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1
作者 魏泽昳 李向东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8期83-90,共8页
沉积地质学是在沉积岩石学、沉积相和沉积盆地分析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地质类学科,内容覆盖面广,明确其学科属性和研究领域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沉积地质学是在沉积岩石学、沉积相和沉积盆地分析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地质类学科,内容覆盖面广,明确其学科属性和研究领域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学科属性和研究领域,重点剖析了以沉积构型为主的工程构建和以信息载体为主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地质学兼具理科和工科性质,且具有明确的石油地质工程指向。自21世纪以来,沉积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和地质工程构建逐渐分离,有利于沉积地质学的纵深发展,但仍存在理论研究和地质工程构建之间的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石学 沉积 沉积地质 沉积构型 信息载体
下载PDF
新时代沉积地质学高质量研究生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及意义
2
作者 田景春 文华国 +5 位作者 梁庆韶 张翔 李凤杰 林小兵 陈安清 胡作维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沉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蕴藏有大量资源、承载着生命演化史的沉积圈为研究对象,在服务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构建适应时代新需要、满足社会新发展需求... 沉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蕴藏有大量资源、承载着生命演化史的沉积圈为研究对象,在服务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构建适应时代新需要、满足社会新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沉积地质学研究生教材知识体系,是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现有沉积地质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探讨构建新时代沉积地质学研究生高质量教材知识体系的方法,使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知识创新和应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沉积地质 研究生教材 知识体系构建
下载PDF
厚沉积地质条件下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李金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95-97,共3页
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国在推进开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过程中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伴随着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规模的持续扩大,在围绕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环节与施工建设工作环节过程中,伴随着实际面... 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国在推进开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过程中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伴随着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规模的持续扩大,在围绕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环节与施工建设工作环节过程中,伴随着实际面对的地质环境条件渐趋复杂,围绕基础施工技术方法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严苛。文章将会围绕厚沉积地质条件下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质条件 桥梁下部结构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传恒 刘耀明 +2 位作者 史晓颖 高林志 张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裂陷纪大地构造属性和原型盆地性质是一个涉及到扬子古陆在全球构造中的定位、且争议较大的基础地质问题。新元古代下江群发育于强变形变质的盐边群和弱变形变质的板溪群之间,处于以滨浅海沉积为主的板溪群向深海沉积...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裂陷纪大地构造属性和原型盆地性质是一个涉及到扬子古陆在全球构造中的定位、且争议较大的基础地质问题。新元古代下江群发育于强变形变质的盐边群和弱变形变质的板溪群之间,处于以滨浅海沉积为主的板溪群向深海沉积转化的过渡带内。下江群以浊流沉积的杂砂岩为主,沉积物扩散方向指向西。下江群清水江组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表明,物源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下江群碎屑岩系形成于活动陆缘区的弧后盆地靠大陆一侧。结合盐边群、苏雄组大地构造属性及其与下江群的空间关系,推测当时的华南西部处于汇聚型板块边缘内,总体属弧后伸展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江群 华南 新元古代 沉积地质 弧后盆地
下载PDF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被引量:28
5
作者 罗建宁 王小龙 +3 位作者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5,共9页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地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一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 特提斯 沉积盆地 弧盆体系 地壳结构 沉积地质
下载PDF
云南元江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地质及控矿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远生 孙克祥 李志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1,共5页
滇中地区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层序和沉积构型对原生铜矿形成、富集和就位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时间上讲,昆阳群下亚群分为4个层序.第一层序海侵体系域的因民组中上部火山岩和深水沉积及下伏大红山群为原生铜矿的生矿层,第一层序高... 滇中地区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层序和沉积构型对原生铜矿形成、富集和就位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时间上讲,昆阳群下亚群分为4个层序.第一层序海侵体系域的因民组中上部火山岩和深水沉积及下伏大红山群为原生铜矿的生矿层,第一层序高水位体系域的落雪组及其上下过渡段为原生铜矿的储矿层,第二层序海侵体系域鹅头厂组的泥质沉积为铜矿的盖层.在空间上,滇中地区中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结构和沉积构型对铜矿的空间分布也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铜矿的就位场所主要位于断隆-断陷区之间的同沉积断裂附近,尤其是靠近断隆区边缘落雪组的高水位体系域进积序列及其相变带.元江地区中元古代的铜矿找矿方向应着重考虑同沉积断裂带与落雪组及上下过渡段相变的复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 沉积地质 控矿作用 铜矿床 昆阳群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西段四堡群的沉积地质特征和构造属性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利阳 张传恒 贾龙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1124,共10页
