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6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河西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一丹 姚晓军 +1 位作者 李宗省 胡家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MOD17A3产品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R-贡献率和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河西地区植被NPP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覆被和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耕地、水域和居民建筑用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且2010年后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整体动态度显著提高,其中,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主导了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2)河西地区整体植被NPP呈增长趋势,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的变化斜率分别为0.86和1.29,且植被NPP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2000—2020年河西地区LUCC对植被NPP的影响逐渐增大,且气候变化对植被NPP的贡献率普遍高于LUCC,但二者对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所起的作用不同,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以气候变化为主导,未利用土地和居民建筑用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逐步以LUCC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河西地区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泽群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自2019年高标准农田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实施以来,甘肃河西地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71.28万亩。文章总结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成效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河西地区...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自2019年高标准农田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实施以来,甘肃河西地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71.28万亩。文章总结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成效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河西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及对策,以期为今后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成效 建后管护 问题 建议 甘肃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地区2000—2020年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3
作者 王同红 王旭峰 +2 位作者 杨彦鹏 李宗省 车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2-25,共14页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而且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提供基础支持.本研究探讨应用不同方法估算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精度与适用性.通过收集河西地区11个通量观测站的植被耗水观测数据,...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而且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提供基础支持.本研究探讨应用不同方法估算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精度与适用性.通过收集河西地区11个通量观测站的植被耗水观测数据,对植被生态需水模型进行验证和标定,选取适合该地区的估算模型——植被覆盖度修正蒸散发法,结合野外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对2000—2020年河西地区的植被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河西地区2000—2020年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73.86±6.10)×10^(8)m^(3),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随着植被覆盖度以每年0.002的速率显著增加,植被生态需水量呈现出以每年0.70×10^(8)m^(3)的速率显著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为河西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估算和深入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河西地区 植被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 植被覆盖度修正蒸散发法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4
作者 杨学莲 陈秉谱 +1 位作者 莫琪江 张喜花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76-85,共10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各种城市问题逐渐突显,城镇化质量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而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志。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各种城市问题逐渐突显,城镇化质量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而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志。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1—2021年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和生态环境3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度,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河西地区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河西地区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增速最快,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速最慢,而且各子系统发展在空间上存在差异;2)河西地区三元系统耦合度均大于0.900,系统间相互作用强,耦合协调度缓慢提升,实现从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跨越,空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3)整体来看,二元系统中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最高,促进区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系统的协调度最低,制约区域发展;4)河西5个城市的三系统协调度障碍因子存在异同,各市排序前三的障碍因子均为基本公共服务子系统中的社保与就业、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河西地区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制约性,需针对各市发展定位进行优化,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基础,精准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工业,以此促进河西地区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人口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5
作者 高磊 管映兵 李小叶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的关键农业生产区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当地面临巨大的水资源压力。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为手段,深入剖析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发现,2013—2022年,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显...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的关键农业生产区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当地面临巨大的水资源压力。以水资源生态足迹法为手段,深入剖析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发现,2013—2022年,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显著成果,农业用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关系不平衡,水资源压力指数波动大,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资源集约利用强度 河西地区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强度增长特征研究
6
作者 贺耀伟 胡文斌 +2 位作者 徐子涵 刘峰 杜世彪 《青海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强度增长较慢的特征,采用实测数据的方法采集了某项目21片T梁不同龄期混凝土回弹值,分析了预制T梁混凝土回弹值的整体特征。在Excel软件里采用Correl相关性函数对不同龄期回弹值与6项环境温度影响因素进...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强度增长较慢的特征,采用实测数据的方法采集了某项目21片T梁不同龄期混凝土回弹值,分析了预制T梁混凝土回弹值的整体特征。在Excel软件里采用Correl相关性函数对不同龄期回弹值与6项环境温度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预制T梁7 d、21 d、28 d回弹强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显著,尤其受最低气温影响较为显著;日温差、日温差变化幅度、最低和最高气温变化幅度对预制T梁强度基本没有影响。研究成果能够为甘肃河西地区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工艺提供指导性建议,为预制T梁顺利安装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梁 河西地区 回弹强度 气温 日温差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研究
7
