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以前中原内地人口进入北方草原的原因及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珠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针对清代以前进入内蒙古地区的汉人北上活动进行历史性考述,有助于对各个历史时期进入内蒙古地区的汉族移民活动、人口数字、影响等进行研究。从战国时期已开始的汉族移民北上的活动,虽然出现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但由于朝代的更... 针对清代以前进入内蒙古地区的汉人北上活动进行历史性考述,有助于对各个历史时期进入内蒙古地区的汉族移民活动、人口数字、影响等进行研究。从战国时期已开始的汉族移民北上的活动,虽然出现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但由于朝代的更替、封建王朝的衰变等原因,始终未能形成大规模的移民群体社会,时间上亦只是时断时续地进行。就其影响而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时段,对内蒙古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内蒙古地区的游牧经济始终立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汉民 北上 北方草原
下载PDF
论清代以前中越宗藩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柳岳武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清代以前中越关系之演变可概括为关系模糊时期、越南对中国的北属时期和越南对中国的依附时期三个历史时段。清代以前的中越关系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研究这一演变过程,对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今天的中越关系非常重要。
关键词 中越关系 清代以前
下载PDF
清代以前狐妻故事之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3
作者 韦乐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6期163-165,共3页
清代以前,狐妻故事的流变情形光怪陆离。涂山神话作为最早的原型,对故事的影响力远不及稍晚的纯狐传说,后者艳邪的理念诱发出"狐妻害夫败家"的主流情节。随着士人文化逐渐发达,文人情趣的介入更为故事增添了新的风雅元素。故... 清代以前,狐妻故事的流变情形光怪陆离。涂山神话作为最早的原型,对故事的影响力远不及稍晚的纯狐传说,后者艳邪的理念诱发出"狐妻害夫败家"的主流情节。随着士人文化逐渐发达,文人情趣的介入更为故事增添了新的风雅元素。故事丰厚的发展实绩里蕴藏着时代性的民俗与性别文化,其得失正为后代的同类者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狐妻故事 流变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关于清代以前后套地区的开垦问题
4
作者 郝志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清代以前,内蒙古后套地区并不具备全范围开垦耕种的自然地理条件。大约在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流经该地黄河的南、北两派发生了支经倒置的实质性变化,该地区才具备了全面开垦耕种的客观条件。因此,后套地区绝不是古代历朝河套开垦的中... 在清代以前,内蒙古后套地区并不具备全范围开垦耕种的自然地理条件。大约在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流经该地黄河的南、北两派发生了支经倒置的实质性变化,该地区才具备了全面开垦耕种的客观条件。因此,后套地区绝不是古代历朝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不能简单地根据清代以来后套地区逐渐形成的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就认为后套地区是历代河套开垦的中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后套地区 开垦问题
下载PDF
清代以前云南释奠礼乐传承历史探源
5
作者 洪江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32-43,共12页
释奠礼乐是中国古代对祭祀孔子典礼上进行的歌、舞、乐综合艺术形式的称呼。作为历代中原儒学实施礼乐教化的工具,它也是云南庙学中儒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对云南社会的音乐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清代以前云南释奠礼乐相关史... 释奠礼乐是中国古代对祭祀孔子典礼上进行的歌、舞、乐综合艺术形式的称呼。作为历代中原儒学实施礼乐教化的工具,它也是云南庙学中儒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对云南社会的音乐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清代以前云南释奠礼乐相关史料的梳理及考察,勾勒出清代以前释奠礼乐在云南传承的历史脉络,并探析自东汉至明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的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释奠礼乐 传承历史 探源
下载PDF
清代以前学者对《说文》的研究
6
