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2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成长与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玉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年发展,法律论证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研究课题,形成了诸多研究进路、研究论题和研究团队,并成为指引和引领法学理论和部门法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还面临如何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语境,学习镜鉴域外法律论证理论,创建中国自主的法律论证理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 法律逻辑 法律修辞 法律人工智能
下载PDF
作为法治原则之法律的体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金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4-136,177,178,共15页
法律、法治不是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拟制性的存在。在法律拟制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系性要求是法治思维的指引,其与体系化结合,可表征法治实现的逻辑性。体系化是指法律构成以及实施的一致性,既包括对构成法律的概念、规范、原则之间的逻辑... 法律、法治不是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拟制性的存在。在法律拟制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系性要求是法治思维的指引,其与体系化结合,可表征法治实现的逻辑性。体系化是指法律构成以及实施的一致性,既包括对构成法律的概念、规范、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思索,也蕴含对法律实施的体系化要求。作为法治思维原则的体系性,是指立法和法律实施的诸环节都要展现体系性的要求。体系性是塑造法学原理的指导思想,是构建法律体系以及法律实施的原则,是建构法律方法论系统的原则。关注法律的体系性,是对逻辑思维规则的重视。法治所需的形式合法性,主要来自法律的内在体系。而法治的实质合法性,则来自外部体系。体系性要求所衍生的体系化,是塑造法治思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体系性 法律的体系化 法治原则 法治思维 法律方法
下载PDF
数智时代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
3
作者 徐伟 韦红梅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揭示了五种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类型。基于此,构建了主体性法律治理、规则性法律治理和程序性法律治理三种工具,相互协同形成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水平。展望未来,需持续优化这三种工具的互动机制,规范算法权力行使以实现算法卸责,并推动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主体性法律治理 规则性法律治理 程序性法律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创新探究
4
作者 刘利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伦理和优秀法治思维的“法律方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和重点是要强化坚定法治信仰的养成模式、弘扬人文精神的浸润模式、融入信息时代的协同模式、推崇艰苦奋斗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理念 法律工匠 法律方家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其传承路径
5
作者 周东平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99-113,共15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静态规范及动态实践。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逻辑,可围绕核心问题并从以下五个论题分别探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具体转换方式:中国传统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问题;中...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静态规范及动态实践。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构成逻辑,可围绕核心问题并从以下五个论题分别探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具体转换方式:中国传统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问题;中国传统法政关系的交互影响模式;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原理;中国传统法律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冲突、融合方式;中国具体法律实践中的传统智慧,并阐明各论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理想性与现实性交织 法律体系 文化冲突与融合 法律实践
下载PDF
中国法律论证学的语用转向
6
作者 牛子涵 熊明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在我国,“法律论证学”,习惯上称为“法律论证理论”,其实是一个舶来词。作为法学理论的一个正式分支,虽然它于本世纪初才从欧美学界引入我国,但其理论探寻源头可追溯至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法律逻辑学研究。我国法律论证学研究... 在我国,“法律论证学”,习惯上称为“法律论证理论”,其实是一个舶来词。作为法学理论的一个正式分支,虽然它于本世纪初才从欧美学界引入我国,但其理论探寻源头可追溯至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法律逻辑学研究。我国法律论证学研究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探讨逻辑学在法律中的应用为开端,经历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法律推理转向和本世纪初的法律论证转向,统称为“语用转向”。通过语用转向,解决了传统法律逻辑学研究中的理论困境问题,走出了一条法律论证研究的中国路径,让我国法律论证学研究基本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学 法学理论 法律逻辑 法律推理 法律论证
