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西安的包容精神——以周秦汉唐为例
1
作者 陈正奇 柯扬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周、秦、汉、唐均建都古城长安(今西安)。周人以礼仪贤德包容四海,制礼作乐,统治天下。秦人以宽广的胸怀招贤纳士,秋风扫叶,创建基制,震慑四方。汉人以“大一统”的梦想构筑帝国,始开丝路,融合匈奴,汉匈和睦,天下归一。唐人以开放的心... 周、秦、汉、唐均建都古城长安(今西安)。周人以礼仪贤德包容四海,制礼作乐,统治天下。秦人以宽广的胸怀招贤纳士,秋风扫叶,创建基制,震慑四方。汉人以“大一统”的梦想构筑帝国,始开丝路,融合匈奴,汉匈和睦,天下归一。唐人以开放的心态、宏伟的气势以前朝为鉴,创大唐盛世,胡汉融合,万国来朝。故以周、秦、汉、唐为例,论述西安具有的包容精神,以斑窥豹,就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海纳百川 周秦汉唐 包容精神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域下汉唐百戏杂技的变异与融通
2
作者 董迎春 张艳秋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113-122,共10页
先秦时期的百戏杂技属于俗乐,主要承担娱乐功能,难以与雅正之声相抗衡。汉代通西域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文明互鉴提供了直接动力,在开放、包容、创新的民族精神指引下,中原地区与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先秦时期的百戏杂技属于俗乐,主要承担娱乐功能,难以与雅正之声相抗衡。汉代通西域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文明互鉴提供了直接动力,在开放、包容、创新的民族精神指引下,中原地区与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百戏杂技的文化外交功能被发掘出来,成了可以与雅乐相抗衡的民俗艺术。这种交流极大地改变了此前百戏的表演特征和内容,汉唐百戏杂技将异域文化元素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相融合,形成了重“祥瑞”“典雅”“恢弘”的艺术特色,重谈汉唐百戏文化交融与当代杂技作为外交纽带的传承与呼应关系,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从古至今坚持走出去的精神内涵与“融通”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汉唐百戏杂技 变异 融通
下载PDF
技术与权力:汉唐时期胎孕知识的性别选择
3
作者 焦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中国传统医学在汉唐时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胎孕知识,主要集中在《胎产书》《产经》《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等医书之中。除了不孕症和孕期疾病的治疗、孕妇营养、养胎和接生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与生男生女有关的理论、医方、方术和... 中国传统医学在汉唐时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胎孕知识,主要集中在《胎产书》《产经》《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等医书之中。除了不孕症和孕期疾病的治疗、孕妇营养、养胎和接生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与生男生女有关的理论、医方、方术和胎孕禁忌等。受父权制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汉唐时期的胎孕知识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色彩,存在着强烈的性别选择倾向,本质上反映了权力与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胎孕知识 生育技术 男性权利
下载PDF
汉唐文脉下的“古代和田艺术模式”考析
4
作者 王晓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各个环节之中。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和田的布扎克彩棺,棺上面绘制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反映出西域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田木雕在装饰范围、表现形式及雕刻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镂雕、平雕等技法被广泛应用,作品中渗透了现实气息,造型上趋向真实,并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强化装饰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汉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文脉 塔里木盆地 大夏美术 布扎克彩棺 和田木雕
下载PDF
汉唐纹样在西安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与完善策略研究
5
作者 张鲁闽 蔡然 《网印工业》 2024年第9期91-93,共3页
西安市作为汉唐文明中枢,其丰富的文物资源中承载着大量精美的汉唐纹样,将其中典型纹样应用于现代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对增强城市差异性和体现城市历史风貌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总结出西安市视觉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存... 西安市作为汉唐文明中枢,其丰富的文物资源中承载着大量精美的汉唐纹样,将其中典型纹样应用于现代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对增强城市差异性和体现城市历史风貌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总结出西安市视觉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文献研究与符号学等方法探讨对古典纹样形式与色彩解构及重组的可能性。结合区域、形态、色彩、技术等因素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这对于具有“汉唐风格”的西安视觉识别系统成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起到促进作用,可有效提升市民与游客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纹样 城市视觉识别系统 汉唐风格 设计形态 设计色彩
