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舞蹈的历史传承与融合探究——以唐渤海国时期、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为例
1
作者 杨梓 袁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9-113,共5页
文章以唐代渤海国、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为研究节点,探讨黑龙江区域舞蹈在跨代传播中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聚焦于这三个历史时期黑龙江舞蹈的延续性与创新性,分析了在统治者更迭、历史疆域变动等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舞... 文章以唐代渤海国、金代早期、清朝初期三个历史时期为研究节点,探讨黑龙江区域舞蹈在跨代传播中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聚焦于这三个历史时期黑龙江舞蹈的延续性与创新性,分析了在统治者更迭、历史疆域变动等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舞蹈艺术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承与发展。鉴于黑龙江舞蹈历史资料及研究成果的相对匮乏,研究采用舞蹈生态学方法,通过对黑龙江地域民族史的研究,逆向追溯舞蹈艺术的发展轨迹及其规律,旨在填补黑龙江地域舞蹈史的研究空白,并为丰富中国舞蹈史料库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古代舞蹈 渤海国 金代早期 清初 地域舞蹈史
下载PDF
渤海国大武艺与大钦茂施政比较探析
2
作者 陈思书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80-82,89,共4页
渤海国是唐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羁縻府州。大武艺即位后开疆拓土“,斥大土宇”,一度与唐关系紧张,后来又幡然悔悟,与唐化干戈为玉帛。大钦茂作为大武艺的继承者“,偃武修文”,全面唐化,积极推行文治改革。从大武艺的“武功”到大钦茂的“... 渤海国是唐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羁縻府州。大武艺即位后开疆拓土“,斥大土宇”,一度与唐关系紧张,后来又幡然悔悟,与唐化干戈为玉帛。大钦茂作为大武艺的继承者“,偃武修文”,全面唐化,积极推行文治改革。从大武艺的“武功”到大钦茂的“文治”,渤海国积极全面“宪象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两代王的内外施政策略做比较,探讨二者之间施政方针的异同,进而更好地领会唐王朝在渤海国施政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唐王朝 大武艺 大钦茂
下载PDF
世界史论说中的中国边疆及其省思:古畑徹《渤海国与东亚》书后
3
作者 孙昊 《中国边疆学》 2023年第1期457-471,共15页
古畑徹2021年新著《渤海国与东亚》通过对7~9世纪渤海国前期与周边政治势力多边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渤海国并没有被动地受到唐王朝和新罗的影响,而是立足于自身立场进行政治决策,是构成古代东亚世界历史的主体之一。该书的基本逻辑是通... 古畑徹2021年新著《渤海国与东亚》通过对7~9世纪渤海国前期与周边政治势力多边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渤海国并没有被动地受到唐王朝和新罗的影响,而是立足于自身立场进行政治决策,是构成古代东亚世界历史的主体之一。该书的基本逻辑是通过政治过程分析方法,揭示东亚唐朝、日本“边缘”政权、部族的主体能动性,以此来论证东亚世界史中国的“相对化”,进而解构日本传统的东亚“册封体制”论和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论。然而,该书只是截取一个特定时段的过程进行分析,没有从长时段展现政治过程的全貌,无法充分支撑其东亚世界认识趣旨。本文认为,运用政治过程分析方法,从更长时段揭示东北边疆区域史的历史趋势,能够证明正是世界历史的合力,才使得渤海国史无法脱离中国中原—东北轴线而独立说明问题。关于如何在世界历史中叙述中国边疆,仍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与东亚》 东亚世界理论 边疆史 渤海国
下载PDF
“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日本遣渤海使眼中的渤海国风土与疾病
4
作者 胡梧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48-155,共8页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见,入唐学问僧永忠根据亲身见闻在其通信中提到的“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是当时日本人对渤海国风土的基本认识,而因“不伏水土”所造成的呕吐下痢、瘟疫毒气及疮肿等则被认为是日本遣渤海使团在渤海国最易罹患的疾病。其中,又以霍乱与瘟疫最为突出,甚至被日本人视为渤海国的“风土病”。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渤海国与日本在“风土”上的显著差异,加剧了遣渤海使团罹患霍乱与瘟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遣渤海使 渤海国 风土 疾病
下载PDF
渤海国中央事务机构初探
5
作者 辛时代 丁祉涵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渤海国中央事务机构基本上沿用了唐朝以三省、九寺和五监为核心的中央事务机构的框架设置。以“院”“局”和“寺”名号对应唐朝中央事务机构的“三省”,并采用与唐朝中央事务机构名称相近、相关的名称来命名。与唐朝制度相对,诸寺可以... 渤海国中央事务机构基本上沿用了唐朝以三省、九寺和五监为核心的中央事务机构的框架设置。以“院”“局”和“寺”名号对应唐朝中央事务机构的“三省”,并采用与唐朝中央事务机构名称相近、相关的名称来命名。与唐朝制度相对,诸寺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长贰官为“卿—少卿”的诸寺为第一层次;长贰官为“大令—少令”的诸寺为第二层次;长贰官为“令—丞”的诸寺为第三层次,反映了各层次在国家政治中的不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唐朝制度 唐朝政治 民族关系史
下载PDF
渤海国宫殿遗址数字复原技术研究
6
作者 宋孝彬 刘延斌 《包装世界》 2023年第1期64-66,共3页