作者 陈晶 陈棉 李娜 《低碳世界》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对西北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进行研究,以甘肃省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模型,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 对西北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进行研究,以甘肃省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模型,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之间以及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较强,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低碳出行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地区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强度增长特征研究
8
作者 贾志杰 胡文斌 +3 位作者 杜世彪 刘振阳 张成辉 刘吉宇 《青海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为了研究河西地区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强度的增长特征,文章以G30连霍高速肃州服务区新建项目钢筋混凝土道面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式获取了40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抗压强度增长较... 为了研究河西地区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强度的增长特征,文章以G30连霍高速肃州服务区新建项目钢筋混凝土道面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式获取了40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抗压强度增长较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3天可达设计强度的84.4%、第7天可达设计强度的98.34%;75%的测区能够在7天内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90%的测区能够在9天内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钢筋混凝土道面早期强度的增长特征能够给钢筋混凝土道面的施工提供指导建议,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钢筋混凝土道面裂缝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道面 河西地区 抗压强度 早期强度
下载PDF
河西地区设施香菇越夏高产栽培
9
作者 魏丹阳 马维成 +3 位作者 朱建强 刘有民 石丽华 秦志军 《西北园艺》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针对甘肃酒泉河西冷凉地区香菇栽培存在的技术问题,试验总结出一套越夏香菇优质高产的本地化栽培技术要点,包含香菇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栽培生产管理、出菇管理等各个环节,为酒泉市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河西地区 香菇 代料 越夏栽培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带动新能源经济规模研究
10
作者 徐新田 赵爽 +3 位作者 赵建华 丁万钦 李江 李运龙 《西北水电》 2024年第3期114-119,137,共7页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核定办法已通过两部制电价进一步完善,但缺少具体的电价实施细则,且尚未明确抽水蓄能电站配合新能源开发的价格分摊机制。为了解决抽水蓄能价格分摊机制和方式,以河西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与新能源联合开发为切...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核定办法已通过两部制电价进一步完善,但缺少具体的电价实施细则,且尚未明确抽水蓄能电站配合新能源开发的价格分摊机制。为了解决抽水蓄能价格分摊机制和方式,以河西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与新能源联合开发为切入点,采用“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电站”一体化开发方式,研究新能源不同弃电率、不同收益率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带动的经济规模。结果表明:抽水蓄能与新能源联合开发的方式有利于抽水蓄能容量电价疏导,新能源规模为抽水蓄能规模的3~4倍时项目整体最为经济;河西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抽水蓄能供电甘肃电网的同时服务于新能源消纳,容量电价合理疏导方式为与当地新能源一体化开发,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竞争力、共同获利,较为经济的抽水蓄能与新能源开发比例约为1∶3~1∶4。本研究可为新能源丰富地区后续核准、投运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电费疏导途径提供思路,也为三北地区其他新能源基地配套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规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抽水蓄能电站 新能源 两部制电价 经济规模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甜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11
作者 王永光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79-81,102,共4页
甜瓜因具有香甜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人们所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甜瓜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设施栽培也成为了满足市场供应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论述了甜瓜生长习性,分析了甜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甜瓜因具有香甜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被人们所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甜瓜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设施栽培也成为了满足市场供应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论述了甜瓜生长习性,分析了甜瓜设施栽培技术要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甜瓜产业化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河西地区 甜瓜 设施栽培技术 产业发展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膜下滴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作者 金照鑫 《甘肃科技》 2024年第9期118-122,共5页
如何实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是河西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紧迫问题。膜下滴灌是目前社会公认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文章分析了2018—2022年河西地区三大流域膜下滴灌应用占比,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酒泉、张... 如何实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是河西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紧迫问题。膜下滴灌是目前社会公认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文章分析了2018—2022年河西地区三大流域膜下滴灌应用占比,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酒泉、张掖、武威三市膜下滴灌面积占各自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比例均不足3.2%。膜下滴灌技术虽在河西地区有一定发展,但未成为主流的节水灌溉模式。文章重点从观念认识、资金、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膜下滴灌在河西地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从技术培训、投入机制、成本回收、经营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认为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宜当地作物生产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高效节水 膜下滴灌
下载PDF
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李军 边静 岳庆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48-52,共5页
乌拉尔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等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广泛栽植的固沙植物。近年来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甘肃省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乌拉尔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等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广泛栽植的固沙植物。近年来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甘肃省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带动产业振兴,本文从选地整地、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乌拉尔甘草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西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世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8期290-293,共4页
自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内容。提升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对乡村振兴而言大有裨益,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放到主要阵地上。通过强化乡... 自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内容。提升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对乡村振兴而言大有裨益,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放到主要阵地上。通过强化乡村教育工作质量,坚持乡村优先发展战略,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最终才能够解决乡村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以及民众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河西地区 农村学前教育 对策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锶矿泉水富集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分析
