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民族山区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以云南省昌宁县为例
1
作者 张晓蕊 李建钦 谷红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通过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探究云南省昌宁县产业和林业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结合林业L-V模型和特征指数分析昌宁县生态安全状况,实现生... 通过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探究云南省昌宁县产业和林业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标体系,结合林业L-V模型和特征指数分析昌宁县生态安全状况,实现生态安全级别及预警级别判定。结果表明:昌宁县2011—2015年均处于林业生态安全预警转折区,位于康复状态与健康状态临界点之间;2019年以后处于生态安全区,林业生态水平逐步恢复并向产业-生态互利共生方向发展,但林业生态相对处于劣势,仍需在今后决策和发展中引起重视,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使其朝着更为稳定的共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安全 产业 特征指数 民族山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山区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
2
作者 崔娜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作为民族山区的代表区域,当前四川省阿坝州各县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实现阿坝州各县的产业兴旺必须要找准农村的资源优势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业态。该文通过对阿坝州中小学研学旅行资源的摸底调查,从需求... 作为民族山区的代表区域,当前四川省阿坝州各县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实现阿坝州各县的产业兴旺必须要找准农村的资源优势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业态。该文通过对阿坝州中小学研学旅行资源的摸底调查,从需求出发对阿坝州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研学旅行不同参与方的动机和需求,从而设计出基于不同需求的三大研学旅行产品模式、24条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山区 研学线路 阿坝州 旅行产品开发
下载PDF
浅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山区乡镇产业发展路径
3
作者 曹宇翔 《江西农业》 2024年第9期180-182,共3页
近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补齐了广大农村地区“三农”问题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对西部民族山区乡镇的农业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 近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补齐了广大农村地区“三农”问题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对西部民族山区乡镇的农业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对该县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电商发展的困境等制约乡镇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当地特色对农业发展提出了解决对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山区 乡村振兴 乡镇产业
下载PDF
湘西多民族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春腊 王鹏 +1 位作者 徐美 刘沛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8-1318,共11页
以县域为单元,基于各行政区域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从耕地资源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粮耕弹性系数3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了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年变化率"的概念与方法,对湘西多民族山区2001-2010年耕地利用... 以县域为单元,基于各行政区域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从耕地资源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粮耕弹性系数3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了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年变化率"的概念与方法,对湘西多民族山区2001-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湘西多民族山区耕地利用效率比较低,近年虽有好转迹象,但县域间的协调度仍处于基本协调或不协调状态.耕地利用效率的年变化率为21%,各单项指标的年变化率亦存在较大波动.在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各因子中,粮食单产、土地产出均为高度相关因素,而耕地总面积的关联度排在最后.从空间上看,湘西北部以及东部地区耕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较小,而西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空间分异较大,可划分为高效高度协调型、高效基本协调型、高效不协调型、中效基本协调型、中效不协调型和低效不协调型等六类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效率 协调性 湘西多民族山区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兼谈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互动与协调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永鹏 车越 +2 位作者 邰俊 吴阿娜 黄小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的典型案例,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系统动力学、生态足迹等方法开展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存在城郊环境差异与跨界污染显现、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民族与...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的典型案例,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系统动力学、生态足迹等方法开展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存在城郊环境差异与跨界污染显现、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民族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等生态环境现状;面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环境容量与排放总量矛盾较为突出、区域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日趋明显等资源环境压力;2007年全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91.95亿元,区域总体处于"良"的生态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战略目标、功能区划和规划方案是协调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规划 可持续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山区 黔东南
下载PDF
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82
6
作者 李志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5,共5页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国内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少数民族山区居民的语言、生活风俗、民族服饰有...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国内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少数民族山区居民的语言、生活风俗、民族服饰有显著影响,但对其饮食习惯和地方建筑特色影响不大,旅游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变迁是积极的;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来调控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感知 态度 少数民族山区居民
