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渥堆期间水分对浏阳豆豉微生物及品质风味的影响
1
作者 蒋立文 张浩东 +2 位作者 覃业优 胡嘉亮 刘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136,共11页
目的:通过调控渥堆期间水分提高浏阳豆豉的品质风味。方法:采用宏基因测序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研究了曲料不同水分(低35%、中42%、高50%)对渥堆期间浏阳豆豉的细菌群落变化及挥发性组成的影响。结果... 目的:通过调控渥堆期间水分提高浏阳豆豉的品质风味。方法:采用宏基因测序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研究了曲料不同水分(低35%、中42%、高50%)对渥堆期间浏阳豆豉的细菌群落变化及挥发性组成的影响。结果:渥堆水分对渥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影响:第一次渥堆发酵、第二次渥堆发酵两个阶段棒状杆菌的相对丰度与渥堆水分呈正相关,第一次渥堆发酵阶段葡萄球菌相对丰度与渥堆水分呈负相关,且第二次渥堆发酵阶段中未分类的葡萄球菌和片球菌与渥堆水分呈负相关。中水分渥堆豆豉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丰富,且吡嗪类物质比其他水分渥堆豆豉高,但醛类、酸类含量较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葡萄球菌属对差异性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最大,与6种差异性挥发性物质如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3,5,6-三甲基吡嗪、愈创木酚等显著正相关;其次是海洋芽孢杆菌属。结论:渥堆水分通过改变细菌多样性影响浏阳豆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豆豉 渥堆 水分 挥发性成分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茶汤色泽及主要滋味品质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皓 肖虹菲 +5 位作者 林家威 欧行畅 欧阳建 黄甜 刘仲华 黄建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326,共10页
通过对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电子舌、色差、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研究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色泽及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滋味属性的变化与滋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结果表明,现... 通过对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电子舌、色差、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研究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色泽及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滋味属性的变化与滋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结果表明,现代工艺渥堆过程中,六堡茶酸味、苦味上升,涩味、鲜味及咸味下降,色差L值波动变化,a、b值逐渐升高,汤色由黄转变为橙红,游离氨基酸、黄酮、茶多酚、茶叶碱、儿茶素总量、氨基酸组分总量显著下降(P<0.05),可可碱、咖啡碱、没食子酸显著上升(P<0.05),水浸出物含量呈波动变化。游离氨基酸、黄酮、酯型儿茶素、DL-儿茶素(DL-catechin, DL-C)及部分氨基酸组分与酸味和苦味显著负相关,与涩味、鲜味及咸味显著正相关,咖啡碱与没食子酸则相反;茶多酚与涩味显著正相关。咖啡碱、可可碱、没食子酸、DL-C及酯型儿茶素对渥堆过程中六堡茶的滋味具显著贡献(TAV> 1),其中酯型儿茶素与没食子酸是六堡茶渥堆过程滋味品质形成的重要化合物,氨基酸组分对六堡茶滋味无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渥堆 电子舌 滋味成分 相关性 滋味活度值
下载PDF
不同渥堆条件对茯砖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石泉 赵运林 +1 位作者 胡治远 雷存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6-259,共4页
选取制作茯砖茶的原料"黑毛茶",通过模拟茯砖茶加工中的"渥堆"过程,研究了不同的茶叶含水率、渥堆时间、渥堆温度对成品茯砖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渥堆含... 选取制作茯砖茶的原料"黑毛茶",通过模拟茯砖茶加工中的"渥堆"过程,研究了不同的茶叶含水率、渥堆时间、渥堆温度对成品茯砖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渥堆含水率、温度及时间的提高,水浸出物含量有一定提高,但过高的含水率和温度反而会导致水浸出物含量的降低;茶多酚和黄酮的含量随含水率的提高、渥堆温度的升高、渥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咖啡碱的含量随着含水率的提高、渥堆温度的升高、渥堆时间的延长而略有增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含水率提高而增加,和渥堆时间的关系为在渥堆前期的增长速度较快,当达到一定时间(24h)开始缓慢增长。综合评价在含水率为23%~28%、渥堆温度为35~40℃、渥堆时间24~30h时茶叶发酵较好,各种化学成分的转化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渥堆含水率 渥堆温度 渥堆时间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晶晶 刘洋 +3 位作者 李跑 覃业优 胡嘉亮 蒋立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7-28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渥堆盐度(0、3%、5%)、水分(35%、42%、50%)浏阳豆豉多酚的组成、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差异。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一步分析活... 目的探究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渥堆盐度(0、3%、5%)、水分(35%、42%、50%)浏阳豆豉多酚的组成、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差异。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一步分析活性最佳工艺豆豉的多酚组分。结果渥堆期间多酚含量变化明显,且随着渥堆水分的增加,豆豉的多酚及黄酮含量越高。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低盐度渥堆有助于提升豆豉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中以50%水分无盐渥堆豆豉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细胞实验表明,各样品组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经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释放NO,免疫活性最佳为42%水分、5%盐度渥堆的豆豉样品。42%水分下无盐渥堆豆豉与5%盐渥堆豆豉的酚类差异代谢物共筛选出多酚及其衍生物(6)、黄酮类(13)以及异黄酮类(6)25种,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雌马酚、槲皮素与浏阳豆豉的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木犀草素、山奈酚、川陈皮素等与其免疫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50%水分无盐渥堆豆豉多酚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42%水分、5%盐度渥堆豆豉多酚的免疫活性最佳。本研究为浏阳豆豉的进一步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豆豉 多酚 渥堆工艺 抗氧化活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鄂茶10号低氟青砖茶渥堆工艺优化