下载PDF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法律风险规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永江 杨永兴 刘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信息爆发增长催生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技术的兴起。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解决信息过载和长尾问题、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意思自治受限、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诸多法律风险,亟需法律作出必... 信息爆发增长催生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技术的兴起。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解决信息过载和长尾问题、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意思自治受限、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诸多法律风险,亟需法律作出必要的回应。为此,应当在诚信原则、自主原则、公正原则、比例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开放的隐私保护观,强化算法告知义务与用户拒绝权利,完善算法解释权,构建算法审计制度,以降低个性化推荐算法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算法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临床潜在法律问题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波 李宏元 +1 位作者 高菲 高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58,共3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临床潜在法律问题的认知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市100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法律认知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00名护士的法律认知度调查表...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临床潜在法律问题的认知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市100名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法律认知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00名护士的法律认知度调查表得分为(49.73±1.54)分。64%的护士掌握和熟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60%的护士掌握和熟悉《护士条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政治面貌的护士对于法律认知度不同(P<0.05)。结论:护士对于临床中潜在法律问题的认知度处于中等水平,对《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认知度较差,可通过加强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等方面提高护士对临床潜在法律问题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临床 法律问题 调查研究 护理法律
下载PDF
法律行为规范对身份行为的有限适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征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7,共15页
身份行为的构造依托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抽象法律行为框架,不能以事实先在性架空意思自治。即使家庭法没有明确规定,身份行为也存在成立和效力的判断问题。根据纯粹身份行为和身份财产行为的区分概括描述适用模式的意义有限,即使是身... 身份行为的构造依托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抽象法律行为框架,不能以事实先在性架空意思自治。即使家庭法没有明确规定,身份行为也存在成立和效力的判断问题。根据纯粹身份行为和身份财产行为的区分概括描述适用模式的意义有限,即使是身份财产行为,也不能当然适用法律行为规范,而必须结合具体行为的性质以及所涉法律行为规范之利益状态进行个别化检视。在具体的规范适用检视中,应当首先考虑立法者的法政策决断,然后再考虑不同身份行为的本质。限制法律行为规范的适用往往意味着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其背后往往存在维护身份关系安定性及公共利益的特殊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行为 法律行为 事物本质 法律适用 意思自治
下载PDF
关于破产保护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万华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破产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理念认识问题,导致对破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产生误解。必须清晰认识到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可以补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短板,可... 破产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理念认识问题,导致对破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产生误解。必须清晰认识到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破产保护法律制度,可以补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短板,可以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搭建工作平台,可以通过挽救危困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稳住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因此,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破产保护法律制度、非法人组织破产保护法律制度、管理人制度、府院联动协调制度、执行与破产协调制度等破产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强破产保护法律文化建设,发挥破产制度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保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破产法律制度 破产法律文化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穆随心 黄晶晶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自动化行政是实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必经环节,彰显出技术治理的显著优势。