华南四堡群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江南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四堡群沉积地质学研究表明:1四堡群在黔东南地区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尧等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河村组浅海—滨岸相沉积。四堡群在... 华南四堡群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江南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四堡群沉积地质学研究表明:1四堡群在黔东南地区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尧等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河村组浅海—滨岸相沉积。四堡群在桂北地区总体上也为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文通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鱼西组为浊积岩相沉积;2桂北地区四堡群碎屑岩系的29组沙纹层理(鲍马序列c段)的玫瑰花图解表明,古流向总体指向南,证明物源在其北侧;3四堡群砂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其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4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四堡群沉积于弧前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堡群 江南造山带 沉积地质特征 弧前盆地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国庆 石学法 李从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137,共7页
长江三角洲已有的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成果阐明了区域内晚第四纪沉积分区和沉积序列,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型,对千年级和百年级事件沉积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出了长江三角洲发育模式和控制因素。但同时仍有一些涉及长江三角... 长江三角洲已有的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成果阐明了区域内晚第四纪沉积分区和沉积序列,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型,对千年级和百年级事件沉积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出了长江三角洲发育模式和控制因素。但同时仍有一些涉及长江三角洲沉积和演化的重要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阐述。目前,对末次冰盛期的长江三角洲存在与否尚存在较大分歧,长江古河口湾向三角洲的转换机制与模式尚不清楚,三角洲系统“源到汇”的研究尚未开展,长江三角洲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刚受到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需要以沉积地质学的手段对海区三角洲进行精细解剖。目前,长江三角洲沉积地质学研究中存在着陆区三角洲研究程度高、海区三角洲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因此,进一步的研究需在海区三角洲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质 晚第四纪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盆山转换与沉积地质记录——以楚雄前陆盆地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同兴 黄志英 尹福光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3期1-15,共15页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边缘,为一中生代周缘型前陆盆地。根据沉积相特征、层序地层结构和古地理演化的详细研究,结合古哀牢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笔者认为楚雄盆地经历了从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到中生代前陆盆地沉积的演化。前...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陆块的西南边缘,为一中生代周缘型前陆盆地。根据沉积相特征、层序地层结构和古地理演化的详细研究,结合古哀牢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笔者认为楚雄盆地经历了从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到中生代前陆盆地沉积的演化。前陆盆地演化的阶段性明显:晚三叠世卡尼期(云南驿组沉积期)和诺利早、中期(罗家大山组沉积期)为前陆复理石沉积;诺利晚期(花果山组沉积期)—古新世(赵家店组沉积期)为前陆磨拉石沉积。磨拉石沉积可分为海相含煤磨拉石和陆相红色磨拉石两种类型。其中陆相磨拉石沉积时间跨度长,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沉积演化可细分为盆地成形、强烈沉降、回返充填和萎缩消亡四个阶段。随着逆冲造山楔的不断向上生长和向克拉通方向加载,楚雄前陆盆地经历了一个早期向上突然加深、变细和晚期向上变浅、变粗的沉积充填过程;盆地由早期复理石沉积演变为晚期磨拉石沉积;盆地基底形态由早期的窄而深演化为晚期的宽而浅;分布于造山楔前缘的盆地沉降与沉积中心也不断地向北东克拉通方向迁移。古流向、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都显示楚雄前陆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为古哀牢山造山带,其次为东部隆起带,因此,盆地沉积物的供给具有明显的双物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转换 复理石 磨拉石 楚雄盆地 沉积地质记录
下载PDF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杜远生 颜佳新 韩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59,共7页
造山带沉积学是造山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板块学说和活动论思想在大陆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和深化,造山带沉积地质学领域出现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本文从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大地构造相分析、造山... 造山带沉积学是造山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板块学说和活动论思想在大陆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和深化,造山带沉积地质学领域出现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本文从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大地构造相分析、造山带层序地层学、造山带古海洋学、造山带动力沉积学及造山带沉积地质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诸方面扼要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沉积地质 动力沉积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西藏沙丁、荣布地区三叠系—老第三系沉积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建华 汪名杰 +1 位作者 王明光 管士平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4期14-25,共12页
