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煎煮时间对三果汤化学成分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邓璇 仇敏 +5 位作者 黄浩洲 樊三虎 张定堃 罗传红 韩丽 林俊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212-1221,共10页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没食子酸、诃子次酸增加,诃子酸、诃黎勒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降低,柯里拉京先增加后降低。抗疲劳评价实验中,小鼠游泳时间及11种疲劳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煎煮时间越长,三果汤抗疲劳能力越强。差异化合物中与抗疲劳药效相关性最大的为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说明煎煮会促使三果汤大分子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且这种水解有利于抗疲劳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果汤 煎煮时间 多酚 水解 抗疲劳
下载PDF
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亚娴 霍炳杰 +2 位作者 张莉 刘羽 李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部分解热机理。方法:取合格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部分解热机理。方法:取合格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12min高、中、低浓度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0%的酵母混悬液10mL/kg,随后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7h。3.5h后给药,7h后立即断头取出下丘脑组织,测定cAMP的含量。结果:给药后30min银翘散各组未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1.5h,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1);2.5h和3.5h,银翘散各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且以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6min高浓度组为优。除银翘散煮沸后3min低浓度组,6min低浓度组,12min高中低浓度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未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和6min高浓度组效果为优。结论:银翘散具有明显的解热效应,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且可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煎煮时间 体温 CAMP
下载PDF
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宏 彭成 余成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118-2123,共6页
目的:研究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助阳补火的功效,选择阳虚便秘模型、肾阳虚模型等,运用均运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 目的:研究附子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助阳补火的功效,选择阳虚便秘模型、肾阳虚模型等,运用均运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附子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动物一般状态,升高体温,恢复体温昼夜节律性,显著延长肾阳虚动物低温游泳力竭时间;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小鼠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能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附子发挥温肾阳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12 g.kg-1;温阳通便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12 g.kg-1。结论:附子具有显著的温阳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温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分别为6 h和12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温阳 煎煮时间 给药剂量 相关性 均匀设计
下载PDF
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霍炳杰 常靓 +4 位作者 刘羽 李梅 刘亚娴 陈林伟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及其含药血清对FM1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株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血凝试验观察银翘散... 目的:观察并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及其含药血清对FM1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株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血凝试验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FM1刺激巨噬细胞Ana-1,同时给予不同煎煮时间的银翘散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My D88、TRAF-6、TRAM和TRIF m RNA的表达。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直接抑制FM1株的活性,其抑制作用时间从1 h持续到24 h,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抑制作用最强;银翘散各组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均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最强(P〈0.05)。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降低FM1诱导的巨噬细胞TLR3、TLR4、My D88、TRAF-6、TRAM和TRIF的高表达(P〈0.05),尤以3 min高、中、低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尤以3~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最强;不同煎煮时间下的银翘散均能阻断TLR3和TLR4的高表达,并能阻断TLR4信号转导的My D88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尤以3 min和6 min组最显著,由此推断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可能为煮沸后3~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煎煮时间 流感病毒 血凝实验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研究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 目的:研究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草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草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对抗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巴豆油所致大鼠炎性肉芽肿的增生,减少炎性渗出液。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添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阀值。草乌发挥抗炎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草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和2.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抗炎 镇痛 煎煮时间 给药剂量 均匀设计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煎煮时间熟大黄对慢性肾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巴元明 胡刚明 +4 位作者 王林群 李玉婷 艾中柱 李成银 李伟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9,I0011,共5页
目的通过灌胃不同煎煮时间的熟大黄水煎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观察CRF大鼠肾功能改善情况,探讨熟大黄治疗CRF大鼠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将CRF大鼠模型分别用熟大黄水煎液(煎煮5、7、9、10、15、20、30 m... 目的通过灌胃不同煎煮时间的熟大黄水煎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观察CRF大鼠肾功能改善情况,探讨熟大黄治疗CRF大鼠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将CRF大鼠模型分别用熟大黄水煎液(煎煮5、7、9、10、15、20、30 min)灌胃治疗,测定血BUN、Cr、UA值,免疫组化、免疫印迹试验检测Akt、PI3k、TGF-β1等蛋白在熟大黄治疗后的CRF大鼠肾组织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熟大黄治疗组血BUN、Cr、UA值均显著下降(P<0.01),大鼠肾组织中Akt、PI3k、TGF-β1的平均光密度比和灰度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熟大黄10 min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熟大黄后下煎煮10 min更适用于CRF大鼠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大黄 不同煎煮时间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 TGF-β1 PI3K AKT
下载PDF
