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烃类矿床盖层中的次生矿化作用 |
Б.,BA
王勋弟
|
《国外地质与勘测》
|
1995 |
0 |
|
2
|
原油在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形成中的作用:来自辛辛那提穹窿的证据 |
Kesl.,SE
王登红
|
《国外地质与勘测》
|
1995 |
0 |
|
3
|
应用地表地球化学方法勘查密西西比河谷型和卡林型矿床 |
S.A.Tedosco
吴学明
|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
1995 |
0 |
|
4
|
香肠状构造是导致矿床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
|
《地质科技动态》
|
1999 |
0 |
|
5
|
塔里木盆地有机酸来源、分布及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
蔡春芳
梅博文
马亭
赵红静
方孝林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78
|
|
6
|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
王铁冠
钟宁宁
候读杰
包建平
黄光辉
李贤庆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1
|
|
7
|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重排甾烷形成的作用 |
朱扬明
张春明
张敏
梅博文
金迪威
肖乾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0
|
|
8
|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李素梅
王铁冠
张爱云
郭绍辉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4
|
|
9
|
砂岩储层中原油微生物降解的模拟实验研究 |
陈传平
梅博文
易绍金
王大华
金迪威
张春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1
|
|
10
|
石油侵位对碎屑储集岩成岩序列的影响及其与孔隙演化的关系——以塔西南坳陷石炭系石英砂岩为例 |
王琪
史基安
肖立新
薛莲花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0
|
|
11
|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
卢双舫
付晓泰
陈昕
曲佳燕
薛尚义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8
|
|
12
|
库车坳陷上三叠统的浊流沉积及石油地质意义 |
李文厚
周立发
符俊辉
赵文智
薛良清
靳久强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0
|
|
13
|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
张立平
黄第藩
廖志勤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53
|
|
14
|
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结合关系——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低熟烃源岩为例 |
陆现彩
胡文宣
符琦
苗德玉
周光甲
洪志华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6
|
|
15
|
不同类型沉积物中脂肪酸的分布、演化和生烃意义 |
向明菊
史继扬
周友平
屈定创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4
|
|
16
|
Pb、Sr、Nd同位素体系在石油定年与成因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
涂湘林
朱炳泉
张景廉
刘颖
刘菊英
施泽恩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0
|
|
17
|
低-中成熟演化阶段芳烃成熟度指标的研究 |
陈致林
李素娟
王忠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6
|
|
18
|
脂肪酸盐生烃热模拟研究及其意义 |
周世新
夏燕青
罗斌杰
程学惠
崔明中
李原
王春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7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的古地温及成岩阶段 |
柳益群
李文厚
冯乔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9
|
|
20
|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模式 |
陈建平
黄第藩
李晋超
秦勇
朱兴珊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