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所出《黄仕强传》残片缀合与研究
1
作者 张新朋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3,共6页
《黄仕强传》是一篇附丽于《普贤菩萨说证明经》而流传的灵验记类作品.它在敦煌文献中有多件留存,然在新疆所出诸文献中鲜有著录.新近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公布了 LM20-1520-37-14、LM20-1507-C1107d、LM20-1523-15-1... 《黄仕强传》是一篇附丽于《普贤菩萨说证明经》而流传的灵验记类作品.它在敦煌文献中有多件留存,然在新疆所出诸文献中鲜有著录.新近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公布了 LM20-1520-37-14、LM20-1507-C1107d、LM20-1523-15-140b 等《黄仕强传》抄本残片 3片、笔者复于《大谷文书集成》中认定了大谷4961号《黄仕强传》抄本残片1片.经笔者研判,上述4片新疆所出《黄仕强传》残片来自同一写卷,可以缀合.这是目前所知新疆所出诸文献中唯一的一件《黄仕强传》抄本.它们的认定与缀合丰富了新疆所出文献的类型,对于窥探当时新疆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探究新疆与敦煌及中原地区的交往,进而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演进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土文献 《黄仕强传》 残片 缀合 研究
下载PDF
柏林藏吐鲁番多语种二十一度母文本与版画残片再探——兼论元代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2
作者 熊文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藏文文献,对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藏吐鲁番出土的TibHT 107号(T II D 19和T II D 20)梵藏回鹘文多语种《二十一度母礼赞经》文本和版画残片进行了再次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的藏文赞词来源于《甘珠尔》同名经典...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藏文文献,对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藏吐鲁番出土的TibHT 107号(T II D 19和T II D 20)梵藏回鹘文多语种《二十一度母礼赞经》文本和版画残片进行了再次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的藏文赞词来源于《甘珠尔》同名经典,其中T II D 19号残片中的藏文为第六位度母释梵火天母的赞词,T II D 20号残片中的藏文为第五位度母怛啰吽字母的赞词。吐鲁番版上图下文的版式受到内地唐末以来传统的影响;经与文献比对,版画中度母的造型按日护传规的样式创作而成,绘画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元代宫廷藏传艺术特点;多语种文本和版画综合特征显示,吐鲁番版极有可能来自元朝首都北京或按其刻本仿制而成。该残片为元代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具体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TibHT 107号残片 二十一度母 多语种 版画 元代 文化交融
下载PDF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修复与保护研究
3
作者 王龙 张海龙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4,11,共5页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是研究唐代纺织品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物残缺、污染等病害较严重,文章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保护修复:一是采集样本、数据信息及检测分析;二是运用同材质同密度的材料以及丝网加固法对文物本体进行修... 新疆吐峪沟东区出土唐代刺绣花卉残片是研究唐代纺织品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物残缺、污染等病害较严重,文章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保护修复:一是采集样本、数据信息及检测分析;二是运用同材质同密度的材料以及丝网加固法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三是在织物材质上,通过显微技术、红外分析、阴阳离子色谱等方式对其组织结构、纤维外观、工艺等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出土环境。旨在使修复达到预期效果,更好地展示文物的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刺绣花卉残片 修复与保护 显微技术 红外分析
下载PDF
德藏吐鲁番出土《尔雅音义》残片探析
4
作者 窦秀艳 杨羽 《现代语文》 2023年第5期18-26,共9页
目前,学界对吐鲁番出土的《尔雅》关注较少,对上世纪初在吐鲁番吐峪沟出土的6件《尔雅音义》残片的专门研究更是少见。对残片的发现与著录、作者问题、与传世本文字的异同、学术价值,以及1577号残片与6783号残片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行... 目前,学界对吐鲁番出土的《尔雅》关注较少,对上世纪初在吐鲁番吐峪沟出土的6件《尔雅音义》残片的专门研究更是少见。对残片的发现与著录、作者问题、与传世本文字的异同、学术价值,以及1577号残片与6783号残片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比较研究,基本能够确定6件残片分为两组,是相同底本的不同抄本,它们不同于陆德明的《尔雅音义》,极有可能是来自隋唐之际学者曹宪的《尔雅音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音义》 吐峪沟 出土 残片 《尔雅》
下载PDF
追尋敦煌殘卷的“生命歷程”——以北敦12194號及相關殘片綴合復原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秋之 張涌泉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3年第3期31-51,391,共22页
文章對北敦12194號、北敦11032號、北敦13145號、北敦13139-1號等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殘卷作了復原和研究。經考察,殘片上的習字主要來源於《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也包含了實用性的書狀及書手隨意的雜寫。習字的綴合为殘片中其他兩... 文章對北敦12194號、北敦11032號、北敦13145號、北敦13139-1號等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殘卷作了復原和研究。經考察,殘片上的習字主要來源於《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也包含了實用性的書狀及書手隨意的雜寫。習字的綴合为殘片中其他兩種文獻的復原提供了線索,促使定名、錄校及相關研究更加精確深入。從殘斷形態來看,這組殘卷在廢棄後被用作寫經經帙的裂作材料。在寫本文獻的研究中,應把握各部分文獻的“獨立性”及文獻間的“關聯性”,還應關注文獻裂作、抄寫、利用的情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獻 殘片 復原 習字 經帙
下载PDF
