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场强核磁共振中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周围分子生物学变化的活体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岸超 石林 +3 位作者 王秀 刘焕光 张鑫 张建国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9期3588-35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超高场强核磁共振磁场中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分子生物学变化的观察和研究,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的机制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入电极植入组(n=12)和穿刺对... 目的通过对超高场强核磁共振磁场中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分子生物学变化的观察和研究,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的机制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入电极植入组(n=12)和穿刺对照组(n=12)。电极植入组以左侧丘脑腹后核为靶点,植入全套DBS电极和刺激器。穿刺对照组仅进行同靶点DBS电极穿刺,并不植入DBS设备。术后进行7.0T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术后24 h对针道周围脑组织进行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测定热激蛋白70(HSP-70)的变化。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显示,穿刺道周围电极植入组与穿刺对照组HSP-70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QPCR结果显示穿刺道周围电极植入组与穿刺对照组HSP-70 mRNA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中DBS电极在超高场强核磁共振下的热效应并未造成周围脑组织出现明显热损伤,提示体内植入DBS设备的患者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超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1.5T)可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超高场强核磁共振 活体研究 热激蛋白
下载PDF
磁共振成象诊断出血性胆囊炎 ──离体及活体研究(英文)
2
作者 张斯琴 蒲永林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6,共8页
在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个出血性胆囊炎的病人术前做出诊断,出血性胆囊炎可分为混合性及非混合性.在离体实验中,如果血液未与胆汁混合,T1加权象可发现加于10mL胆汁中的0.2mL的血液表现为高信号区;质子密度加权象可发现加于10mL... 在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个出血性胆囊炎的病人术前做出诊断,出血性胆囊炎可分为混合性及非混合性.在离体实验中,如果血液未与胆汁混合,T1加权象可发现加于10mL胆汁中的0.2mL的血液表现为高信号区;质子密度加权象可发现加于10mL,胆汁中的0.4mL血液表现为稍高信号区;T2加权象对此不敏感.如果血液与胆汁完全混合,在所有采用的磁共振成象上均使胆汁信号增高.非混合性出血性胆囊炎的磁共振成象具有特征性:在T1加权象及质子密度加权象胆囊内有高信号区,T2加权象此区为等信号、低信号或其中心为低信号周围与胆汁相接的为高信号。混合性出血性胆囊炎在所采用的磁共振成象图象中,相对于肝脏,胆囊内容物表现为均匀高信号,临床资料及胆囊壁、胆囊周围渗出有助于这种出血性胆囊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象 胆囊炎 出血性 研究 活体研究
下载PDF
腕投掷运动时腕关节韧带长度变化的活体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晓坤 徐静 +1 位作者 汤锦波 顾剑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664-667,共4页
目的 探讨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腕关节韧带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6例志愿者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取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5个位置,即桡偏20°背伸60°,桡偏10°背伸30°,中立位,尺偏20°掌屈30°,尺偏40°... 目的 探讨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腕关节韧带长度的变化.方法 对6例志愿者腕关节进行CT扫描,获取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5个位置,即桡偏20°背伸60°,桡偏10°背伸30°,中立位,尺偏20°掌屈30°,尺偏40°掌屈60°时各腕骨、尺桡骨远段的三维重建图像,在重建图像基础上利用Mimics软件测得在腕关节投掷运动过程中掌、背侧腕关节韧带的长度.结果 腕关节由中立位至桡偏20°背伸60°时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尺头韧带、尺三角韧带长度显著伸长,分别延长(3.4±0.5)、(2.0±0.2)、(2.6±0.5)、(2.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由中立位至尺偏400掌屈60°时背侧桡腕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小多角骨部分长度显著伸长,分别延长(1.7 ±0.2)、(3.8 ±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月韧带、背侧骨问韧带止于舟骨部分在投掷运动过程中其长度均较中立位时旱增长趋势.结论 腕关节在桡背伸至尺掌屈运动过程中,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尺头韧带、尺三角韧带缩短,提示张力减低,背侧桡腕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小多角骨部分伸长,张力增大,尺月韧带、背侧骨间韧带止于舟骨部分于中立位时张力最小,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腕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韧带 运动 活体研究
原文传递
活体三维图像在桡骨远端关节软骨厚度和体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杨洋 卞浩宇 +1 位作者 钱思嘉 陈靖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测定桡骨远端关节软骨的厚度和体积,以帮助临床评估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腕关节炎。方法:对35例志愿者右腕关节采用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FSPGR)序列进行MRI扫描,使用半自动B-spline snake图像...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测定桡骨远端关节软骨的厚度和体积,以帮助临床评估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腕关节炎。方法:对35例志愿者右腕关节采用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FSPGR)序列进行MRI扫描,使用半自动B-spline snake图像分割方法从每一幅扫描图像中分离出软骨轮廓边界并进行手动校正,然后将分割后的软骨边界重建三维模型,直接测量关节软骨的厚度和体积。为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测量,其中1名研究者每隔1周重复测量3次。结果:桡骨远端关节软骨平均厚度为0.77±0.09 mm,平均体积为432±82 mm3,最大厚度为0.93 mm,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测量一致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9。结论:使用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行MRI扫描,在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可准确测量桡骨远端关节软骨的厚度和体积,为桡骨远端骨折可接受的关节面台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软骨 厚度 活体研究 磁共振 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下载PDF