下载PDF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TL12经锦饰物残件鉴定研究与考辨
6
作者 杭航 曹亚红 +1 位作者 张素虹 王亚蓉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4,共5页
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织锦文物,其中一些并无明确的考古记载,通过织物的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纹样风格来判别其出土年代和地点,是纺织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以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时期TL12经锦饰物残片为例,分析其织物组织结构和工艺... 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很多织锦文物,其中一些并无明确的考古记载,通过织物的组织结构、织造工艺、纹样风格来判别其出土年代和地点,是纺织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以石河子大学博物馆馆藏汉唐时期TL12经锦饰物残片为例,分析其织物组织结构和工艺,基于纺织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推演出其原本纹样,并结合织物图案特征和出土文物进行对比,认为该织物应是源自汉晋时期西域地区的云气动物纹经锦。结果表明,针对没有明确出处甚至磨损严重的织锦文物,可以通过组织结构研究、反面纹样推演复原、相似文物对比考证等方法来对其所属时代以及出土区域进行鉴定研究与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丝绸 经锦 结构工艺 纹样
下载PDF
汉唐西域水上交通管窥
7
作者 李艳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
汉唐时期西域的交通,除了陆路外,还有水上交通,且其历史源远流长。当地生活在河湖水资源丰富区域的居民利用舟船类浮运工具出行,或捕捞鱼类以获取生活资料,或赖之展开对外交往。汉唐时期在水量较大而无法直接涉过的河流设有渡口,以舟船... 汉唐时期西域的交通,除了陆路外,还有水上交通,且其历史源远流长。当地生活在河湖水资源丰富区域的居民利用舟船类浮运工具出行,或捕捞鱼类以获取生活资料,或赖之展开对外交往。汉唐时期在水量较大而无法直接涉过的河流设有渡口,以舟船摆渡两岸往来,进而连接陆路交通,这种交通方式在丰水季节尤为重要。此外,汉唐中原政权曾在西域人工凿渠,或利用自然河道,积极发展漕运,以运输粮食和其他物品,为其经略西域及畅通丝绸之路提供物资保障。西域水上交通是汉唐古代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多荒漠且地势相对平缓,河流渠道容易淤塞。地表径流季节性明显,河道多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当地的水上交通具有季节性且规模小、行程相对较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西域 水上交通
下载PDF
从“列女”到“烈女”--汉唐至宋《列女传》入传标准的变迁及影响
8
作者 刘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中国古代正史中为女子列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其本意是罗列才行出众女子的事迹以资借鉴,而到宋朝《列女传》几乎成了“贞烈”女子的代名词。汉唐至宋,官方对列女的认知经历了从“以贻闺壸”到“以正纲纪”的转变,这自然导致了《列女... 中国古代正史中为女子列传始于范晔的《后汉书》,其本意是罗列才行出众女子的事迹以资借鉴,而到宋朝《列女传》几乎成了“贞烈”女子的代名词。汉唐至宋,官方对列女的认知经历了从“以贻闺壸”到“以正纲纪”的转变,这自然导致了《列女传》中女子的入传标准从“列女”到“烈女”的转变。再加上宋朝对守节女子旌表程度的加深以及女德教育的深入,出现了盛行贞节观阶层的下移和标准渐趋严苛的趋势。但宋朝还是存在比较多的妇女改嫁现象,这也说明了宋代理学对妇女贞节观的影响在宋代是有限的,宋代官方对“烈女”形象塑造想要发挥的政治功效也并未完全达至,民众对官方意旨的接受和现实的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列女传》 入传标准 变迁 贞节观
下载PDF
何以治民:论汉唐循吏面临的矛盾及其选择
9
作者 胡博文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属利益,站在了同僚、上司和君主的对立面。三是百姓利益与法律制度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为了百姓而不遵守法律制度。四是百姓与百姓利益的矛盾,对于刑事案件,循吏秉公执法;民事纠纷则以调解为主。在循吏的观念中,百姓的分量最重,法律制度次之,君主最轻。循吏在处理上述四种矛盾时,分别体现出了无私奉献、不畏权威、礼优于法、灵活权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循吏 矛盾 选择 治民
下载PDF
汉唐时期对海岛的认识
10
作者 鲁西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14,共20页
汉唐时期,人们以山、洲、岛、屿指称海岛,其中,以“山”为名的海岛常具有某种神性,以“洲”为名的海岛一般规模较大,“岛”则逐步成为海岛的通称。远海诸岛国与中国间的道里路程及其大小,主要得之于使译所传,用水陆行程日数表示;近海岛... 汉唐时期,人们以山、洲、岛、屿指称海岛,其中,以“山”为名的海岛常具有某种神性,以“洲”为名的海岛一般规模较大,“岛”则逐步成为海岛的通称。远海诸岛国与中国间的道里路程及其大小,主要得之于使译所传,用水陆行程日数表示;近海岛屿与陆地间的距离、大小与高低,则多赖观察、测量,主要用里数表示。近海岛屿被认为附属于陆地,人民生计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盐、航海,王朝国家采用与陆地基本相同的方式控制海岛;远海诸岛国被认为远离大陆,生计多有赖于海洋,重视水军、航海与贸易。对于近海岛屿的认识,主要来自陆地上的人,其所叙述的近海岛屿及其经济社会,是陆地及其经济社会体系的延伸;对于远海岛国的认识,主要来自国家间交往,其所叙述的远海岛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海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近海岛屿 远海岛屿 岛屿社会 汉唐时期
下载PDF
汉唐美术绘就中外文明交融画卷
11
作者 龙文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71,共1页
