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被引量:108
1
作者 马世忠 孙雨 +1 位作者 范广娟 郝兰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2-639,共8页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套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特别是以‘侧积泥、侧积面、废弃河道的识别、恢复、测算;河道几何学、河流工程参数计算;建筑结构理论模式为基础的‘单一侧积泥岩薄夹层建筑结构参数(倾角、倾向、规模)三类13种提取方法’及薄夹层分布密度与河道侧积轨迹研究技术,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杏南油田PⅠ31b单元为靶区,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理论模式和研究区实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盆地 曲流河道 单砂体 侧积体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储层建筑结构
下载PDF
正常曲流河道与深水弯曲水道的特征及异同点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岳宏 于兴河 +5 位作者 刘玉梅 赵厚祥 李胜利 谭程鹏 戴明建 李攀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81,共10页
深水弯曲水道是深水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水油气勘探、评价与开发过程中十分复杂且备受重视的储集体。近10年来,随着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的应用、现代深海调查、古代露头以及实验流体数值模拟的研究,在深水水道沉积体认识方面不断... 深水弯曲水道是深水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水油气勘探、评价与开发过程中十分复杂且备受重视的储集体。近10年来,随着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的应用、现代深海调查、古代露头以及实验流体数值模拟的研究,在深水水道沉积体认识方面不断有新进展和新发现,陆续在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等地发现了大型深水油气田。简述了正常曲流河道与深水弯曲水道两种沉积环境在形成背景、岩性特征、成因机制、地震响应特征(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沉积充填演化以及流体流变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道 深水弯曲水 深水扇 沉积物重力流 构型要素 油气勘探开发
下载PDF
曲流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杨大城子油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单敬福 赵忠军 +4 位作者 李浮萍 孙立勋 汤乃千 王博 高怀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8,共11页
高弯曲流单期河道内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所形成的天然渗流屏障是影响剩余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其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分布规模小、井间不易追踪对比、研究难度和所需资料要求程度较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点坝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解... 高弯曲流单期河道内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所形成的天然渗流屏障是影响剩余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其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分布规模小、井间不易追踪对比、研究难度和所需资料要求程度较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点坝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解剖。因此,本文试图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资料,在废弃河道和点坝砂体的识别、恢复、河工参数的拟合和估算等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判别点坝侧积体的规模、倾向和倾角,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点坝地质概念模型,从单一期河道内多个点坝中,将属于同期的侧积体识别出来,然后进行编号组合,按照河道蛇曲化的规律进行过程分析和再现其沉积演化过程。这种方法实现了从成因过程学角度来解释点坝内部建筑结构及其空间叠置规律问题,使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结果层面,而是注重从成因、过程视角去恢复和重建曲流河道历史演化过程,使曲流点坝内部砂体建筑结构解剖结果将更合理、更可信,并有效指导了油田中后期剩余油的预测和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道 演化 侧积体 沉积过程 砂体建筑结构
下载PDF
基于地貌形态学交融的现代曲流河道迁移构型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志鹏 单敬福 +3 位作者 陈乐 孙千军 王义武 汪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7-445,共19页
曲流河道地貌迁移规律是重建与恢复古河道储层构型与历史演变的基础,是预测未来迁移演化趋势的前提,目前正成为国际河流沉积演化研究的热点。通过地貌形态学与河流沉积学的学科交融,以额尔齐斯河和诺威特纳河两条典型天然曲流河道为研... 曲流河道地貌迁移规律是重建与恢复古河道储层构型与历史演变的基础,是预测未来迁移演化趋势的前提,目前正成为国际河流沉积演化研究的热点。通过地貌形态学与河流沉积学的学科交融,以额尔齐斯河和诺威特纳河两条典型天然曲流河道为研究对象,结合Google Earth和ACME Mapper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历史卫星图像,提出现代曲流河道地貌迁移构型表征新方法与思路。在前人基础上,综合采用28种刻画要素对曲流河道平面构型进行层次解剖,更加精准定义弯度指数(S)与曲率(C),并首次运用3种新构型表征参数:上游偏转角(Δθ)、下游偏转角(Δθ')和扩张系数(KM),实现曲流河道迁移构型表征的定量过程学分析。通过对12条优选典型河曲的构型刻画,表征6种迁移结构:对称扩张、上游旋转扩张、下游旋转扩张、对称收敛、上游旋转收敛和下游旋转收敛结构,归纳出9种迁移模式,并结合地貌过程学定量表征思路,探讨其对现今地下储层构型方法的重要指导意义,以期推进河流地貌形态学与河流沉积学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道 地貌形态学 迁移模式 构型表征 表征参数
下载PDF
斜坡带曲流河道砂体成藏模式及描述方法——以老河口油田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魏红梅 董臣强 张明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馆陶组河流相薄砂体油藏在胜利探区广泛存在。在济阳拗陷的滨浅海地区 ,发现了孤东、孤岛、埕岛三个亿吨级大油田 ,均为胜利探区典型的浅层油气富集单元。大型披覆构造带是馆陶组成藏的主要场所 ,这一认识在过去的勘探中一直起主导作用... 馆陶组河流相薄砂体油藏在胜利探区广泛存在。在济阳拗陷的滨浅海地区 ,发现了孤东、孤岛、埕岛三个亿吨级大油田 ,均为胜利探区典型的浅层油气富集单元。大型披覆构造带是馆陶组成藏的主要场所 ,这一认识在过去的勘探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然而 ,随着勘探的发展 ,在构造的斜坡带甚至洼陷中也找到了馆陶组的岩性油藏 ,如老河口和飞雁滩两个油田的发现 ,为馆陶组油藏的勘探开辟了新领域。通过对老河口油田的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对浅层油气运移成藏方式有了新认识 ,建立起缺少大型油源断层条件下的斜坡带河道砂体的成藏模式 ,从而大大拓展了河道砂油藏的勘探领域 ;同时探索出一套建立在三维可视化基础上的河道砂体识别及描述方法 ;并对河道砂体的含油性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曲流河道 砂体 成藏模式 油藏描述方法 三维可视化 吸收系数 瞬时频率