研究区从三叠纪到老第三纪,发育的岩石地层主要有确哈拉群(T3)、希湖群(J1-2)、拉贡塘组(J2-3)、多尼组(K1)、竟柱山组(K2)和牛堡组(E2-3)。在沉积相上,经历了从深水沉积到浅水直至陆相沉积的演变,发... 研究区从三叠纪到老第三纪,发育的岩石地层主要有确哈拉群(T3)、希湖群(J1-2)、拉贡塘组(J2-3)、多尼组(K1)、竟柱山组(K2)和牛堡组(E2-3)。在沉积相上,经历了从深水沉积到浅水直至陆相沉积的演变,发育有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潮汐)、障壁海岸、浅海、深海和火山碎屑流沉积。古地理分析表明,研究区晚三叠世古地理轮廓是一个从东南向西北和东北方向由浅水碳酸盐台地及深水陆层海底扇沉积共同发育的沉积盆地;早中侏罗世,演变成为一个由深水砂质浊积岩和细屑浊积岩组成的水下席状体沉积;进入中晚侏罗世,其古地理表现为一个陆屑浅海有障壁海岸;到了晚白垩世,研究区表现为以含煤沉积为特征的三角洲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三叠纪 老第三纪 沉积地质 煤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分布特征及差异化成因——评《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地质与油藏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志强 赵当妮 +3 位作者 刘思宏 叶葱林 陈江萌 王刚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地质与油藏分布规律》一书着眼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勘探,介绍该地层油气勘探的理论思想与技术方法,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长6储层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大于长7储层,长6物性优于长7储层。长...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地质与油藏分布规律》一书着眼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勘探,介绍该地层油气勘探的理论思想与技术方法,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长6储层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大于长7储层,长6物性优于长7储层。长6储层为埋深浅、较高绿泥石含量、较低压实强度的三角洲沉积,能保持良好的原始沉积孔隙空间,溶蚀作用扩大了孔隙空间。长7储层为埋深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强的湖泊沉积,原始沉积孔隙空间被大量挤压,后期虽发生溶蚀作用,但溶蚀成因喉道连通性、渗流能力不如压实成因喉道。溶蚀作用能增大储集空间,但无法提高渗流能力。因此,长6、长7储层渗透率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 溶蚀作用 晚三叠世 三角洲沉积 湖泊沉积 孔隙空间 胶结作用
下载PDF
内蒙古阿巴嘎旗宝力高庙组一段沉积地质特征与构造属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利阳 刘博 +10 位作者 陈满 刘君 喻龙 冯欣 鲁敏 郭长义 高源 胡旋 霍润斌 李新发 张金龙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3期109-111,115,共4页
宝力高庙组是二连—贺根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二连—贺根山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内蒙古阿巴嘎旗宝力高庙组一段沉积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宝力高庙组一段时代... 宝力高庙组是二连—贺根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二连—贺根山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内蒙古阿巴嘎旗宝力高庙组一段沉积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宝力高庙组一段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2)宝力高庙组一段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下部为陆湖相沉积,上部为河流相沉积;(3)宝力高庙组一段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结果反映出其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综合上述分析推测宝力高庙组一段的沉积构造环境为弧内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力高庙组 沉积地质特征 构造属性 弧内盆地
下载PDF
我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的30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枢 李任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786,共10页
对1979年成立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30年来的工作进展和成就做出了回顾与综述。主要涉及: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和综述以及组织机构的演变;主办全国沉积学学术会议、专题学术会议和国... 对1979年成立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30年来的工作进展和成就做出了回顾与综述。主要涉及: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和综述以及组织机构的演变;主办全国沉积学学术会议、专题学术会议和国际专题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和学术内容,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在国家活动方面所做出的多方面努力,促进了同国际的联系和国际交流的发展,创办《沉积学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国内重要期刊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有机地球化学 学术会议 国际活动《沉积学报》
下载PDF
大洋钻探与中国边缘海沉积地质学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学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50,共4页
