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2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河流体系沉积学工作框架与流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昌民 张祥辉 +4 位作者 王庆 冯文杰 李少华 易雪斐 Adrian JHARTLEY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DFS研究中最关键的3个科学问题是明确河网结构和河型演变规律、构建沉积标志和沉积模式、分析其形...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DFS研究中最关键的3个科学问题是明确河网结构和河型演变规律、构建沉积标志和沉积模式、分析其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因素。②DFS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形态沉积学数据库、现代沉积机理研究、分类研究、建立沉积模式、储层建模与储层预测等5个方面。③DFS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遥感图像的形态数据采集、形成机理的水槽和模拟实验、河网重构、顶点位置预测与河道分汊点自动生成方法、储层建模知识库平台等。④DFS研究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先建立形态沉积学数据库,搭建数据库软件平台,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DFS进行现代沉积解剖,然后综合现代沉积调查、露头解剖和模拟实验成果,形成分类体系,总结各类DFS的识别标志和沉积模式,分层次建立储层预测模型,形成沉积结构储层预测模型的建模软件平台,从而预测沉积体系中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 河网重构 储层建模 水槽沉积模拟 数据采集 DFS形态沉积学数据库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白云岩研究最新成果: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成果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红 张莉 +4 位作者 陈舒 付和平 韩超 马亚增 苏大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超深层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形成、表征和保存机制;生物岩和碳酸盐岩形成过程的定量评价等。值得推荐10000 m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坚持提出万米超深层白云岩勘探建议,成为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指导生产实践的代表性成果,是2022年国际沉积学大会及近年国际白云岩成因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薄弱环节补充;有关四川盆地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来自不同院校项目成果的总结。提出了深层白云岩成因成储、万米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评价与勘探理论;尤其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地质时期白云化作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定性定量分析;生物岩的讨论颇具特色;这些内容分别代表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矿物岩石学—新技术和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成果,总体创新深度、研究手段、系统理论和在油气勘探部署中的应用特征显著,是本次学术会议亮点。不足之处:仅见1篇海洋岛礁白云岩论文出现在展板中,预期18届克拉玛依会议将进一步深化上述领域的研究,海洋岛屿白云岩研究专题将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白云岩新成果 古地理沉积学 万米深层白云岩 岛屿白云岩 成因机制
下载PDF
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教学设计范式——基于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
3
作者 由雪莲 辛仁臣 +1 位作者 杨宗锋 于炳松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基于对参赛地质学课程“沉积岩与沉积相”的课堂教学设计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课程课堂讲授特点入手,对教学目标设计、沉积岩与沉积相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关系、实践性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 基于对参赛地质学课程“沉积岩与沉积相”的课堂教学设计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课程课堂讲授特点入手,对教学目标设计、沉积岩与沉积相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关系、实践性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青教赛 设计 竞赛
下载PDF
《沉积学报》征稿简则
4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2019年7月修订)《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 (2019年7月修订)《沉积学报》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类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本刊的宗旨是推动我国沉积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沉积学领域人才的成长,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活动 中国地质 创新性研究 核心术期刊 沉积学报》 交叉 沉积学研究 沉积地质
下载PDF
海上稀疏井区高精度地层格架约束下的地震沉积学刻画——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例
5
作者 董鑫旭 周兴海 +4 位作者 李昆 蒲仁海 王爱国 关蕴文 张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08,共16页