下载PDF
曲流河道宽深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明飞 王荣 +1 位作者 高晓鹏 郑文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曲流河道带宽深的定量计算,可用于确定地下河道带砂体的沉积规模。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综合宽深公式拟合法。确定出河道满岸深度并用适合河道类型的多经验公式计算出河道带宽度值,利用连井剖面上获取的实际河宽数... 曲流河道带宽深的定量计算,可用于确定地下河道带砂体的沉积规模。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综合宽深公式拟合法。确定出河道满岸深度并用适合河道类型的多经验公式计算出河道带宽度值,利用连井剖面上获取的实际河宽数据进行对比,优选出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区河道宽度特征的经验公式,将公式计算数据与剖面实际数据重新进行拟合,得到新的综合宽深计算公式。该方法使经验公式与研究区河道沉积特征相结合,适用于井网较稀区域河道砂体展布范围的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道 满岸深度 曲流带宽度 宽深计算方法 综合宽深公式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早—中中新世古珠江河道发育特征及汇流冲刷模式
7
作者 林理娥 卓海腾 +6 位作者 冯进 李智高 苏明 王英民 雷亚平 林智轩 杨荣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4,共14页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地震沉积学综合分析手段,揭示了南海北部珠一坳陷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分流河道体系的类型和展布特征,并且以典型层序为例精细揭示了海平面变化控制下河道类型由辫状向曲流的转换。同时,在研究区地震剖面上识别到多处异常下切现象,经研究可解释为辫状河道内的汇流冲刷,其典型特征为:(1)下切深度局部增大;(2)平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3)内部为砂质充填。虽然汇流冲刷结构在地震剖面特征上与“传统”意义的下切谷极易混淆,但在沉积特征和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它的识别有助于避免层序界面的错误判别,并且其后期充填的河道砂体具有局限分布的特点,易于在后期海侵泥岩的覆盖下形成潜在的岩性圈闭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 曲流河道 汇流冲刷 下切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马世忠 吕桂友 +1 位作者 闫百泉 范广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4,共8页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内部结构的储层建筑结构(architecture)研究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思想,并结合曲流点坝单一侧积体沉积模式及其侧叠模式,建立了"渗透率向凸岸、向上减小的新月形楔状侧积体,逐一斜列侧叠,其间被非渗透侧积薄夹层隔开"的曲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揭示了以往忽视的、但对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至关重要的不渗透薄夹层及其遮挡-阻流格架;也由此客观地揭示了单砂体内部物性基本单元(侧积砂体)及其三维分布规律,从而真正反映了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本质,并由此对单砂体内部渗流场、注入剂驱油和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这将对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及其以后的剩余油研究、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筑结构 三维非均质性 曲流河道 单砂体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侧积泥岩
下载PDF
靖边东坑中山涧地区延9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9
作者 郭奎 黄哲武 +1 位作者 常茹 赵亚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为进一步高效合理地开发中山涧地区延9油藏,以沉积物成分粒度和大量的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对各种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靖边东坑中山涧油藏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为河流沉积,主要沉积微相为曲流... 为进一步高效合理地开发中山涧地区延9油藏,以沉积物成分粒度和大量的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对各种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靖边东坑中山涧油藏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为河流沉积,主要沉积微相为曲流河河道、点砂坝、天然提、决口扇、洪泛盆地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在小层划分、对比基础上结合单井微相分析和小层砂体分布图,掌握了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特点及纵向上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东坑中山涧 沉积微相 曲流河道
下载PDF
黄骅坳陷北大港地区浅层天然气识别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宗良 郑平 +1 位作者 肖建玲 黄金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40,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尤其是对加拿大Alberta盆地浅层天然气开发资料的分析,认为含油气盆地内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以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港东油田和港西油田为例总结出适合北大港地区浅层气测井识别...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分析,尤其是对加拿大Alberta盆地浅层天然气开发资料的分析,认为含油气盆地内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以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港东油田和港西油田为例总结出适合北大港地区浅层气测井识别方法,包括声波时差与中子伽马曲线重叠法、补偿中子—补偿密度曲线重叠法等。指出该区浅层气宏观上主要沿港东断鼻构造的高部位分布,曲流河道沙坝相、河道、废弃河道等砂岩体是浅层气的主要储集体,就单个气藏而言气层的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断层与岩性体单砂体形成各自的油、气、水系统,纵向呈现油、气、水交错出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 浅层天然气 测井识别 曲流河道
原文传递
A new criterion for defining the breakpoint of the wetted perimeter-discharge curv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stimating minimum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被引量:2
11
作者 MEN BaoHui LIU ChangMing LIN ChunK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686-2693,共8页