作者 李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本文在对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清代以前学者对《说文》古文的论述汇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清代以前学者对于《说文》古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学者研究《说文》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清代以前 《说文》古文 研究情况
下载PDF
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是清代以前传流的拳谱——兼析莱阳裔人“卢乡”说之谬 被引量:2
7
作者 柳国顺 王树德 张代寿 《搏击》 2013年第11期75-77,共3页
乾隆年间抄本《武备真传》一书所载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是清代以前传流下的拳谱,由许青云于乾隆二十七年重新辑录。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该书的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显示出其绝非清代产物。这对于消弭后世抄本的有关“增补... 乾隆年间抄本《武备真传》一书所载的“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是清代以前传流下的拳谱,由许青云于乾隆二十七年重新辑录。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该书的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显示出其绝非清代产物。这对于消弭后世抄本的有关“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渊源的讹传、对于正确深入研究罗汉行功短打以及螳螂拳的历史沿革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罗汉 增补 拳谱 莱阳 乾隆年间 螳螂拳 抄本
下载PDF
清代以前《雷州府志》钩沉——新发现《雷州府志》八种
8
作者 张应斌 《上海地方志》 2019年第2期58-65,M0004,共9页
清代以前《雷州府志》,学界所知三部:宋代《雷州图经》两部和明代《雷州府志》一部。其实,笔者发现还有八部:北宋《雷州图经》、南宋淳祐十年《雷州府志》、元代《雷州府志》、元代《雷阳志》、明正德初《雷州府志》、正德十二年《雷州... 清代以前《雷州府志》,学界所知三部:宋代《雷州图经》两部和明代《雷州府志》一部。其实,笔者发现还有八部:北宋《雷州图经》、南宋淳祐十年《雷州府志》、元代《雷州府志》、元代《雷阳志》、明正德初《雷州府志》、正德十二年《雷州府志》、明嘉靖二十三年《雷州府志》和明万历二年《雷阳志》。同时,还可确定南宋两部《雷州图经》的年代和编者:雷州知府吴师尹修、林士谦纂庆元《雷州图经》,知府郑公明修,府学教授郑炀纂嘉定《雷州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图经 雷州府志 雷阳志 新发现 清代以前
下载PDF
清代以前闽东人为何很少主动渡海赴台
9
作者 刘雄 《闽台文化研究》 2017年第2期12-18,共7页
与闽南相比较,闽东与台湾相距同样很近,但因清代以前闽东尚无明显的人口过剩压力,无论土里刨食还是"讨小海",闽东人都能勉强维持温饱,加上外出需翻越无数崇山峻岭或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因而闽东人便深深埋下了"远处一堆... 与闽南相比较,闽东与台湾相距同样很近,但因清代以前闽东尚无明显的人口过剩压力,无论土里刨食还是"讨小海",闽东人都能勉强维持温饱,加上外出需翻越无数崇山峻岭或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因而闽东人便深深埋下了"远处一堆金,不如近处一堆土"等惮于外出的观念。同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潮流和海流,使得从闽东沿海任何一个地点驾船赴台,一年绝大多数时间皆逆风逆流,这在主要靠风力、人力航行的年代,显然成为闽东人赴台的最直接障碍。因此,当时闽东人很少主动渡海赴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闽东人 很少 赴台 原因
下载PDF
清代以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保障研究
10
作者 卢朝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7期15 17-,17,共2页
清代以前,从宋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保障机构历经元、明日趋完备,这显然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繁荣的结果,另一方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调节器历来为政府重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清代以前 长江三角洲地区 社会保障 研究
下载PDF
浅析清代及清以前“热证可灸”的文献记载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伟 张永臣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热证禁灸被多数医家所认可,但笔者通过对清代及清以前"热证可灸"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热证亦可用灸。灸法是分补泻的,不仅可以助阳,亦可宣散毒火。其作用机理为"火郁发之"和"以热行热",临床运用可涉... 热证禁灸被多数医家所认可,但笔者通过对清代及清以前"热证可灸"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热证亦可用灸。灸法是分补泻的,不仅可以助阳,亦可宣散毒火。其作用机理为"火郁发之"和"以热行热",临床运用可涉及内科的表热证、里热证,外科的疮疡、痈疽、妇科的赤白带下、产后虚热,儿科的高热不退,五官科的目赤肿痛、舌齿腐烂、聤耳等疾患。热证用灸是毋庸置疑的,但临床时应辨证施治,方能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及清以前文献 热证可灸 文献记载
