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0篇文章
< 1 2 2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探讨——以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亚南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111-114,共4页
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在交叉学科选题、人工智能AI辅助、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实现路径。提升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需要建设综合性的制度保障路径,实现学校、二级学院、基层教... 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在交叉学科选题、人工智能AI辅助、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实现路径。提升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需要建设综合性的制度保障路径,实现学校、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和指导教师等各个层面协同发力,推动教学大纲、专业课程与毕业论文课程需求的有机衔接。高校教师要发挥指导教师的学术专长,引导学生结合学情、个体特点打造出最有价值的选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类本科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质量 选题优化 质量评价体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
作者 孙艳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核心素养 数字化素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诗学素养培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3
作者 张敬雅 邵征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3,共9页
作为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力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诗学教育不再囿于教材和应试,学习深度和广度要不断拓宽。鉴于学生在年级、基础、发展方向和性别上的差异导致对诗学素养的多元需求,应基于当前诗学素养状况,立足不同主体的... 作为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力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诗学教育不再囿于教材和应试,学习深度和广度要不断拓宽。鉴于学生在年级、基础、发展方向和性别上的差异导致对诗学素养的多元需求,应基于当前诗学素养状况,立足不同主体的特定需求,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教学改革,厘清诗学素养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引导学生探究文学史与诗学作品之关系,文学史与诗学专题整合教学,文学史与文学批评思维拓展,文学史与多学科深度融合,以促进更全面和丰富的学生诗学素养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诗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多维度研究——评《多维度视域下的汉语言文学研究》
4
作者 殷宝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需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新提供支...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需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新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与时俱进,与国际学术交流接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人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国际学术交流 传统文化遗产 国际视野 多维度 创新能力 新的要求 视域下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莫函蓓 《广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转型升级等多重任务。文章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汉...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转型升级等多重任务。文章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创新理念、明确目标、积极探索学科交叉模式,推行“融合育人”和“岗课赛证”模式,推进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 校企协同育人 实践
下载PDF
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6
作者 刘建欣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21-23,共3页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本科生科研素养的重要体现。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亦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中之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采用文本解读法、体系建构法、比较分析法、生态还原法、交叉...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本科生科研素养的重要体现。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亦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中之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对象,采用文本解读法、体系建构法、比较分析法、生态还原法、交叉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整合材料,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综合运用、活学活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本科生 分析问题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7
作者 王惠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专业认证是大力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属国家课程类别,学时数占义务教育阶段总学时的五分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将肩负语文课程实施重任,师范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能力属于汉... 专业认证是大力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属国家课程类别,学时数占义务教育阶段总学时的五分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将肩负语文课程实施重任,师范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能力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核心职业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师范生对语言文字规律不熟悉、不同场景下口语产出互动性不足、写作训练欠缺等问题,提出多层次加大语言文字规律等的推广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丰富的校园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加大优质语料输入与模仿等语言能力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师范生 语言能力
下载PDF
基于汉语言文学的“双一流”本硕一体化科研素养建设探索与突破
8
作者 张宏 李振东 +1 位作者 李昱潼 王源洁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战略指引下,本硕一体化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正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推行。为深度强化大学生科研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整体跃升,本研究聚焦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通过重构本科课程体系,包括引...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战略指引下,本硕一体化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探索,正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推行。为深度强化大学生科研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整体跃升,本研究聚焦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通过重构本科课程体系,包括引入科研导论等前瞻性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参与度。此举措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更为其未来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学习铺设坚实的基石,确保教育链条的连贯性与高效性。强调教育改革措施紧贴时代需求与学术前沿,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稳步迈向教育强国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本硕一体化 汉语言文学 科研能力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9
作者 韩芳 《学周刊》 2024年第7期121-124,共4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优化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优化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多媒体资源、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汉语言文学 高职教育 策略探讨
下载PDF
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0
作者 赵延红 《学周刊》 2024年第22期58-61,共4页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文章先论述了审美教育的本质,强调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指出它...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文章先论述了审美教育的本质,强调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指出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包括深挖教材、多元施教、多元评价。这些策略旨在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教育 高职院校 汉语言文学
下载PDF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非遗育人体系构建
11
作者 蒋玮玮 《湛江文学》 2024年第1期0176-0178,共3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地方高校,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传统文化继承者和创新者的重要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地方高校,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传统文化继承者和创新者的重要阵地,承载着非遗传承与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文章探讨构建一套系统、有效的非遗育人体系,以期对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育人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地方高校 导师队伍
下载PDF
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中的融合创新与传承