边缘海沉积地质学研究在大洋钻探计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应该成为我国ODP近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讨论了与ODP有关的几个中国边缘海沉积地质学问题:古黑潮的演变与陆海相互作用,长江、黄河入海时间及其对... 边缘海沉积地质学研究在大洋钻探计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应该成为我国ODP近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讨论了与ODP有关的几个中国边缘海沉积地质学问题:古黑潮的演变与陆海相互作用,长江、黄河入海时间及其对海洋沉积作用的影响,冲绳海槽的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古季风与海平面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解决将会为实现ODP的学术目标、为全球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钻探 边缘海 沉积地质 全球变化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西秦岭北带泥盆纪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格局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远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7-62,共16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亘于华北、扬子两板块之间的巨型造山带,在中国古大陆地壳形成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造山带加里东一海百、印支阶段重要一环的泥盆系对恢复造山带沉积和构造演化意义重大。本文仅从西秦岭北带泥盆系地层和... 秦岭造山带是横亘于华北、扬子两板块之间的巨型造山带,在中国古大陆地壳形成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造山带加里东一海百、印支阶段重要一环的泥盆系对恢复造山带沉积和构造演化意义重大。本文仅从西秦岭北带泥盆系地层和沉积学人手,探讨该区早海西期的盆地格局和构造特征。西秦岭北带泥盆系包括舒家坝群和大草滩群(包括红相和绿相两种类型),前者以临滨-陆棚-半深海背景沉积和风暴流、重力流事件沉积为特色;后者以辫状河和网状河(红相)和湖泊-水下冲积扇和深湖重力流(绿相)沉积为特征。沉积特征和充填序列都反映其形成于压性的前陆盆地背景下。该前陆盆地是由于北秦岭造山带的向南仰冲,在中秦岭微板块北缘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泥盆系 前陆盆地 沉积地质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西秦岭南带泥盆纪裂陷槽盆地、摩天岭地体沉积特征和盆地格局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远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8-61,共14页
南秦岭裂陷槽位于中秦岭微板块和摩天岭地体之间.本文根据裂陷槽盆地三河回群和摩天岭地体泥盆系沉积学研究,结合火山作用和生物古地理的研究,探讨该区泥盆纪的盆地格局.三河口群以深水盆地和陆棚沉积为主,内夹拉斑玄武岩和硷性玄... 南秦岭裂陷槽位于中秦岭微板块和摩天岭地体之间.本文根据裂陷槽盆地三河回群和摩天岭地体泥盆系沉积学研究,结合火山作用和生物古地理的研究,探讨该区泥盆纪的盆地格局.三河口群以深水盆地和陆棚沉积为主,内夹拉斑玄武岩和硷性玄武岩,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的分配型式都反映其处于裂陷槽盆地背景。生物古地理分异也指示型陷槽盆地的存在.摩天岭地体泥盆系为滨岸-陆棚碎屑岩和陆棚-缓坡碳酸盐沉积,其为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泥盆系 沉积地质 裂陷槽盆地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西秦岭中带泥盆纪小型克拉通盆地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格局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远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5-70,共16页
秦岭微板块位于商丹-武山和勉略-巴山弧断裂之间。泥盆纪时期,微板块主体处于稳定的小型克拉通盆地背景。本文仅从西秦岭中带泥盆系入手,探讨该区泥盆系的沉积体系和盆地格局。小型克拉通盆地北带的西汉水小区以古岛屿滨岸-陆棚沉... 秦岭微板块位于商丹-武山和勉略-巴山弧断裂之间。泥盆纪时期,微板块主体处于稳定的小型克拉通盆地背景。本文仅从西秦岭中带泥盆系入手,探讨该区泥盆系的沉积体系和盆地格局。小型克拉通盆地北带的西汉水小区以古岛屿滨岸-陆棚沉积体系(艾菲尔期)、碳酸盐台地-生物礁沉积体系(吉维特-弗拉斯期)、深水盆地和泥质浊积岩沉积体系(法门期)为特征。南带武都小区则以陆棚碎屑岩(艾菲尔期)和缓坡型台地-陆棚沉积体系(吉维特-法门期)为主,该小型克拉通,泥盆纪时期是一稳定块体,到二叠纪-三叠纪才受中秦岭裂陷槽分隔成两个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泥盆系 沉积地质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古地理、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远生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1期51-70,共20页
晚加里东到早海西期,西秦岭北带存在一较大规模的造山带,泥盆纪的古地形呈北高南低的特征。持续的海侵由南向北侵进、中泥盆世由于北秦岭造山带的向南仰冲,形成同造山的前陆拗陷盆地。南秦岭裂陷槽是早古生代小洋盆的残余海槽。西秦... 晚加里东到早海西期,西秦岭北带存在一较大规模的造山带,泥盆纪的古地形呈北高南低的特征。持续的海侵由南向北侵进、中泥盆世由于北秦岭造山带的向南仰冲,形成同造山的前陆拗陷盆地。南秦岭裂陷槽是早古生代小洋盆的残余海槽。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的地层层序分为海平面变化控制型层序(SC型)、基底构造控制型层序(TC型)和复合型层序(STC型)三种类型。SC型层序发育于中秦岭微板块的小型克拉通盆地,TC型层序发育于同造山盆地和相邻的前隆(反弹)带,STC型层序是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早海西期碰撞-造山作用过程较为复杂,北秦岭造山带是由秦岭微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和不规则边缘碰撞形成的,是一个发育不成熟和不均一的造山带,碰撞和造山由西向东,造山作用在西秦岭表现显著;南秦岭洋盆的闭合是秦岭微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斜向碰撞形成的,具闭合不碰撞和碰撞不造山的特征,闭合和碰撞由东向西。晚海西-印支期,秦岭进入再生盆地发育阶段。再生盆地于印支-燕山期闭合并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泥盆尼 古地理 层序地层 沉积地质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思想、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远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3-61,共9页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是融造山带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分支学科,被誉为近年来自层序地层学诞生之后,沉积学领域又一次Benchmark式的跃进.本文着重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中应坚...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是融造山带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分支学科,被誉为近年来自层序地层学诞生之后,沉积学领域又一次Benchmark式的跃进.本文着重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中应坚持以活动论思想为指导,借鉴沉积盆地分析中整体分析、综合分析、背景分析和演化分析的学术思想和工作原理,并结合造山带结构和盆地及古海洋格局,确定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包括造山带区域地层学、区域沉积学、区域构造学、地层层序和沉积演化、古地理和古海洋格局、动力沉积学和动力演化模式等内容和多层次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沉积地质 动力沉积 沉积盆地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