肝脏肿瘤的^(31)P磁共振波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军 丁仕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磁共振波谱(MRS)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时人体唯一无创的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不同代谢,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理情况。磷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要... 磁共振波谱(MRS)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时人体唯一无创的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不同代谢,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理情况。磷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要素,肝脏中许多化合物都含有31P,本文就31P磁共振波谱在肝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近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活体研究 磁共振波谱学 磷-31 化学位移成像
下载PDF
光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宜张 《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6,4,共6页
把视蛋白基因引入到哺乳动物脑的神经细胞。就可以通过光照导致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由此发展起来的光遗传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神经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 光遗传学 单成分视蛋白 神经科学 动物研究 神经-精神疾病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
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11期9-10,共2页
9738772 人类股骨和钛棒 CT 线性测量的准确性/Feng Z//Invest Radiol.-1996,31(6).-333~337 湘医图9738773 食指指间关节连接的量化分析活体研究/Hahn P//J Hand Surg Br.-1995,20B(5).-696~699
关键词 正常解剖 活体研究 量化分析 解剖学 线性测量 指间关节 诊断 准确性 画像 股骨
下载PDF
眶尖区多层螺旋CT解剖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卉 庞刚 +4 位作者 胡玉婷 高斌 夏春华 朱友余 侯立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0,224,i005,共5页
目的:探讨眶尖区的多层螺旋CT(MSCT)解剖,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1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结果: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对眶尖区骨性结构显示良好。以Reid基线为准,80%的视神经眶内段和管... 目的:探讨眶尖区的多层螺旋CT(MSCT)解剖,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1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结果: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对眶尖区骨性结构显示良好。以Reid基线为准,80%的视神经眶内段和管内段可在同一层面上全程显示。结论:MSCT及三维显示技术是活体研究眶尖区形态大小的最佳方法之一。外伤性骨折时应以CT检查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 眶尖区 CT解剖学 三维显示技术 MSCT 外伤性骨折 影像诊断 结构显示 Reid 活体研究 CT检查 志愿者 管内段 眶内段 视神经
下载PDF
黏液瘤病毒对大鼠体内胶质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秋生 张猛 +3 位作者 梁世杰 林恒州 纪涛 李维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黏液瘤病毒对大鼠动物模型体内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法向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建立大鼠额叶胶质瘤模型,明确成瘤后,随机分组,以立体定向方法往瘤腔内注射黏液瘤病毒(MV),5-FU,MV+5-FU及灭活黏液瘤病毒(D... 目的探讨黏液瘤病毒对大鼠动物模型体内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法向SD大鼠颅内注射c6细胞建立大鼠额叶胶质瘤模型,明确成瘤后,随机分组,以立体定向方法往瘤腔内注射黏液瘤病毒(MV),5-FU,MV+5-FU及灭活黏液瘤病毒(DV),观察不同组别间大鼠体重、肿瘤大小、GFAP表达、Akt表达情况。结果SD大鼠注射C6细胞后,额叶可见胶质瘤生长。成瘤后瘤腔内注射MV、5-FU及MV+5-FU,肿瘤的生长较注射DV减慢,并有缩小趋势,GFAP表达较少。MV组及MV+5-FU组P13k、Akt及roTOR表达较DV组及5-Fu组下降。结论立体定向法注射C6细胞可以建立稳定的胶质瘤模型。MV可以通过调节P1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对动物模型体内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黏液瘤病毒 模型 动物 活体研究
原文传递
锌与骨代谢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增丽 李云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0年第2期49-50,54,共3页
在骨代谢过程中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锌促进骨发育,而锌缺乏抑制骨发育。本文分别从活体和体外实验两方面对锌与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锌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理机制 骨代谢 活体研究 研究
下载PDF
鳥类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內容和方法介紹
11
作者 盛林 《生物学教学》 1959年第4期15-17,共3页