有些古代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遭受了破坏甚至毁灭,为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民俗文化,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古代建筑的辉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殿遗址的数字复原,就是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的复原保护。运用虚拟现... 有些古代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遭受了破坏甚至毁灭,为了研究古代历史和民俗文化,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古代建筑的辉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殿遗址的数字复原,就是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的复原保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让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在古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殿中游览,参观各宫殿的内部场景以及感受渤海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仅对推广、宣传地域文化,发展地域旅游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还为研究古代建筑造型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渤海国宫殿遗址 数字复原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渤海国遗存艺术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晏卿 綦中明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9期100-102,共3页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并不是对其简单提取使用,而是要从新材料、新工艺的视角出发,以文旅结合为前提进行创造,使文创产品具有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符合时代特征,兼具艺术品特质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该文通过介绍渤海国遗存中的艺术元素...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并不是对其简单提取使用,而是要从新材料、新工艺的视角出发,以文旅结合为前提进行创造,使文创产品具有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符合时代特征,兼具艺术品特质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该文通过介绍渤海国遗存中的艺术元素,论述渤海国遗存不同材质、艺术风格的纹样,挖掘其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以符合时代的设计语言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遗存 艺术元素 文创产品
下载PDF
茶文化在渤海国历史资料日译中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8
作者 辛颖 刘诗裕 +1 位作者 陈文琳 李衍慧 《福建茶叶》 2023年第7期196-198,共3页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喝茶开始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历史上,渤海国茶和日本茶都是在此过程中从唐引进,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独特发展特色的综合茶文化。本文从渤海国史料日译“茶”的发音入手,为日本茶名,茶...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喝茶开始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历史上,渤海国茶和日本茶都是在此过程中从唐引进,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独特发展特色的综合茶文化。本文从渤海国史料日译“茶”的发音入手,为日本茶名,茶谚语、茶同人民生活的联系等等,就日译茶文化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还从侧面展示了茶文化对日本人的生活起到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渤海国 历史资料 日译 内涵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复原中的应用研究——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复原为例
9
作者 姚帅 宋孝彬 《包装世界》 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高速发展,逐渐被应用于建筑设计、遗迹复原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虚拟现实技术显现出了成本低、还原度高、应用灵活等优势。作为数字和艺术结合的综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师提出了多方位的能力要求。该文以渤海...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高速发展,逐渐被应用于建筑设计、遗迹复原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虚拟现实技术显现出了成本低、还原度高、应用灵活等优势。作为数字和艺术结合的综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师提出了多方位的能力要求。该文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复原为例,从应用价值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复原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渤海国 建筑 数字复原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渤海国政区设置理念探析
10
