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建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30期25-25,共1页
灭鼠剂按其作用的快慢可分为急性灭鼠剂与慢性灭鼠剂:急性灭鼠剂可使老鼠进食毒饵后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如毒鼠强、氟乙酰胺等,目前我同已明令禁止使用。慢性灭鼠剂可使老鼠进食毒饵数天后发作,如抗凝血类灭鼠剂(主要品种有杀鼠... 灭鼠剂按其作用的快慢可分为急性灭鼠剂与慢性灭鼠剂:急性灭鼠剂可使老鼠进食毒饵后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如毒鼠强、氟乙酰胺等,目前我同已明令禁止使用。慢性灭鼠剂可使老鼠进食毒饵数天后发作,如抗凝血类灭鼠剂(主要品种有杀鼠灵、杀鼠迷、大隆、溴敌隆、杀它仗、敌鼠钠盐和氯敌鼠等)。抗凝血灭鼠剂是我国推荐在城镇、农田使用的主要灭鼠剂,该药中毒者主要发生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灭鼠剂 灭鼠剂中毒 急性灭鼠剂 慢性灭鼠剂 治疗 诊断 氟乙酰胺 敌鼠钠盐
下载PDF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8期11-13,共3页
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急性杀鼠剂容易引起鼠类拒食和产生耐药性,且会引起人、禽畜的二次中毒,国家已明令禁止其使用和生产;而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灭鼠效果最好、使用最安全的一类慢性灭鼠剂,也是我国主要推荐在城镇、农田使用... 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急性杀鼠剂容易引起鼠类拒食和产生耐药性,且会引起人、禽畜的二次中毒,国家已明令禁止其使用和生产;而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灭鼠效果最好、使用最安全的一类慢性灭鼠剂,也是我国主要推荐在城镇、农田使用的灭鼠剂。一般采用低浓度、多次投放。随着此类杀鼠药的广泛使用,家畜、野生动物以及人员中毒也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灭鼠剂 灭鼠剂中毒 治疗 诊断 急性杀鼠剂 慢性灭鼠剂 氟乙酰胺 氟乙酸钠
下载PDF
高效灭鼠剂杀它仗的合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晓峰 孙媛媛 +2 位作者 王毓芳 徐伯兴 徐章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1,44,共4页
在原有杀它仗合成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8 步反应合成主链,总收率(以对甲氧基苯甲醛计) 为3-7% ;并以对三氟甲基氯苯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侧链,收率为30 % 。率先探索出了一条... 在原有杀它仗合成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8 步反应合成主链,总收率(以对甲氧基苯甲醛计) 为3-7% ;并以对三氟甲基氯苯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侧链,收率为30 % 。率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内生产的合成路线。并进行了实验室毒性试验,结果与美国氰氨公司对照产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它仗 抗凝血灭鼠剂 灭鼠剂 合成
下载PDF
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研究生化灭鼠剂对哺乳动物体细胞的致突变性
4
作者 杨志荣 刘世贵 +2 位作者 朱文 伍铁桥 黄时海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
关键词 微核 染色体畸变 生化灭鼠剂 灭鼠剂
下载PDF
急性灭鼠剂———鼠立死的合成
5
作者 许良忠 吴秀勇 易冬亚 《山东化工》 CAS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鼠立死的性质、应用及合成方法,探讨了影响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几种因素。
关键词 鼠立死 合成 灭鼠剂 急性灭鼠剂
下载PDF
化学灭鼠剂及其进展
6
作者 刘亚华 王锡臣 《天津化工》 CAS 1995年第1期29-31,共3页
综述了化学灭鼠剂的分类、品种及特性等。介绍了合成化学灭鼠剂的新进展。
关键词 灭鼠剂 进展 化学灭鼠剂
下载PDF
广州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易建荣 林立丰 +5 位作者 伍任初 何伯新 梁练 段金花 张世炎 阴伟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区内捕获的130只褐家鼠、31只黄胸鼠、1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8.5%、45.2%和27.8%,...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区内捕获的130只褐家鼠、31只黄胸鼠、1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8.5%、45.2%和27.8%,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7.72、278.46和1164.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栖鼠 黄胸鼠 抗凝血灭鼠剂 抗药性监测 小家鼠 褐家鼠 合理用药 优势种 药剂量 抗性
下载PDF