下载PDF
《语溪铭》在清代金石学方面的研究
12
作者 张曙光 《中国书画》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一、引言元结《溪铭》撰于唐大历三年(767),请当时有名的书家刻于湖南永州祁阳县语溪。清代书坛因“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1],故《溪铭》作为金石碑刻又重新进入清人视域。清代以前就有众多学者对《语溪铭》作过研究... 一、引言元结《溪铭》撰于唐大历三年(767),请当时有名的书家刻于湖南永州祁阳县语溪。清代书坛因“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1],故《溪铭》作为金石碑刻又重新进入清人视域。清代以前就有众多学者对《语溪铭》作过研究,大多是考证,到了清代亦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学 碑学 湖南永州 清代以前 祁阳县 语溪 金石碑刻 清代金石学
下载PDF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海燕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从先秦到清代(不含清代),《诗经》的阐释始终以经学为主流,但其文学阐释也如涓涓细流流淌不止,每个时代都对《诗经》的文学特性及文学价值作出了一定的阐发,为经学全盛的清代在《诗经》文学阐释的巨大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诗经》... 从先秦到清代(不含清代),《诗经》的阐释始终以经学为主流,但其文学阐释也如涓涓细流流淌不止,每个时代都对《诗经》的文学特性及文学价值作出了一定的阐发,为经学全盛的清代在《诗经》文学阐释的巨大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诗经》最终摆脱经学的藩篱走向完全的文学阐释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文学阐释 清代以前
下载PDF
清代莱阳初姓渊源考
14
作者 赵利文 《华夏文化》 2014年第4期50-54,共5页
一、《魏书》、《宋史》与《初姓族谱》 “初”在姓氏专著中没有收录。我国正史中自上古以来,直至清代以前,仅记载了两位初姓人物。据《魏书》卷四十二《列传》记载,“初古拔,一日车辂拔,沉毅有器识,年始弱冠,世祖南讨,以拔为... 一、《魏书》、《宋史》与《初姓族谱》 “初”在姓氏专著中没有收录。我国正史中自上古以来,直至清代以前,仅记载了两位初姓人物。据《魏书》卷四十二《列传》记载,“初古拔,一日车辂拔,沉毅有器识,年始弱冠,世祖南讨,以拔为都将,正史中第一次纪录该姓,本名洪祚,世祖赐名。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从驾临江而还”,这是此处所指初姓是皇帝赐姓,初古拔姓薛,后代延续薛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渊源 莱阳 《魏书》 《宋史》 正史 记载 族谱
下载PDF
浅析清代修志分工及对第三轮修志工作的启示——以《富顺县志》为例
15
作者 刘刚(文/图) 《巴蜀史志》 2023年第S01期132-140,共9页
富顺县志始修于宋代,延至民国新修或续修县志共11部(不包括专志),可惜清代以前的旧志均已散无存。本文以清代《富顺县志》为例,通过客观分析清代修志编纂人员分工,全面展示“众手成志”过程,以期对第三轮修志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修志工作 编纂人员 清代以前 续修 清代修志 旧志 民国 分工
下载PDF
江苏滩涂农垦发展史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凌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1-69,共9页
江苏沿海滩涂宽广,垦殖历史悠久。早在5000—6000年前,原始农业已有萌芽,秦汉时得到了发展。唐宋时期,修建海堰,促进了沿海垦殖。明代,随盐业衰退,灶民遂零星私垦。至清末,南通张謇力倡废灶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揭开了江苏沿海大规模... 江苏沿海滩涂宽广,垦殖历史悠久。早在5000—6000年前,原始农业已有萌芽,秦汉时得到了发展。唐宋时期,修建海堰,促进了沿海垦殖。明代,随盐业衰退,灶民遂零星私垦。至清末,南通张謇力倡废灶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揭开了江苏沿海大规模垦殖的序幕。至1936年,盐垦公司已达77家。各公司在滩涂垦殖过程中十分重视土地规划布局、捍海防洪堤堰的建设及农田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科学栽培等科学种植措施。并将资本主义大农业引入垦区,为新型沿海农垦事业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全国滩涂开发事业的发展。对江苏沿海人口流动、城镇建设、教育科技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沿海滩涂开发 垦殖历史 清代以前 张骞 防洪堤 农田沙旱 土壤改良
下载PDF
从川剧《焚香记》看焦桂英爱情悲剧之因由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华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作为南戏之首的“王魁戏”.几乎与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共始终.也是京剧、川剧等诸多传统戏剧的保留剧目之一。宋以后各代都有王魁戏的演出和剧本.虽然清代以前的古典剧作大部已经亡佚.但其中表露的倾向都不外王魁负桂英、王魁不负... 作为南戏之首的“王魁戏”.几乎与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共始终.也是京剧、川剧等诸多传统戏剧的保留剧目之一。宋以后各代都有王魁戏的演出和剧本.虽然清代以前的古典剧作大部已经亡佚.但其中表露的倾向都不外王魁负桂英、王魁不负心、桂英诬王魁三类。川剧王魁戏的盛行,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香记》 爱情悲剧 川剧 中国戏曲 传统戏剧 清代以前 京剧 剧目