汉唐时期在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外美术的交流与碰撞达到顶峰。常艳所著的《形象的趋同与内涵的嬗变:汉唐中外美术交流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7月出版)一书,对汉唐时期中外美术交流的路径、特... 汉唐时期在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外美术的交流与碰撞达到顶峰。常艳所著的《形象的趋同与内涵的嬗变:汉唐中外美术交流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7月出版)一书,对汉唐时期中外美术交流的路径、特点、来源及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传播、吸收和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料和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路 文化遗产 历史场景 汉唐时期 商务印书馆 民族迁徙 一带一路 中外美术
下载PDF
《读史方舆纪要》所载汉唐长安城讹误汇考
12
作者 赵阳阳 赵倩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写的一部历史地理名著,该书体例严谨、旁征博引,所录资料极其丰富,有关汉唐长安都城方面的记载也非常翔实。但因历史久远,其中的疏漏讹误之处在所难免。以《陕西二》中有关汉唐长安记载为例,根据...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写的一部历史地理名著,该书体例严谨、旁征博引,所录资料极其丰富,有关汉唐长安都城方面的记载也非常翔实。但因历史久远,其中的疏漏讹误之处在所难免。以《陕西二》中有关汉唐长安记载为例,根据相关史料发现各类讹误十余处,并加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史方舆纪要》 汉唐长安 考误
下载PDF
汉唐建筑风格在武威东站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13
作者 唐文国 杨永成 +2 位作者 郑庆丰 叶文亮 马林锋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56-162,共7页
铁路客站融入地域建筑文化既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还能为铁路客站赋予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武威东站站房设计为例,通过梳理武威地域文化特色,分析汉唐建筑风格特点,提出将汉唐建筑风格融入铁路客站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并从传... 铁路客站融入地域建筑文化既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还能为铁路客站赋予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武威东站站房设计为例,通过梳理武威地域文化特色,分析汉唐建筑风格特点,提出将汉唐建筑风格融入铁路客站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并从传统建筑形式的转译、建构一体化设计手法、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等角度进行阐述,充分展现武威东站站房设计中的汉唐建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东站 汉唐建筑风格 铁路客站 建筑设计
下载PDF
新疆出土织物中汉唐染缬图案研究
14
作者 张卉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染缬是我国古代织物印花、染色工艺的统称。新疆出土的织物中,汉唐染缬图案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植物纹、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等,其中以植物纹最常见,人物纹最少。新疆出土织物中的染缬图案以唐代时期最丰富,说明图案的发展与当时的... 染缬是我国古代织物印花、染色工艺的统称。新疆出土的织物中,汉唐染缬图案的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植物纹、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等,其中以植物纹最常见,人物纹最少。新疆出土织物中的染缬图案以唐代时期最丰富,说明图案的发展与当时的工艺技术及社会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分析研究染缬图案对了解汉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汉唐 染缬 图案
下载PDF
汉唐时期中国与外部文明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15
作者 杨亚君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唐文化的发展无疑为我国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汉唐时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和外部文明进行文化交流的关键时期。汉唐文化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唐文化的发展无疑为我国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汉唐时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和外部文明进行文化交流的关键时期。汉唐文化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自古以来,汉唐文化就备受推崇,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唐时期,我国与外部文明的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世界文化的格局。在和外部文明的文化交流中,汉唐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汉唐文化中最丰富的内容是民俗和礼仪,其中融入了我国汉唐时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在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和外部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中国 外部文明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汉唐时期胡麻与宗教、养生风气的互动
16