海上工区面积辽阔,单井资料匮乏,花港组内部横向上的沉积微相界定存在争议、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为充分挖掘现有井、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选取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井-震小波变换建立... 海上工区面积辽阔,单井资料匮乏,花港组内部横向上的沉积微相界定存在争议、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不明。为充分挖掘现有井、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选取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X区块古近系花港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井-震小波变换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井点沉积相标志定相类型、分频RGB属性刻画沉积相展布以及古地貌恢复辅助沉积相演化规律分析的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测井-地震小波变换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将研究区花港组分为花港组上段(花上段)3个(H1—H3)和花下段5个(H4—H8)四级旋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2)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相互印证,确认研究区花港组沉积期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分频振幅属性验证不同厚度砂岩层在15,30和45 Hz单频体的振幅响应明显,采用分频RGB属性融合可在平面凸显不同沉积体的边界。(3)研究区H1和H2旋回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H3—H6旋回为浅水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H7和H8旋回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层组沉积相垂向演化受控于物源供给、相对湖平面高低和古地貌形态。在井-震时频分析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优选属性进行RGB融合能够凸显不同厚度砂岩的展布,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沉积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可为其他井网稀疏地带沉积相刻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地层格架 地震沉积学 花港组 古近系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中90°相位转换技术适用性的讨论
6
作者 章学刚 杨飞 +1 位作者 左中航 汪勇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0-896,共7页
地震沉积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中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但在实际研究与应用中,该技术并未取得如期的成果。在地震勘探原理中,地震反射同相轴代表着具有波阻抗差的地层界面。90°相位转换拟通过相移... 地震沉积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中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但在实际研究与应用中,该技术并未取得如期的成果。在地震勘探原理中,地震反射同相轴代表着具有波阻抗差的地层界面。90°相位转换拟通过相移的方式,将代表着地层界面的地震反射同相轴赋于岩性地层的意义。由于地下地层的复杂多变,多种岩性频繁薄互层。利用薄互层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证实地震反射同相轴并不能与地层界面一一对应,因此,地震剖面中的同相轴是多套薄互层组合效应。受地震资料分辨力的限制,90°相位转换后的地震资料既不能将原始地震资料由界面型地震剖面转换成岩性地层剖面,也缺乏明确的地质含义,其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岩性解释中的应用能力均很有限,所以很难称其为地震沉积学的应用技术。因此,将90°相位转换技术作为地震沉积学的核心技术并不合适,该技术无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能力,也不能精确地将地震剖面转化成岩性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90°相位转换 道积分 地震正演模拟 同相轴
下载PDF
基于地震沉积学和沉积物理模拟的河流决口扇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渤海K油田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7
作者 胡晓红 尹太举 任大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6,共13页
为厘清渤海海域K油田明化镇组下段砂体分布特征,为下一步的目标优选提供参考依据,基于优选的地层属性地震切片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演化过程,设计了沉积物理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平均负振幅属性最能反映该地区沉... 为厘清渤海海域K油田明化镇组下段砂体分布特征,为下一步的目标优选提供参考依据,基于优选的地层属性地震切片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演化过程,设计了沉积物理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平均负振幅属性最能反映该地区沉积特征且该属性特征与测井曲线特征结合最好,确立5种地震属性相分别对应于强水动力下的决口扇沉积、弱水动力下的决口扇沉积、曲流河沉积、分支河道沉积、洪漫沉积;②渤海K油田主要发育河流决口扇沉积,分为前期的洪漫沉积与决口扇沉积、中期的扇上下切河道沉积及分支河道沉积、末期的曲流河道沉积3个部分,平面差异分布较为明显;③沉积模拟实验共分为洼地填充期、扇体改造期、支流发育期、汇聚摆动期,与渤海K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演化有较好的对应,很好地验证并再现了河流决口体系演化过程。以上认识明确了明下段在K油田地区的沉积演化特征,有利于该地区的勘探评价,物理模拟验证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决口扇 沉积过程 渤海海域 明化镇组 地震沉积学 沉积物理模拟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沉积学课程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8
作者 马奔奔 周江羽 +1 位作者 石万忠 沈传波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30-33,共4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解决该课程传统实验教学环节与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问题,聚焦行业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展科教一体化融合的实...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解决该课程传统实验教学环节与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问题,聚焦行业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展科教一体化融合的实验教学创新探索。该实践教学探索最大特色之处是把成岩过程的物理-数值模拟一体化实验加入到教学体系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创新型实验学习为核心,将专业理论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对于地质工科类教学具有适用性与示范性;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助力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模拟 创新实验教 科教一体化 人才培养 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下载PDF