5
作者 李玉川 董晨 +5 位作者 唐海燕 余志 张德 郑时兵 倪德江 陈玉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95-99,共5页
选用湖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茶树品种鄂茶10号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对青砖茶关键工序-渥堆进行三因素(茶坯含水量、渥堆温度和湿度)三水平的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茶坯含水量和渥堆湿度对青砖茶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最佳渥堆参数如下:茶坯含水... 选用湖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茶树品种鄂茶10号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对青砖茶关键工序-渥堆进行三因素(茶坯含水量、渥堆温度和湿度)三水平的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茶坯含水量和渥堆湿度对青砖茶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最佳渥堆参数如下:茶坯含水量40%,发酵环境湿度70%,发酵环境温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氟青砖茶 鄂茶10号 渥堆 品质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不同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慧 王庆华 +5 位作者 施宗运 刘春艳 杨澜 吴华强 关晓阳 周玲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普洱熟茶 渥堆 发酵方式 数控发酵 传统发酵 茶叶品质
下载PDF
青砖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不同堆层的理化成分分析
7
作者 张欢 王佳佳 +3 位作者 黄友谊 高欣 展婉婉 白颖新 《落叶果树》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以湖北青砖茶工厂化渥堆中的茶样为研究对象,探求青砖茶渥堆中不同堆层的理化成分变化及感官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青砖茶渥堆过程中理化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渥堆前期,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的... 以湖北青砖茶工厂化渥堆中的茶样为研究对象,探求青砖茶渥堆中不同堆层的理化成分变化及感官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青砖茶渥堆过程中理化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渥堆前期,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茶褐素含量有所上升。从不同堆层来看,上层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低于中下层,茶黄素含量在渥堆前期高于中下层,而下层的茶褐素含量高于上中层。发酵中茶样的汤色整体呈橙黄明亮,滋味由青涩转为醇正,叶底由黄绿色转为猪肝色,香气则主要以油膜气为主;上层茶样的感官品质整体上高于中下层。聚类分析显示青砖茶渥堆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第Ⅰ时期为渥堆0d;第Ⅱ时期为渥堆前期,即3~6d;第Ⅲ时期为渥堆中后期,即9~24d。青砖茶渥堆的理化成分在一翻前(9d)已基本转化完成,且品质基本形成,表明9d是青砖茶渥堆发酵的适度时间,这为青砖茶渥堆发酵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不同堆层 理化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品质形成分析
8
作者 王辉 周汉琛 +2 位作者 刘亚芹 杨霁虹 雷攀登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0,共13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优势菌属,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及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渥堆前后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和主要滋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黟县黑茶渥堆开始时温度最高,随后不同层间温度逐渐下降;...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优势菌属,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及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渥堆前后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和主要滋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黟县黑茶渥堆开始时温度最高,随后不同层间温度逐渐下降;渥堆初始时真菌多样性较低,中期(8~12 h)真菌多样性最丰富,且上层多样性高于下层、下层高于中层;渥堆中共检出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枝孢属(Cladosporium)、Setophoma、链格孢属(Alternaria)、白布勒担孢酵母(Bulleromyces)、Zymoseptoria、镰孢霉属(Fusarium)、Strelitziana、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9种优势真菌,其中亚隔孢壳属、枝孢属、Setophoma、链格孢属、白布勒担孢酵母在渥堆中占比超过50%。对黟县黑茶渥堆前后挥发性化合物和主要滋味物质的研究发现,渥堆后挥发性化合物总量显著增加,其中二氢芳樟醇、芳樟醇、香叶醇、月桂烯、水杨酸甲酯等糖苷类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是影响香气变化的关键因子;渥堆对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咖啡碱含量的影响较小,对儿茶素类物质的影响较大,其总量下降了13%,且主要是酯型儿茶素类物质的降低。研究初步探明了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渥堆对黑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希望为黟县黑茶加工与品质形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渥堆 滋味物质 真菌多样性 品质成分
下载PDF
渥堆时间对黟县黑茶滋味品质及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
9
