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文化 |
姚建爱
薛文礼
|
《运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从风景描写看四川小说现代性——以李劼人《死水微澜》为核心 |
余红艳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3 |
0 |
|
3
|
“情”与“义”的拥趸——李劼人小说创作的旧式章法 |
刘翔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4
|
“合作社”“新学堂”“劝业会”——论李劼人《暴风雨前》的民族国家想象 |
余梦成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23 |
0 |
|
5
|
认同与思辨——1976—2010年李劼人“大河小说”的接受研究 |
陈思广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历史的微澜荡漾在现代转折点上——李劼人《死水微澜》论析 |
丁帆
李兴阳
|
《天府新论》
|
2007 |
13
|
|
7
|
从曾朴到李劼人: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形成 |
杨联芬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8
|
郭沫若与李劼人:四川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
付金艳
董华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9
|
李劼人小说研究综述 |
冯昊
史育婷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2
|
|
10
|
“独特”的背后:非正统的现代杂家——关于李劼人思想建构特点的一种解析 |
冯勤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1
|
李劼人在高校文学史教材中的传播与接受 |
付金艳
王开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2
|
“东方的福楼拜”与“中国的左拉”━━李劼人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
钱林森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8
|
|
13
|
“然而,事情却有点奇怪”——李劼人小说的市民文化精神与接受之谜 |
白浩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4
|
论李劼人小说中的民国蜀地匪盗想象 |
罗维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3
|
|
15
|
“空间”视域下的晚清成都想象——以李劼人“大河”三部曲为考察对象 |
吴雪丽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6
|
李劼人笔下的川西乡土空间研究——以《死水微澜》中的五个典型空间为例 |
万征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从《包法利夫人》看李劼人的文学接受观 |
李嘉懿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4
|
|
18
|
论李劼人小说的现代意识 |
王永兵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9
|
李劼人与嘉乐纸厂的文化补助金 |
付金艳
|
《郭沫若学刊》
|
2014 |
4
|
|
20
|
二十世纪初叶四川社会的人间喜剧——论李劼人的三部曲 |
张颐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