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光武所倡尚"名节"之风在汉末已流为"浮华"之弊,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正是汉末以来士人阿当比周以求虚誉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影响甚至操控选举,"太和浮华案"正是魏明帝对此种势力打击的结果。&q... 光武所倡尚"名节"之风在汉末已流为"浮华"之弊,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正是汉末以来士人阿当比周以求虚誉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影响甚至操控选举,"太和浮华案"正是魏明帝对此种势力打击的结果。"浮华"的表现形式为"清谈",齐王芳时期,曹爽集团起用"太和浮华案"中受到打击的名士为其变革力量,但最终触动了代表旧势力的司马懿集团,从而酿成"高平陵政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名节 浮华 太和浮华 清谈 高平陵政变
下载PDF
析魏明帝禁浮华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蓉 薛振恺 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 汉晋时“浮华”一词因使用场合不同而有多种含义 ,可以指奢靡 ,不守章句礼仪 ,有名无实及轻薄放纵的社会风气 ,也可以指朋党。魏明帝太和年间禁浮华则主要是从政治着眼 ,其真实意义在于严禁朋党。魏明帝本人虽口吃少言 ,却颇有大略 ,特好法理 ,习于军事 ,且又雄心勃勃想要完成统一大业 ,因此对于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当时名士颇为厌恶。太和二年的未遂政变 ,使明帝强烈感受到了叔父曹植的政治压力 ,由此直接导致了禁浮华的一系列举措。曹植在明帝继位时仍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 ,并且与当时名士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极有可能结为朋党 ,成为政治隐患。因此 ,魏明帝禁浮华主要是针对曹植的 ,曹植死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明帝 曹植 浮华 名士 曹魏政治
下载PDF
经世致用文 为时为事著——当前考场浮华文风探源 被引量:3
3
作者 管然荣 任海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郑板桥曾尖锐斥责某些时文的陋习——“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贯串,以无真气故也”;曾犀利直陈个别艺术家不关心国事民瘼的弊病——“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 郑板桥曾尖锐斥责某些时文的陋习——“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贯串,以无真气故也”;曾犀利直陈个别艺术家不关心国事民瘼的弊病——“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即使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也因其未见“民间痛痒”而大为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文 经世 文风 浮华 考场 诗中有画 郑板桥 艺术家
下载PDF
浮华与虚无:问题视域中的奢侈品文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伟 程丹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4,共5页
奢侈品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如果我们透过其存在的表象,奢侈品文学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能指表意的困境、经济理性的蔓延、虚无主义思想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奢侈品文学的特点和存在的... 奢侈品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如果我们透过其存在的表象,奢侈品文学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能指表意的困境、经济理性的蔓延、虚无主义思想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奢侈品文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想对抗这种虚无主义思想和物欲的蔓延,就必须重申文学的真、善、美,让文学真正起到纯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的教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侈品文学 浮华与虚无 问题视域
下载PDF
论汉晋间之尚通意趣与浮华士风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文学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汉晋时期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风气习俗 ,一是尚通 ,二是浮华。尚通是就学术取径而言 ,崇尚通博 ,贬斥章句。浮华是就士人风范而言 ,尚交游 ,贵放达 ,轻俗功 ,贱守节。尚通是对传统章句学风的反叛 ,浮华是对汉代砥砺名节之风的对抗。尚通... 汉晋时期 ,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风气习俗 ,一是尚通 ,二是浮华。尚通是就学术取径而言 ,崇尚通博 ,贬斥章句。浮华是就士人风范而言 ,尚交游 ,贵放达 ,轻俗功 ,贱守节。尚通是对传统章句学风的反叛 ,浮华是对汉代砥砺名节之风的对抗。尚通是浮华的知识背景。在尚通的知识背景和浮华的时代士风之基础上崛起了一个新型人物群体———通人。他们向上结束了汉代章句之学 ,向下开启了魏晋玄学 ,是汉学向玄学过渡之中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尚通意趣 浮华士风 通人
