入殓师》,主人公由于经济衰退导致乐队解散,为了谋生不得不进入殡仪行业;《千与千寻》①中,迷失于神话时空中的千寻为了寻找虚幻时空的出口不得不努力追寻生而为人的意义,根据影片上映的年份和画面中的时代印记我们可以推算出,千寻实际是1990年左右出生,而这一代日本人也被称为“迷失的一代”②;甚至在著名的连载漫画《蜡笔小新》③中,小新的妈妈美芽在剧中也经常直接说出“经济不景气”“经济环境不好”等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与千寻》 是枝裕和 《蜡笔小新》 经济衰退 间接暗示 时代印记 岩井俊二 村上春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