广东省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易建荣 林立丰 +7 位作者 段金花 吴军 蔡松武 邹钦 张贤昌 阴伟雄 卢文成 陈文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东省5市所捕捉的769只褐家鼠、303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69%和12.21%,总平均摄药剂量... 目的探讨广东省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东省5市所捕捉的769只褐家鼠、303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69%和12.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36和131.96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褐家鼠均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栖鼠 抗凝血灭鼠剂 杀鼠灵 抗药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7种灭鼠剂 被引量:24
9
作者 关福玉 刘力 罗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建立了血浆中7种缓效灭鼠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择了样品提取与测定条件,考察了有关化合物对测定的影响。在色谱工作站上建立了灭鼠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库,根据吸收光谱与t_R值进行库检索,提高了定性的准确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 建立了血浆中7种缓效灭鼠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择了样品提取与测定条件,考察了有关化合物对测定的影响。在色谱工作站上建立了灭鼠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库,根据吸收光谱与t_R值进行库检索,提高了定性的准确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10μL/mL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1μL/mL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剂 高效液相色谱 血浆 中毒
下载PDF
安全型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崇选 王明春 +2 位作者 杨学军 胡忠朗 杨清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通过对各种灭鼠剂、饵料、引诱剂、增效剂、添加剂的研究 ,提出了安全型无公害灭鼠剂的组方原理 ,筛选出了适用于鼢鼠、田鼠和家鼠的 3种不同配方。经适口性试验、杀灭效果试验和安全性试验证明 ,室内对鼢鼠、小白鼠和褐家鼠的杀灭效果... 通过对各种灭鼠剂、饵料、引诱剂、增效剂、添加剂的研究 ,提出了安全型无公害灭鼠剂的组方原理 ,筛选出了适用于鼢鼠、田鼠和家鼠的 3种不同配方。经适口性试验、杀灭效果试验和安全性试验证明 ,室内对鼢鼠、小白鼠和褐家鼠的杀灭效果均为 1 0 0 % ;野外试验表明 ,对甘肃鼢鼠和家鼠杀灭效果分别为 87.76%~ 98.89%和 98.5 1 %~ 99.62 %。安全性测定显示 ,对家禽家畜安全 ,无二次中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 灭鼠剂 引诱剂 杀灭效果 二次中毒 林地鼠害
下载PDF
清远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易建荣 黄亿初 +5 位作者 吴军 张世炎 蔡松武 段金花 阴伟雄 林立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清远市城区及所辖3个县城区内所捕获的155只褐家鼠、13只黄胸鼠、2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65%、...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清远市城区及所辖3个县城区内所捕获的155只褐家鼠、13只黄胸鼠、2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65%、0和50.00%,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9.82、84.92和453.70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市 家栖鼠 抗凝血灭鼠剂 抗药性 杀鼠灵
下载PDF
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剂试验与灭鼠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来利 李文盛 +1 位作者 王超英 李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6,共6页
对C型肉毒梭菌干燥毒素的LD50、耐药性、蓄积中毒、致畸、毒饵残效期、保存期及灭效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为高原鼠兔LD506.70μl/kg,SLD501.67μl/kg,LD5095%置信限3.47~11.70μ... 对C型肉毒梭菌干燥毒素的LD50、耐药性、蓄积中毒、致畸、毒饵残效期、保存期及灭效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为高原鼠兔LD506.70μl/kg,SLD501.67μl/kg,LD5095%置信限3.47~11.70μl/kg;小白鼠LD50170.70μl/kg,SLD504.91μl/kg,LD5095%置信限103.00~247.00μl/kg。高原鼠兔摄食系数为1.07,校正灭洞率86.21%;小白鼠摄食系数为0.93±0.11,死亡率86.30±12.23,毒素适口性良好。高原鼠兔及小白鼠对C型肉毒毒素无耐药情况,蓄积系数分别为0.40和1.22,属高度及明显蓄积中毒。低剂量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对小白鼠无致畸作用,大剂量时母鼠产仔死胎率约高于对照组一倍。干燥毒素在-15℃保存374d,毒力不变,20~25℃室温下保存48h毒力不变,72h与96h毒力平均下降12.5%。0.1%和0.3%浓度燕麦毒饵,在海拔3300~4806m,日均气温-2.9℃,日照时数6.2h,日均辐射量1524.54J/cm2条件下,放置33d,其灭效率为33.2%、62.5%。通过C型肉毒生物灭鼠剂对小白鼠及高原鼠兔的实验,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梭菌 毒素 高原鼠兔 灭鼠剂 草原
