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景观格局演化模式和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尹小岚 谭程月 +1 位作者 柯樱海 周德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明晰滨海盐沼湿地景观格局演化模式和驱动因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盐沼湿地修复策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为例,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获取1973—2020年共十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得出盐沼... 明晰滨海盐沼湿地景观格局演化模式和驱动因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盐沼湿地修复策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为例,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获取1973—2020年共十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得出盐沼湿地时空变化及其与周边土地利用/覆被的相互转化;利用改进的景观格局状态与演化识别模型(SEDMS),分析盐沼湿地景观格局演化模式,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异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73—2020年,盐沼湿地面积减少了252.35 km^(2),空间范围总体向外海迁移且趋于集中。盐沼湿地转出类型主要为草地、养殖池/盐田和耕地,转入类型主要为滩涂未利用地和水体。(2)盐沼湿地景观格局演化模式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3—1995年为动荡期,演化模式以消失和破碎为主导;1995—2010为过渡期,格局演化模式逐渐由消失和破碎为主导转变为扩张为主导;2010年后为稳定期,格局发生演化的区域较少,总体以新增和扩张为主。(3)36%的盐沼湿地出现了多次格局演变模式的转变,滩涂未利用地、耕地对于景观格局演化频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工表面、养殖池/盐田和道路堤坝的建设导致了盐沼湿地的破碎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遥感 黄河三角洲 景观格局演化模式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前哨地区有利砂体展布规律及演化模式——以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恩波 仇鹏 +4 位作者 石磊 郭巧珍 雍建兴 闫利恒 兰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3,I0005,I0006,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前吵地区三工河组有利砂体展布规律不明,砂体类型不清,制约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根据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原理,利用90°相位转换技术及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明确有利砂体... 准噶尔盆地前吵地区三工河组有利砂体展布规律不明,砂体类型不清,制约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根据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原理,利用90°相位转换技术及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明确有利砂体类型、砂体展布规律和砂体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有利砂体以浅水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浅水三角洲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砂质碎屑流成因的湖底扇砂体为主;顺物源方向,2级坡折带控制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逐渐向3级坡折带之下的湖底扇砂体过渡;有利砂体为湖侵阶段产物,由3个退积旋回演化形成;受控于多级坡折带,初次退积旋回与二次退积旋回形成砂质碎屑流成因的湖底扇砂体,三次退积旋回形成浅水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和浅水三角洲内前缘砂体。该结果对前哨地区三工河组岩性油气藏的下一步勘探开发目标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前哨地区 三工河组 砂体展布 演化模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模式
3
作者 赵春娟 徐淑娟 +2 位作者 程宏岗 代春萌 李德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0-1478,共19页
【目的】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具有非常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有望成为大庆油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方法】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模式开展了... 【目的】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具有非常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有望成为大庆油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方法】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模式开展了研究。【结果与结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具供给水道的远岸浊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前端滑塌浊积扇以及浅湖—半深湖、深湖相等沉积相。安达凹陷、徐东凹陷以及肇州凹陷东侧的缓坡带接受来自肇东—朝阳沟基底古隆起的碎屑物质而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局部发育由远源供给水道形成的湖底浊积扇沉积体;安达凹陷、徐东凹陷、徐西凹陷以及肇州凹陷西侧等徐西陡坡带接受来自中央隆起带粗碎屑物而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以近源短流为基本特征,局部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且由于湖盆边缘发育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不稳定,在扇三角洲沉积体前方形成滑塌浊积扇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模式 测井相 地震相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下载PDF