The wetted perimeter method(WPM) is used in hydrology and hydraulics to calculate instream flows.The WPM requires few data.It requires only the values of the wetted perimeter,flow and water level,which can be obtained... The wetted perimeter method(WPM) is used in hydrology and hydraulics to calculate instream flows.The WPM requires few data.It requires only the values of the wetted perimeter,flow and water level,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hydrologic stations of the river in question.In addition,the WPM is not limited by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river runoff.Therefore,this method is generally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in China.However,the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WPM involves two key aspects:how to plot the curve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tted perimeter and the discharge and how to confirm the breakpoint of the wetted perimeter-discharge curve.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to calculate the curvature or the slope of the wetted perimeter-discharge curve to obtain the minimum flow.According to this method,the minimum flow corresponds to the point of maximum curvature or to the point at which the slope of the curve is equal to 1.The wetted perimeter-discharge curve of a natural river is only part of the complete curve.Thus,the instream flow calculat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the minimum or maximum discharge.The new criterion for defining the breakpoint of the wetted perimeter-discharge curve is that the slope at the breakpoint is a relative maximum,the second-largest slope.The discharges at the breakpoints corresponded to the minimum flow level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river.The minimum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MIFRs) of four typical reaches,Zhuba,Daofu,Ganzi and Zumuzu hydrological stations on the West Course of th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WCFSPSNWTP),are calculated using an improved wetted perimeter method(IWP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FRs of Zhuba,Daofu,Ganzi and Zumuzu are approximately 9.06-14.5 m 3 s-1,20.7-43.5 m3 s-1,38.8-77.2 m 3 s-1 and 40.4-59.5 m 3 s-1,corresponding to 11.7%-33.9%,14.2%-37.6%,12.4%-28.4% and 17.5%-30.2%,respectively of the annual average flow(AAF).These MIFRs can maintain good ecological function in a river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furnished by the Tenna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SLOPE CURVATURE the West Course of th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CFSPSNWTP) Tennant method
原文传递
Stability and self-adaption character of turbulence coherent structure in narrow-deep river bend 被引量:7
12
作者 BAI YuChuan JI ZiQing XU HaiJue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990-2999,共10页
In a meandering fiver, a certain scale of turbulent vortex dominates the development of fiver morphology, making the river bend with s particular curvature. This kind of vortex is denoted as "bend-forming vortex". T... In a meandering fiver, a certain scale of turbulent vortex dominates the development of fiver morphology, making the river bend with s particular curvature. This kind of vortex is denoted as "bend-forming vortex". The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of bend-forming vortex and meandering fiver channel is then known as "self-adaption feature" of rivers. With these two concep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 and self-adaption character of coherent vortex in the U-shape river bend with a constant curvature. On the basis of fluid mechanics theory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turbulent coherent vortex as disturbance,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wave number response range of coherent vortex in meandering rivers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s wer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Moreover, th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scales of coherent turbulence structure to river bend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fiver bend maintenance. These methods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fiver meand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dering river river bend bend-forming vortex self-adaption turbulence flo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