作者 刘加明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9-16,共8页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叛乱不断,唐朝安东都护府对所辖的部分府、州政区控制力逐渐减弱,出现了一些大型“村”落。渤海国建国初期,对这些大型“村”落进行羁縻控制,同时还会派出一些宗室到地方加强控制。后渤海效仿唐朝使得内部各项制度不...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叛乱不断,唐朝安东都护府对所辖的部分府、州政区控制力逐渐减弱,出现了一些大型“村”落。渤海国建国初期,对这些大型“村”落进行羁縻控制,同时还会派出一些宗室到地方加强控制。后渤海效仿唐朝使得内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在地方设置京、府、州、县级政区,实现了对势力范围内的有效控制。大彝震去世后,渤海国力逐渐衰落,地方实力不断增强,统治者在地方增设郡级政区,后又派遣监察使,逐渐形成道级政区。但仍没能摆脱势力范围内的割据局面,后渤海被契丹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政区 理念
下载PDF
渤海国东京八连城宫殿建筑多元文化探讨
11
作者 许蕊 刘海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42-46,共5页
宫殿建筑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渤海国的宫殿建筑是渤海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宫殿群布局、功能、构件上具有多元文化因素。渤海东京八连城作为渤海国的都城之一,是渤海国宫殿建... 宫殿建筑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渤海国的宫殿建筑是渤海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宫殿群布局、功能、构件上具有多元文化因素。渤海东京八连城作为渤海国的都城之一,是渤海国宫殿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分析八连城宫殿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构件类型,探究其蕴含的唐文化以及高句丽文化因素,可为研究渤海国的民族构成以及文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八连城 宫殿建筑文化
下载PDF
海曲华风:唐代渤海国瓦当研究
12
作者 孙晓彬 卢成敢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8-61,共4页
渤海瓦当作为建筑构件,已在唐代渤海国疆域内大量发现。由于渤海瓦当出土数量较多,且类型丰富,其在发现之初就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过系统梳理渤海瓦当材料,发现渤海国瓦当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周邻国家文化的影响。文章拟... 渤海瓦当作为建筑构件,已在唐代渤海国疆域内大量发现。由于渤海瓦当出土数量较多,且类型丰富,其在发现之初就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过系统梳理渤海瓦当材料,发现渤海国瓦当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周邻国家文化的影响。文章拟从建筑构件瓦当入手,深入发掘其纹样类型的差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揭示渤海瓦当在不同建筑、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阶段的使用情况,以此更为深刻的了解渤海文化。基于瓦当应用问题的探索以及渤海社会风尚方面的解读,诠释渤海国的“华风”面貌,及其对唐文化的心理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瓦当 文化因素 等级制度
下载PDF
唐代渤海国留学教育发展探究
13
作者 柏松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3-47,共5页
渤海能够在文化发展取向上全面“宪象中原”,就教育意义而言,留学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吸收转化的功能。留学教育尽管只是渤海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但是其对渤海社会带来了比较全面的社会影响。文章拟对渤海... 渤海能够在文化发展取向上全面“宪象中原”,就教育意义而言,留学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吸收转化的功能。留学教育尽管只是渤海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但是其对渤海社会带来了比较全面的社会影响。文章拟对渤海留学教育的成因、途径、内容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渤海国 教育
下载PDF
契丹大字“彌里吉”與渤海國
14
作者 陶金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23年第1期220-234,共15页
過去學者已經在契丹小字中發現了一組與渤海國相關的單詞“迷里吉(彌里吉)”,但對於該詞的含義用法出現一些争議。這些争議可能會影響我們對一些歷史問題的分析和理解。筆者嘗試理清相關争議,同時考證出契丹大字中“迷里吉(彌里吉)”對... 過去學者已經在契丹小字中發現了一組與渤海國相關的單詞“迷里吉(彌里吉)”,但對於該詞的含義用法出現一些争議。這些争議可能會影響我們對一些歷史問題的分析和理解。筆者嘗試理清相關争議,同時考證出契丹大字中“迷里吉(彌里吉)”對應的寫法,並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歷史問題進行重新梳理,借此爲學界提供一些新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靺鞨 渤海大氏 梅里急 篾兒乞
下载PDF
论渤海国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博泉 程妮娜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5期130-134,共5页
渤海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以前有人提出渤海自建国之日起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也有人认为渤海表面是封建化了,但实际上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役制时期。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渤海的社会性质前后发... 渤海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以前有人提出渤海自建国之日起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也有人认为渤海表面是封建化了,但实际上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役制时期。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渤海的社会性质前后发生很大变化,前期是奴隶制社会,后期则是封建社会。粟末靺鞨(初为勿吉粟末部),隋及唐初为高勾丽所役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渤海国 社会性质 原始社会末期 封建化 种族奴隶制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唐朝 奴隶制残余