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期次及演化模式
4
作者 佟恺林 周安富 +7 位作者 罗强 李亚丁 胡曦 程晓艳 郭仪 范存辉 李林豪 岳文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I0002,共11页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构造裂缝是页岩气保存和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岩心观测、成像测井、包裹体实验、碳氧同位素实验、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构造裂缝是页岩气保存和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岩心观测、成像测井、包裹体实验、碳氧同位素实验、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及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岩心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具有高角度、高充填特点,占比约为45%。构造裂缝演化可分为3期,Ⅰ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运动中期(235~225 Ma),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8~136℃之间,主要裂缝是NW和NNE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NEE向剖面剪切缝;Ⅱ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早期(69~46 Ma),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06~235℃之间,主要裂缝是NWW和NNW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NE向剖面剪切缝;Ⅲ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中期至今(30 Ma至今),裂缝充填物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55~195℃之间,主要裂缝是NWW和近EW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近NNE向剖面剪切缝。该结果为泸州中部地区页岩气储层裂缝精细表征、有利区优选及勘探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裂缝期次 演化模式 龙马溪组 泸州中部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5
作者 郭春涛 史江涛 +2 位作者 刘亮 荆雪婷 刘杨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2,共15页
沉积环境对岩溶型储层的发育起着基础性作用,影响着岩溶体的规模和强度,加强沉积环境研究有助于优质岩溶储层的勘探与预测。为深入认识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特征,在野外调查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类型、组合、结构、构造、古生物、地... 沉积环境对岩溶型储层的发育起着基础性作用,影响着岩溶体的规模和强度,加强沉积环境研究有助于优质岩溶储层的勘探与预测。为深入认识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沉积特征,在野外调查基础上,结合岩石颜色、类型、组合、结构、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等岩石学和岩相学标志,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和区域宏观沉积资料,对中下奥陶统沉积环境进行了精细识别和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生物灰岩和过渡岩类;共发育5种沉积环境,蓬莱坝组以局限—半局限台地为主,鹰山组以半局限台地、开阔台地为主,一间房组以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淹没台地为主;共发育11种地震相,与各类沉积相带具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总的来说,研究区以台地相为主,时空演化差异明显。纵向上,自蓬莱坝组至一间房组沉积水体逐渐加深,沉积环境由局限逐渐变为开阔;横向上,研究区主体以开阔台地、台地边缘为主,向东、向南至研究区外部逐渐过渡为斜坡、盆地相。综合前人资料,建立了研究区自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开阔台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台地边缘→一间房组晚期、吐木休克组淹没台地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中下奥陶统 沉积环境 地震相 演化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泥岩生-储-排油特征及演化模式
6
作者 葛云锦 贺永红 +3 位作者 许璟 马芳侠 杜克锋 李红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通过低成熟度泥岩生排烃模拟试验,结合高压压汞、液氮吸附、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泥岩的生油、储油、排油及热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生成原油及其可动性进行分析,建立全过程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长7泥岩最大的生油... 通过低成熟度泥岩生排烃模拟试验,结合高压压汞、液氮吸附、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泥岩的生油、储油、排油及热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生成原油及其可动性进行分析,建立全过程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长7泥岩最大的生油量出现在成熟度R o=1.0%附近,生油量约为120 mg/g TOC,而后随着成熟度增高,生液态烃量逐渐降低,气态烃量逐渐增加,累积生烃量持续增大;排出页岩油量随成熟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R o为1.15%时液态烃排出量最大,约为64.55 mg/g TOC,之后随后成熟度继续增大,液态烃排出率迅速降低;随热演化程度升高,泥岩微孔体积持续增大,中孔体积先增大后减少,大孔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宏孔持续增大;可动流体饱和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不同成熟度泥岩可动流体平均为23.17%;长7泥岩生储排烃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低成熟阶段、成熟—自饱和阶段、成熟—排油阶段、成熟—高成熟阶段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生排烃 可动流体 演化模式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技术转让网络演化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喜军 吴爽爽 +2 位作者 张佑 Chan Chee Seng 庞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3,共11页
