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3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古今中西之间:法理学的四种形态
1
作者 喻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共22页
在法学学科体系中,法理学虽然只能代表一个法学二级学科,但是,法理学的学术理论形态却不止一种。着眼于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异,通过辨析古今中西之间各种主导性法理学的逻辑起点,可以找到四种产生了支配地位的法理学。一是古代中国的德性... 在法学学科体系中,法理学虽然只能代表一个法学二级学科,但是,法理学的学术理论形态却不止一种。着眼于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异,通过辨析古今中西之间各种主导性法理学的逻辑起点,可以找到四种产生了支配地位的法理学。一是古代中国的德性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尚书·尧典》。二是古代西方的智性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旧约全书·创世记》。三是近现代的社会契约论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霍布斯的《利维坦》。四是现当代的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它的最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在古今中西之间分别生成的四种法理学因为历史条件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理论形态。充分理解不同形态的法理学,有助于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全面把握法理学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法理学 智性法理学 社会契约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
下载PDF
法理学视阈下的生态文明法治 被引量:1
2
作者 米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在新高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让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在新高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让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标志着“生态法治”成为我国法治一项新的重要内容。“生态法治”已经成为我国法治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升级进步。它把此前“保护环境”的制度规范上升到“法理价值”的哲学层面,从而将对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从法理学的角度阐释“生态法治”,可以丰富我国法学理论的内容,还能为“生态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生态文明 生态法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之法理学创新——以“权利本位说”的完善为中心
3
作者 何勤华 张陶然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权利本位说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法学界确立通说地位。时至今日,权利本位说确立时的社会土壤和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应当对权利本位说进行再检视,并推进其发展、完善。在理论构建... 权利本位说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法学界确立通说地位。时至今日,权利本位说确立时的社会土壤和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应当对权利本位说进行再检视,并推进其发展、完善。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应当继续以权利为中心,保护权利,客观看待权利和义务不均衡的情况;在充分考虑我国司法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对权利体系进一步细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保护模式;应当将权利本位说与中国传统法律价值理念相互整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此外,在借鉴西方权利学说的过程中亦不能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本位说 法理学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下载PDF
“法理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郭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为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这一目标,法学专业除了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法理学以法的原理为研究对象,是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理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为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这一目标,法学专业除了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法理学以法的原理为研究对象,是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理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并在教学中将法学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法学的一般理论,还能在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课程 思政资源 挖掘 教学 运用
下载PDF
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5
作者 孟磊 刘思钰 杨余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推进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高素质法治人才。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实践难点,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发挥授... 推进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高素质法治人才。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实践难点,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发挥授课教师“主力军”作用,以打造一流课程为目标,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完善课程思政的各项配套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课程思政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论法理学教学与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6
作者 林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6期120-122,共3页
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关注较少。然而,单纯的理论知识掌握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学专业人才。因此,将法学思辨能力纳入法学教育的目标和... 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关注较少。然而,单纯的理论知识掌握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学专业人才。因此,将法学思辨能力纳入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成为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探讨法理学教学与法学思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培养方法和策略。通过研究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希望为法学教育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思辨能力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法理学视角下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7
作者 林斌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196-198,共3页
文章以茶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从法理学视角来审视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首先,结合茶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茶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现阶段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专... 文章以茶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从法理学视角来审视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首先,结合茶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茶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现阶段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专业法律视角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对法理学视角下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完善措施,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通过如下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为进一步促进茶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来为茶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茶文化 遗产保护 法律问题
