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吞活剥“吃”李敖
1
作者 王若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5-56,共2页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评传》 李敖回忆录》 国民党 人物评论
下载PDF
李敖与台湾中西文化争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6-175,共10页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台湾发生的中西文化论争是一场冲决现行文化藩篱的较量,李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极端反潮流、反传统的姿态出场,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李敖树立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实践者、领跑者的形象,进...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台湾发生的中西文化论争是一场冲决现行文化藩篱的较量,李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极端反潮流、反传统的姿态出场,反映了强烈的时代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李敖树立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实践者、领跑者的形象,进行着民主思想的启蒙与唤醒。当然,争论双方对问题的偏激性表述,降低了论争的理论深度与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20世纪60年代 文化论争
下载PDF
近代台湾自由民主的发展——主要以李敖思想言述为例
3
作者 万江 邓婷婷 +1 位作者 王志平 张建涛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S1期159-162,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台湾雷震、殷海光的反蒋民主运动到今天台湾的所谓自由民主体制的建立,很多自由主义者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台湾进几十年的历史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台湾近几十年的自由民主发展历程,有益于我们深入的了解和... 自20世纪50年代台湾雷震、殷海光的反蒋民主运动到今天台湾的所谓自由民主体制的建立,很多自由主义者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台湾进几十年的历史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台湾近几十年的自由民主发展历程,有益于我们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台湾社会的思想脉络,有益于我们了解当今台湾社会的病态式的自由民主乱象,也有益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李敖作为台湾自由民主发展历程中的"最伟大的异议者",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自由 民主 李敖
下载PDF
《李敖回忆录》的地缘政治与人文表达
4
作者 叶志良 楼莹璐 《嘉兴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1-125,135,共6页
从《李敖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孤独和孤立的台湾其地缘政治对李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岛内文化的激烈碰撞、岛内激烈的党派斗争、台湾情结和中国情结的碰撞是形成李敖尖锐言行的地缘因素,台湾和李敖、孤独与尖锐之间又有着千... 从《李敖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孤独和孤立的台湾其地缘政治对李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岛内文化的激烈碰撞、岛内激烈的党派斗争、台湾情结和中国情结的碰撞是形成李敖尖锐言行的地缘因素,台湾和李敖、孤独与尖锐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回忆录》 台湾地区 孤独 尖锐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大我”与“小我”——钱定平《花妖》和李敖《虚拟的十七岁》比较之我见
5
作者 詹春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小我” “大我” 李敖 虚拟 《十七岁》 知识分子题材 社会人生 出版集团
下载PDF
李敖与胡适
6
作者 陈才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胡适是活跃在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李敖是20世纪末叶在台湾文化思想界引领风潮的一员骁将,两人虽然萧条异代,但在思想上李敖却深受胡适影响,大有继往开来、薪尽火传之意。他不仅继承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而且在思... 胡适是活跃在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李敖是20世纪末叶在台湾文化思想界引领风潮的一员骁将,两人虽然萧条异代,但在思想上李敖却深受胡适影响,大有继往开来、薪尽火传之意。他不仅继承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而且在思想方法、美学理念等方面与胡适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同时,在倡导民主、反对专制、宣扬自由主义理念方面,李敖对胡适又有某种程度的超越,两人的思想也因此有了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胡适 思想传承 创作理念 思想分野
下载PDF
论传记作家的学术意识——以陈才生的《李敖评传》为例
7
作者 孙德喜 《殷都学刊》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地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地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评传》 传记作家 学术意识 学术性 学术价值
下载PDF
李敖批判的批判
8
作者 吕林 《华文文学》 2003年第5期66-71,共6页
本文从李敖的杂文的批判性入手,揭示李敖杂文批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指出虽然李敖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的文笔具有犀利的风格,但由于作者缺少哲学认识和历史意识,他的批判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系统化和深入化,他的语言也由于过于夸... 本文从李敖的杂文的批判性入手,揭示李敖杂文批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指出虽然李敖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的文笔具有犀利的风格,但由于作者缺少哲学认识和历史意识,他的批判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系统化和深入化,他的语言也由于过于夸张而陷入了油腔滑调的地步,反使其批判的深度受到了致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批判 历史意识 诙谐风格
下载PDF
李敖与《胡适评传》
9
作者 陈才生 《殷都学刊》 2003年第3期87-89,共3页
《胡适评传》一书 ,体现了李敖对胡适倡导的传记思想的理解 ,是李敖对胡适“新体传记”理论的大胆实践。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细密宏阔的脚注叙述 ,展示出胡适成长的大背景 ,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语言的简约含蓄 ,给读者留下了... 《胡适评传》一书 ,体现了李敖对胡适倡导的传记思想的理解 ,是李敖对胡适“新体传记”理论的大胆实践。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细密宏阔的脚注叙述 ,展示出胡适成长的大背景 ,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语言的简约含蓄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作者摆脱了传统传记单纯评价传主的单一的审美规范 ,高屋建瓴 ,以巨大的叙事空间和含蓄的描述语言使作品充满了张力和厚重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胡适评传》 新体传记 脚注