12
作者 蒋玮玮 《湛江文学》 2024年第2期0203-0205,共3页
非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方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培养新时代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地方高校中极具文化特色的学科,更应肩负起... 非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方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培养新时代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地方高校中极具文化特色的学科,更应肩负起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将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还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文章从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融合策略、创新路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汉语言文学 文化传承 地方高校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探讨
13
作者 王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005-0008,共4页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展现,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中依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本文旨在探究传统文化如何在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展现,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中依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本文旨在探究传统文化如何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中进行渗透,以及这种渗透如何影响和塑造了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面貌。通过对古典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汇、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中的转化和创新运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将揭示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传统文化 渗透路径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措施
14
作者 石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177-0180,共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汉语语言以及中国文学创作理论实践为主体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汉语语言以及中国文学创作理论实践为主体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构建和完善大学课程思政,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要积极地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知识与课堂专业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文学素质与美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念 汉语言文学教学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对策探讨
15
作者 韩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187-189,共3页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各大高等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高等院校开设的基础专业,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其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对宣传和...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各大高等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高等院校开设的基础专业,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其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对宣传和发扬中国茶文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可极大程度上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关联、促进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探究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对策,希望对高校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茶文化 融合对策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阅读素养培养与评价体系构建
16
作者 彭开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08-0111,共4页
阅读素养是指个体在阅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文章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阅读环境与氛围营造、实践活动与项目驱动、教师角色与指导作用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论述... 阅读素养是指个体在阅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文章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阅读环境与氛围营造、实践活动与项目驱动、教师角色与指导作用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论述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阅读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得到教师应加强评价体系建设,评价方法与技术,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的持续优化,完善阅读素养培养过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阅读素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及实践应用——评《汉语言文字理论与应用研究》
17
作者 阙春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5-I0015,共1页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汉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需求也日益增长。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涉及到文化传承、语言美感与表达力、文学创作与批评指导以及汉语言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及实...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汉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需求也日益增长。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涉及到文化传承、语言美感与表达力、文学创作与批评指导以及汉语言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及实践应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这种理解不仅对研究者本身的学术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此外,语言艺术及实践应用的研究对于推进汉语言教育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及实践应用,可以为汉语教学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语言艺术 汉语言文字 语言美感 中国传统文化 质量提升 文化传承 国际交流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再思考——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多维透视探索》
18
作者 王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I0004-I0004,共1页
新时代的教育呼唤创新与变革。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融入国际视野和新兴技术,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多维透视探索》一书,恰逢其时地... 新时代的教育呼唤创新与变革。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融入国际视野和新兴技术,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多维透视探索》一书,恰逢其时地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引领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在当下语境中重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工作者 创新与变革 汉语言文学 理论与实践 多维透视 国际视野 新兴技术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思琪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为研究大数据驱动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优化问题,编辑并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借助SPSS 26.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教学质量较高,其课程设计、教学体验、学科融合、教学效果4个维度显著相关,其中权重最大的为... 为研究大数据驱动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优化问题,编辑并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借助SPSS 26.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教学质量较高,其课程设计、教学体验、学科融合、教学效果4个维度显著相关,其中权重最大的为课程设计(34.323%),最小的为教学体验(19.467%)。性别差异对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男生与女生在教学体验、学科融合、教学效果与总分层面存在差异,女生的表现优于男生。故加强课程设计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关注性别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促进跨学科融合,实时调整教学策略等,能更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评价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设计 教学融合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杨琦 李欣月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提出了变革诉求。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内容滞后和养途径狭窄等现实困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育人平台、师...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提出了变革诉求。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内容滞后和养途径狭窄等现实困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育人平台、师资力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