制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研究制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川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 目的研究制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川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最佳给药剂量。结果制川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舔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阈值。制川乌发挥抗炎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 h,最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制川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2.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抗炎 镇痛 煎煮时间 剂量 均匀设计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煎剂药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间关系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51
8
作者 王力智 刘冰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4-95,共2页
本文报道通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53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的实验探讨,初步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 本文报道通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53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的实验探讨,初步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对促进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量 加水量 火候 煎煮时间 取量
下载PDF
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霍炳杰 刘亚娴 +1 位作者 常靓 贾喜花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脾脏胸腺器官重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免疫调整作用。方法: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脾脏胸腺器官重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免疫调整作用。方法:将88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12min高、中、低浓度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银翘散灌胃给药7d后测定其对各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脾脏胸腺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银翘散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数量,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有显著性差异。银翘散各组有升高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数量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能显著性增加免疫抑制组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银翘散其余各组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翘散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效果以煮沸后3min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煎煮时间 外周血T细胞亚群 胸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番泻叶不同煎煮时间的水提物对小鼠便秘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沃联群 方琳 +1 位作者 杨明华 叶俊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考察番泻叶不同煎煮时间对泻下作用的影响,为其煎煮时间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燥结缺水致小鼠便秘模型、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等为研究对象,比较番泻叶煎煮10,15,20 min水提物的泻下作用强弱,同时测定番泻叶水提物中番泻苷A... 目的考察番泻叶不同煎煮时间对泻下作用的影响,为其煎煮时间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燥结缺水致小鼠便秘模型、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等为研究对象,比较番泻叶煎煮10,15,20 min水提物的泻下作用强弱,同时测定番泻叶水提物中番泻苷A、B的含量。结果 3个番泻叶水提物均有泻下活性,泻下作用由强到弱,其煎煮时间依次为15 min>20 min>10 min;各水提物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与其泻下作用强弱一致。结论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和番泻苷A、B含量,与煎煮时间密切相关。煎煮15 min其泻下活性较强,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叶 煎煮时间 小鼠便秘模型 泻下作用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伟 阮新民 +1 位作者 吴焕林 陈可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对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煎煮时间(10min^120min)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煎煮时间对补阳还五汤中的芍药... 目的:比较不同煎煮时间对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煎煮时间(10min^120min)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煎煮时间对补阳还五汤中的芍药苷、阿魏酸含量影响很大(P<0.05)。结论:本研究为探讨方剂的合理煎煮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煎煮时间 芍药苷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煎煮时间及甘草配伍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丘小惠 何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15-3017,共3页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及甘草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中的酯型生物总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比较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降低,与煎煮时间和甘草剂量有较高的相关性;煎煮时...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及甘草剂量对附子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中的酯型生物总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比较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降低,与煎煮时间和甘草剂量有较高的相关性;煎煮时间超过30 min,100 g制附子煎煮液所含的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低于2 mg/ml。结论大剂量附子用药必须通过合理煎煮和配伍以降低毒性,发挥其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煎煮时间 甘草 生物碱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晓巍 杨明慧 +3 位作者 张丹丹 王晋冀 王紫薇 许佳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葛根煎煮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葛根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葛根煎煮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葛根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葛根素在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葛根煎煮20 min葛根素含量为41.281 mg/g,煎煮25 min为43.820 mg/g,煎煮30 min为46.906 mg/g,煎煮35 min为52.583 mg/g,煎煮40 min为51.457 mg/g,煎煮45 min为44.677 mg/g,煎煮50 min为39.346 mg/g,煎煮55 min为38.827 mg/g,煎煮60 min为38.784 mg/g。结论葛根在煎煮35 min时,葛根素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葛根素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葛根素含量下降;临床应用葛根以先煎15 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煎煮时间 葛根素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瑶 彭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揭示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将川乌分别煎煮15 m in,30m in,1,2,3,4,6 h,生药含量依次为临床用量的6,12,24,48,72,96,120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 d。观... 目的揭示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将川乌分别煎煮15 m in,30m in,1,2,3,4,6 h,生药含量依次为临床用量的6,12,24,48,72,96,120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 d。