下载PDF
汉末衰征:“浮华交会”之风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繁冶 夏毅辉 《殷都学刊》 2007年第2期55-60,共6页
东汉末年社会危机加剧,民风、士风、官风陵替,整个社会到处洋溢着"浮华交会"之风,末世衰征日显。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也由此兴起。
关键词 东汉末年 民风 士风 官风 浮华交会”
下载PDF
褪尽浮华 彰显本色——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晖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带来的全新理论和耳目一新的教材,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荡涤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带来的全新理论和耳目一新的教材,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荡涤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活动越多越能体现科学课的特征。于是在一节科学课堂中,教师少则设计二三个科学探究活动,多则有七八个科学探究活动。小学课堂呈现出一种空前热闹的场景:不断探究、连续活动、相互合作、争论不休成了当前科学课堂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现状 科学探究活动 浮华 彰显 科学课堂 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下载PDF
从浮华雕琢的初唐宫廷诗风到清丽豪逸的盛唐诗风——高丽前半期汉诗风的流变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会敏 《唐都学刊》 2015年第4期50-55,共6页
高丽前半期(918—1170)汉诗风的流变以仁宗朝为分界点,可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阐释。高丽太祖元年(918)至仁宗朝(1123—1146)以前,高丽汉诗以重文轻质、浮靡雕琢的初唐宫廷诗风为主导,主要三大代表诗人崔承老、崔冲、郭舆所创作的汉诗以歌... 高丽前半期(918—1170)汉诗风的流变以仁宗朝为分界点,可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阐释。高丽太祖元年(918)至仁宗朝(1123—1146)以前,高丽汉诗以重文轻质、浮靡雕琢的初唐宫廷诗风为主导,主要三大代表诗人崔承老、崔冲、郭舆所创作的汉诗以歌功颂德、娱情遣兴为内容,注重辞藻的堆砌、艺术技巧的雕琢,其诗歌的题材意蕴、格调气度及审美趣味类似于初唐宫廷诗风。仁宗、毅宗时期出现了以郑知常为主要代表的清丽、豪逸之美兼具的盛唐风,他像杜甫及一些中晚唐诗人一样善用拗体,韵格豪逸,他也善于学习借鉴和扬弃王维描写山水之技巧,其写景抒怀诗充满诗情画意,别具一番清丽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前半期 汉诗 浮华雕琢 初唐宫廷诗风 清丽豪逸 盛唐诗风
下载PDF
摒弃浮华空泛 崇尚深刻透辟——高考议论文写作亮点的五种呈现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靳贺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高考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活动。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空泛浮华之症已成为常见病、流行病。说其空泛,是指文章缺乏真材实料.真知灼见,真情实感,“没话找话说”,硬着头皮凑字数;说其浮华,是指受少数教师所推崇的“高考美文... 高考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活动。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空泛浮华之症已成为常见病、流行病。说其空泛,是指文章缺乏真材实料.真知灼见,真情实感,“没话找话说”,硬着头皮凑字数;说其浮华,是指受少数教师所推崇的“高考美文”风的影响,考生请出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古代诗人,并让他们带上各自的诗句,生拉硬拽,摘章截句,装潢文面。考场议论文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有其“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高考作文 浮华 呈现方式 崇尚 写作活动 真情实感 古代诗人
下载PDF