断陷湖盆中深层砂体地震沉积学研究——以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东三上亚段为例
9
作者 穆晓亮 常少英 +2 位作者 牛花朋 刘玲利 王孟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坡控砂型的中深层储集体存在埋藏深、有效地震信号弱,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形态刻画不清等问题,制约了高效井部署和剩余油挖潜。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探索出了以能量半衰时地层结构识别、最小成本函... 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坡控砂型的中深层储集体存在埋藏深、有效地震信号弱,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形态刻画不清等问题,制约了高效井部署和剩余油挖潜。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探索出了以能量半衰时地层结构识别、最小成本函数法层序地层追踪以及相对泊松比识别岩性等3种方法为主的“三域三要素”地震沉积解释方法。结果表明:(1)研究区东营组三段上亚段沉积体纵向上具有“下砾上砂”的沉积特征:下部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上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2)东三段上亚段以老爷庙走滑断裂转换带为界,庙北河间滩较发育,呈“砂岛式”沉积;庙南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沉积早期至沉积晚期扇体规模先扩大后缩小,形态由裙边状逐渐演化为狭长条带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扇体靠近油源断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接替区。(3)“三域三要素”地震沉积储层表征方法,对于复杂构造区沉积微相表征、有利储层分布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砂体厚度预测符合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三域三要素 断陷湖盆 东营组 南堡凹陷
下载PDF
基于沉积学原理的被动陆缘陆坡古地貌恢复方法
10
作者 蔺鹏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3-516,共14页
深入了解被动陆缘陆坡古地貌如何控制深水重力流储层的形成与分布对深水油气勘探意义重大。在少井探区,基于三维地震的地层厚度印模法在古地貌研究中应用广泛,但是,陆坡区容易因沉积物供给不足而处于“半饥饿欠补偿”状态和陆坡地形坡... 深入了解被动陆缘陆坡古地貌如何控制深水重力流储层的形成与分布对深水油气勘探意义重大。在少井探区,基于三维地震的地层厚度印模法在古地貌研究中应用广泛,但是,陆坡区容易因沉积物供给不足而处于“半饥饿欠补偿”状态和陆坡地形坡度的存在会影响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对沉积体系和油气储层的分布特征分析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根据沉积型陆坡的特点,对地层厚度印模法进行了两方面的补充与改进:其一,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目的层陆坡补偿状态,讨论了地层厚度印模法的适用性;其二,根据研究区陆坡演化过程,以沉积物体积等分方式求取目的层段各层序对应的潜在坡度趋势,基于此实现古陆坡地形坡度校正。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对非洲西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下陆坡古地貌进行恢复的结果与研究区现有构造演化认识高度一致,符合“构造活动主导地貌特征”这一普遍认识。另外,地震属性刻画出的深水沉积体系分布特征与古地貌恢复结果间存在良好的耦合关系。应用实例证明了改进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区古地貌恢复结果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岩性油气藏 古地貌恢复 深水层序 古陆坡地形坡度校正 陆坡 被动陆缘 沉积学 岩性圈闭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曲流河地震沉积学解析
11
作者 王伟刚 魏钦廉 +2 位作者 杨磊磊 桑鹏程 沈雨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092-11101,共10页
为深入探查埋深大、压实作用强、成岩程度高、储层物性差陆相油藏的区域分布规律,在准噶尔盆地腹部通过层序地层理论和基于地震拉平数据体提取的瞬时相位、均方根振幅、分频属性,对下侏罗统进行了地震沉积学解析。共识别出3个层序,SQ1~... 为深入探查埋深大、压实作用强、成岩程度高、储层物性差陆相油藏的区域分布规律,在准噶尔盆地腹部通过层序地层理论和基于地震拉平数据体提取的瞬时相位、均方根振幅、分频属性,对下侏罗统进行了地震沉积学解析。共识别出3个层序,SQ1~SQ2湖侵体系域均以曲河流沉积体系为主,SQ2高位体系域至SQ3以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地震属性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河道的形态清晰,位置可靠;河流在迁移演化过程中,河道单一,牛轭湖、决口扇等微相较发育;河流经历了低弯度-宽河床到高弯度-窄河床,再到中弯度-宽河床的演化,流向则由南北向逐渐演变为北东-南西向。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地震资料识别曲流河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地震属性 拉平地震数据体 曲流河 准噶尔盆地腹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地震沉积学研究
12