但在算法决策固有弊端的作用下,自动化行政面临造成公法和私法责任混淆、侵犯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多种法律风险。造成这些法律风险的原因在于... 自动化行政是实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必经环节,彰显出技术治理的显著优势。但在算法决策固有弊端的作用下,自动化行政面临造成公法和私法责任混淆、侵犯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多种法律风险。造成这些法律风险的原因在于“权力—权利”格局的失衡,亦即法律治理对“权力—权利”平衡格局的保障不足。为此,应通过细化行政主体责任承担制度、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完善行政相对人程序参与制度等举措对自动化行政法律风险予以防范与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法律风险 技术治理 法律治理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时代内涵、法律风险与规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鹏 于茜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法治的变革与回应。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教育资源权、教育选择权、资格证书权、公正评价权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情形下,受教育权的保障存在法律正义、法律伦理和法律救济... 教育数字化赋能受教育权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法治的变革与回应。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教育资源权、教育选择权、资格证书权、公正评价权在教育数字化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情形下,受教育权的保障存在法律正义、法律伦理和法律救济等风险。对此,应加快并完善教育数字化法治进程:以受教育权保障为根本宗旨,厘清国家义务;以彰显育人功能为价值原则,廓清伦理边界;以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为依托,共筑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受教育权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律拟制主体地位再探——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俎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在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中,拟制说呈现出超越主客体说的理论优越性。下一阶段的研究需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再探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地位。人中心秩序格局是作为拟制建构的法律主体制度的原生基因,据“人”类推的... 在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中,拟制说呈现出超越主客体说的理论优越性。下一阶段的研究需面向拟制哲学视角下的法律主体制度再探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地位。人中心秩序格局是作为拟制建构的法律主体制度的原生基因,据“人”类推的“方法论”和维护人类实践利益的“目的论”构成这一基因的外向表征,成为新兴法律主体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人工智能作为法律拟制主体契合据“人”类推的方法论型构,还能满足“效率/秩序”利益正向函值最大化,是面向人中心秩序格局的法律主体制度进行考证后发现仍然可行且唯可践行的合理方案。同时,在实践中,人工智能作为法律拟制主体还需恪守必要的限度,并可依循平等性、开放性和科学立法原则,建构人工智能主体的设立与终止制度、监管人制度、财产制度、责任承担制度和预防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制度 法律拟制
下载PDF
法律逻辑发展的新趋向:法律论证型式逻辑
14
作者 李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
在当代论证型式研究的四个领域——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和人工智能中,代表逻辑方向的非形式逻辑最为基本。与形式逻辑的“形式”相比,论证型式非常独特,以至于存在一种“型式逻辑”。法律领域所使用的推理或论证,无论是法律事实的证明... 在当代论证型式研究的四个领域——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和人工智能中,代表逻辑方向的非形式逻辑最为基本。与形式逻辑的“形式”相比,论证型式非常独特,以至于存在一种“型式逻辑”。法律领域所使用的推理或论证,无论是法律事实的证明,还是法律解释的论证,绝大多数均是“第三类”论证,即论证型式。以迹象论证为代表的论证型式,其源头活水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它的一般属性是:局部性、经验性、可废止性和相对证明性。法律论证型式是一般论证型式的特例,其特殊性在于法律制度或程序制约它的使用。从传统法律论题或论式到现代法律论证型式的发展,尤其是宪法解释的论证型式,不仅表明法律论证型式对法治的关键性,也昭示使用者友好的法律逻辑应该将论证型式作为核心。围绕法律论证型式构建法律逻辑是一条有希望的出路,国际上新近对法律逻辑和论辩逻辑系统结构的新进展,为我们创建新法律逻辑提供了他山之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型式 法律论证型式 法律解释 法律逻辑
下载PDF
关于青年节的权益维护与确认青年法律年龄研究
15
作者 李昊 邓希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34,共8页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历了制定和三次修订完善、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两部政策规章的发展历程,其中关于青年节的规定越来越规范周全,但在青年节权益维护方面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青年节适用人群的法律界定困境及其适用主体...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历了制定和三次修订完善、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两部政策规章的发展历程,其中关于青年节的规定越来越规范周全,但在青年节权益维护方面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青年节适用人群的法律界定困境及其适用主体被严重压缩,二是法律效力较低的部门解释或函件成为青年节执行的主要依据,三是不同青年群体在青年节权益方面的差异明显且体制外单位较少开展集体庆祝活动,四是《关于部分公民放假有关工资问题的函》越来越不利于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此,可以依据《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年龄的规定,将青年节适用人群确定为14~35周岁;尽快废止《关于部分公民放假有关工资问题的函》,进一步明确青年节的青年法定权益及其实施路径;通过对青年年龄的法律化界定,为制定出台青年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节 权益维护 青年法律年龄 法律效力