浮华时期的艺术责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艺术市场已初步形成,尤其是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和市场交易的火爆局面,更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准确说来这是长期压抑之后,极度膨胀的'浮华'现象.'浮华'... 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艺术市场已初步形成,尤其是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和市场交易的火爆局面,更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准确说来这是长期压抑之后,极度膨胀的'浮华'现象.'浮华'意味着某种危机,就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而言,呼吁和倡导作为艺术家良知的社会文化责任,在这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市场 文化责任 浮华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品投资 持续增长 市场经济 市场交易 艺术家 意味
下载PDF
浮华落尽 润物无声——以《鉴赏家》为例谈高中语文共同体学习模式下和谐课堂的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志 《语文知识》 2017年第11期63-65,共3页
提及课堂和谐,必言课堂氛围的轻松、师生关系的融洽,而我以为,这些只是和谐课堂浅层模糊的体现,如此的轻松融洽未必是学有所得的优质课堂;真正的和谐应是师生情感与言语的真诚表达,精神与思想的自在生发,即自然本真状态下情思的交融与升... 提及课堂和谐,必言课堂氛围的轻松、师生关系的融洽,而我以为,这些只是和谐课堂浅层模糊的体现,如此的轻松融洽未必是学有所得的优质课堂;真正的和谐应是师生情感与言语的真诚表达,精神与思想的自在生发,即自然本真状态下情思的交融与升华,如老子所言,和谐始于道法自然,然后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境。这样的自然,由内而外;这样的和谐,形神兼备。下面,以《鉴赏家》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高中语文和谐课堂建构方面的一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课堂 高中语文 鉴赏家 学习模式 共同体 浮华 道法自然 课堂氛围
下载PDF
析曹操“破浮华交会之徒”与“唯才是举”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昆生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9-74,共6页
在曹魏政权建立、巩固的过程中 ,“破浮华交会之徒”和“唯才是举”是曹操消除汉末士大夫异己势力与选拔人才、构建势力集团的两个重要步骤。最终打击并清洗掉不愿臣服自己的以汉末名士为主的反对派 ,通过“唯才是举”的途径形成了一个... 在曹魏政权建立、巩固的过程中 ,“破浮华交会之徒”和“唯才是举”是曹操消除汉末士大夫异己势力与选拔人才、构建势力集团的两个重要步骤。最终打击并清洗掉不愿臣服自己的以汉末名士为主的反对派 ,通过“唯才是举”的途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 ,为汉魏更替做好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破浮华交会之徒” “唯才是举”
下载PDF
谣言·党争·浮华之风
13
作者 胡守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82,共9页
歌谣曾流行于东汉,其中不少属于与党争有牵连的,内容主要是赞扬朝士党人,抨击当权的宦官,却滥觞为人物的评价。东汉以征辟、察举入仕,经明行修为选举标准,人物的评语即所谓题目便转化成社会地位的象征。为提高身价,于是虚假浮华之风随... 歌谣曾流行于东汉,其中不少属于与党争有牵连的,内容主要是赞扬朝士党人,抨击当权的宦官,却滥觞为人物的评价。东汉以征辟、察举入仕,经明行修为选举标准,人物的评语即所谓题目便转化成社会地位的象征。为提高身价,于是虚假浮华之风随之而起。难于晋身名士的庶族,针对其弊,发起攻击,此亦汉魏社会文化的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社会 谣言 党争 浮华之风
下载PDF
汉魏名士中的事功派与浮华派
14
作者 刘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118,共6页
汉魏名士中存在着事功派与浮华派的分歧。事功派名士贵务实,多有经国济世、打理庶务的能力,长于政治经济;浮华派名士尚虚誉,多有清谈交游、论辩著述的能力,长于思想文化。双方既特色鲜明,又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有着千丝万缕... 汉魏名士中存在着事功派与浮华派的分歧。事功派名士贵务实,多有经国济世、打理庶务的能力,长于政治经济;浮华派名士尚虚誉,多有清谈交游、论辩著述的能力,长于思想文化。双方既特色鲜明,又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魏社会政治的变迁中,双方经历了若干次冲突,之后逐渐走向融合,最终混一为以儒玄双修为特点的士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名士 事功派 浮华 士族
下载PDF
浮华而不浮夸:奢侈品包装设计的理性因素
15
作者 孔铮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奢侈品作为极少数人可享用的高档消费品,自产生以来便颇受争议,其包装的形式和设计方法更在近年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揭示出奢侈品包装设计中的理性因素,来验证"新奢侈消费"的真正内涵及其价值。
关键词 浮华 理性 奢侈 包装设计
下载PDF
浮华背后的隐忧——2009年中国电影摄影评述
16