作者 王辉 周汉琛 +4 位作者 刘亚芹 杨霁虹 张晓磊 徐玉婕 雷攀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3-291,共9页
为探究渥堆进程中影响黟县黑茶滋味品质变化的关键节点,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氨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渥堆时间下(0、3、6、9、12、15和18 h)其滋味品质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渥堆9 h后茶汤苦味开始... 为探究渥堆进程中影响黟县黑茶滋味品质变化的关键节点,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氨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渥堆时间下(0、3、6、9、12、15和18 h)其滋味品质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渥堆9 h后茶汤苦味开始降低、收敛性和厚度增加、陈醇风味凸显。儿茶素类物质总量在渥堆期间显著降低,而没食子酸含量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含量在渥堆18 h后降低了14.7%;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渥堆后期(15~18 h)呈现上升趋势;黄酮醇及单糖苷的黄酮苷类物质含量在渥堆中期(9~12 h)显著增加(P<0.05);双糖苷的黄酮苷类物质含量则在渥堆中后期呈上升趋势。关键滋味物质分析显示(VIP>1,DOT>1),杨梅素-3-O-半乳糖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咖啡碱是影响黟县黑茶品质变化的重要呈味物质,其中,前三种糖苷类物质在渥堆9~12 h含量显著增高;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在9~12 h期间含量显著降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在渥堆后呈现显著降低;槲皮素-3-O-芸香糖苷在渥堆中期(9~12 h)显著下降,在渥堆15 h后显著增加,是渥堆后期茶汤涩感增加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结果为后续黟县黑茶渥堆工艺优化及探究其滋味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黟县黑茶 渥堆 感官评价 滋味成分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渥堆发酵方法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苗苗 严亮 +7 位作者 张文杰 赵明 杨瑞娟 刘丽 范垚 郑婷婷 马莉 吕才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40-2648,共9页
目的 研究不同渥堆发酵方法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三级晒青茶为原料,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电子鼻结合感官审评... 目的 研究不同渥堆发酵方法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三级晒青茶为原料,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电子鼻结合感官审评方法对比数控渥堆发酵及传统渥堆发酵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渥堆发酵出堆样的香气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Loading)结果表明,甲基类(W1S)、硫化物类(W1W)对香气测定的贡献率最大,且对数控渥堆发酵出堆的贡献率大于传统渥堆发酵;GC-MS结果表明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的甲氧基类含量高于传统渥堆发酵,进一步佐证了感官审评中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陈香更浓郁。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数控渥堆发酵更利于品质稳定的普洱茶的形成。HPLC结果表明,两种渥堆发酵方式的化学物质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数控渥堆发酵出堆样的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及没食子酸含量显著低于传统渥堆发酵(P<0.05),总儿茶素及咖啡碱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佐证了感官审评传统渥堆发酵滋味更醇厚。结论 数控发酵可加工几十千克至数吨茶叶,加工周期短,且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稳定性比传统发酵好,传统发酵滋味比数控发酵滋味醇厚度高且化学成分含量高于数控发酵,但继续摸索数控发酵技术的参数设置,可以弥补这一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传统渥堆发酵 数控渥堆发酵 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子鼻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59
11
作者 罗龙新 吴小崇 +1 位作者 邓余良 傅尚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3-60,共8页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则明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会等反应已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这种品质成分的剧烈变化,除了在特殊条件下的湿热作用外,微生物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还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渥堆 生化成分 品质形成
下载PDF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54
12
作者 周红杰 李家华 +4 位作者 赵龙飞 韩俊 杨行吉 杨伟 吴新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对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表明: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llium)、根霉属(Rhizop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oucus)、酵母属(Saccharomyce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 对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表明: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llium)、根霉属(Rhizopus)、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oucus)、酵母属(Saccharomyces)、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细菌类(Bacterium)。其中黑曲霉最多,它能产生葡萄糖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酵母次之,除它本身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的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外,酵母菌还能代谢产生维生素 B1、B2、、维生素 C[1]等物质。这些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形成都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渥堆 微生物 品质 酵母菌 维生素 黑曲霉