下载PDF
东法西译:近代中国法律的对外译介与形象自塑
16
作者 吴景键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6,共14页
近代中国法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比较法与中国法律史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主要从西人对中国法律形象的“他塑”入手,鲜少关注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法科知识分子如何通过对外译介“自塑”本国法律形象。与北洋时期相比,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法... 近代中国法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比较法与中国法律史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主要从西人对中国法律形象的“他塑”入手,鲜少关注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与法科知识分子如何通过对外译介“自塑”本国法律形象。与北洋时期相比,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法的对外译介呈现为一种多主体、多维度的复调叙事。立法院主导的《中华民国民法典》英译,通过“副文本”的使用以及区分化的翻译策略,达到彰显民法典之中国性与现代性的宣传目的;实业部推动的劳动法英文著译,则与其同时期的国际会议参与相配合,共同服务于在租界内适用中国劳动法的政策目标;而东吴法科学人对中国立法文本与司法实践的译介,更多是从比较法角度客观剖析中国法之特点,进而在学理层面树立中国法的主体性。这三种不同的对外译介路径,最终共同重塑了近代中国法律的域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翻译 中国法律形象 法律东方主义
下载PDF
计算法学: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以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分析视角
17
作者 徐冬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在方法论和认识论视角下,有法律信息检索的智能化、法律合规标准的动态规则化、法律学术的数据化、法律规制工具的代码化,以及法律认知的可识别化五种途径实现可计算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五种途径背后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流派与设计理念的提炼,可在理论上回答和论证“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的问题。这种“一花五蕊”的繁荣景象大大拓展了计算法学的疆域和学科前沿,在理论上初步构建了计算法学概念的外延。要完善计算法学的理论体系,还应在本体论之上构建概念内涵。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升华,是计算法学走向成熟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律编码 法律信息学 可计算合同 本体论
下载PDF
“老年人”的法律拟制及应变策略
18
作者 刘风景 饶正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160,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的“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的老年人概念,在现行涉老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给“老年人”下定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行“老年人”法律概念的主要问题是重历史、轻现实;重节点、轻过程;重生理、轻心理;重扶弱、轻培强;重个体、轻社会。国家立法应当根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先将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为65岁的整数年龄,同时,还要根据职业类型作出差别化安排,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科学设计老年人分级制度,授权地方立法试点。我们需要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完善老年人的年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法律拟制 法律概念
下载PDF
教育法典法律责任的属性界定及其编纂
19
作者 周恒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特定的教育法律事实使某教育法主体承担不利后果的教育法律依据。该定义更加贴合责任的词源内涵,具有较强的概念解释力,也符合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教育法典法律责任应归属部门型法典法律责任,以行政法律责任为具体形... 教育法律责任是指特定的教育法律事实使某教育法主体承担不利后果的教育法律依据。该定义更加贴合责任的词源内涵,具有较强的概念解释力,也符合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教育法典法律责任应归属部门型法典法律责任,以行政法律责任为具体形态。这种定位有助于厘定教育法适度法典化的入典范围、帮助调和教育法典的属性争论、符合教育法典的编纂目的、契合官方的制度定位。教育法典法律责任应遵循价值理念统一、规范协同、比例适当的原则。在具体的编纂路径上,教育法典一方面需要对既有教育单行法中的法律责任条款进行妥善处理,“编”排入典;另一方面也要围绕教育法典内容的变动,“纂”制新的责任规范,适应教育法典既“编”又“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法律责任 部门法典 行政法律责任
下载PDF
论《反垄断法》行政法律责任体系的二维扩张
20
作者 孙晋 仝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反垄断法》的实施为我国加速推进经济转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垄断现象也反映出法律规范力有不逮,行政法律责任畸轻造成的威慑不足与预防效果不彰尤为明显。2022年修正的《反垄断法》试图对此予以回应,却未能提... 《反垄断法》的实施为我国加速推进经济转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垄断现象也反映出法律规范力有不逮,行政法律责任畸轻造成的威慑不足与预防效果不彰尤为明显。2022年修正的《反垄断法》试图对此予以回应,却未能提出完备的革新方案。在纵向维度上,双罚制的妥协性适用使得部分垄断行为的责任主体出现缺位;在横向维度上,处罚种类的局限性又对综合评价法律责任造成掣肘。未来可以考虑全面适用双罚制,并扩展财产罚的内涵,增加行为罚和人身罚,建构起《反垄断法》更具威慑力和灵活性的行政法律责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行政法律责任体系 双罚制 处罚种类 法律修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