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在丝巾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婕含 王欢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82-184,共3页
动物形象在丝巾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但以鹰为主体图案的丝巾设计数量较少。对此,文章从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的纹样、色彩情感中获取设计灵感。以图案创新和色彩情感分析两部分为研究方向,归纳出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的视觉元素在丝巾产品... 动物形象在丝巾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但以鹰为主体图案的丝巾设计数量较少。对此,文章从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的纹样、色彩情感中获取设计灵感。以图案创新和色彩情感分析两部分为研究方向,归纳出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的视觉元素在丝巾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方式,界定其艺术与文化价值,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进行碰撞,深挖传统鹰纹样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升现代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巾设计 赤地鹰连珠文锦残片 视觉元素 色彩情感 传统元素 现代设计
下载PDF
俄敦《大方广佛华严经音》残片三题
7
作者 谭兴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收有10余件佛典音义文献残片,这些残片均从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分裂而来,所存字目均出自《八十华严》。经比勘发现:一是残片所存音义与高丽藏再雕本《八十华严》卷末所附音义源自同一祖本;二是残片所... 《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收有10余件佛典音义文献残片,这些残片均从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分裂而来,所存字目均出自《八十华严》。经比勘发现:一是残片所存音义与高丽藏再雕本《八十华严》卷末所附音义源自同一祖本;二是残片所存多条音义为高丽藏再雕本所无,其中有4条当是在传写过程中糅合底本多条音义;三是дх.18982残片亦来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音》,所存字目出自《八十华严》卷62,可与дх.19007残片缀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华严》 音义 词条糅合 残片缀合
下载PDF
“南海Ⅰ号”出水漆器残片的成分结构分析
8
作者 胡凤丹 张亦弛 +1 位作者 杜靖 李乃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2,共10页
为了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来剖析“南海Ⅰ号”漆器的髹漆工艺,以“南海Ⅰ号”出水的3片不同髹漆工艺的漆片为例,采用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 为了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来剖析“南海Ⅰ号”漆器的髹漆工艺,以“南海Ⅰ号”出水的3片不同髹漆工艺的漆片为例,采用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等科学测试仪器进行研究,从髹漆的层数、显色材料的成分、漆膜的成分、漆灰的结构和成分、胎体的结构等方面来深度剖析“南海Ⅰ号”出水漆器残片的结构及制作工艺。表面显微观察显示漆片花纹精致美观,细部处理到位;截面显微观察显示剔红样品共有9层,分别是外漆5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剔犀样品共7层,分别是外漆3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褐漆样品共6层,分别是外漆和内漆各1层,内外漆灰各1层,内漆灰中加杂1层编织物层,胎体1层。拉曼测试结果表明3块漆片中红色显色材料为朱砂(HgS),黄色显色材料为雌黄(As_(2)S_(3)),黑色显色材料为炭黑(C)。样品中内外漆灰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_(5)(PO_(4))_(3)(OH)]、石英(SiO_(2))和水合草酸钙[CaC_(2)O_(4)(H_(2)O)_(2.375)]等常见物质。漆膜的成分是生漆中添加了少量的石英颗粒,没有添加桐油作为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漆器残片 现代分析技术 髹漆工艺
下载PDF
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中亚地区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地质记录 被引量:154
9
作者 李锦轶 王克卓 +4 位作者 孙桂华 莫申国 李文铅 杨天南 高立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7-1102,共16页
本文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该区活动陆缘残片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 本文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该区活动陆缘残片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和泥盆纪、石炭纪深成岩组成。这些不同时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该区弧岩浆前锋带的演化具有向南逐渐迁移的特点。这些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和深成岩在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方面都类似于钙碱系列弧岩浆岩。它们的这些特征,结合它们的区域地质背景,使我们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它们的形成演化与以南侧康古尔塔格碰撞带中的洋壳残片为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有关;它们很可能与出露在阿尔泰山南侧、蒙古南部和大兴安岭中部等地的类似杂岩一起构成了古亚洲洋中西伯利亚古板块活动陆缘;该活动陆缘的发育,揭示出古亚洲洋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奥陶纪至石炭纪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至石炭纪 活动陆缘残片 吐哈盆地南缘 古亚洲洋板块俯冲 中亚地区
下载PDF
西南天山吉根地区P-MORB残片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2 位作者 李向民 何世平 杨军录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53,共9页