采集200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GBA)和旧金山湾区(以下简称SFBA)发明专利转让数据,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分别构建GBA与SFBA的城市间、组织间以及主体间技术转让网络,以探索湾区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GBA的... 采集2003-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GBA)和旧金山湾区(以下简称SFBA)发明专利转让数据,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分别构建GBA与SFBA的城市间、组织间以及主体间技术转让网络,以探索湾区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GBA的城市间技术转让网络由以“广州”为核心的单核结构向以“深圳-东莞-广州”为核心的多核结构演化,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与内地核心城市间联系松散,在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SFBA的城市间网络由以“Santa Clara-San Mateo”为核心的双核结构向以“Santa Clara-San Francisco-San Mateo”为核心的多核结构演化;(2)企业间转让是GBA组织间网络中最重要的转让模式,产学研间转让呈现衰退趋势,金融机构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转让是SFBA网络中最重要的模式,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3)SFBA和GBA的主体间技术转让网络均具有高频率小群体和低频率大群体两种结构模式,网络演化由少部分关键主体主导,且形成了基于核心主体的星型转让模式;(4)与SFBA主体间网络相比,GBA网络结构稳定性较低,持续参与技术转让的主体规模较小,主体间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技术转让互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旧金山湾区 技术转让网络 演化模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层序充填和演化模式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冬 邓虎成 +6 位作者 熊亮 曹凯旋 董晓霞 赵勇 魏力民 王同 马若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4-777,共14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页岩气产气层段之一。由于该套地层埋藏深、资料少且地质条件复杂,对其开展的层序地层研究较为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后续研究和生产。首先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早寒武世构造-沉积背...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页岩气产气层段之一。由于该套地层埋藏深、资料少且地质条件复杂,对其开展的层序地层研究较为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后续研究和生产。首先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早寒武世构造-沉积背景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性、颜色、测井曲线、微量元素、古生物和地震反射同相轴等特征,对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层序地层开展研究,提出层序划分思路,将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从下往上依次划分为4个Ⅲ级层序。进而厘清层序地层空间分布规律,建立受全球板块张性活动控制的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早期窄盆差异沉积,后期广盆稳定分布”的层序演化模式。该演化模式对深化认识四川盆地寒武纪构造-沉积格局、推动沉积成藏等地质研究及促进深部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式 层序地层 麦地坪组 筇竹寺组 下寒武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液滴相变过程演化模式及蒸发过程润湿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哲 李昌宁 +4 位作者 田津津 郎元路 解传有 刘训杰 张智弘 《冷藏技术》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于液滴相变过程的可视化研究对工业、材料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液滴的相变过程,包括冻结过程、融化过程的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并着重对后续的蒸发过程的形态学演化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液滴的凝固、融化过程进行了对照分析... 基于液滴相变过程的可视化研究对工业、材料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液滴的相变过程,包括冻结过程、融化过程的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并着重对后续的蒸发过程的形态学演化进行了分析。文章将液滴的凝固、融化过程进行了对照分析,对蒸发过程的润湿参数(润湿面积、接触角)式及形态参数(高度系数、高度及底部变化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液滴在冻结过程中,主体轮廓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相界面较为规律,主要变化在顶部,而融化过程中液滴相界面呈不规则性;液滴的冻结过程与液滴高度变化具有高度关联性,融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与相变过程未有较强的关联性;液滴在蒸发过程中,高度变化率整体呈线性变化的趋势,而底部直径在相变前期底面直径几乎不发生变化,但却在后期会发生突降;液滴润湿过程主要发生在液滴蒸发初始阶段,液滴的演化速率会随着底面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且高度变化率与相变时间几乎呈现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相变过程 润湿性 接触角 蒸发 演化模式