下载PDF
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8
作者 贾莉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7期176-178,共3页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视角,分析《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向,结合新时期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及法学专业人才教育需求,明确高职院校《法理学》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核心载体,并制定科学的...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视角,分析《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向,结合新时期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及法学专业人才教育需求,明确高职院校《法理学》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核心载体,并制定科学的《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拓展高职院校《法理学》育人培养工作路径,进一步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与良好实践能力的法律、法学专业人才提供教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法理学 课程教学改革 路径
下载PDF
检讨评价性一般法理学
9
作者 钱一栋 《南大法学》 CSSCI 2024年第4期90-103,共14页
一般法理学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种做法。评价性一般法理学的最佳版本由菲尼斯提出。一些批评者基于认知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区分,认为诉诸认知价值便能完成对法律的说明,菲尼斯的道德化方案是错误的。这一批评陷入了稻草人谬误,忽视了菲尼... 一般法理学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种做法。评价性一般法理学的最佳版本由菲尼斯提出。一些批评者基于认知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区分,认为诉诸认知价值便能完成对法律的说明,菲尼斯的道德化方案是错误的。这一批评陷入了稻草人谬误,忽视了菲尼斯对一般法理学的关注。但菲尼斯的方案并非无懈可击。它的两大前提——法理学要追求一般性;只有诉诸道德评价才能实现一般性——都存在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性 一般法理学 菲尼斯
下载PDF
论菲尼斯的弱自然法法理学命题
10
作者 顾家豪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在菲尼斯看来,法律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社会承认的行动理由,也是合理性的行动理由。自然法法理学命题的核心主张在于对后者的强调。在自然法法理学内部,对法律与合理性之间的看法可以分为强、弱两个版本。前者认为不合理的规范必然不是法... 在菲尼斯看来,法律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社会承认的行动理由,也是合理性的行动理由。自然法法理学命题的核心主张在于对后者的强调。在自然法法理学内部,对法律与合理性之间的看法可以分为强、弱两个版本。前者认为不合理的规范必然不是法律;后者认为不合理的规范只是有缺陷的法律。菲尼斯沿用并改进哈特的观点,对内在参与者的视角做了更严格的限定,得出核心意思的法律的构成要件包含社会来源和合理性来源的结论,主张仅符合部分要件的不合理性的法律仅是有缺陷的,由此捍卫了弱版本的自然法法理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弱自然法法理学 内在参与者 核心意思
下载PDF
数字时代隐私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法理学为视角
11
作者 毛雪晨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数字时代,个人隐私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加凸显。文章从法理学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技术发展对隐私权的冲击,以及典型隐私权侵害案例和法律困境,最后提出了完善隐私... 数字时代,个人隐私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加凸显。文章从法理学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技术发展对隐私权的冲击,以及典型隐私权侵害案例和法律困境,最后提出了完善隐私权保护立法、加强司法保障、推动社会共治、提高公众隐私保护意识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数字时代 隐私权保护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法理学》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胡文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在各个学科已经开始逐步推进。《法理学》课程作为法学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尤其是“二十大”后,将“二十大”报告的思想融入《法理学》教学改革是必然的需求。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引领,可以为《法理学》学科... 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在各个学科已经开始逐步推进。《法理学》课程作为法学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尤其是“二十大”后,将“二十大”报告的思想融入《法理学》教学改革是必然的需求。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引领,可以为《法理学》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法理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关系进行探讨,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厚植于《法理学》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就是亟待解决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法理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理学课堂教学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13
作者 费凯学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推进法理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智识基础、问题导向与方法论源泉。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机融入法理学课堂教学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实践的题中之义,利于推动法理学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厚植法治中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推进法理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智识基础、问题导向与方法论源泉。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机融入法理学课堂教学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实践的题中之义,利于推动法理学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推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厚植法治中国情怀。从课堂教学逻辑的视角看,法理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从学科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的理路进行系统考量。在现实操作层面,法理学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从重构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法理学课程的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增强法理学课程的实践属性等方面着手。随着社会法理需求从“文本之法”向“行动之法”的转换,法理学课堂教学也应从立法论范式转换到解释论和法教义学范式,促使法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从而激活法理学教研,推动法学师生学思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理学 教学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李达的法理学思想研究
14
作者 单芳 《文教资料》 2024年第9期43-46,共4页