下载PDF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嗜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瑞娟 吕杰 +4 位作者 严亮 杨柳霞 李晨晨 姜姝 盛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8,共8页
应用传统的普洱熟茶渥堆方法进行发酵,研究分析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应用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每天取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分离出来的几种嗜热霉菌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培养,观察... 应用传统的普洱熟茶渥堆方法进行发酵,研究分析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应用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每天取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分离出来的几种嗜热霉菌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发现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微生物,为揭示普洱茶高温发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渥堆发酵 嗜热霉菌
下载PDF
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的研制及其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时雨 封雯 +5 位作者 陈玉琼 余志 黄申逵 陈省忠 陈学礼 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6,共7页
为解决目前黑茶生产过程中的渥堆自动化和品控问题,采用模拟青砖茶、普洱茶等黑茶品种的室内自然渥堆方法,根据茶叶吸水发热原理,提出双仓控温控湿方法,设计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实现渥堆过程的温度、湿度、氧气自动调节以及数字化控制... 为解决目前黑茶生产过程中的渥堆自动化和品控问题,采用模拟青砖茶、普洱茶等黑茶品种的室内自然渥堆方法,根据茶叶吸水发热原理,提出双仓控温控湿方法,设计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实现渥堆过程的温度、湿度、氧气自动调节以及数字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渥堆机渥堆过程温度(平均51℃)、湿度(61%~89%)以及茶叶含水量(从38%逐渐降低至22%)变化完全能达到黑茶渥堆的要求;利用渥堆机渥堆的茶叶能满足传统加工方法要求,并且品质稳定。安全性分析表明,使用自动渥堆机渥堆的黑茶,未检出呕吐毒素、黄曲霉素B1和玉米赤霉酮,说明该自动渥堆机生产加工的黑茶完全达到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渥堆 渥堆 温湿度 品质 食品安全 加工自动化
下载PDF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酶类活性变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婷婷 齐桂年 +2 位作者 邹瑶 李伟 黄亚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渥堆过程中四川黑茶品质成分及主要酶类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和常用测定方法对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品质成分含量和酶类活性进行全程监测.【结果和结论】除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茶多酚、儿茶素、... 【目的】探讨渥堆过程中四川黑茶品质成分及主要酶类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和常用测定方法对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品质成分含量和酶类活性进行全程监测.【结果和结论】除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纤维素、原果胶、蛋白质、氨基酸、水溶性果胶、可溶性糖含量均在渥堆工艺中下降,其含量降幅分别为69.2%、43.7%、79.3%、81.7%、52.4%、9.6%、60.0%、62.3%、66.2%、32.2%和37.2%.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渥堆的第19和12天达到峰值,纤维素酶、果胶酶活性在渥堆的第17天达到峰值,相较于刚扎堆时,其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6%、371%、371%和223%.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酶类活性复杂的变化,促成了其相关品质特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茶 渥堆 品质成分 酶活性
下载PDF
青砖茶渥堆工艺优化及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龚自明 冯琳 郑琳 高士伟 滕靖 王雪萍 陈军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4-234,共11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青砖茶的渥堆发酵工艺,通过感官评价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到最佳渥堆发酵工艺条件:潮水量30%、渥堆温度55℃、渥堆时间25 d、相对湿度95%。晒青毛茶渥堆后风味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青砖茶的渥堆发酵工艺,通过感官评价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到最佳渥堆发酵工艺条件:潮水量30%、渥堆温度55℃、渥堆时间25 d、相对湿度95%。晒青毛茶渥堆后风味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与茶红素含量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茶褐素明显增加。醇类和酯类成分大幅减少,其中传统渥堆处理后醇类和酯类成分减幅约50%以上,数控渥堆处理后醇类和酯类成分减幅80%以上,而醛类、酮类、烯类和杂环类物质含量大幅上升,数控渥堆的发酵程度较传统渥堆更深。通过气相色谱-嗅闻仪(GC-O)分析得到12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E,E)-2,4-庚二烯醛、β-紫罗酮、芳樟醇、(Z)-4-庚烯醛、(E)-2-壬烯醛和香叶醇是青砖茶香气轮廓的主要贡献成分。本结果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为青砖茶产品优质香型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仪
下载PDF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5
17