下载PDF
开发烟草等为植物源灭鼠剂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2 位作者 郭聪 胡忠军 陈安国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从植物中筛选出适合害鼠生物学特性、作用较慢、能杀灭害鼠的植物 ,为灭鼠剂的开发探索一条有效的对环境安全的途径。方法 :将植物直接或制成毒饵饲喂试鼠。结果 :烟草与夹竹桃对试鼠有一定的毒性。结论 :烟草可作为开发植物性杀... 目的 :从植物中筛选出适合害鼠生物学特性、作用较慢、能杀灭害鼠的植物 ,为灭鼠剂的开发探索一条有效的对环境安全的途径。方法 :将植物直接或制成毒饵饲喂试鼠。结果 :烟草与夹竹桃对试鼠有一定的毒性。结论 :烟草可作为开发植物性杀鼠剂有希望的植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灭鼠剂 烟草 开发研究
下载PDF
蔬菜、水果中4种抗凝血灭鼠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宓捷波 张骏 +4 位作者 王云凤 常春艳 陈其勇 王伟 葛宝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4-1216,1220,共4页
建立了蔬菜及水果中溴鼠灵、溴敌隆、敌鼠、杀鼠酮灭鼠剂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小柱净化。结果表明,4种灭鼠剂线性范围为2.0~50μg/L,r均大于0.997 5;溴鼠灵和溴敌隆... 建立了蔬菜及水果中溴鼠灵、溴敌隆、敌鼠、杀鼠酮灭鼠剂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小柱净化。结果表明,4种灭鼠剂线性范围为2.0~50μg/L,r均大于0.997 5;溴鼠灵和溴敌隆的检出限可达0.5μg/kg,回收率分别为77%~96%,69%~113%;敌鼠和杀鼠酮的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分别为72%~94%,71%~90%;RSDs均小于10%,可以满足目前国际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抗凝血灭鼠剂 溴鼠灵 溴敌隆 敌鼠 杀鼠酮
下载PDF
复方灭鼠剂88-1、88-9的研试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辉芬 陈安国 +4 位作者 郭聪 李波 李世斌 王勇 张美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0-175,共6页
1987—1992年间,以抗凝血剂(代号P)为基底药物,从配伍增效角度作了44种药剂的筛选,得到编号为88—1、88—9的两种复方灭鼠剂。经测定,88—1、88—9对小白鼠致死中量在16mg/kg左右,比敌鼠钠强3—4倍,试鼠死二高峰在48小时左右;对家禽家... 1987—1992年间,以抗凝血剂(代号P)为基底药物,从配伍增效角度作了44种药剂的筛选,得到编号为88—1、88—9的两种复方灭鼠剂。经测定,88—1、88—9对小白鼠致死中量在16mg/kg左右,比敌鼠钠强3—4倍,试鼠死二高峰在48小时左右;对家禽家畜更安全;热稳定性良好,在52±2℃温箱内贮存2周毒刀不减,维生素K_l是其解毒剂;88—1、88—9对南方各种主要家鼠和农田害鼠灭效较好,经湖南、安徽、云南各地应用,群众性大面积防治,平均灭鼠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灭鼠剂 研究 试验 88-1 88-9
下载PDF
美国灭鼠剂应用概述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卫青 陈陵 +1 位作者 陈海婴 蒋洪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对在美国广泛应用的9种灭鼠剂毒饵的销售状况、应用范围、靶鼠、施用技术及替代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2008年6月美国环保局颁布了一项涉及当前广泛应用的10种灭鼠剂销售和使用的规定。这个已经在2011年6月4日实施的法规旨在保护非靶动... 对在美国广泛应用的9种灭鼠剂毒饵的销售状况、应用范围、靶鼠、施用技术及替代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2008年6月美国环保局颁布了一项涉及当前广泛应用的10种灭鼠剂销售和使用的规定。这个已经在2011年6月4日实施的法规旨在保护非靶动物和儿童,所涉及的灭鼠剂涵盖家用、农业用和专业用三大市场,对上述三大市场的灭鼠剂销售和应用均作了更严格的限制。专业有害生物管理从业人员将发现,来自家庭用户鼠类控制服务的需求将大大上升,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和毒饵施放技术、更先进耐用的毒饵盒等综合防治技术的要求也将提升。专业有害生物管理从业人员和美国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在居民区灭鼠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剂 应用 美国
下载PDF
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防治中华鼢鼠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明春 韩崇选 +3 位作者 宗德禄 杨学军 张宏利 杨清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共5页