吉根地区基性熔岩呈岩片产于古生代变质细碎屑岩中 ,为拉斑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LREE略为富集的平坦型 ,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P_MORB类似 ,富集Th、Nb、Ta、Zr等高场强元素 ,Zr/Nb值约为 10 ,εNd(t)为+4 .2 4~ +6 .79,与P_MORB... 吉根地区基性熔岩呈岩片产于古生代变质细碎屑岩中 ,为拉斑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LREE略为富集的平坦型 ,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P_MORB类似 ,富集Th、Nb、Ta、Zr等高场强元素 ,Zr/Nb值约为 10 ,εNd(t)为+4 .2 4~ +6 .79,与P_MORB类似 ,形成于洋脊环境。Sr_Nd同位素研究表明 ,该基性熔岩源区为N_MORB型亏损地幔 ,但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富集地幔源的影响。基性熔岩Sm_Nd等时线年龄为 392± 15Ma ,为该基性岩的形成年龄。目前 ,在吉根地区已发现与该P_MORB岩片相伴生的辉长辉绿岩、超基性岩岩片 ,共同构成了蛇绿岩残片 ,其为古生代南天山洋盆的残片。从形成年龄和分布位置看 ,该蛇绿岩残片极有可能与南天山晚古生代蛇绿岩带相对应 ,代表了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ORB 蛇绿岩残片 古南天山洋 吉根地区
下载PDF
德尔尼蛇绿岩:青藏高原最北端的特提斯岩石圈残片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亮 孙勇 裴先治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对位于青海省玛沁县境内的德尔尼蛇绿岩进行了报道,并使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确认和判别。研究表明,其岩石组合相对简单,由玄武岩、辉长岩和蛇纹岩3个单元组成。玄武岩微量元素判别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典型洋脊环境,属于西地中海... 对位于青海省玛沁县境内的德尔尼蛇绿岩进行了报道,并使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确认和判别。研究表明,其岩石组合相对简单,由玄武岩、辉长岩和蛇纹岩3个单元组成。玄武岩微量元素判别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典型洋脊环境,属于西地中海型岩石圈残片,是青藏高原目前发现的最北端的特提斯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地球化学 德尔尼 青藏高原 岩石圈残片
下载PDF
澧阳平原几处遗址出土陶片中稻谷稃面印痕和稃壳残片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文绪 裴安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对湖南澧阳平原彭头山、安乡汤家岗和澧县花荣村遗址出土陶片中的稻谷印痕和稃壳残片作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认定彭头山和汤家岗的古稻为似籼稻类型,花荣村的古稻为似粳稻类型。并讨论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籼粳亚种定型的形成时期问题。
关键词 澧阳平原 出土陶片 水稻 稻谷印痕 稃壳残片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新元古界温都尔庙群洋壳残片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继春 肖荣阁 +3 位作者 苏士杰 廖蕾 刘少华 梁锋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57,共7页
文章从温都尔庙群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特征入手,研究显示该套岩石具有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岩石稀土特征表明其形成于陆间小洋盆环境。它属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的产物,为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地壳演化提... 文章从温都尔庙群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特征入手,研究显示该套岩石具有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岩石稀土特征表明其形成于陆间小洋盆环境。它属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的产物,为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都尔庙群 洋壳残片 新元古代 华北板块 白云鄂博 内蒙古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早石炭世洋壳残片及其古特提斯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冬兵 王保弟 +2 位作者 潘桂棠 罗亮 唐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48-3066,共19页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是破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在对八宿县怒江大桥-邦达地区嘉玉桥岩群详细野外观察基础上,对赋存其中的玄武岩岩块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并对玄武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嘉玉桥岩群...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是破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在对八宿县怒江大桥-邦达地区嘉玉桥岩群详细野外观察基础上,对赋存其中的玄武岩岩块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并对玄武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嘉玉桥岩群具有构造混杂岩的特征,基质主要为板岩、千枚状板岩、薄层状结晶灰岩,岩块主要为玄武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玄武岩岩块锆石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均一的年龄结果显示其为基性岩浆结晶锆石。基性锆石^(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338±2Ma,代表玄武岩形成时代。玄武岩的围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范围为3157~500Ma,最年轻一组年龄为513~500Ma,限定其原始沉积时代不早于该年龄范围。玄武岩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无异常,ε_(Nd)(t)值为+7.4~+8.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N-MORB型玄武岩一致。受海水蚀变影响,Rb、Ba、U、Sr元素和^(87)Sr/^(86)Sr(i)同位素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玄武岩岩块是由亏损地幔中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代表洋壳残片。八宿县怒江大桥-邦达地区嘉玉桥岩群是一套俯冲增生杂岩,其基质岩石和岩块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构造就位时间有待进一步限定。