作者 梁名志 夏丽飞 +5 位作者 陈林波 方成刚 段志芬 陈继伟 杨盛美 孙荣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321-325,共5页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水浸出物7种内含化学成分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呈减少之势,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和咖啡碱4种物质则增加;其中,儿茶素、茶红素减少较明显,茶褐素、水溶性果胶则增加较多。从五次翻堆的上、中、下不同层次的茶坯中11种内含物质的增减多少快慢比较研究又说明:上层转化最快、程度最深,下层转化速度较慢,中层介于二者之间,为创新工艺、稳定品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渥堆发酵 理化指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和茶汤色差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厅 刘晓 +6 位作者 熊元元 王小萍 黄藩 王云 李春华 唐晓波 郭承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4-162,共9页
对四川黑茶干坯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茶汤色差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茶汤色差值(L、a、b)与主要品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渥堆过程中,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 对四川黑茶干坯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茶汤色差值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茶汤色差值(L、a、b)与主要品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渥堆过程中,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分别下降78.80%、32.40%、96.60%、83.33%、93.90%、98.68%、99.17%、53.55%、37.50%,咖啡碱和茶多糖含量则分别增加23.71%和3.51倍;水浸出物含量在渥堆前7 d显著增加,而后逐渐下降;茶褐素含量在渥堆前7 d呈下降趋势,随后不断增加,整个渥堆过程增幅达110.65%;除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在渥堆结束后显著增加,黄酮醇苷总量及其他7个组分含量在渥堆结束后显著下降。茶汤L值在渥堆过程中逐渐降低,而a值逐渐升高,b值波动升高,相关分析显示L值与氨基酸、茶多酚、茶黄素、杨梅素-3-半乳糖苷等成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咖啡碱、茶多糖、茶褐素及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a值、b值则相反;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显示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及黄酮醇苷总量是直接影响L值的主要因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及黄酮醇苷总量是直接影响a值的主要因素,茶多糖、茶褐素、儿茶素含量及黄酮醇苷总量是直接影响b值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黑茶 渥堆 品质成分 色差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盼盼 郑鹏程 +6 位作者 王胜鹏 龚自明 滕靖 高士伟 王雪萍 叶飞 郑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6-183,共8页
以赤壁群体种茶叶为原料加工青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初制、渥堆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渥堆结束后... 以赤壁群体种茶叶为原料加工青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初制、渥堆加工过程中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渥堆结束后的7个样品中分别鉴定出45、41、41、40、43、42和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鲜叶至晒干阶段,青砖茶香气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化合物,而在渥堆期间受到微生物的作用,烯醛、酮类、甲氧基苯类和呋喃类风味物质明显增加,醇类和酯类风味物质明显减少。β-紫罗酮、芳樟醇、顺-4-庚烯醛、反,顺-2,6-壬二烯醛、癸醛、反-2-壬烯醛、反,反-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壬醛、α-紫罗酮、1-戊烯-3-酮、2-辛烯-1-醛等12个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OAV)均值大于1的香气化合物对青砖茶不同加工阶段的风味变化有着重大贡献。渥堆是青砖茶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的关键步骤,青砖茶毛茶的香气特征性成分有:反,反-2,4-庚二烯醛、2-辛烯-1-醛、反,顺-2,6-壬二烯醛、壬醛、苯乙醛、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α-紫罗酮、1,2,3-三甲氧基苯和α-萜品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普洱茶渥堆阶段游离态香气成分分析及含量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谷勋刚 张正竹 +3 位作者 宁井铭 姚成程 邵宛芳 宛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普洱茶中游离态的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渥堆阶段目标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试验首先采用标准物质及GC-MS对普洱茶中游离态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癸酸乙酯为内标,用GC法对目标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获... 研究了普洱茶中游离态的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渥堆阶段目标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试验首先采用标准物质及GC-MS对普洱茶中游离态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癸酸乙酯为内标,用GC法对目标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获得的结果重复性好,定量分析准确可靠。然后用建立的SDE-GC分析方法测定了普洱茶不同翻堆阶段中目标游离态香气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高挥发性香气成分随着渥堆时间的延长,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但芳樟醇在二翻中出现最大值,可能与芳樟醇糖苷含量高有关;1,2,3-及1,2,4-三甲氧基苯含量则相反,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在第2次翻堆及第3次翻堆时分别出现了极大值,可能与霉菌和酵母菌联合作用有关,二者加快了酚基甲基化反应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定量分析 普洱茶 渥堆 游离态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