研究鳥类对于农业、林业及狩獵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有計划地招引益鳥;馴化有阶值的野鸟,和消灭害鳥,首先須对它們的生态进行研究。这項研究,并不是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般說来,每个对鳥类有兴趣的生物学教师只要经常能利用早上或晚上... 研究鳥类对于农业、林业及狩獵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有計划地招引益鳥;馴化有阶值的野鸟,和消灭害鳥,首先須对它們的生态进行研究。这項研究,并不是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般說来,每个对鳥类有兴趣的生物学教师只要经常能利用早上或晚上,或每个星期化半天到一天的时間进行观察的話,就能够完成这項工作。現在寒冬已过,天气逐漸轉暖,部分留烏已經开始营巢;侯烏也已开始或即將开始飞回巢区繁殖后代;正是我們着手研究生态的好时光。茲將鸟类种的生态学研究的內容和一些方法介紹如下: 一题目的选擇及注意事项研究的对象最好是当地数量最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教师 巢区 相信自己 完一 活体研究 迁徒 巢箱 三封 栖居地 动物性食物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雁涛 孙慧敏 袁佳琴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临床检查 断层研究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HIV:基因疗法
13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28,共1页
有证据表明,α-干扰素(IFN-α)与治疗HIV感染有关。但在本文中所用的不是那种可缓解该疾病症状的食用性IFN-α薄片,而是一种可抑制HIV离体扩散的IFN-α基因疗法。 美国Walter Reed Army研究所(华盛顿)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人... 有证据表明,α-干扰素(IFN-α)与治疗HIV感染有关。但在本文中所用的不是那种可缓解该疾病症状的食用性IFN-α薄片,而是一种可抑制HIV离体扩散的IFN-α基因疗法。 美国Walter Reed Army研究所(华盛顿)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表达人IFN-α的,不能复制的单纯性疱疹病毒载体。当把这种载体注入HIV感染的单粒细胞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HIV 基因疗法 单纯性疱疹病毒 疾病症状 单粒 扩散 活体研究 WALTER 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role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and their ligands in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被引量:3
14
作者 Luca Piemontes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Alzheimer's disease is a multifactorial pathology, for which no cure is currently available. Nowadays, researchers are moving towards a new hypothesis of the onset of the illness, linking it to a metabolic impairment... Alzheimer's disease is a multifactorial pathology, for which no cure is currently available. Nowadays, researchers are moving towards a new hypothesis of the onset of the illness, linking it to a metabolic impairment, q-his innovative approach will lea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targe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ew effective drug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and their ligands are the ideal candidates to reach the necessary breakthrough to defeat this complicat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multifunctional drug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type 3 diabetes innovative therapi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ABOLISM NEUROINFLAMMATION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n safety of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被引量:18
15
作者 Bin Liu Lu-Nan Yan Wen-Tao Wang Bo Li Yong Zeng Tian-Fu Wen Ming-Qing Xu Jia-Yin Yang Zhe-Yu Chen Ji-Chun Zhao Yu-Kui Ma Jiang-Wen Liu Hong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55-959,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A LDLT) in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2 to July 2006, 50 cases of A-A LDLT were performed at West Ch...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A LDLT) in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2 to July 2006, 50 cases of A-A LDLT were performed at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onsisting of 47 cases using right lobe graft without middle hepatic vein (HHV), and 3 cases using dual grafts (one case using two left lobe, 2 using one right lobe and one left lo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es were hepatitis B liver cirrosis, 30 (60%) case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15 (30%) cases in adult recipients. Among them, 10 cases had the 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HELD) with a score of more than 25. Donor screening consisted of reconstruction of the hepatic blood vessels and biliary system with 3-dimen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volumetry of whole liver and right liver volume. Various improved surgical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in the procedures for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RESULTS: Forty-nine right lobes and 3 left lobes (2 left lobe grafts for 1 recipient, 1 left lobe graft for 1 recipient who had received right lobe graft donated by relative living donor) were obtained from 52 living donors. The 49 right lobe grafts, without HHV, weighed 400 