作者 李佳洋 尹太举 +3 位作者 雷晓红 易艺 刘芳君 石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4,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作为油气显示富集有利层位之一,目前仅对三叠系进行了盆地级的研究,而区带认识不清,层序内部沉积演化不明,对区块勘探指导针对性不强,急需开展区带化研究。利用覆盖全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岩心...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作为油气显示富集有利层位之一,目前仅对三叠系进行了盆地级的研究,而区带认识不清,层序内部沉积演化不明,对区块勘探指导针对性不强,急需开展区带化研究。利用覆盖全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分析地震属性结构,识别出面积达18000 km^(2)的哈拉哈塘-哈得地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平面展布范围,从而较准确的描述出其沉积相演化特征,为后续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断层分布来预测岩性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整体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下段差异明显。下段砂体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减少,反映河道影响作用减小,牙哈古隆起斜坡处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展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克拉玛依组上段湖盆收缩,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西方向过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其中,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发育下切谷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地震属性 塔里木盆地 克拉玛依组 哈拉哈塘-哈得地区
下载PDF
第十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专刊征稿启事
13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4-1304,共1页
第十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25年8月22~2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召开。会议主题:迈进数智化时代的古地理学与沉积学。会议主要内容:交流近年来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取得... 第十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25年8月22~2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召开。会议主题:迈进数智化时代的古地理学与沉积学。会议主要内容:交流近年来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会议主要内容 沉积学 术会议 克拉玛依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基于分频CMY融合优化的地震沉积学技术在西湖凹陷浅层河道刻画中的应用
14
作者 袁悦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4期645-653,共9页
西湖凹陷QY-HY地区花港组浅层H2时期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背景,河道砂体薄、期次多且河道变化快,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河道展布,本文创新性应用分频CMY(Cyan-Megenta-Yellow)融合方法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全频段扫描,针对目的层砂体响应特征... 西湖凹陷QY-HY地区花港组浅层H2时期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背景,河道砂体薄、期次多且河道变化快,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河道展布,本文创新性应用分频CMY(Cyan-Megenta-Yellow)融合方法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全频段扫描,针对目的层砂体响应特征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等时地层格架约束对H2层段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刻画H2层段河道及对河道沉积演化进行分析。最终,在H2底部识别3条河道,在H2顶部识别出8条以上河道,且河道规模长度等都有所变化。研究表明:H2时期整体为水进特征,发育自西向东河道,早期单河道规模大,河道分支少,晚期由于水面上升,单河道规模减小,河道分支增加。采用分频CMY融合方法优化的地震沉积学在刻画小规模河道及沉积演化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浅水三角洲 分频CMY融合 河道刻画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综述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进展
15
作者 张飞燕 郭元岭 王惠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沉积学是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在今天能源发展的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通过调研沉积学发展现状,总结了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盆地动力学机制与沉积演化、人类世沉积学等,主要成果有重建了洋陆作用与转化机制,建立了环... 沉积学是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在今天能源发展的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通过调研沉积学发展现状,总结了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盆地动力学机制与沉积演化、人类世沉积学等,主要成果有重建了洋陆作用与转化机制,建立了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与大陆会聚及碰撞造山的响应关系,阐明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多幕裂陷和多幕反转过程,确认了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代沉积地貌和沉积记录标志等。认为沉积学研究更趋于系统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在矿产资源勘探、人类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建议科研人员锐意创新,取得更多原创、引领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沉积演化 “源-汇”系统 古地理
下载PDF
