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9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洱源县新构造运动的ESR年代学证据
1
作者 金文正 白万奎 叶治续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云南省洱源县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为详细分析该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进行了野外岩石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测定工作,结果表明:样品年龄数据介于62~1007ka之间,属于新构造运动时期;ESR年龄值由西... 云南省洱源县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为详细分析该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进行了野外岩石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测定工作,结果表明:样品年龄数据介于62~1007ka之间,属于新构造运动时期;ESR年龄值由西向东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更新世以来,洱源县构造运动关键期由西向东逐渐变晚;结合样品所在海拔和ESR年龄,认为现今海拔高的区域,相对构造隆升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具有较大隆升速率;现今海拔较低的盆山接触带新构造运动表现较为强烈,具有较小ESR年龄值、碎屑岩中的多条小型(伴生)断裂,且天然地震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构造运动 断裂 洱源县
下载PDF
构造运动与地貌实验虚拟仿真设计与建设
2
作者 易层 丁树文 +3 位作者 林丽蓉 石磊 谭文峰 刘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1,134,共6页
构造运动与地貌教学内容具有时间尺度长、空间尺度大、动态演化复杂等特点,是“地质与地貌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我国典型地貌分布和地貌物质组成4个模块,由宏观、中观到微观... 构造运动与地貌教学内容具有时间尺度长、空间尺度大、动态演化复杂等特点,是“地质与地貌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我国典型地貌分布和地貌物质组成4个模块,由宏观、中观到微观模拟高风险、高成本、极端环境的实验,解决地质类实践教学难开展、地球深部不可见、学生难理解等问题,提升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构造运动与地貌 虚拟仿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河流阶地的发育及其对古气候和新构造运动的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雷传扬 王波 +3 位作者 刘兆鑫 范敏 谢海洋 郝金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3,共14页
为了研究第四纪以来成都平原古气候变化规律和新构造运动特征,对成都平原岷江水系河流阶地序列,年代格架,不同地质时期的孢粉组合特征和T4剖面上网纹红土的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收集大量存量资料,辅以少量野外查证工作,... 为了研究第四纪以来成都平原古气候变化规律和新构造运动特征,对成都平原岷江水系河流阶地序列,年代格架,不同地质时期的孢粉组合特征和T4剖面上网纹红土的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收集大量存量资料,辅以少量野外查证工作,结合地质、地貌和年代学资料,厘定了成都平原岷江水系5级河流阶地,T5至T1拔河分别为98~127 m、59~79 m、36~52 m、4~10 m、2~5 m,形成时代分别为925±92 ka、722±77 ka、462±46 ka、30.13±2.86 ka、9.0 ka,其中T5、T4、T3、T2为基座阶地,发育受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可作为第四纪以来成都平原东缘龙泉山背斜南段隆升的地貌标志,T1为堆积阶地,发育主要受气候变化驱动;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第四纪以来成都平原以森林草原植被为主,气候整体具由偏暖偏湿向温干变化的趋势;阶地资料揭示第四纪以来龙泉山背斜南段经历了四次间歇性隆升,隆升高度达127 m,早更新世中期龙泉山背斜南段隆升速率为0.089~0.335 mm/a,早更新世晚期隆升速率急剧下降至0.027~0.165 mm/a,然后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到晚更新世—全新世隆升速率上升到0.133~0.322 mm/a;龙泉山背斜南北段存在差异隆升,北段的隆升速率和隆升幅度明显大于南段,在现代地貌上表现为龙泉山北段以低山为主,南段向低山丘陵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岷江水系 河流阶地 古气候 构造运动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对渤海凸起区、斜坡—洼陷区浅层油气最终成藏的控制作用
4
作者 米立军 徐建永 +2 位作者 刘志峰 朱文奇 吴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5,共14页
浅层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为渤海的主力含油气层系。新构造运动是渤海新生代晚期发生的对油气成藏影响最为深刻的构造事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影响远大于深层,控制了渤海浅层油气最终成藏。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导致的凹陷晚期快速生排... 浅层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为渤海的主力含油气层系。新构造运动是渤海新生代晚期发生的对油气成藏影响最为深刻的构造事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影响远大于深层,控制了渤海浅层油气最终成藏。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导致的凹陷晚期快速生排烃、多种类型圈闭发育、油气运移活跃等,整体上调整、控制了浅层油气藏的定型和分布,但对不同构造带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存在差异。根据构造位置和油气成藏特点,可将渤海浅层油气藏归为两大类:凸起区浅层油气藏、斜坡—洼陷区浅层油气藏。通过系统分析两类构造带浅层油气的成藏特点,明确新构造运动对两类构造带油气最终成藏的控制作用与富集模式差异,并构建了相应成藏模式。凸起区的浅层具有“晚期油源断层+浅层稳定储盖组合”的“台阶”型油气成藏模式;斜坡—洼陷区的浅层具有“洼中隆+晚期断层”“深层运移脊+晚期断层”两种“倒漏斗”型油气成藏模式。渤海浅层已进入了以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勘探阶段,应加强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运移断层+岩性圈闭”组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渤海 浅层油气藏 凸起区 斜坡—洼陷区 成藏模式 “倒漏斗”型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对晋陕蒙金三角榆林段生态地质格局的约束
5