下载PDF
尼泊尔山地旅游发展及其对中国西部民族山区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明庆忠 陈建波 《旅游论坛》 2017年第6期111-119,共9页
尼泊尔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旅游资源,山地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显现突出的优势。从研究尼泊尔山地旅游发展的相关国外文献入手,并结合一部分国内研究,分析尼泊尔山地旅游的发展条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发展政策等,总... 尼泊尔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旅游资源,山地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显现突出的优势。从研究尼泊尔山地旅游发展的相关国外文献入手,并结合一部分国内研究,分析尼泊尔山地旅游的发展条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发展政策等,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和尼泊尔山地旅游发展的相似点和不同条件,从尼泊尔山地旅游发展成功经验出发,针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应选择合适的旅游形式,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加强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并注重安全问题和山地社区利益,引导山地旅游合理发展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发展经验 启示 尼泊尔 中国西部民族山区
下载PDF
民族山区转型期间农村的实用人才及其成长机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贤楚 邓辉煌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156,共5页
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民族山区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民族山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以恩施州为个案,本文以实地... 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民族山区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其首要任务。民族山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以恩施州为个案,本文以实地调查为逻辑起点,结合调研数据和文献,在分析农村实用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山区转型期间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类型及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成长机制,并据此讨论了其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山区 恩施州 农村实用人才 成长机制
下载PDF
四川省少数民族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特点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龙世华 许改玲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40-43,共4页
四川省少数民族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呈现出以下五个贫困特点:贫困县分布与山地、高原地理环境吻合;各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而返贫易;贫困县之间贫富差距较为明显;人均GDP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无相关;经济贫困与素质贫困并存。通过对贫困... 四川省少数民族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呈现出以下五个贫困特点:贫困县分布与山地、高原地理环境吻合;各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而返贫易;贫困县之间贫富差距较为明显;人均GDP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无相关;经济贫困与素质贫困并存。通过对贫困县贫困特点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少数民族山区 扶贫开发 贫困特点
下载PDF
民族山区转型农村的贫困人口及其分布——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谭贤楚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9期60-63,共4页
基于社会学视角,以恩施州为个案进行贫困人口分析后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转型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贫困人口主要受到环境、社会状况、自身状况的影响,且向深山区、高寒区、地方病高发区等集中。据此,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 基于社会学视角,以恩施州为个案进行贫困人口分析后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转型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贫困人口主要受到环境、社会状况、自身状况的影响,且向深山区、高寒区、地方病高发区等集中。据此,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科学规划、积极引导,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加速民族地区脱贫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山区 贫困人口 分布 趋势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巩固提升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的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妍 李丹桐 +4 位作者 李兴丽 王奕 罗雁 杜刚 代正明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云南西南部边境少数民族山区是我国种植小粒咖啡最适宜的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和出口基地。本文分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巩固提升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 云南西南部边境少数民族山区是我国种植小粒咖啡最适宜的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和出口基地。本文分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巩固提升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促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产业 边疆少数民族山区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韦璞 《南方人口》 CSSCI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利用笔者在贵州贫困少数民族山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运行综合网的人数规模及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社会角色提供的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关键词 贫困民族山区 社会支持网 网络规模 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自然资源富饶的边远民族山区市场构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丽 朱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在世纪之初 ,自然资源富饶的边远民族山区尚存有绝对的、极端的贫困现象 ,同时居民收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与全国总体迈入小康生活水平相比仍处于相对贫困中等特点 ,要进一步发展 ,根据其自然资源、自身特点和所处社会经济发展规... 在世纪之初 ,自然资源富饶的边远民族山区尚存有绝对的、极端的贫困现象 ,同时居民收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与全国总体迈入小康生活水平相比仍处于相对贫困中等特点 ,要进一步发展 ,根据其自然资源、自身特点和所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富饶 民族山区 市场构建 脱贫机制
下载PDF