g-850 g (media 550 g), and the ratio of graft volume to recipient standard liver volume (GV/SLV) ranged from 31.74% to 71.68% (mean 45.35%). All donors' remnant liver volume was over 35% of the whole liver volume. There was no donor mortality. With a follow- up of 2-52 mo (media 9 too), among 50 adult recipient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13 (26%) cases and 4 (8%) died postoperatively within 3 mo. Their 1-year actual survival rate was 92%.CONCLUSION: When preoperative CT volumetry shows volume of remnant liver is more than 350, the ratio of right lobe graft to recipients standard liver volume exceeding 40%, A-A LDLT using right lobe graft without MHV should be a very safe procedure for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otherwise dual grafts liver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iddle hepatic vein Dual grafts Right lobe graft Standard liver volume GRAFTS Weight COMPLICATION
下载PDF
Operationalizing physical literacy: The potential of active video games 被引量:4
16
作者 Haichun Sun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The core idea of physical literacy is a mind-body integrated, holistic approach to physical activity. A physically literate individual is expected to be cognitively knowledgeable, physically competent, and mentally mo... The core idea of physical literacy is a mind-body integrated, holistic approach to physical activity. A physically literate individual is expected to be cognitively knowledgeable, physically competent, and mentally motivated for a physically active life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ose in active video games(AVGs), seems to have allowed the mind-body integrated physical activity accessible to children at all ages. This article reviews findings from research and critique research on AVGs in ligh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tenets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elaborates the potential that AVGs could contribute to enhancing children's physical lite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rgaming MOTIVATION Motor skill learning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掌指关节运动时侧副韧带长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盛小明 顾剑辉 +2 位作者 汤锦波 龚炎培 顾晓坤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在体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长度变化。方法以螺旋CT扫描6例志愿者的示、中、环、小指的掌指关节,分别获得各掌指关节在0°至屈曲90°内每隔30°的运动范围内掌骨中段以远至近节指骨... 目的研究在体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长度变化。方法以螺旋CT扫描6例志愿者的示、中、环、小指的掌指关节,分别获得各掌指关节在0°至屈曲90°内每隔30°的运动范围内掌骨中段以远至近节指骨中段的图像,三维重建骨结构图像后经软件处理得到在各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长度变化。结果掌指关节屈曲时,尺桡侧侧副韧带的背侧束逐渐伸长,而掌侧束相对缩短,中间束长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掌指关节屈伸活动时侧副韧带都处于紧张状态,只是韧带内部相对紧张、松弛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它屈曲时主要存在2种相对的运动:侧副韧带的背侧束伸长,紧张性增大;掌侧束缩短,紧张性相对减小;而中间束始终保持了合适的紧张度,共同限制和调节关节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关节 侧副韧带 运动 长度变化 活体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一种可抑制骨肿瘤的细胞因子
18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骨肿瘤 细胞因子 动物模型研究 基因表达 基因重组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超高场强磁共振深部脑刺激电极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林 杨岸超 +3 位作者 王秀 刘焕光 张鑫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比超高场强MRI(7.0T和3.0T)与高场强MRI(1.5 T)下深部脑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人7.0T组(n=6),3.0T组(n=6)及高场强... 目的 通过对比超高场强MRI(7.0T和3.0T)与高场强MRI(1.5 T)下深部脑刺激(DBS)电极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深入探讨射频磁场中DBS电极热效应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人7.0T组(n=6),3.0T组(n=6)及高场强1.5T组(n=6).各组动物以左侧丘脑腹后核为靶点,植入全套DBS电极和刺激器.术后进行对应场强核磁共振扫描,24 h后对针道周围脑组织进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并对组织损伤进行评估.所有统计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 19.0医学统计程序进行单向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结果 HE染色及电镜检查显示在距针道相等距离位置,7.0T组及3.0T组的细胞损伤程度与高场强1.5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高场强磁共振(3.0T及7.0T)并未造成DBS电极周围出现明显热损伤,提示体内植入DBS设备的患者进行超高场强磁共振扫描可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磁共振成像 活体研究 病理改变 热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