作者 杨运军 吴鹏 +5 位作者 王颖维 黄薇 韩旭 焦锐 刘晋 武子俊 《陕西地质》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晋陕蒙金三角榆林段处于黄土高原关键地带,属中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以来发生的差异上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是区内根本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源动力,是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地质问题的基本地质条件。该地区以其独特... 晋陕蒙金三角榆林段处于黄土高原关键地带,属中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以来发生的差异上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是区内根本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源动力,是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地质问题的基本地质条件。该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叠加风力、水力、重力、冻融等外动力及采矿等人为工程活动,共同塑造并约束了黄土高原典型生态格局和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榆林 生态地质格局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秋里塔格地区新构造运动及铀成矿作用阶段划分——来自不整合的约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元元 王强强 +3 位作者 吕俊维 杨小强 陈瑞 李秋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秋里塔格构造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构造变形复杂且强烈,然而对其构造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同时对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刻画较少,制约了铀成矿过程的研究。文章以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不整合构造... 秋里塔格构造带为新构造运动的产物,构造变形复杂且强烈,然而对其构造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同时对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刻画较少,制约了铀成矿过程的研究。文章以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不整合构造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新构造运动过程研究;以上新统库车组下段为主要研究层位,探讨其赋矿砂体、层间氧化带等两大成矿要素特征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进而进行铀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研究表明,秋里塔格构造带不整合包括下更新统西域组下伏不整合、中更新统乌苏群下伏不整合、上更新统新疆群下伏不整合,分别显示为削截低角度不整合、超覆平行-高角度不整合、削截平行-高角度不整合。秋里塔格构造带新构造运动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平缓背斜发育阶段(N_(2)^(1)-Qp_(1))、箱式背斜发育阶段(Qp_(1)-Qp_(3))、构造突破阶段(Qp_(3)-今)。上新统库车组铀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同生沉积预富集阶段(N_(2)^(1)-N_(2)^(2)),时限为5.5~4.3 Ma;褶皱期层间氧化阶段(N_(2)^(2)-Qp_(2)),时限为4.3~0.12 Ma;剥蚀突破期改造-氧化阶段(Qp_(2)-今),时限为0.12 Ma~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里塔格 库车组 构造运动 铀成矿作用
下载PDF
GNSS连续观测站构造运动变化特征自适应提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小宁 石睿娟 +3 位作者 鲍庆华 朱庆 孟国杰 闫浩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5-1254,共10页
随着GNSS连续观测站数据积累时长和空间密度的不断增加,坐标时间序列呈现出随时间变化的构造运动变化信息,因此基于现有函数模型对坐标时间序列建模已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本文提出一种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构造运动变化特征的自适应提取方... 随着GNSS连续观测站数据积累时长和空间密度的不断增加,坐标时间序列呈现出随时间变化的构造运动变化信息,因此基于现有函数模型对坐标时间序列建模已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本文提出一种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构造运动变化特征的自适应提取方法,以获取构造运动随时间变化特征。首先,构建表征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构造运动随时间变化的改进函数模型,引入基于贝叶斯框架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自适应求解模型参数最优解及其误差;然后,试验模拟不同噪声水平和不同分段线性速率差值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函数模型中线性速率和时间节点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当前GNSS单日解水平分量定位精度下,水平分量线性速率精度为0.1 mm/a,可分辨出0.4 mm/a及以上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性构造运动,时间节点的精度与分段线性速率差异值有关,差异值为0.4 mm/a时其精度为1.0 a;最后,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隅GNSS连续站观测数据对本文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在青藏高原东北隅最前沿区域提取出始于2017年东北向运动减缓的趋势性构造运动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传统函数模型 改进函数模型 构造运动变化 自适应提取
下载PDF
一次重要的第四纪构造运动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1.6~1.0 MaB.P.),中国大陆发生了一次十分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了早更新世地层的普遍褶皱和断裂,并伴有火山活动。同时,这又是一次十分重要的造貌运动,它导致了高原面的形成并整体抬升,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今地貌格局... 在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1.6~1.0 MaB.P.),中国大陆发生了一次十分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了早更新世地层的普遍褶皱和断裂,并伴有火山活动。同时,这又是一次十分重要的造貌运动,它导致了高原面的形成并整体抬升,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今地貌格局,这次构造运动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它使大片处于鼎盛时期N—Q1 的古湖消亡,中国现今的主要水系定型,植被分布形式发生变化和气候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构造运动 环境效应 构造运动