下载PDF
历史时期宁夏居住形式的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景纯 《西夏研究》 2012年第3期96-119,共24页
宁夏地区历史时期人口居住形式的主体包括城居和乡居两种基本形式。乡居形式的出现和中原地区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比城居形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变化也比较频繁。而城居形式的出现明显要比中原地区晚,在类型... 宁夏地区历史时期人口居住形式的主体包括城居和乡居两种基本形式。乡居形式的出现和中原地区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比城居形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变化也比较频繁。而城居形式的出现明显要比中原地区晚,在类型上主要有郡县体制下的行政城镇、军事城堡和商业市镇三种类型。其中,商业市镇出现最晚;郡县体制下的行政城镇居住形式在以后的历史运动中基本稳定,变化不大;军事城堡式居住形式在宋、夏和明代最为突出。城居形式和乡居形式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地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构性限制,一些军事城堡则与具体的军事环境密切相关。在传统农牧业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下,这种居住格局难以超越自然环境的总体限制,因而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以前 宁夏 城居形式演变 乡居形式演变 居住与环境的关系
下载PDF
《中国分省医籍考·山西卷》著录医家医籍时代地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春涛 穆俊霞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7,共4页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的主要载体,它产生于秦汉之际,发展于宋金元三代,鼎盛于明清两季,记载了中国历代医家研究总结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是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中医药学的文献宝库。整理研究山西...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的主要载体,它产生于秦汉之际,发展于宋金元三代,鼎盛于明清两季,记载了中国历代医家研究总结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是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中医药学的文献宝库。整理研究山西清代以前医家和医著,分析其时代和地域分布。结果自周朝至清代,收集到山西医家125人,其中清代有78人,占62.4%,其次是明代;医家籍贯涉及县市42个,其中以榆次(8人)、永济县(8人)为多;收集到的161部医著中,以榆次出书最多,共24部,占总数的14.91%,其次为曲沃12部;以内科类医籍为主,有59部,占36.64%,其次为伤寒、温病类的有15部,诊法14部,医经、本草各12部,医案医话10部。对山西医家及医籍的深入研究,可以启迪近现代名医的成长,促进山西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家 医籍 中国分省医籍考 山西 清代以前 地域分布
下载PDF
唐马英姿展风神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超 《大众考古》 2014年第3期60-65,共6页
从大量考古出土的唐代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马、乘马、舞马等形象,不仅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的古代艺术珍品,而且也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着那个中国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代面貌、民族融合及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它们是中华历... 从大量考古出土的唐代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马、乘马、舞马等形象,不仅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的古代艺术珍品,而且也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着那个中国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代面貌、民族融合及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它们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最可珍视的一批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风神 中国社会 古代艺术品 另一个世界 近代以来 清代以前 人的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