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染色体组型比较 被引量:39
1
作者 印杰 赵振山 +2 位作者 陈小奇 李艳秋 朱丽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2,共4页
关键词 二倍体 四倍体 泥鳅 染色体组型 地理种群 生长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覃映雪 苏永全 +2 位作者 王胜强 王德祥 王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1 引言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说过,地球的历史记载于地壳中,而生物的历史却记载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染色体的组型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因... 1 引言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说过,地球的历史记载于地壳中,而生物的历史却记载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染色体的组型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历史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因此,染色体组型研究成为细胞遗传学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花尾胡椒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的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染色体组型 细胞遗传学 鲈形目 遗传育种 鱼类
下载PDF
杂交鲫(白鲫♀×散鳞镜鲤)及其双亲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克俭 高健 +2 位作者 张景龙 何玉明 王维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制备杂交鲫(F1)及其双亲的染色体。结果表明,白鲫染色体的2n=100,其组型是2n=20m+28sm+38st+14t,NF=148;散鳞镜鲤的2n=100,组型是2n=20m+26s...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制备杂交鲫(F1)及其双亲的染色体。结果表明,白鲫染色体的2n=100,其组型是2n=20m+28sm+38st+14t,NF=148;散鳞镜鲤的2n=100,组型是2n=20m+26sm+30st+24t,NF=146;杂交鲫的2n=100,组型是2n=20m+27sm+34st+19t,NF=147.经分析比较证实,杂交鲫的染色体是由双亲各提供一组单倍体而组成的。此外,在受检的20尾杂交鲫中存在一尾三倍体(3n=150±3)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鲫 散鳞镜锂 杂交鲫 杂交 染色体组型 繁殖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世锋 王德祥 +1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4,共3页
以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双棘黄姑(Nibeadiacanthus)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组型为:2n=48=24t,NF=48.在已进行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的石首鱼类中,除大黄鱼外,染色体组型均为2n=48t.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染色体组型 鲈形目 石首鱼科 动物分类学 染色体数目
下载PDF
中国洪湖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雅娟 田萍萍 +2 位作者 李莹 印杰 荒井克俊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41,共6页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倍数性 染色体组型 主成分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我国海洋鱼类和贝类染色体组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6
作者 王梅林 郑家声 +1 位作者 朱丽岩 戴继勋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277-284,共8页
综述迄今为止已报道的我国 38种海洋鱼类和 2 2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 ,以及其中 6种鱼和 1种贝的 C-带、Ag- NOR带等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结果 ,并对这项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作了展望。
关键词 海洋 鱼类 贝类 染色体组型 遗传资源
下载PDF
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2 位作者 陈湘粦 董成稳 崔淼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0-786,共7页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直接制作肾细胞染色体标本 ,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亲本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结果表明 ,彭泽鲫种群内的两个不同克隆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差异 ,其中克隆H包含 6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直接制作肾细胞染色体标本 ,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亲本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结果表明 ,彭泽鲫种群内的两个不同克隆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差异 ,其中克隆H包含 6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 15 6 ,15 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 :4 2M +36SM +39ST +33T ,NF =2 2 8;克隆L包含 12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 16 2 ,15 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 :36M +45SM +33ST +36T ,NF =2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雌核发育 染色体组型 超数染色体
下载PDF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敏容 杨兴棋 +1 位作者 俞小牧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31,共7页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为238。本研究结果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的鲫鱼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纲 鲫属 雌核发育 染色体组型 彭泽鲫
下载PDF
四川六种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文元 王子淑 +2 位作者 王喜忠 杨玉华 孙启玲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3年第1期83-88,I0005,共7页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关无尾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Benirschke et al.,1973;Bogart,1968;Guillemnin,1967;Haertel,1974;Schmid,1978a,1978b),国内吴政安(1978,1981;吴政安等,1980,1981)李树深等(1981)作了几种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陆生脊椎动物 细胞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李树深 无尾两栖类 系统演化 细胞工程学