下载PDF
略论构造运动节律与构造运动序列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盛芹 吴珍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准确鉴定构造运动时期是研究地壳构造与构造运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文中将有关地层接触关系、形变特征、建造类型、构造演化、构造事件的同位素计年以及动态定量观测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鉴别构造运动的时期与性... 准确鉴定构造运动时期是研究地壳构造与构造运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文中将有关地层接触关系、形变特征、建造类型、构造演化、构造事件的同位素计年以及动态定量观测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鉴别构造运动的时期与性质,进而依据实际资料,阐明构造运动节律所具有的普遍性、级别性、可对比性以及一定的时空迁移性等特点,提出构造运动序列的概念,并以中国北方若干构造区带为例,阐明构造运动序列的划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节律 序列 构造运动序列
下载PDF
褶皱:构造运动造就的独特景观
10
作者 张忠慧 渠玉冰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奇山秀水数不胜数,这些神奇秀雅的自然景观本身隐藏着丰富的地质现象。褶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是地球构造运动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历经几十亿年的沧桑演变和无...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奇山秀水数不胜数,这些神奇秀雅的自然景观本身隐藏着丰富的地质现象。褶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是地球构造运动的结果,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历经几十亿年的沧桑演变和无数次的地壳运动之后,表面留下了似波浪起伏般的纹理。我国拥有诸多名山,其多为地壳隆升和岩层褶皱的结果,每座山体的褶皱形式不同而形态各异,仿佛一重重翻滚的波涛镌刻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曼妙的风景线,优美的褶皱纹理让山川成为画卷,让崖壁形态多样,让礁石变化万千,让半岛岬角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面 地质遗迹 地貌类型 地质现象 地壳运动 地壳隆升 构造运动 褶皱
下载PDF
茅山断裂带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连英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考古、地壳形变和地震等资料,对茅山断裂带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继承性、差异性(分段性)、间歇性(周期性)以及以张、压交替运动方式为特征。现代构造运动以现代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且具有距现...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考古、地壳形变和地震等资料,对茅山断裂带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继承性、差异性(分段性)、间歇性(周期性)以及以张、压交替运动方式为特征。现代构造运动以现代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且具有距现代时间越近,垂直位移速率越大的趋势。最后,探讨了茅山断裂带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地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黄秀铭 汪良谋 +4 位作者 徐杰 方仲景 张裕明 向家翠 王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51,共9页
根据北京地区构造演化、断裂活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等新资料,认为本区南、北段新构造运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段新构造活动较北段弱,未来地震危险性亦然。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北京 地震 危险性
下载PDF
藏北长江源地区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亚林 王成善 +2 位作者 王谋 伊海生 李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74-382,共9页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长江源地区 河谷地貌 构造运动
下载PDF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被引量:85
14
作者 程绍平 邓起东 +1 位作者 闵伟 杨桂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39,共2页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比之青藏高原隆起要滞后0.113~0.25Ma,而且,平均区域造陆隆起量比之青藏高原的内部和边缘的隆起量小得多。晋陕峡谷河段发生过3期加积作用幕,指示着造陆隆起景观中的气候变化时间线。渭河盆地北缘的韩城断裂悬崖带记录着构造基准面下降,影响的河流长度仅为21~127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晋陕峡谷河段 河流阶地 第四纪 构造运动
下载PDF
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 被引量:203
15
作者 刘东生 郑绵平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4-204,共11页
本文基于对我国新生代环境记录的分析,揭示出在早第三纪,气候带大致呈行星风系控制下的东西走向格局。东南部地区在渐新世开始湿润化,显示了东南季风的雏形,可称为雏形季风阶段。中新世中期东南和西南部显著湿润化,标志着东南和西... 本文基于对我国新生代环境记录的分析,揭示出在早第三纪,气候带大致呈行星风系控制下的东西走向格局。东南部地区在渐新世开始湿润化,显示了东南季风的雏形,可称为雏形季风阶段。中新世中期东南和西南部显著湿润化,标志着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形成,可称为成形季风阶段。中新世末和上新世形成的“红粘土”的风尘特性是冬季风和中国北方与中亚干旱化的重要标志。第四纪以来中国环境发生的重要转变表现为季风强度的变化与气候波动周期的改变。上述重大环境事件在时代上分别与两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东亚构造运动有较好的吻合性。我们认为,这种季风一冰盖一构造的耦合关系可能是通过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季风系统 起源 冰盖 区域构造运动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被引量:253
16
