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洪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1-52,共2页
苏轼因词风多样,为世人称道.本文选择苏轼的经典之作《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出自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进行文本细读,从声韵、结构、句式和意象四个角度评析,以品悟豪放派词人的另一面风格——婉约,体验苏轼感情丰富... 苏轼因词风多样,为世人称道.本文选择苏轼的经典之作《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出自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进行文本细读,从声韵、结构、句式和意象四个角度评析,以品悟豪放派词人的另一面风格——婉约,体验苏轼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赏析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妇 西园 婉约词 水龙吟 偶句 万里 苏轼 意象 落红 词情 情思 无情 声韵 奇句 散文化
下载PDF
结构表层的互文性与深层的隐喻性——苏轼咏物词《水龙吟》的诗学解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章庆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苏轼咏物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是一首具有结构表层互文性与深层隐喻性的奇妙作品。在表层结构中,杨花的漂泊无着、化为流尘与思妇的梦寻落空、悲慨落泪相互交融;而在深层结构里,杨花、思妇的不幸遭遇又共同隐喻苏轼前半生仕途辗... 苏轼咏物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是一首具有结构表层互文性与深层隐喻性的奇妙作品。在表层结构中,杨花的漂泊无着、化为流尘与思妇的梦寻落空、悲慨落泪相互交融;而在深层结构里,杨花、思妇的不幸遭遇又共同隐喻苏轼前半生仕途辗转漂泊,甚至贬谪九死一生的刻骨铭心伤痛。杨花、思妇、创作主体鼎足而三,表里互融,同场共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水龙吟》的诞生,是苏轼仕宦漂泊、贬谪生涯的深刻遇合与天才创构,可遇而不可求。从某种意义上,章词也是苏词的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水龙吟 互文性 隐喻性 解构
下载PDF
和韵而似原唱——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艺术成就
3
作者 李宜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为和章质夫杨花词所作,其艺术造诣却远远高于原作。王国维认为,苏词不似和作,反似原唱。仔细权衡,苏词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咏物拟人,不即不离;二是抒情言志,幽怨缠绵;三是章法句法,淋漓曲折;四是措辞用典...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为和章质夫杨花词所作,其艺术造诣却远远高于原作。王国维认为,苏词不似和作,反似原唱。仔细权衡,苏词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咏物拟人,不即不离;二是抒情言志,幽怨缠绵;三是章法句法,淋漓曲折;四是措辞用典,夺胎换骨。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和苏词幽深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吟 杨花词 玉人 原唱 和作
下载PDF
苏轼与《水龙吟》——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解析
4
作者 杨春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20-26,共7页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是苏轼“隐括”杜牧《早雁》诗而写成的一首词,完成于他在黄州的第一个秋天。《水龙吟》属于笛曲,原名《鼓笛慢》。苏轼谪居黄州,受到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诗句的吸引,着意精研笛曲,借旧调翻新声,并借李白...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是苏轼“隐括”杜牧《早雁》诗而写成的一首词,完成于他在黄州的第一个秋天。《水龙吟》属于笛曲,原名《鼓笛慢》。苏轼谪居黄州,受到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诗句的吸引,着意精研笛曲,借旧调翻新声,并借李白“笛奏龙吟水”诗句,改调名为“水龙吟”。晚唐诗人杜牧曾经做过黄州刺史,创作《早雁》诗。苏轼改诗为词,用《水龙吟》调演唱,表达“安土忘怀”“优游卒岁”的志趣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为后世留下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水龙吟 隐括 杜牧 《早雁》
下载PDF
繁华梦去情难绝——读陈维崧词《水龙吟·秋感》
5
作者 李睿 《学语文》 2001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作品赏析 陈维崧 水龙吟·秋感》 思想感情
下载PDF
似花还似非花:心和物的默契——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解读
6
作者 郭建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20,共3页
其实,艺术家的使命是将审美体验具象化,而“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因此,这就要求艺术家能够“迁想妙得”地化虚——审美体验或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为实—具象化.而要完成化虚为实这一创作过程的起点... 其实,艺术家的使命是将审美体验具象化,而“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因此,这就要求艺术家能够“迁想妙得”地化虚——审美体验或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为实—具象化.而要完成化虚为实这一创作过程的起点,恰恰是对实——外在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的切人,也就是另一种的由实为虚,然后才能再化虚为实.这种由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过程看似是一种循环过程,可实质上艺术品正是在这种螺旋状的循环过程中孕育而生.清代画家方士庶曾在《天慵庵随笔》里对此做过形象的阐释:“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苏拭的这首《水龙吟》正是“曲尽蹈虚揖影之妙”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吟 杨花 章质夫 词人 审美体验 苏轼 审美方式 似花 “超以象外” 王国维