观测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5 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将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川乌煎煮时间、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结果川乌水煎液能抑制痹证动物的足跖肿胀;对模型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对其造血系统无明显毒性;对其肝脏、肾脏、心脏有一定毒性。川乌水煎液毒性最大的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是30 m in,120倍。结论煎煮30 m 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药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煎煮时间 给药剂量 毒性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不同煎煮时间内生草乌中乌头碱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学湘 严维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考察生草乌在不同煎煮时间内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以甲醇-水-氯仿-二乙胺(70∶30∶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乌头碱在0.08~0.8μg... 目的考察生草乌在不同煎煮时间内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以甲醇-水-氯仿-二乙胺(70∶30∶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乌头碱在0.08~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7.16%。生草乌在煎煮过程中乌头碱的含量0~2 h内逐渐升高,2 h以后逐渐降低,2~4 h降低幅度尤为明显。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生草乌煎煮4 h能有效减低乌头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乌头碱 煎煮时间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生川乌中生物碱成分含量随煎煮时间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时根 吴小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45-647,共3页
本文研究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随煎煮时间变化的趋势,为考查乌头类中药的毒性,提供定量指标。按不同时间水煎提取样品;分别采用容量法、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总生物碱、双酯性生物碱和乌头碱的含量。生川乌醇水双提总生物碱含量最高... 本文研究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随煎煮时间变化的趋势,为考查乌头类中药的毒性,提供定量指标。按不同时间水煎提取样品;分别采用容量法、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总生物碱、双酯性生物碱和乌头碱的含量。生川乌醇水双提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水提样品中以煎煮4 h较高;生川乌醇水双提酯性生物碱含量最高,水提样品中以煎煮2 h为最高,比双提酯性生物碱含量低;生川乌醇水双提乌头碱含量最高,水提样品中以煎煮2h为最高,比双提乌头碱含量低。为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川乌 煎煮时间 生物碱 含量 变化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晓巍 杨明慧 +4 位作者 刘玥欣 李显会 刘轶蔷 王紫薇 许佳明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 mL/min... 目的通过测定煎煮时间对荆芥中胡薄荷酮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30℃。结果胡薄荷酮在0.286~2.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荆芥煎煮5 min胡薄荷酮含量为0.515 mg/g,煎煮7.5 min为0.582 mg/g,煎煮10 min为0.694 mg/g,煎煮12.5 min为0.489 mg/g,煎煮15 min为0.384 mg/g。结论荆芥在加盖文火煎煮10 min时,胡薄荷酮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或过长,胡薄荷酮含量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煎煮时间 胡薄荷酮 含量测定 HPLC
下载PDF
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宏 余成浩 彭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肾阳和脾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选择肾阳虚模型、阳虚便秘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 目的:研究白附片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肾补脾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温肾阳和脾阳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根据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选择肾阳虚模型、阳虚便秘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结果:白附片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小鼠一般状态,显著延长低温游泳衰竭时间和爬杆时间;显著缩短阳虚便秘小鼠排便潜伏期,增加排便颗粒数,能明显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推进率。白附片发挥温肾阳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h,最佳给药剂量为12g/kg;温阳通便药物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h,最佳给药剂量为12g/kg。结论:白附片具有显著的温补脾肾阳气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温阳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温肾补脾功效的最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为6h12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附片 温阳 煎煮时间 给药剂量 相关性 均匀设计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佳琳 张贵君 +5 位作者 郭亚芳 彭慧 孙启玉 刘亮 王月 刘傲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300-2303,2307,共5页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10,20,30,40,50,60 min)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栀子苷-京尼... 目的:研究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栀子柏皮汤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10,20,30,40,50,60 min)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木兰花碱-甘草苷(λ=238 nm)、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甘草酸(λ=265 nm)、异甘草苷(λ=360 nm)、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λ=440 nm)的含量。结果:当煎煮时间改变时,各成分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栀子、黄柏、炙甘草药效组分及药效组分总量不同煎煮时间下变化显著,栀子、黄柏、炙甘草药效组分以及药效组分总量在10~20 min均有大幅度上升,20 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后含量增加,最终含量与20 min时大致相近。结论:不同煎煮时间影响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溶出,从而影响疗效;当煎煮时间为20 min,各组分含量较高,且避免了因受热时间过长对西红花苷类成分的破坏,验证了传统煎煮时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柏皮汤 栀子苷 盐酸小檗碱 甘草酸 煎煮时间 药效组分 HPLC-DAD多波长切换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中药汤剂质量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允 张家成 彭智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中药汤剂是一个复杂的混和体,含有众多有机物、无机物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汤剂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汤剂的质量。而汤剂在煎煮过程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最终影响着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影响汤... 中药汤剂是一个复杂的混和体,含有众多有机物、无机物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汤剂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汤剂的质量。而汤剂在煎煮过程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最终影响着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影响汤剂的质量。当代学者从煎煮时间对汤剂质量影响角度对单味药和复方做了大量研究,通过综述各家研究成果,探析煎煮时间对汤剂质量的影响,明确其对汤剂质量影响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汤剂质量的提高探寻合理的煎煮时间,给同道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煮时间 汤剂质量 单味药 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