下载PDF
黔东北地区铁丝坳组—大塘坡组细粒沉积岩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和充填演化模式
10
作者 赵文璞 李一凡 +3 位作者 赵爽 樊太亮 袁钰轩 张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1-891,共21页
南华系大塘坡组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和潜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重要的地史研究和油气勘探意义,然而关于其沉积过程及高精度层序地层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作者以黔东北ZK513井岩心描述及薄片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了新的细粒沉积物的分... 南华系大塘坡组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和潜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重要的地史研究和油气勘探意义,然而关于其沉积过程及高精度层序地层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作者以黔东北ZK513井岩心描述及薄片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了新的细粒沉积物的分类标准,精细划分识别了以石英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灰色泥岩、灰色含砾砂质泥岩、灰色泥质砂岩、黑色炭质–硅质砂质泥岩、黑色含砾炭质–硅质泥质砂岩、灰色石英砂岩、黑色锰质泥岩、黑色泥质粉砂岩、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灰色粉砂质泥岩、灰白色泥岩为代表的14种岩相。并根据岩相组合特征识别了陆棚内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3种沉积相,以及前滨、冰海浅水陆棚、陆棚内富锰盆地、陆棚内深水盆地、陆棚内盆地边缘、深水陆棚、浅水陆棚7种沉积亚相。据岩相、沉积相分析,认为陆棚内盆地相内LF9黑色锰质泥岩、LF10黑色泥质粉砂岩为烃源岩的有利相区和层段。通过对岩相、沉积相的研究,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SQ1—SQ5,以及4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4;在三级层序内部,根据岩相叠加样式并结合沉积构造定量化统计,总结出4种典型的准层序类型,根据准层序的叠加形式识别了三级层序内部若干准层序组,进而识别出5个海侵(TST)—高位(HST)体系域旋回及内部的5次最大海泛面MFS1—MFS5,进而建立单井层序地层格架。综合ZK513井和研究区其他井岩相、沉积相、层序等资料,通过连井对比,建立了黔东北大塘坡组一段沉积期充填演化模式,预测了研究区内有利相区陆棚内盆地的分布,以及相区内富有机质层段LF9—LF10的展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北 铁丝坳组—大塘坡组 岩相 沉积相 层序 演化模式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X油田中块渐新统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孔隙演化模式
11
作者 郇金来 孟元林 +3 位作者 武景龙 马帅 林水城 王勇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4,共12页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常规物性分析及单井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明确了涠洲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涠洲组储层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阶段。受断裂分布和热流体活动影响,在平面和垂向上,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特征具有明显规律性。断裂附近区域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更为发育,其损失孔隙占比约22.6%,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67.0%;洼陷中心区储层中碳酸盐胶结较弱,其损失孔隙占比约7.9%,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39.9%。因此,洼陷中心弱胶结作用区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较好,可作为油气藏开发有利区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孔隙演化模式 储层质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南海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义东 宋铮宇 李德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岳西县自然斜坡在地球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变形并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查明了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 岳西县自然斜坡在地球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变形并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和浅表生改造理论分析,查明了岳西县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其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岳西县不同岩组的抗风化能力和力学特性存在差异,斜坡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理也不相同。根据斜坡结构特征,岳西县滑坡分为全风化层滑坡、强风化层滑坡和顺层岩质滑坡:全风化层滑坡的滑面位于全风化层中或全风化层与强风化层的分界线处;强风化层滑坡的滑面主要发育于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层的分界线处;顺层岩质滑坡主要发育于片麻岩发育的顺向坡中。根据变形破坏方式,岳西县崩塌可分为滑移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滑移式崩塌主要由一组缓倾坡外结构面和另一组陡倾(坡外或者坡内)结构面控制;倾倒式崩塌主要由一组陡倾坡内结构面和另一组近水平发育的结构面控制;坠落式崩塌主要由一组结构面陡倾或近直立发育的结构面控制。岳西县滑坡多发育于风化壳厚度较大、岩体较松散、结构面强度低的地区;崩塌多发育于斜坡高陡、岩质风化程度低、结构面发育的地区。研究成果对岳西县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及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西县 地质灾害 斜坡 变形破坏 演化模式