进行了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适口性及大田防治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为100%,大田试验中,防治率在83.7%~92.3%,其中春季和秋季防治率可达91.4%;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适口性极好,摄... 进行了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适口性及大田防治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杀灭率为100%,大田试验中,防治率在83.7%~92.3%,其中春季和秋季防治率可达91.4%;克鼠星对中华鼢鼠的适口性极好,摄食系数为0.88~1.03。采用切封洞法防治用药量少,防治费用最低,投药有效率为70.0%~92.0%,比插洞法高40%以上;春季投药有效率最高,春季采用切封洞法投药较夏季投药有效率提高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灭鼠剂 克鼠星 适口性 中华鼢鼠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抗凝血灭鼠剂在水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中的痕量残留 被引量:5
18
作者 茅海琼 应红梅 +2 位作者 朱丽波 胡迪峰 钱飞中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2-1382,共1页
1引言 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等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缓效灭鼠剂,当大量灭鼠剂不慎污染水源引起突发性污染事故会严重影响居民正常饮水,甚至引发水性疾病的暴发流行或污染物中毒,快捷准确地提供分析数据是有效处理突发... 1引言 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等抗凝血灭鼠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缓效灭鼠剂,当大量灭鼠剂不慎污染水源引起突发性污染事故会严重影响居民正常饮水,甚至引发水性疾病的暴发流行或污染物中毒,快捷准确地提供分析数据是有效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必要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污染事故 抗凝血灭鼠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水环境 残留 痕量 测定
下载PDF
褐家鼠对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拒食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春生 杨健华 +6 位作者 吴万能 朱汉平 郭世坤 吴道余 王根生 张孝让 刘晓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本文报告在长期应用抗凝血灭鼠剂地区,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毒饵具有明显的拒食性。使用抗凝血剂毒饵火鼠3个月后捕捉的褐家鼠,与3年内未曾使用过抗凝血剂毒饵的褐家鼠,摄食系数的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u=14.57,P<0.01)。文中还分析了... 本文报告在长期应用抗凝血灭鼠剂地区,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毒饵具有明显的拒食性。使用抗凝血剂毒饵火鼠3个月后捕捉的褐家鼠,与3年内未曾使用过抗凝血剂毒饵的褐家鼠,摄食系数的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u=14.57,P<0.01)。文中还分析了产生拒食性的原因及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抗凝血灭鼠剂 拒食性
下载PDF
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秀清 冯志勇 颜世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1-34,共4页
探讨了害鼠是否出现拒食和引起拒食的原因、灭鼠方法与防治效果,研究了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使用典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率。结果表明,滥用和乱用灭鼠剂已导致害鼠出现明显的拒食;如何使用有限的毒饵对灭鼠效果影响很大,灭鼠次数多,每... 探讨了害鼠是否出现拒食和引起拒食的原因、灭鼠方法与防治效果,研究了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使用典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率。结果表明,滥用和乱用灭鼠剂已导致害鼠出现明显的拒食;如何使用有限的毒饵对灭鼠效果影响很大,灭鼠次数多,每次投饵量严重不足,灭鼠效果低;只有根据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合理使用灭鼠剂,才能充分发挥有限毒饵的作用。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时间长、灭鼠频繁、年投饵量大、灭鼠效果差的地方,黄毛鼠已出现抗药性。影响抗凝血灭鼠剂可持续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拒食和抗药性,拒食是可以避免的,抗药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合理使用灭鼠剂,就能够延长抗凝血灭鼠剂的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灭鼠剂 黄毛鼠 拒食 抗药性 可持续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