从太平洋到喜马拉雅的沉积学新航程——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筱敏 陈贺贺 +3 位作者 谈明轩 李顺利 秦祎 杨棵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49,共24页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沉积学大会 研究热点 深时气候与环境 资源沉积学 沉积地球化 新技术与新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沉积学方法在海上油气田录井解释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奕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在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录井解释是获取地层信息、评估储层潜力以及确定井位的关键环节。沉积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地层沉积过程和环境的深入研究,为录井数据的解释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沉积学方法在... 在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录井解释是获取地层信息、评估储层潜力以及确定井位的关键环节。沉积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地层沉积过程和环境的深入研究,为录井数据的解释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沉积学方法在海上油气田录井解释中的应用,通过深入挖掘沉积学方法在录井解释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海上油气田的地质特征,为勘探和开发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海上油气 田录井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潮坪相沉积研究中的应用--以西湖凹陷宝云亭地区为例
18
作者 刘洋 徐东浩 周虎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8期169-171,共3页
当前制约西湖凹陷平湖组勘探工作的卡脖子难题就是潮坪沉积体系的薄层砂体预测难的问题。海洋勘探相较于陆上勘探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资料少,更加依赖于地震资料,开展有利储层预测和储层精细表征,尤其是四级层序单砂体级别的纵向演化及横... 当前制约西湖凹陷平湖组勘探工作的卡脖子难题就是潮坪沉积体系的薄层砂体预测难的问题。海洋勘探相较于陆上勘探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资料少,更加依赖于地震资料,开展有利储层预测和储层精细表征,尤其是四级层序单砂体级别的纵向演化及横向预测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对潮坪沉积砂体进行更为精准的刻画,以地震沉积学应用为抓手,建立平湖组潮道及砂坝型储层沉积体刻画技术序列。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于井震资料的建立高精度地层层序格架;二是通过地震沉积学实现研究区潮道精细刻画;三是坡折控砂模式落实圈闭发育模式,最终指导钻井部署调整,发现有潜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地震沉积学 潮坪沉积 坡折控砂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沉积学特征及发育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语 李瑞磊 +1 位作者 朱建峰 张浩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27,共16页
梨树断陷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沉积特征的箕状断陷湖盆,在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群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大量的三维地震与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解释与沉积学分析,揭示该区整个断陷过程中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总结其演化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明... 梨树断陷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沉积特征的箕状断陷湖盆,在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群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大量的三维地震与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解释与沉积学分析,揭示该区整个断陷过程中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总结其演化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明确盆地的构造沉积学特征及演化机制;一方面为该区深层储层与圈闭预测研究提供地质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松辽盆地其他断陷的构造沉积学深入研究提供实例参考。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的左旋拉伸应力背景及数次挤压构造活动造就了该区断陷过程中发育了多个亚构造阶段,经历了由断陷初期的多个“小而陡”的次级小断陷,向强烈断陷期的一个“西断东超”统一箕状断陷湖盆,再向断陷晚期的“盆缓、域广”浅水湖盆的演化历程。在断陷期的不同阶段,不整合面类型多样、成因各异;初始裂陷阶段区域地层抬升与断块掀斜均有发生,造成不整合的多类型样式;强烈断陷期更多发育断块旋转、掀斜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而在断陷晚期,平行不整合占据了更大的不整合面积比例,体现了地层整体抬升与沉降的结果。盆地沉积充填经历了由湖-扇沉积体系向辫状河体系的演变过程;强烈断陷阶段的各层序呈现“低位域逐渐萎缩,高位域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层序结构变化特征;裂陷晚期层序则以“横向连续、纵向加积”为主要层序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构造沉积学 盆地结构 不整合 沉积充填 层序地层结构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序言: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学、沉积学与地质事件记录
20
作者 旷红伟 柳永清 +1 位作者 刘鹏举 耿元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01-I0004,共4页
尽管早前研究认为中年地球(1.8~0.8 Ga)是较为静默(boring billion)(Buick et al.,1995)的时期,但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地层中记录了一系列同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及其环境演化等重要信息。为深入揭示地球中年期这... 尽管早前研究认为中年地球(1.8~0.8 Ga)是较为静默(boring billion)(Buick et al.,1995)的时期,但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地层中记录了一系列同时期重大地质事件及其环境演化等重要信息。为深入揭示地球中年期这些重大地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地质事件 中—新元古代地层 沉积学 克拉通 环境演化 中年期 塔里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