下载PDF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Ⅺ.裂腹鱼亚科二种鱼和鳅鮀亚科三种鱼的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渝成 李康 +1 位作者 桂建芳 周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84-186,i003-i005,共6页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高原地区的江河上游,在我国分布有10属,54种和亚种。鳅鮀亚科(Gobiobotitaae)仅有1属3亚属,已知有16种和亚种,在我国分布构就有13种。我们考察的3种鳅鮀亚科鱼类即分属3个不同的亚属。
关键词 中国 鲤科鱼类 染色体组型 裂腹鱼亚科 鳅鮀亚科 系统关系
下载PDF
广东鲂(“非汉字符号”)×团头鲂(“非汉字符号”)杂交子一代及其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叶 星 谢 刚 +3 位作者 祁宝伦 潘德博 许淑英 庞世勋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采用活体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作了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及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广东鲂、团头鲂和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48,最大的染色体对均在 SM组。广东鲂的染色体... 采用活体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作了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及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广东鲂、团头鲂和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48,最大的染色体对均在 SM组。广东鲂的染色体组型为26m+18sm+4st,总臂数NF=92;团头鲂的染色体组型为26m+22sm,总臂数NF=96;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及总臂数与母本广东鲂的相同。广东鲂和团头鲂的染色体组型较相似,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解释了广东鲂与团头鲂杂交成功、杂种后代可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鲂 团头鲂 杂交子一代 染色体组型 亲本
下载PDF
二倍体、四倍体泥鳅与大鳞副泥鳅杂交子代DNA相对含量与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方礼豹 周小云 +2 位作者 崔蕾 阎里清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 利用二倍体(D)、四倍体(T)泥鳅与大鳞副泥鳅(P)间的自交与杂交,获得9种细胞型子代,分别为(♀×♂):D×D、D×T、D×P、T×D、T×T、T×P、P×D、P×T和P×P。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其进行了DNA相对含量测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D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D×D、D×P、P×D和P×P属于二倍体;D×T、T×D、P×T和T×P属于三倍体;T×T属于四倍体,且3种类型DNA含量比值接近2∶3∶4。D×D的染色体数2n=50,核型为8m+6sm+36t,臂数NF=64;T×T染色体数为4n=100,抗型16m+12sm+72t,NF=128;P×P为2n=48,12m+4sm+32t,NF=64;D×P和P×D为2n=49,10m+5sm+34t,NF=64;D×T和T×D为3n=75,12m+9sm+54t,NF=96;T×P和P×T为3n=74,14m+8sm+52t,NF=96。经比较分析可知,杂交子代染色体是由双亲各提供一组单倍体染色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杂交 DNA相对含量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与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毅辉 焦宗垚 +4 位作者 陈永乐 朱新平 陈昆慈 谢刚 赵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1-725,共5页
对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珠江干流西江的肇庆、郁南、桂平以及其上游柳江的柳州采集野生卷口鱼450余尾,全长165~236 mm,体重167.84~586.25 g。随机选取试验鱼进行观察、解剖、测量和拍照。发现卷口鱼具有... 对珠江卷口鱼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珠江干流西江的肇庆、郁南、桂平以及其上游柳江的柳州采集野生卷口鱼450余尾,全长165~236 mm,体重167.84~586.25 g。随机选取试验鱼进行观察、解剖、测量和拍照。发现卷口鱼具有形态多样性。在体型上,一种体高较高,为高背型,主要来自桂平极其下游;另一种为平背型,主要来自柳州及上游。在体色上,腹部颜色变异较大。腹部颜色有乳白色、黄色和棕黑色三种。无雌雄异型现象。卷口鱼口下位,内卷;咽齿较发达,鳞中等大,侧线鳞式37~46,5~8/5~6-A。胃不发达,肠长为体长的1.36~1.51倍。肋骨14,脊椎骨38-40。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卷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核型公式为12 m+16 sm+18 st+4 t,NF=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口鱼 珠江 形态多样性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卵形鲳鲹染色体组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舒琥 何敏莲 +2 位作者 张海发 王云新 刘付永忠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材料,胸腔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鲹的核型为2n=48,核型公式为2n=2 sm+6m+40 t,NF=56,染色体数为48.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关键词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染色体组型 PHA
下载PDF
闽香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诚 刘年锋 +1 位作者 杨小强 曹文清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6sm+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 以闽香鳢及其亲本乌鳢和斑鳢为材料,取头肾做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图,发现闽香鳢染色体数为45,是亲本配子染色体数之和;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闽香鳢的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3m+6sm+36st,t,臂数NF=54,个别染色体可分辩出其来源。研究表明,闽香鳢遗传了其父本、母本各一套的染色体(n),是斑鳢与乌鳢的杂交种;染色体数和闽香鳢1号特异染色体可做为闽香鳢的鉴定指标。随机取样发现子一代闽香鳢存在性腺发育Ⅲ期以上的雌性个体,而未发现有性腺成熟的雄性个体,可能存在雄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香鳢 杂交育种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棉蝗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世鸿 王景佑 +3 位作者 程光中 周江 王定平 张培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文研究了棉蝗(ChondracrisrosearoseaDeGeer)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棉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O=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枝型公式:2n(♂)=2X=23t,按染色体长度顺序排列分成四组,但按相对程度也可分... 本文研究了棉蝗(ChondracrisrosearoseaDeGeer)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棉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O=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枝型公式:2n(♂)=2X=23t,按染色体长度顺序排列分成四组,但按相对程度也可分为三组;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5.94±0.26%;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5.89: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棉蝗的核型属“1C”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蝗 染色体组型 C带