下载PDF
浅谈岩溶瀑布演化模式与成因——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
13
作者 刘愿 廖平波 +4 位作者 胡宇 杨潇 李国庆 彭雪蕾 毛凯楠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贵州处于典型的岩溶青壮年发育地区,岩溶发育条件完善。黄果树瀑布是典型的岩溶侵蚀裂点型瀑布,是在河流溯源侵蚀与岩溶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经历了地表河时期、落水洞时期、地下河道扩展溶蚀时期、瀑布形成时期,瀑布的后退过程中形... 贵州处于典型的岩溶青壮年发育地区,岩溶发育条件完善。黄果树瀑布是典型的岩溶侵蚀裂点型瀑布,是在河流溯源侵蚀与岩溶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经历了地表河时期、落水洞时期、地下河道扩展溶蚀时期、瀑布形成时期,瀑布的后退过程中形成了现有的犀牛潭、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反映了在河流溯源侵蚀过程中,侵蚀能力、速率是不均匀的、阶段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瀑布 演化模式 地质成因 裂点 河流侵蚀
下载PDF
苏里格庙盒8气层次生孔隙成因及孔隙演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74
14
作者 刘锐娥 孙粉锦 +2 位作者 拜文华 马成华 黄月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49,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盒 8气层处于晚成岩B期 ,普遍存在凝灰质等不稳定碎屑和填隙物 ,广泛发育各种类型的次生孔隙。为了探讨次生孔隙的成因 ,开展了地层条件及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溶蚀模拟实验 ,运用环境扫描电镜同位扫描和能谱分析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盒 8气层处于晚成岩B期 ,普遍存在凝灰质等不稳定碎屑和填隙物 ,广泛发育各种类型的次生孔隙。为了探讨次生孔隙的成因 ,开展了地层条件及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溶蚀模拟实验 ,运用环境扫描电镜同位扫描和能谱分析 ,对比溶蚀前后样品的成分 ,根据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溶蚀后的水样成分。实验表明 ,含凝灰质砂岩的溶蚀量是石英砂岩溶蚀量的 7~ 11倍 ,且溶蚀量随乙酸酸度增加而加大 ;长石溶蚀滞后于凝灰质溶蚀 ,长石含量对溶出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 ,盒 8气层次生孔隙成因主要是蚀变凝灰质的溶蚀 ,并提出了含凝灰质砂岩的孔隙演化模式。图 4表 2参 5 (刘锐娥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储集导 凝灰灰溶蚀 次生孔隙成因 孔隙演化模式 苏里格庙气田
下载PDF
冰消期海侵进程中南黄海潮流沙脊的演化模式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子赓 王圣洁 +2 位作者 张光威 李绍全 刘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共10页
南黄海东侧底形资料、浅地层剖面和 YSDP- 10 2钻孔揭示了冰消期海侵初期的古潮流沙脊群 ;南黄海QC2孔上部岩心又揭示了全新世中期的埋藏古潮流沙脊群 ;842 2柱状岩心补充了若干现代南黄海沙脊群——苏北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的特征。根据 1... 南黄海东侧底形资料、浅地层剖面和 YSDP- 10 2钻孔揭示了冰消期海侵初期的古潮流沙脊群 ;南黄海QC2孔上部岩心又揭示了全新世中期的埋藏古潮流沙脊群 ;842 2柱状岩心补充了若干现代南黄海沙脊群——苏北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的特征。根据 1 4 C测年、ESR测年及突变事件的分析 ,获得了不同时期沙脊形成的年代标尺 ,并获得以下结论 :(1)沙脊沉积在层序地层中属上海侵体系域 (U TST) ,其发育与海平面密切相关 ,最佳发育深度在- 2 0~ - 30 m水深范围内 ,很少有超过 - 40 m者。南黄海沙脊群随着陆架海侵进程自东向西跃迁 ,沙脊群广泛发育预示海平面的相对稳定或小幅度波动期 ;海平面急剧上升期实现了沙脊群的跃迁。南黄海沙脊演化可划分为 3期 :早期 (约 12~ 9ka)是据新仙女木期 (YD)的海平面波动 ,以南黄海东侧古潮流沙脊群为代表 ;中期 (约 6 .3~4ka)包括了中全新世高温期气候突然衰退事件 (MHCR)的海平面波动 ,南黄海中部 QC2孔揭露的埋藏潮流沙脊是这一期的代表 ;晚期为 2 ka至今的海平面缓慢波动期 ,以现代苏北岸外辐射沙脊群为代表。 (2 )潮流沙脊沉积物特征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早期沙脊处于强动力作用下 ,随着海侵范围扩大 ,形成沙脊的动力条件愈来愈弱。(3)南黄海、东海与北黄海沙脊发育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消期 海侵进程 海平面变化 潮流沙脊 演化模式 黄海
下载PDF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30
16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衡立群 李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8-523,529,共7页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Ⅰ期成礁、早期暴露-溶蚀、Ⅱ期成礁、中期暴露-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式 生物礁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47