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在中国,山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女性更是贫困者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计资源的缺乏是典型特点。可持续生计分析是目前国际反贫困的主流分析框架,采... 在中国,山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2/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女性更是贫困者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计资源的缺乏是典型特点。可持续生计分析是目前国际反贫困的主流分析框架,采用生计分析,可以凸显以人为中心的反贫困策略。调查发现,在滇桂黔石漠化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村落中,贫困女性的生计资源特点为:资源总体缺乏,品种单一;现有资源利用不足,获得方式水平较低;人力资源开发有限,社会参与愿望弱。根据这一状况,可采取"看得见人"的反贫困策略:重视性别贫困靶向的资源整合,让生计可持续;推进民族教育改革,提高生计能力;建立性别统计制度,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性别分析 贫困女性 少数民族山区 生计资源
下载PDF
少数民族山区农民创收方式与减贫效果的稳定性——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全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4,共4页
不同产业部门和生产方式的减贫效果是不同的。以湖北恩施州为例,分解少数民族山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构成,探讨以家庭经营收入为表现形式的农业生产和以工资性收入形式的外出务工两种创收方式的减贫效果稳定性。结果发现,对山区农民脱贫效... 不同产业部门和生产方式的减贫效果是不同的。以湖北恩施州为例,分解少数民族山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构成,探讨以家庭经营收入为表现形式的农业生产和以工资性收入形式的外出务工两种创收方式的减贫效果稳定性。结果发现,对山区农民脱贫效果稳定性贡献最大的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的减贫效应相对短期化和快速化;并且,一系列风险性和非风险性因素影响着这种稳定性。因此,山区地方政府不必过分强调发展"劳务经济",应因地制宜强化农业生产,保证减贫效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山区 减贫效果 稳定性 创收方式
下载PDF
贵州峰丛喀斯特多民族山区人地关系的思考——以贵州麻山、瑶山及北盘江河谷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安裕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8-12,51,共6页
贵州以峰丛洼地 /峰丛峡谷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发育典型、生态脆弱、环境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麻山、瑶山、花江等地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以这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为主线 ,探讨了该区人地关系的... 贵州以峰丛洼地 /峰丛峡谷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发育典型、生态脆弱、环境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麻山、瑶山、花江等地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以这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为主线 ,探讨了该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危机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人地关系 贵州 民族山区 调控 生态
下载PDF
论民族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世明 《林业经济问题》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林业在民族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生态贡献和产业贡献 ,但目前林业在山区综合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未能发挥出来。文章研究认为 ,大力发展林业是民族山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并就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民族山区 林业 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 中国 森林旅游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少数民族山区综合现代化道路探索——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大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1期43-49,共7页
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4%,而且构成全国领土的骨骼,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和生态基础,具有经济战略地位、资源战略地位、社会文化战略地位、生态功能战略地位。山区农村现代化问题,世... 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4%,而且构成全国领土的骨骼,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和生态基础,具有经济战略地位、资源战略地位、社会文化战略地位、生态功能战略地位。山区农村现代化问题,世界上虽然有些经验可资借鉴,但是在中国这样广袤辽阔、地理综合条件异常复杂的山区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却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而难中之难则在山区农村。探讨我国山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已经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将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理论指导下,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初步探讨山区综合现代化模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山区 犁耕文明 综合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后农业税时代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研究——以云南元江县咪哩乡为实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重照 杨荣海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在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思维下陷入困境,农村公共物品总供给数量少、层次低。咪哩乡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事一议"制度和建立农民专...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在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思维下陷入困境,农村公共物品总供给数量少、层次低。咪哩乡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事一议"制度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拓宽了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渠道,形成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山区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制度 供给主体 多元化
下载PDF
西部民族山区农村返贫人口的基本状况与特征——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贤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857-17858,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民族山区农村的返贫现象日趋明显,并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笔者结合西部民族山区相关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以恩施州为个案,分析了民族山区农村返贫人口的基本状况及其特征,并研究了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民族山区 返贫人口 特征 政策含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