下载PDF
何氏细鲃鱼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新平 邬国民 +1 位作者 胡红 罗建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21,共2页
本文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何氏细鲃鱼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其2n=50,NF=96,核型公式为16m+30sm+2st+2t。
关键词 何氏细Ba鱼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胡子鲶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俊烈 王正询 +1 位作者 林兆平 杨俊慧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441-44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用PHA体内注射法,以肾组织为材料,对胡子鲶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胡子鲶2N=56,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9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2对,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为7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98。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第21对染色体在... 本文介绍了用PHA体内注射法,以肾组织为材料,对胡子鲶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胡子鲶2N=56,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9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2对,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为7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98。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第21对染色体在雌性个体为同型,而在雄性个体为异型,因而,这对形态明显异型的染色体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很可能是胡子鲶的性染色体,我们将其暂定为XY染色体,但要落实这对异型染色体确实是性染色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子鲶 染色体组型 PHA体内注射法 染色体 染色体
下载PDF
犬肾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致瘤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德礼 李六金 +7 位作者 夏耕田 何旭玉 高步先 白晓鸿 黄高升 刘尚高 阎隆飞 方福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2-570,T003,共10页
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阳性对照 ,以连传 3代的犬、猫肾原代细胞 (CKC、FKC)为阴性对照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收集的 4株MDCK传代细胞系培养 2 5~ 4 5代的完整活细胞或冻融裂解细胞进行裸鼠致癌 /致瘤实验观察 ,筛选出致癌性极... 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阳性对照 ,以连传 3代的犬、猫肾原代细胞 (CKC、FKC)为阴性对照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收集的 4株MDCK传代细胞系培养 2 5~ 4 5代的完整活细胞或冻融裂解细胞进行裸鼠致癌 /致瘤实验观察 ,筛选出致癌性极低、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几株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 ,并建立了相应的细胞种子库和工作库 ,供科研和生产使用 ,4年运转很好。不同代次MDCK细胞系染色体众数所占比率的相差率一般不超过 5 %~ 15 % ,结构畸变率一般为 0~ 3%。研究表明 ,MDCK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 ,并具有种属特异性 ,MDCK细胞不论核型如何 ,始终具有致癌性 ,但其致癌 /致瘤性差 ,只有超二倍体以上细胞才具有高的致癌 /致瘤率 (如YA株的为 2 8/ 5 8) ,亚二倍体细胞的致癌 /致瘤率很低 (其它 3株MDCK细胞的致癌 /致瘤率为 5 / 5 4 ) ,且一般致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多为高中分化腺癌。冻融裂解癌细胞系 (X株Hela、JA株Vero、M株BHK 2 1、YA株MD CK)的致癌 /致瘤性相应降低 ,极低致癌 /致瘤性细胞系 (M株或JC株MDCK)不会因冻融裂解而增加致癌 /致瘤性。证明MDCK细胞系冻融裂解物不致癌 ,降低制苗毒液中细胞系基因含量 ,完全可以将MDCK细胞系 (M ,JB ,JC株 )用于犬五联苗生产。MDC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生产 犬肾细胞系 染色体组型 致癌 致瘤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两种不同体色黄鳝的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良国 席在星 +2 位作者 郑荷 梁晓剑 曾伯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7-290,共4页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首次对洞庭湖区两种不同体色黄鳝进行肾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并对其染色体数目及组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体色黄鳝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N =24,且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但两种不同体色黄鳝的染色...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首次对洞庭湖区两种不同体色黄鳝进行肾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并对其染色体数目及组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体色黄鳝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N =24,且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但两种不同体色黄鳝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黄鳝A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1.45±0.06~6.15±0.03,黄鳝B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1.53±0.01~5.23±0.09.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洞庭湖区黄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染色体组型 相对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