17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4 位作者 滑双君 成克男 于学敏 李德江 李桂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但由于目前对于混合沉积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界定沉积相及油藏分布范围、成藏要素及分布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技术,在工区层序地层...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但由于目前对于混合沉积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界定沉积相及油藏分布范围、成藏要素及分布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技术,在工区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混合沉积的岩石学特征、成因类型、演化模式及层序地层格架对混合沉积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混合沉积大致分为4种类型:母源混合、相缘渐变混合、原地混合和重力流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在低位体系域最为发育,高位和湖侵体系域混合沉积作用受到抑制。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混合沉积实例。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成因类型 演化模式 混合沉积 沙河街组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泥页岩热模拟实验及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45
18
作者 董春梅 马存飞 +3 位作者 栾国强 林承焰 张宪国 任丽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3-1061,共9页
随着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推进,对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三种不同干酪根类型的泥页岩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发现,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干酪根热解生烃产生的有机质孔及不稳定矿物溶蚀孔增加,是泥页岩储集空间增... 随着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推进,对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三种不同干酪根类型的泥页岩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发现,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干酪根热解生烃产生的有机质孔及不稳定矿物溶蚀孔增加,是泥页岩储集空间增加的主要原因;泥页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黏土矿物转化、不稳定矿物溶蚀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结合镜质体反射率,建立了基于热模拟实验的泥页岩综合成岩演化模式。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演化特征不同,Ⅰ型干酪根以"解聚型"的途径生烃,以产生有机质边缘孔为主;Ⅲ型干酪根以"平行脱官能团型"的途径生烃,以产生有机质内部孔为主;Ⅱ型干酪根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产生有机质内部孔,也可以产生有机质边缘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热模拟实验 有机质演化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模式
下载PDF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古地磁新数据与青藏高原地体演化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董学斌 王忠民 +3 位作者 谭承泽 杨惠心 程立人 周烑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在前人古地磁工作的基础上,以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走廊域为主,补充了29个古地磁新数据。本文根据这些资料,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演化规律,同时对有关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安多—丁青断裂进行了古地磁学分析... 在前人古地磁工作的基础上,以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走廊域为主,补充了29个古地磁新数据。本文根据这些资料,初步研究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演化规律,同时对有关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安多—丁青断裂进行了古地磁学分析和论证。根据古地磁数据,极移曲线的特征及综合前述几个缝合带的讨论,编绘了青藏高原地体演化模式图。本文就青藏高原的活动构造及隆升机制等地质问题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学 地学断面 演化模式 缝合带 活动构造 隆升 极移曲线 冈底斯 印度板块 天然剩磁
下载PDF
腐泥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与全过程生烃演化模式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李剑 马卫 +4 位作者 王义凤 王东良 谢增业 李志生 马成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利用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封闭体系的黄金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与开放体系的高温热解色谱质谱实验数据与实测数据,在经典生烃模式基础上,对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特征、排烃效率与滞留烃量、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来源及甲烷同系物裂... 利用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封闭体系的黄金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与开放体系的高温热解色谱质谱实验数据与实测数据,在经典生烃模式基础上,对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特征、排烃效率与滞留烃量、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来源及甲烷同系物裂解温度等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腐泥型烃源岩在主生油阶段(R_o值为0.8%~1.3%)的排烃效率为30%~60%,高成熟阶段(R_o值为1.3%~2.0%)的排烃效率在60%~80%;高成熟阶段干酪根降解气与原油裂解气对总生气量的贡献比大致为1∶4,干酪根降解气量占20%,滞留液态烃裂解气量占13.5%,源外原油裂解气(包含聚集型与分散性原油裂解气)量占66.5%。初步确定了天然气的裂解下限,建立了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型烃源岩 生烃演化模式 排烃效率 生排烃模拟实验 干酪根 降解气 裂解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