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存在较多前侏罗纪的化石和同位素年龄信息,本研究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338±2Ma已经具有成熟的洋壳,指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打开时间应早于早石炭世(338±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嘉玉桥岩群 洋壳残片 俯冲增生杂岩 特提斯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雅满苏东大沟洋壳残片地质特征及年代学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崴国 张建东 赵恒乐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雅满苏东大沟洋壳残片位于康古尔缝合带内,由枕状基性熔岩、辉绿岩、闪长岩、深海沉积物组成。各组成单元呈构造岩片形式就位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内。玄武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特点,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洋中脊或开阔大洋环境,其中... 雅满苏东大沟洋壳残片位于康古尔缝合带内,由枕状基性熔岩、辉绿岩、闪长岩、深海沉积物组成。各组成单元呈构造岩片形式就位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内。玄武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特点,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洋中脊或开阔大洋环境,其中放射虫时代主要为志留纪,可能代表了康古尔洋主体形成时代。本次新获得330Ma锆石SHRIMP U-Pb年龄,可能是该洋盆演化末期的年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满苏 洋壳残片 放射虫 SHRIMP U-PB
下载PDF
甘肃庆阳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中发现陶器残片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效奇 闵琪 +2 位作者 杨俊杰 郭忠铭 刘冠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甘肃庆阳地区沿河谷萨拉乌苏组分布普遍,在庆阳附近和环县曲子该组底部砂砾层和上部粘土层中发现了陶片。同一层位产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14C测年资料也反映它是一套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堆积,与根据哺乳动物化石所确... 甘肃庆阳地区沿河谷萨拉乌苏组分布普遍,在庆阳附近和环县曲子该组底部砂砾层和上部粘土层中发现了陶片。同一层位产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14C测年资料也反映它是一套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堆积,与根据哺乳动物化石所确定的地质年代相一致。这一发现把陶器出现的年代提前了大约2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晚更新世 萨拉乌苏组 陶器残片 地层
下载PDF
全自动太阳能残片激光划片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亮 张董洁 +2 位作者 龚发云 潘明铮 汪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为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片残片的再次利用,针对现有激光划片机对太阳能电池片残片切割效率低、无法大批量加工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太阳能残片激光划片机。该设计通过视觉检测系统获取残片的切割路径,由工控机、运动控制卡和PLC控制,实... 为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片残片的再次利用,针对现有激光划片机对太阳能电池片残片切割效率低、无法大批量加工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太阳能残片激光划片机。该设计通过视觉检测系统获取残片的切割路径,由工控机、运动控制卡和PLC控制,实现残片的自动上下料、切割工作台移动以及激光切割功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证明该设备的残片切割精度和效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实际应用在太阳能电池片残片再次利用的现代化生产中,具有降低能耗、环境保护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片残片 激光划片机 视觉检测
下载PDF
胶南王台变质基性熔岩:元古宙洋壳残片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志耀 王仁民 宋明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胶南王台变质基性熔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拉班玄武岩系列 ,具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 ,高强场相容元素含量与N MORB相近 ,εNd(t) =1.82~ 6 .35 ,△2 0 7Pb 2 0 4Pb为 - 6 .748~ - 8.0 0 0 ,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它的存在表明鲁东地区发... 胶南王台变质基性熔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拉班玄武岩系列 ,具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 ,高强场相容元素含量与N MORB相近 ,εNd(t) =1.82~ 6 .35 ,△2 0 7Pb 2 0 4Pb为 - 6 .748~ - 8.0 0 0 ,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它的存在表明鲁东地区发育有元古宙古洋壳残片 ,华北古陆块南缘在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性熔岩 洋壳残片 早-中元古宙 胶南王台
下载PDF
英藏《天盛律令》残片的整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小忙 孔祥辉 《西夏研究》 2016年第4期42-46,共5页
英藏黑水城文献是英国人斯坦因继俄国人科兹洛夫之后获得的。所得虽然多为零散残页,但其补充价值不容忽视。在英藏黑水城文献中我们发现了100余枚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残片,本文对其进行了一次比较集中的整理和介绍。所见残片的大多... 英藏黑水城文献是英国人斯坦因继俄国人科兹洛夫之后获得的。所得虽然多为零散残页,但其补充价值不容忽视。在英藏黑水城文献中我们发现了100余枚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残片,本文对其进行了一次比较集中的整理和介绍。所见残片的大多数可以在俄藏中见到其完整的页面和内容;有的残片中的文字可补俄藏《天盛律令》甲种本中的缺字;有20枚残片的内容则不见于现存俄藏《天盛律令》的各种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藏 黑水城 西夏文文献 《天盛律令》 残片
下载PDF
敦煌诗赋残片拾遗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新朋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吟》残片2片、《晏子赋》残片4片和《秦将赋》残片1片,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秦妇吟 晏子赋 秦将赋 残片 考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