作者 郭幼为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汉唐时期,先民对胡麻的认识和利用涉及服食辟谷、药食两用、延年致仙等方面。服食辟谷方面,胡麻的服食风气延展至唐,使得胡麻饭成为唐人的美味珍馐;药食两用方面,汉唐时期胡麻在食用的基础上,其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延年致仙方面,... 汉唐时期,先民对胡麻的认识和利用涉及服食辟谷、药食两用、延年致仙等方面。服食辟谷方面,胡麻的服食风气延展至唐,使得胡麻饭成为唐人的美味珍馐;药食两用方面,汉唐时期胡麻在食用的基础上,其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延年致仙方面,以胡麻为仙药可能与魏晋时期服食风气益兴、道家饵食胡麻来养生修身有关。一粒亦药亦食的胡麻,因与当时的服食风气以及宗教相关联就具备了多重属性,值得藉此追本溯源,探究医药背后的文化因子,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服食辟谷 药食同源 养生延年 汉唐时期 中医药文化
下载PDF
中国汉唐古典舞蹈文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玉红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是孙颖老师,他从戏曲舞蹈入手,将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史为鉴,开启了中国古典舞的新纪元。汉唐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它起源并兴盛于汉唐时代,传承至今。本文阐述了中国汉唐文化精神及其特质,概述了中国汉唐... 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是孙颖老师,他从戏曲舞蹈入手,将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史为鉴,开启了中国古典舞的新纪元。汉唐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它起源并兴盛于汉唐时代,传承至今。本文阐述了中国汉唐文化精神及其特质,概述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与风格特征,继而对中国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文化 汉唐 古典舞 华夏文明
下载PDF
汉唐盛世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促成
18
作者 黄永健 岳顶聪 王乐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211-217,共7页
因历史语境的制约,艺术文化、艺术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艺术门类以及不断产生的艺术新门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汉唐艺术作为汉唐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盛衰起落必然受到汉唐时代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因历史语境的制约,艺术文化、艺术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艺术门类以及不断产生的艺术新门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汉唐艺术作为汉唐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盛衰起落必然受到汉唐时代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文化创新语境中,在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涵化背景下,艺术文化会随着大文化系统的变动变化,而发生兴衰荣枯的演化历程及表象呈现。汉唐盛世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促成关系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艺术 汉唐盛世 汉唐艺术
下载PDF
汉唐区域史研究的新成果——简评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
19
作者 晋文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汉唐时期 河洛地区 薛瑞泽 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书评 微观研究 学术规范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传承文化 舞动新风——汉唐古典舞之我鉴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静 《黄河之声》 2011年第12期90-91,共2页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曾被称之为是"歌舞之邦"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舞蹈的存在了。舞蹈动作是人类最原始的时候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各种事情的手段。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丛...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曾被称之为是"歌舞之邦"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舞蹈的存在了。舞蹈动作是人类最原始的时候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各种事情的手段。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丛汉唐古典舞近年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和推广来阐述创办汉唐古典舞的重要性。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来分析汉唐古典舞形成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其风格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课堂训练和舞台实践对汉唐古典舞阐述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 戏曲舞蹈与汉唐古典舞 审美情趣 汉唐古典舞存在的不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