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乡能人村庄治理成效差异的演化逻辑--基于S镇返乡能人村干部任职的历时性观察
1
作者 徐晓军 林川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在国家不断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背景下,作为发展要素的内容和资源载体的能人返回乡村并参与村庄治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讨返乡能人治村的成效差异及其形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价值。通过构建资源调动行动... 在国家不断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背景下,作为发展要素的内容和资源载体的能人返回乡村并参与村庄治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讨返乡能人治村的成效差异及其形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价值。通过构建资源调动行动-利益关联行动-村庄治理成效的分析框架,探究了返乡能人村干部治村过程中的行动-利益互动形态及其对治理成效的形塑逻辑。再次嵌入村庄的返乡能人村干部作为村庄内外部资源的核心配置者,会主动根据治理情境变化,理性选择资源调动主导的治理行动类型。以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治理行动缺乏基于乡村发展与乡村内生秩序的共同引导,易受到返乡能人村干部个人意志的影响。在静态的时间切片下,不同类型的治理行动及其行动-利益互动机制,使返乡能人村干部的治理成效产生差异化的高低之别;在动态的时间进程下,返乡能人村干部的治村行动会随治理情境的变化调整治村行动类型:从而演化出治理成效先高后低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能人 村干部 乡村治理 治理成效
下载PDF
村规民约、村干部信任与农户可再生资源利用行为——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例
2
作者 苏静 涂胜胜 肖攀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69-84,114,共17页
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例,基于湖南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村规民约、村干部信任对农户可再生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规范性村规民约和引导性村规民约... 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例,基于湖南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村规民约、村干部信任对农户可再生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规范性村规民约和引导性村规民约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并且后者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促进效应要大于前者;第二,村干部品行信任和组织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村干部能力信任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村规民约与村干部信任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存在一定的交互影响,村干部信任在村规民约与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主要来源于村干部组织信任的影响。据此,应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庄环保监督组织和监督机制、加大宣介环保教育政策力度,从而切实提高农业秸秆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村干部信任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行为 可再生资源利用
下载PDF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
3
作者 王建芹 张钦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亦官亦民的特征使其具有身份上的复合性,具有村民代理人、政府代理人和党的基层干部中的双重或三重身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前,村干部监督机制存在制度性空白。长期游走在国家监察体系和党的...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亦官亦民的特征使其具有身份上的复合性,具有村民代理人、政府代理人和党的基层干部中的双重或三重身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前,村干部监督机制存在制度性空白。长期游走在国家监察体系和党的纪律检查体系乃至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是造成基层村干部“微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且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监察体制改革及《监察法》的实施,使村干部被纳入监察机关监督对象和监察职责范畴,对其腐败行为进行的专项治理和常规化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时代,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找准监督发力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化动员机制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纪法衔接、法法衔接,发挥党纪国法协同推进的共治效应;实现关口前移,更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小微权力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推广村级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微腐败 村干部 治理成效 路径
下载PDF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产生逻辑及推行路径
4
作者 张素罗 姜晓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是以行政化的方式管理村干部,是对传统村干部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学术界对村干部公职化管理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与自治的关系。文章基于乡村社会基础变迁和国家基层治理变革分析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基于行政助...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是以行政化的方式管理村干部,是对传统村干部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学术界对村干部公职化管理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与自治的关系。文章基于乡村社会基础变迁和国家基层治理变革分析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基于行政助力自治的视角探讨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推行路径。公职化管理所带来的行政下沉,为乡村社会构建了正式激励系统,培养了专业的治村人才,有效弥补了乡村自治不足,符合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公职化管理 产生逻辑 推行路径
下载PDF
市场型村干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H村和Q村的双案例比较研究
5
作者 赵守飞 云涛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是核心,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方”。文章以L市H村和Q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在全面呈现两个村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市场型村干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是核心,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方”。文章以L市H村和Q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在全面呈现两个村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市场型村干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市场型村干部能够整合内外资源、做好利益联结与分配、培养“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村干部市场经营能力越弱,乡村产业发展越差;村干部市场经营能力越强,乡村产业则发展越好。因此,培养市场型村干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村干部 乡村产业振兴 双案例研究 资源整合 利益联结 集体经济
下载PDF
直播助力乡村振兴:村干部的新角色与应对之道
6
作者 陈春茶 华夏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0期130-131,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直播技术的发展,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机遇。该文从村干部的角度探讨村干部直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其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道,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直播 乡村振兴 村干部新角色 宣传推广
下载PDF
建强乡村干部队伍,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7
作者 邹智维 宋冰 蔡傲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1期161-163,共3页