作者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速度是 37~ 45mm/a ;哈萨克—西伯利亚地盾的运动方向约NE130° ,速度是 3~ 5mm/a。GPS所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文中给出了各主要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部分活动地块内部结构完整 ,以整体性的运动为主 ;个别活动地块内部发生构造变形 ,地块的整体性不好。中国大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现今构造变形可能与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 ,下地壳和上地幔以粘塑性的流变为特征 ,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整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速度场 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大陆 构造运动 GPS速度场 活动地块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运动厘定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被引量:54
17
作者 蔡周荣 刘维亮 +1 位作者 万志峰 郭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通过分析并参考前人对南海构造运动的划分方案以及浅水区研究成果,结合深水区取得的最新认识,对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的构造运动重新进行厘定,共划分为四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末的神狐运动、中始新世末开始的珠琼运动(包括一幕和二幕)、晚... 通过分析并参考前人对南海构造运动的划分方案以及浅水区研究成果,结合深水区取得的最新认识,对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的构造运动重新进行厘定,共划分为四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末的神狐运动、中始新世末开始的珠琼运动(包括一幕和二幕)、晚渐新世末的南海运动以及中中新世末的东沙运动,并认为这四次构造运动对烃源岩的发育以及油气运聚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运动 厘定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26
18
作者 林长松 高金耀 +2 位作者 虞夏军 叶芳 谭勇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6,共6页
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及其邻区的地壳构造运动是在统一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总体区域性张裂沉降背景之下发生的,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振荡式发生的特点,并贯穿了晚白垩世末之后的整个新生代.它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的构造运动密切相... 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及其邻区的地壳构造运动是在统一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总体区域性张裂沉降背景之下发生的,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振荡式发生的特点,并贯穿了晚白垩世末之后的整个新生代.它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之下的软流层流动方向和强度的振荡式改变而引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运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95
19
作者 邸领军 张东阳 王宏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引发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是地质演化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地质事件 ,受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侧向水平挤压作用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宏观上表现出大面积隆升、侵蚀强烈、周边强烈下沉和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的特点 ,...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引发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是地质演化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地质事件 ,受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侧向水平挤压作用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宏观上表现出大面积隆升、侵蚀强烈、周边强烈下沉和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的特点 ,它的活动不仅影响盆地、山川、地貌的发生、发展 ,而且还影响着古老断裂的重新活动。对盆地新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系统以及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诸多现象的观察研究及对新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的相关作用的研究表明 ,微裂隙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一性是造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运用“地震泵”机理对盆地中的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喜马拉雅运动 构造运动 地震 地震泵机理 微裂隙 非均质性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中段盆地的发育阶段及其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方敏 汪一鹏 +3 位作者 沈军 曹忠权 申旭辉 俞维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1-217,共7页
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发育的系列盆地,根据其发育阶段可分为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4个阶段,并根据发育持续性可分为继承性、阶段性、复活性、新生性4种类型。由大比例尺填图所获... 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发育的系列盆地,根据其发育阶段可分为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4个阶段,并根据发育持续性可分为继承性、阶段性、复活性、新生性4种类型。由大比例尺填图所获资料及前人成果,介绍了各阶段盆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讨论了盆地发育与区域构造运动、断裂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 盆地 断层活动 断裂带 区域构造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