下载PDF
李敖的中国现代史观
10
作者 陈才生 《殷都学刊》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在李敖的论著《大江大海骗了你》一书中,对龙应台的报告文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批评,不仅揭示出中国现代史中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而且展示出一种不唯党派利益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现代史观。这种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历史研究方法,正是李敖历... 在李敖的论著《大江大海骗了你》一书中,对龙应台的报告文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批评,不仅揭示出中国现代史中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而且展示出一种不唯党派利益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现代史观。这种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历史研究方法,正是李敖历史观的特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龙应台 现代史观
下载PDF
李敖远行
11
作者 张涛甫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92,共1页
惊闻我国台湾地区著名作家李敖驾鹤西去,一时间缓不过神来。一生不安分的李敖,竟然以这种安静的方式远行。这位曾常占据台湾媒体头条的政治“披头士”,近年以罕见的低分贝被健忘的娱乐圈所忽视,也被喧嚣的台湾政治舆论所怠慢。这位... 惊闻我国台湾地区著名作家李敖驾鹤西去,一时间缓不过神来。一生不安分的李敖,竟然以这种安静的方式远行。这位曾常占据台湾媒体头条的政治“披头士”,近年以罕见的低分贝被健忘的娱乐圈所忽视,也被喧嚣的台湾政治舆论所怠慢。这位自视甚高的文化人,从来是青眼示人者少、白眼示人者多。尤其是在他青春荷尔蒙井喷之季,其眼睛是长在天灵盖上的,他眼中只有星星和太阳,经常自带光环,把行星当恒星高挂起来。李教自信心爆棚,令人不得不感佩他的才气和锐气。如今,他带着宽宥,告别他曾经的战友和敌人,似乎是:没有恩怨,只有慈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台湾省 中国 台湾政治 著名作家 娱乐圈 文化人 荷尔蒙 自信心
下载PDF
立体符号的多重营销——对李敖神州行的符号学解析
12
作者 白志如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S期9-9,共1页
关键词 李敖有话说》 符号学 神州行 香港凤凰卫视 解析 营销 立体 媒体组合 重新组合 巴尔特
下载PDF
虚实交织,亦幻亦真——李敖长篇小说《虚拟的十七岁》叙事刍议
13
作者 陈才生 《殷都学刊》 2011年第4期90-92,共3页
《虚拟的十七岁》是李敖"思想小说系列"中的第三部长篇。作品虚实结合、灵活多变,带有浓厚的玄幻色彩和梦幻情调,尤其是作者细腻的主观感觉描写,使作品达到一种心理的真实。但不可否认,作品在情节和语言上亦存在一些雕琢的痕迹。
关键词 李敖 《虚拟的十七岁》 叙事
下载PDF
真情再现自动人——评陈才生笔下的李敖
14
作者 李建东 《华文文学》 2004年第6期72-77,共6页
陈才生先生的新著《李敖这个人》,塑造了一位立体的、全面的、真实的李敖,使我们看到了这位文坛"狂人"的另外一面。在作者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观点公允的评述中,可以导出"李敖现象"的社会意义不在于传主本人的学... 陈才生先生的新著《李敖这个人》,塑造了一位立体的、全面的、真实的李敖,使我们看到了这位文坛"狂人"的另外一面。在作者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观点公允的评述中,可以导出"李敖现象"的社会意义不在于传主本人的学问造诣、言行操守,而在于对整个社会和趋众社会心理的某种监督和制约这一最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评传 意义
下载PDF
理性的人生,唯美的哲学——李敖长篇小说《上山·上山·爱》思想解读
15
作者 陈才生 《殷都学刊》 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
长篇小说《上山·上山·爱》表达了李敖对现代化爱情的深刻认识。文章通过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分析,指出作者在爱情观上的五大原则,即灵肉平等论、纯快乐论、爱情理性论、爱情达观论、攀登过程论。
关键词 李敖 《上山·上山·爱》 思想
下载PDF
为李敖大陆行画像
16
作者 马若龙 《学习月刊》 2005年第11期42-43,共2页
李敖的大陆文化之旅已经结束了,他的演讲精彩有趣,很对青年人的味口。李敖的底色鲜明,他反对台独,热爱祖国,主张两岸统一,而且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怀有崇敬之心。可是关于“再见了马克思”和对鲁迅的攻击我们持反对态度。及时澄清这些观点... 李敖的大陆文化之旅已经结束了,他的演讲精彩有趣,很对青年人的味口。李敖的底色鲜明,他反对台独,热爱祖国,主张两岸统一,而且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怀有崇敬之心。可是关于“再见了马克思”和对鲁迅的攻击我们持反对态度。及时澄清这些观点和态度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广大世界观尚不成熟的年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先生 文化之旅 大陆 地貌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传记作家的学术意识——以陈才生的《李敖评传》为例
17
作者 孙德喜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评传》 传记作家 学术意识 学术价值
下载PDF
李敖清华演讲的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
18
作者 宣炳善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9期34-53,共20页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李敖清华演讲的知识分子口头表演与法律修辞策略遭遇了公共言语修辞的信任危机,这种口头修辞的信任危机实际上说明表演知识分子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困境。由于李敖与鲁迅共享了一个知识分子公共口头言说技巧的言语传统,因此需要进行民俗学意义上的言语修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清华演讲 爱国主义 法律信仰 言语修辞 表演知识分子
下载PDF
李敖其人的另一面
19
作者 张耀杰 《社会科学论坛》 2005年第12期96-101,共6页
关键词 李敖 香港凤凰卫视 言论自由 中国人民 现身说法 蒋介石 关闭 月刊 杂志 书店
下载PDF
李敖的中西文化观
20
作者 南锋霞 彭敏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9-161,164,共4页
20世纪60年代,李敖以一个“全盘西化论者”的形象崛起文坛,他的一篇《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在台湾引起了一场持续达五年之久的“中西文化论战”。就李敖“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背景和基本观点来看“全盘西化”论这一观点的合理... 20世纪60年代,李敖以一个“全盘西化论者”的形象崛起文坛,他的一篇《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在台湾引起了一场持续达五年之久的“中西文化论战”。就李敖“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背景和基本观点来看“全盘西化”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期给中国文化的出路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中西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全盘西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