下载PDF
谈诗词鉴赏中的典故分析——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7
作者 曹向华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5期33-33,37,共2页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又叫用事、使事、隶事。作为修辞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序》将其定义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又叫用事、使事、隶事。作为修辞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序》将其定义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用典是古典诗词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诗词鉴赏中应该重点分析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典故 诗词鉴赏 辛弃疾 古代故事 中国典故 艺术手法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下载PDF
报国无门的悲愤——《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文化解析
8
作者 田桂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1期36-37,共2页
儒家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国”这个层次却不易入,于是历代许多爱国志士就会产生报国无门的悲愤。辛弃疾的《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虽是为祝寿而作,但因寿翁韩元吉也志在恢复,所以辛弃疾与之英雄相惜,痛感虽为“经纶... 儒家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国”这个层次却不易入,于是历代许多爱国志士就会产生报国无门的悲愤。辛弃疾的《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虽是为祝寿而作,但因寿翁韩元吉也志在恢复,所以辛弃疾与之英雄相惜,痛感虽为“经纶手”却均遭闲置;同时把韩元吉比作历代名相,期望与之重整乾坤,再度建功立业。在这首词中,有急切报国的热情,也有报国无门的悲愤,构成了悲壮苍凉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国 悲愤 辛弃疾 水龙吟
下载PDF
《水龙吟》词调考原 被引量:4
9
作者 郭鹏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176,共6页
《水龙吟》本名《鼓笛慢》,始见于欧阳修词。元丰三年,苏轼填此调作咏笛词,改名《水龙吟》。次年春,章楶用此名作杨花词寄苏,苏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之,一时传为绝唱,遂为此调典范。此后名作迭出,别名增多,《水龙吟》... 《水龙吟》本名《鼓笛慢》,始见于欧阳修词。元丰三年,苏轼填此调作咏笛词,改名《水龙吟》。次年春,章楶用此名作杨花词寄苏,苏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之,一时传为绝唱,遂为此调典范。此后名作迭出,别名增多,《水龙吟》成了最常用名,本名遂不彰。明清人编制词谱,言及调名正变,颇紊乱。后世研究该调起源,一般从《水龙吟》一名探究,受蔽于文献,影响研究深入。《鼓笛慢》是据北宋教坊乐《鼓笛曲》而创制的新调,以笛、鼓为主要演奏乐器。《鼓笛慢》因《鼓笛曲》而得名,苏轼嫌其名不雅而改之。苏作咏笛词在选调上有用心,而所改用之"水龙吟"名确为描写笛声之绝妙好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调 水龙吟 鼓笛慢 苏轼 鼓笛曲
下载PDF
诸君尚守和戎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读辛弃疾词《水龙吟》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寄红 《湖湘论坛》 2003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辛弃疾 水龙吟 中国 作者情感
下载PDF
关于《水龙峪》与《水龙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来璋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0-33,共4页
西安距东北有千里之遥。然而流行在西安的《水龙峪》(西安鼓乐曲)却与流行在东北的《水龙吟》(东北鼓吹乐曲)极其相似。这是一种极其有趣的艺术现象,耐人寻味。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水龙峪》 水龙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水龙吟》声情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琼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4-39,共6页
《水龙吟》原名《鼓笛慢》,首见于欧阳修词,后经苏轼大力创作之后成为两宋及后世流行的词调。从调名看,“龙吟”本指龙鸣之声,后多用来指笛声。据相关记载,“龙吟”的声调特色高亢而悲怆。两宋《水龙吟》词调,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长于铺... 《水龙吟》原名《鼓笛慢》,首见于欧阳修词,后经苏轼大力创作之后成为两宋及后世流行的词调。从调名看,“龙吟”本指龙鸣之声,后多用来指笛声。据相关记载,“龙吟”的声调特色高亢而悲怆。两宋《水龙吟》词调,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长于铺叙,节奏纡徐,情调深婉;用韵以上、去、入声韵为主,尤以第三部(纸寘[置]霁等)、第四部(语遇等)居多,两韵部多为齐齿呼、合口呼,韵字情调偏于婉约、悲凄、幽愁;主题情感既多有哀婉忧伤之调,又不少清旷劲健之情。总的来看,《水龙吟》词调的声情深婉蕴藉与豪迈慷慨并存,适宜抒发丰富深广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吟 声情 词调 苏轼
下载PDF