下载PDF
渤海学:新世纪渤海国研究的一把钥匙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高 赵文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0-51,,54,,共3页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片流油的黑土地。尽管历尽沧桑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已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渤海国 地方民族政权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渤海国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研究与复原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源 吴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唐代属国渤海国都城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的考古发掘内容非常丰富,有主体殿堂、廊庑、大池、池边有山、池内有岛,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辑录和读解,对唐代绘画、敦煌壁画等相关图像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唐代苑囿遗址考古... 唐代属国渤海国都城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的考古发掘内容非常丰富,有主体殿堂、廊庑、大池、池边有山、池内有岛,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辑录和读解,对唐代绘画、敦煌壁画等相关图像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唐代苑囿遗址考古资料的研究,对东内苑的组成内容、景观结构与池岛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东内苑的景观原貌和其中的主体殿堂、亭榭等主要景观建筑进行了探讨和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 东内苑 唐代皇家苑囿 遗址研究 复原
下载PDF
关于渤海国及渤海遗民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都兴智 孙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自称震国,唐朝政府则称其为靺鞨国,两个国号同时存在。"渤海"这一国号应与以郡望封爵有关。渤海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约在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执政时期,其主体是靺鞨人。渤海遗民南迁的时间在天显四年(929年),而...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自称震国,唐朝政府则称其为靺鞨国,两个国号同时存在。"渤海"这一国号应与以郡望封爵有关。渤海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约在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执政时期,其主体是靺鞨人。渤海遗民南迁的时间在天显四年(929年),而不是天显三年。南迁渤海遗民之举是东丹王耶律倍的建议,并不是耶律羽之自作主张。耶律倍没能继承皇位,应该是辽太祖生前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民族共同体 郡望说 东丹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延边地区渤海国遗址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振 金石柱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以延边地区的渤海国遗址为研究对象,借助GIS软件获取同遗址分布相关的高程、坡度、坡向、与河流之间的距离、与村屯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值,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延边地区渤海国遗址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准... 以延边地区的渤海国遗址为研究对象,借助GIS软件获取同遗址分布相关的高程、坡度、坡向、与河流之间的距离、与村屯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值,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延边地区渤海国遗址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89.7%,采用自然分裂法(Jenks)分级的高概率区面积占研究区域的14.7%.高概率区具有靠近河流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海兰江流域、布尔哈通河流域、嘎呀河流域、牡丹江流域、图们江干流流域等.高概率区相对比重高的地区有龙井、图们、延吉、珲春等县市,而高概率区绝对比重高的地区有敦化、汪清、珲春、龙井、安图等县市.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渤海国考古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渤海国 LOGISTIC回归模型 预测模型 延边地区
下载PDF
渤海国的靺鞨人构成解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炜冉 史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靺鞨人 营州之乱 移民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