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村干部兼具执行者、引领者等多重角色,但当前村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专业能力、思想观念以及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村干部队伍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优化年龄结构、加强教育培训、更新思想观念... 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村干部兼具执行者、引领者等多重角色,但当前村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专业能力、思想观念以及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村干部队伍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优化年龄结构、加强教育培训、更新思想观念、加强人才储备等方面入手,进而为乡村振兴培育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队伍 人才储备 乡村振兴 村干部 多重角色 年龄结构 思想观念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南阳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8
作者 杨梦梦 李建波 程玉萍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结合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干部素质提升的需求,调查分析南阳市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南阳市委组织部和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组织的村级干部和退役军人学历提升为契机,结合南阳市基层干部的素质现状和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素质要求,整... 结合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干部素质提升的需求,调查分析南阳市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南阳市委组织部和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组织的村级干部和退役军人学历提升为契机,结合南阳市基层干部的素质现状和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素质要求,整合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现有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方案的相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通过对500名农村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了解南阳市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建设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南阳市农村干部的基本素质奠定基础,为优化南阳市基层干部培训方案提供依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培训 乡村振兴 村干部 素质提升 退役军人 村干部 河南省南阳市 干部综合素质
下载PDF
增强职业认知,推进村干部职业化改革
9
作者 李红娟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68-70,共3页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交织,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村干部是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力量,对其进行职业化改革,有利于推动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但是,现阶段我国村干部...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交织,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村干部是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力量,对其进行职业化改革,有利于推动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但是,现阶段我国村干部职业化改革还存在认识上不到位、责任上不落实、发展上不平衡等问题。村干部职业化概念界定村干部是中国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主要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和其他村民委员会成员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农村社会治理 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干部职业化 农村基层治理 村干部队伍 职业认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村干部领导力如何影响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1 位作者 刘彩艳 赵一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领导力 乡村治理效能感 村庄认同感 民主参与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驻村干部的履责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星 汪来杰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驻村干部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治理创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所处的治理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驻村干部所处场域进行分析,发现驻村干部履责面临着行动、文化、主... 驻村干部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大治理创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所处的治理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依托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驻村干部所处场域进行分析,发现驻村干部履责面临着行动、文化、主体三重风险。破解驻村干部履责之困,其根本出路在于与村民情感共生,以行政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破解场域之困,同时还需要从完善共生体系、形塑共生文化、重塑共生主体三个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场域理论
下载PDF
责任政治视角下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研究——以T县为例
12
作者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村干部在协商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责任政治的视角出发,结合A省T县的案例,对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进行审视,可以发现:面对治理责任与资源供给不均衡带来的履责困境,村干部选择借助协商治理机制予以纾解,即通过纵向维度的... 村干部在协商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责任政治的视角出发,结合A省T县的案例,对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进行审视,可以发现:面对治理责任与资源供给不均衡带来的履责困境,村干部选择借助协商治理机制予以纾解,即通过纵向维度的部门“协商应责”宣传、横向维度的试点“协商应责”示范,最终在全县层面上形成了“协商应责”实践。协商治理构建起村干部定责、履责和究责的行为系统,并带来“责任回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干部推动该政策的积极性。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和指导农村基层协商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研究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开辟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协商治理 责任政治 责任回应
下载PDF
村干部角色失调的多元表现及优化路径——基于北京市L村的个案观察
13
作者 刘雅慧 赵健君 刘启明 《社会治理》 2024年第5期98-108,共11页
角色失调是指个人对自己某个角色的期望与社会和组织的期望的不一致。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角色失调的困境,这对乡村基层的治理效能造成了显著影响。基于角色压力理论构建... 角色失调是指个人对自己某个角色的期望与社会和组织的期望的不一致。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角色失调的困境,这对乡村基层的治理效能造成了显著影响。基于角色压力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北京市L村的村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发现L村村干部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任务、不匹配的权力与责任、工作激励的缺位等问题时,出现了“任务失调”“权责失调”和“动力失调”等角色认知困境;通过建立角色任务协调的保障机制、角色权责协调的约束机制和角色动力协调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干部角色失调的问题,进而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角色理论 角色失调 基层治理 角色协调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干部教育的实践--以朱中立为例
14