作者 穆德远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2009年是中国电影的又一个丰收年,产量提高,票房看涨,一些年轻导演的影片后来居上,取得不蜚业绩,电影市场超乎想象的繁荣。从投资规模看,2009年电影呈现出一种相对良性的态势,4000万~8000万人民币的中等投资影片较往年增多,这... 2009年是中国电影的又一个丰收年,产量提高,票房看涨,一些年轻导演的影片后来居上,取得不蜚业绩,电影市场超乎想象的繁荣。从投资规模看,2009年电影呈现出一种相对良性的态势,4000万~8000万人民币的中等投资影片较往年增多,这也是电影产业规模化的表现。但很多时候,电影的制作水准与投资规模.票房回报并不绝对成正比,与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相佐的是,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并没相应的提升,从摄影创作的角度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影评 隐忧 浮华 投资规模 电影市场 制作水准 产业规模化
下载PDF
知识分子与都市:浮华之下的纠结与茫然——新世纪城市文学的一种主题研究
17
作者 王美芸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1-44,共4页
中国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从“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到左翼时期的革命主题再到文革时期的改造主题和新时期的反思主题,①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与风云变幻。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变迁总是... 中国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从“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到左翼时期的革命主题再到文革时期的改造主题和新时期的反思主题,①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与风云变幻。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变迁总是与时代的变化休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题材 主题研究 城市文学 浮华 都市 “五四”时期 历史变迁 文革时期
下载PDF
末世多清薄,骄代好浮华——评毛志成先生《厚重的文化之袍》
18
作者 王文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本文针对《厚重的文化之袍》一文中的文化虚无主义、科学主义与崇洋媚外等倾向,分析了错误观点与导致错误的原因,着重指出,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并不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我们不但不能放弃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还要发扬光... 本文针对《厚重的文化之袍》一文中的文化虚无主义、科学主义与崇洋媚外等倾向,分析了错误观点与导致错误的原因,着重指出,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并不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我们不但不能放弃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还要发扬光大,让它在现代社会绽放出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重 毛志成 先生 浮华 文化虚无主义 科学主义 错误观点 中国近代 文学艺术 传统文化 艺术传统 现代社会 原因
下载PDF
在浮华中成长——评电影《时尚女魔头》
19
作者 笪冬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9-99,共1页
电影以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的视角去讲述流光溢彩的时尚世界的故事,女主人公安迪在电影中一波三折的命运。在这浮华的时尚界,Andy最终将名利华服抛掷脑后,重新找回自己,在浮华中成长。影片表明环境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当你置身于一个庞... 电影以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的视角去讲述流光溢彩的时尚世界的故事,女主人公安迪在电影中一波三折的命运。在这浮华的时尚界,Andy最终将名利华服抛掷脑后,重新找回自己,在浮华中成长。影片表明环境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当你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坚持自己的意志很难时,你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迪 浮华 成长
下载PDF
汉魏“浮华交会”释义
20
作者 夏毅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1-36,共6页
“浮华”之初义,源自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经济思维,后来扩大到社会认识的各个领域,演绎成为一种社会政治语言。“交会”一词,本源于先秦士人的“游宦”、“游仕”;西汉时儒学兴起,士人求师问学、周游四方,此后演绎为结党权门,交援求... “浮华”之初义,源自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经济思维,后来扩大到社会认识的各个领域,演绎成为一种社会政治语言。“交会”一词,本源于先秦士人的“游宦”、“游仕”;西汉时儒学兴起,士人求师问学、周游四方,此后演绎为结党权门,交援求名之义。两者皆因有悖于经学传统与名教政治,而为绝对皇权所深恶,最后成为汉魏时期士风变化与思想演进之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之际 浮华 “交会” 原始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