登临怀古 释恨抒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同乐 王以理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结合我国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作者辛弃疾的自身经历,从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高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评论了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使读者对辛弃疾豪放派词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我们对辛... 本文结合我国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作者辛弃疾的自身经历,从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高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评论了辛弃疾的著名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使读者对辛弃疾豪放派词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我们对辛词的鉴赏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写景 抒情 言志
下载PDF
刚柔相济诉衷情——稼轩词《水龙吟》、《摸鱼儿》之比较
14
作者 张书萍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9-80,共2页
稼轩词内容丰富多彩 ,手法变化奇妙 ,或借典抒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愤 ,悲壮激昂 ;或创造性运用比兴象征手法 ,言近旨远 ,辞约而意丰 ,沉郁缠绵。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百炼钢”与“绕手柔... 稼轩词内容丰富多彩 ,手法变化奇妙 ,或借典抒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愤 ,悲壮激昂 ;或创造性运用比兴象征手法 ,言近旨远 ,辞约而意丰 ,沉郁缠绵。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百炼钢”与“绕手柔” ,刚柔相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轩词 水龙吟 《摸鱼儿》 比较 借典抒愤 象征手法 艺术风格 刚柔相济 辛弃疾
下载PDF
苏轼《水龙吟》赏析
15
作者 顾红艳 《语文知识》 2004年第8期46-46,共1页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水龙吟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以苏轼《水龙吟》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振理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4年第9期15-17,共3页
作为一节研究课,笔者认为自己执教的《水龙吟》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利,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认知,“自觉”理解,“自觉”赏析,“自觉”品鉴。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体悟,是古诗词阅读... 作为一节研究课,笔者认为自己执教的《水龙吟》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利,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认知,“自觉”理解,“自觉”赏析,“自觉”品鉴。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体悟,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 水龙吟 阅读教学 古诗词 路径 苏轼 尊重学生 研究课
下载PDF
辛弃疾《水龙吟》、《永遇乐》两词的异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秀丽 《语文知识》 2013年第3期57-58,共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其中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每位词人的词作选了两首,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创作风格上有异同,现就辛弃疾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其中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每位词人的词作选了两首,在创作时间上有先后,创作风格上有异同,现就辛弃疾两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龙吟 辛弃疾 《永遇乐》 异同 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创作时间
下载PDF
从应目会心到迁想妙得——以“咏物词”特点看苏轼、章的《水龙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锡鹏 《保山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对章质夫。
关键词 章质夫 苏东坡 水龙吟 宋词
下载PDF
浅析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艺术构思及其它
19
作者 石进明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文学研究 北宋 构思
下载PDF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时间考辨
20
作者 刘子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17-18,共2页
关于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创作时间,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作于作者江东安抚司任上;2.作于作者建康府通判任上;3.作于作者通判建康的前一年。但前两种观点皆与作者生平不符,只有第三种观点切合作者的生平实际。
关键词 水龙吟 创作时间 乾道三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