15
作者 刘延兵 张彦林 +1 位作者 刘海生 文美兰 《城市地质》 202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在甘肃河西地区采集水样点231个,锶含量为0.10-2.67 mg·L^(-1),最高值达2.67 mg·L^(-1),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锶含量≥0.40 mg·L^(-1))的水样点171个,占全部水点的74.0%。按各地貌单元统计,走廊平原区含锶矿泉水... 在甘肃河西地区采集水样点231个,锶含量为0.10-2.67 mg·L^(-1),最高值达2.67 mg·L^(-1),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锶含量≥0.40 mg·L^(-1))的水样点171个,占全部水点的74.0%。按各地貌单元统计,走廊平原区含锶矿泉水点占水点总数的比例最高,走廊平原区地下水中有利于锶的富集;从地下水类型分析,第四系地下水中含锶矿泉水点数量最多,其次为地表水体,基岩矿泉水点较少;从各类型水中锶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的比率分析,基岩地下水锶矿泉水达标率最高,其次为第四系地下水,地表水达标率较低。依据甘肃河西地区锶矿泉水富集分布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地形地貌等要素,划分出走廊平原区第四系锶矿泉水富集区和山地锶矿泉水富集区2个大区,细分了13个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矿泉水 富集分布规律 水质特征分析 河西地区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社火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发展困境探析--以武威凉州区社火为例
16
作者 蔡兆梅 蒋明云 李春燕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甘肃河西地区的社火文化既有边塞和军旅文化的特色,又有戏曲唱腔、秧歌小调、鼓乐演奏、人物服装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特点,是一门综合多种职业角色、多种民族文化、多种宗教元素、多种表演形式的民俗文化。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甘肃河西地区的社火文化既有边塞和军旅文化的特色,又有戏曲唱腔、秧歌小调、鼓乐演奏、人物服装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特点,是一门综合多种职业角色、多种民族文化、多种宗教元素、多种表演形式的民俗文化。然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西地区社火文化资源却日益枯竭,演出技艺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其种类日益减少,社火文化内涵日趋弱化,面临发展困境。社火文化是我国民间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加强对它的研究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社火文化 地域特色 发展困境
下载PDF
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探索——以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
17
作者 唐相龙 毛志龙 《开发研究》 2023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甘肃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探讨了村庄规划“六化”对高家庄村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建设、用地留白等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甘肃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探讨了村庄规划“六化”对高家庄村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建设、用地留白等具体规划编制路径的要求,明确了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选择,认为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具有适宜性特征,而且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应该将土地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村庄规划实施地块上去,要重点突出“种”“养”“住”的空间谋划和项目安排。另外,河西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推进优势。然而,在具体村庄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既要“求同”,也要“存异”。基于土地综合整治“好用、管用、有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需要既能够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意图又要体现村民主体的核心意愿,从而切实为河西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多元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实用性村庄规划 乡村振兴 高家庄村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明代的卫学、科举与儒家文化在河西地区的传播
18
作者 张磊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35-45,共11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随着明朝在河西地区统治秩序的确立,为巩固在河西地区的统治以及恢复汉族文化的传统,明廷便开始在河西地区大力推广儒家文化。基于学校教育对于推广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陕西行都司学、凉州卫...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随着明朝在河西地区统治秩序的确立,为巩固在河西地区的统治以及恢复汉族文化的传统,明廷便开始在河西地区大力推广儒家文化。基于学校教育对于推广儒家文化的重要作用,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陕西行都司学、凉州卫学、永昌卫学、肃州卫学等官学,形成了以卫学为主体的学校教育体系。虽然战争不断、地处偏远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河西卫学的教学质量,但通过学校教育的培养,河西地区仍然涌现出了一批科场得意的士子和地方社会的中下层士绅,成为儒家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推广者、维护者,使得河西地区以军户为主体的卫所社区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趋势。同时,随着儒家文化在河西地区影响力的提升,河西地区的社会风气也出现了由“尚武轻文”向“崇尚诗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河西地区 宗教
下载PDF
灌水量、种植密度和行距对河西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新宇 范军亮 +1 位作者 赖珍林 杨睿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2,共8页
为确定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量和配套栽培技术,202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2个灌水量(W_(1),W_(2))、2个种植密度(D_(1),D_(2))和3种行距(L1,L2,L_(3)),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 为确定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量和配套栽培技术,202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2个灌水量(W_(1),W_(2))、2个种植密度(D_(1),D_(2))和3种行距(L1,L2,L_(3)),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等指标,研究灌水量、种植密度与行距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水量下,处理D_(2)的株高和LAI显著高于D_(1),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处理W_(2)D_(2)L_(3)的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96.45和17.72 t/hm^(2);处理W_(1)D_(2)L_(3)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3.57 kg/m^(3).灌水量与种植密度两者交互作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水量、种植密度与和行距三者交互作用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作物耗水量(ET)和WUE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水量、种植密度与行距均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群体结构、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的调控效应:由大到小为种植密度、行距和灌水量.综合分析,“80%ETc+10.0万株/hm^(2)+宽窄行”为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的灌水和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灌水量 种植密度 行距 产量 河西地区
下载PDF
近20a河西地区绿洲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文兵 李开明 黄卓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1-2042,共12页
绿洲效应在改善干旱区气候,支持绿洲系统自我维持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和遥感数据,选取绿洲效应强度指标,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近20 a绿洲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绿洲效应强度... 绿洲效应在改善干旱区气候,支持绿洲系统自我维持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和遥感数据,选取绿洲效应强度指标,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近20 a绿洲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绿洲效应强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研究区绿洲效应强度在春夏冬季均呈增大趋势,秋季呈减小趋势,白天与相应季节变化相似,但强度更大,最强为夏季,增加1.43℃;夜间春夏秋季变化与相应季节相似,但强度较低,2000年秋季和2010年冬季夜间出现微弱的绿洲暖岛效应;(2)强绿洲效应(“冷岛”)面积占比在夏季最大且变化较小,而绿洲“暖岛”效应面积占比冬季最大,呈逐年减小趋势;(3)夏季绿洲效应强度与绿洲的植被覆盖变化具有强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17。气候和地表因素是河西地区绿洲效应强度的主控因素,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最弱,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效应 时空变化 归因 地理探测器 河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