始源于救亡图存的历史感召,因应我国政法制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情势,李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依据、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方法、坚持以实践性和本土性为研究导向,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思想。李达的法理学思想研究,... 始源于救亡图存的历史感召,因应我国政法制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情势,李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依据、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方法、坚持以实践性和本土性为研究导向,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思想。李达的法理学思想研究,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基本要义,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及此前的各法学流派,深入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实践,从而率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中国化研究进路,丰富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马克思主义 法理学
下载PDF
法理学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法不溯及既往制度的教学为例
15
作者 李长海 《学周刊》 2024年第4期49-53,共5页
课程思政政策是利于国家发展、利于学生成长、利于教育创新的战略举措。法学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特色而探索具体可行的思政融入路径。法理学课程本身有大量的思政素材,我们要选择好思政融入的时机,并精选思政融... 课程思政政策是利于国家发展、利于学生成长、利于教育创新的战略举措。法学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特色而探索具体可行的思政融入路径。法理学课程本身有大量的思政素材,我们要选择好思政融入的时机,并精选思政融入素材,再通过一定的教法引导学生把思政知识合乎逻辑地提取出来,确保思政知识入脑、入心,并最终实现外化于行、转化为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法理学教学 溯及既往的法律
下载PDF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法理学基础探析
16
作者 姬鸿宽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4年第9期56-58,共3页
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30年来,在服务国家宏观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经济体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国内至今仍未出台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与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成的重要法律关... 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30年来,在服务国家宏观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经济体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国内至今仍未出台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与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成的重要法律关系不匹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依据,从法理学视角探析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基础,并从多维度提出政策性银行立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立法 法理学 依法治国
下载PDF
法理学视角下刑法短视频培育法治思维的路径研究
17
作者 杨一桐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就要求对全体公民进行法治思维培育。在法理学部门法理论框架下,刑法对于公民法治思维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法理学视角下,立足新媒体时代,刑法短视频进行法治思维...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就要求对全体公民进行法治思维培育。在法理学部门法理论框架下,刑法对于公民法治思维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法理学视角下,立足新媒体时代,刑法短视频进行法治思维培育,首先在社会引导方面应当重视刑法宣传,阐扬法的作用;其次在媒体管理方面应当打造视频分类,贯注法的体系;最后在监督管理方面应当加强内容监管,强化法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短视频 法治思维培育
下载PDF
新文科视角下“CBL+PBL”教学法应用于《法理学》的实践探索
18
作者 王淑君 李海滨 《时代人物》 2024年第7期268-271,共4页
《法理学》作为理论法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在《法理学》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师严阵以待,学生如坠云雾里”“过度重视理论讲授,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循规蹈矩”等问题。而《法理学》具有思辨性和批判性,与... 《法理学》作为理论法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在《法理学》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师严阵以待,学生如坠云雾里”“过度重视理论讲授,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循规蹈矩”等问题。而《法理学》具有思辨性和批判性,与“CBL+PBL”教学法具有较高的适切性。本文致力于构建“CBL+PBL”教学模式,力求能够改善《法理学》教学的困境,提高课程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PBL”教学法 法理学》教学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先驱探索——探寻李大钊法理学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爱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李大钊的法律之缘,贯穿于他的一生。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李大钊的人生主色调,而法律和法学则是他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一个底色。探寻李大钊法理学思想,是法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李大钊的法理学思想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 李大钊的法律之缘,贯穿于他的一生。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李大钊的人生主色调,而法律和法学则是他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一个底色。探寻李大钊法理学思想,是法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李大钊的法理学思想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民主主义法学转变为共产主义法学:从启蒙主义角度出发,他提出了“法律民彝论”,兼顾中西、追求民主和法治,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法理学;从唯物史观出发,他批判和继承了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史,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法律学说,从马克思的经典中提炼出唯物史观的法律一般理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李大钊对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的专题研讨,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论证,充分显示了他的理论创见。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人中善于充分吸取外来法学理论资源的理论先驱,也是探索构建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法理学 法律民彝论 法理学的唯物史观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不确定时代反家庭暴力法哲学观的疗愈法理学之维——兼论《反家庭暴力法》第22条的修正
20
作者 李春斌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2期60-71,共12页
人类生活正在从理性、秩序、确定、稳定、均衡等理念的“确定性时代”,越来越趋向于非理性、复杂性、脆弱性、失序性、流动性、变动性、风险性等为特征的“不确定性时代”。不确定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并成为当代世界思想界的基... 人类生活正在从理性、秩序、确定、稳定、均衡等理念的“确定性时代”,越来越趋向于非理性、复杂性、脆弱性、失序性、流动性、变动性、风险性等为特征的“不确定性时代”。不确定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并成为当代世界思想界的基本共识。将新型疗愈部门法理学理念应用在《反家庭暴力法》法哲学理念的分析上,是对该种思想的初步尝试。当下公权力对家庭暴力问题的介入,总体而言呈现出惩罚性法哲学观和疗愈性法哲学观两种理念。一般而言,惩罚性法哲学观面相下的家庭暴力治理,惩戒功能值得肯定,但其着眼于一时家庭秩序的恢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暴力的恶性循环问题。在特定情况下,有时还会发生民转刑等严重的暴力伤害事件乃至命案。而疗愈性法哲学观面相下的家庭暴力治理,着眼于社会疗愈,治理时间虽跨度较大,但往往能使家庭秩序恢复圆满和谐。但在恶性案件中,因其过于柔和,欠缺严厉的惩戒功能,故而有时也会失去功效,效果不彰。因此,在个案中或择惩戒,辅之以疗愈;或选疗愈,辅之于惩戒。个案处理,刚柔相济,灵活机动,阴阳和合,威猛与阴柔共存,惩戒和疗愈并举,“和合”治理家庭暴力之社会顽疾,不失为家庭暴力法律—社会治理之明哲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时代 疗愈法理学 疗愈法学 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