作者 刘辉 杨学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干部和群众土改后出现了思想退坡、工作不积极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活动。为提高教育效果,《新湖南报》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了“李四喜”这个典型的思想退坡的人物形象,并借朱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干部和群众土改后出现了思想退坡、工作不积极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对农村干部的教育活动。为提高教育效果,《新湖南报》以朱中立为原型建构了“李四喜”这个典型的思想退坡的人物形象,并借朱中立怎样走出“李四喜”对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引导和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物原型朱中立也不断提高自身认识,积极工作,努力进取,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榜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运动,也是因应了时代需要的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湖南报》 村干部教育 朱中立 李四喜思想
下载PDF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村干部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海洋 张希达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推进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治理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村干部管理能力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推进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治理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村干部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然而,由于教育水平、资源获取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村干部在管理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制约着农村社会的整体进步。对村干部管理能力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提升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模式 村干部管理能力
下载PDF
库尔勒市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调查及其提升策略
16
作者 马伊健 王承武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1-166,共6页
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提升在推动驻村工作中已成为重要的一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库尔勒市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的影响因素包含培训成效、职能认知、监管机制、后盾支持4个方面。... 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提升在推动驻村工作中已成为重要的一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库尔勒市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驻村干部基层能力素质的影响因素包含培训成效、职能认知、监管机制、后盾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培训内容;明晰职责定位,把握权责关系;提高管理成效,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考核内容,提升考核治效;加强后盾保障,持续指导监督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库尔勒市驻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帮助,同时为上级组织培养、选拔驻村干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驻村干部群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基层能力素质 提升策略 新疆库尔勒市
下载PDF
驻村干部何以影响乡村治理?——基于Y县乡村振兴的案例比较分析
17
作者 吴金兴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共11页
驻村帮扶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是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其在实践中展现的驻村干部差异化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外部整合—内部赋能”分析框架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所形成的混合型... 驻村帮扶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是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其在实践中展现的驻村干部差异化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外部整合—内部赋能”分析框架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所形成的混合型组织分为四种类型:全面包办型、协同治理型、无为而治型和无所作为型。对M省Y县的案例比较分析表明,强化驻村干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村干部的带动发展能力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帮扶的可靠路径。协同治理型是驻村帮扶的理想进路。对此,需要完善干部选派机制、规范干部日常管理、加强驻村过程管控,以实现融入机制、整合机制、培育机制的紧密衔接,进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干部 乡村振兴 混合型组织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前期乡村干部思想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农村建党为中心
18
作者 何志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结束后,中国农村经济形态通过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是所有制形式的重大变更,更是农民在思想层面对社会主义的调适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针对...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结束后,中国农村经济形态通过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是所有制形式的重大变更,更是农民在思想层面对社会主义的调适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针对乡村中的关键群体——积极分子和乡村干部的思想改造。土地改革结束后开展的农村建党,借助在建党训练班和互助合作运动中吸收党员、建立支部并积极发挥作用的方式,在思想层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和乡村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思想的率先转变为此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初期 村干部 思想改造 建党
下载PDF
复杂性治理:村干部领导力的适配性考察
19
作者 冷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7,共7页
村干部领导力的提升是影响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领导力与复杂治理情境相适配的研究视角,构建“情境-结构-效能”的分析框架,以江苏省Z县村党组织书记的治村实践为代表性案例探讨村干部领导力如何作用于基层治理实践。在乡... 村干部领导力的提升是影响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领导力与复杂治理情境相适配的研究视角,构建“情境-结构-效能”的分析框架,以江苏省Z县村党组织书记的治村实践为代表性案例探讨村干部领导力如何作用于基层治理实践。在乡村复杂性治理情境下,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导力以组织赋能和内源价值为动力结构,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复合型权威体系作用于乡村复杂性治理实践,其治理效能体现为政治秩序供给、经济资源供给和社会服务供给。基于对村党组织书记这一典型村干部主体的领导力考察,文章呈现了情境适配性的理论意义,提出新时代乡村干部的领导力建设应当围绕特定治理情境形成演进协同、场域适配与价值嵌入的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治理 村干部领导力 组织赋能 内源价值 适配性
下载PDF
河南省Z市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发展研究
20
作者 张新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09,共2页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作为支撑。近年来,河南省Z市多措并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本文从创新选用机制、借助数字化...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作为支撑。近年来,河南省Z市多措并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本文从创新选用机制、借助数字化手段、创新培训制度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河南省Z市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