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与死为邻”——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爱与死”主题
1
作者 胡斌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 "爱与死"主题贯穿于沈从文情爱小说的始终。沈从文常说"爱与死为邻",爱与死在其情爱叙事中是联结在一起的,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沈从文之所以热衷于"爱与死"主题,这与其早年的传奇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和湘西文化风情等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为邻” 沈从文情小说 爱与死”主题
下载PDF
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德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37,共13页
关键词 中国小说 阎连科 革命时代 爱与死 少年时代 出身 从军 家乡
下载PDF
爱与死之间的蜿蜒与激荡——作为心理小说的《多湾》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2,共5页
当我准备动用文字来讨论周碹璞的长篇小说《多湾》的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所谓文艺批评的确不是对一部作品作出简单的肯定性判断,或者否定性判断,而是这部作品已经展示的可阐释的意义空间所激发的一种学术言说的冲动,以及由此引发... 当我准备动用文字来讨论周碹璞的长篇小说《多湾》的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所谓文艺批评的确不是对一部作品作出简单的肯定性判断,或者否定性判断,而是这部作品已经展示的可阐释的意义空间所激发的一种学术言说的冲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批评家与作家、与读者构成的三方对话。《多湾》之所以能够引发我进入学术言说的冲动,是因为它展示了相当丰富的意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小说 爱与死 意义空间 长篇小说 文艺批评 读者构成 肯定性 否定性
下载PDF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凤高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85-89,共5页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余凤高死亡与爱情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死亡是一切生物、一切人的不可避免的归宿,是人的一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以表现人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家自然不能不面对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把它纳...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余凤高死亡与爱情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死亡是一切生物、一切人的不可避免的归宿,是人的一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以表现人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家自然不能不面对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把它纳入自己思考和表现的范畴。从欧洲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 文学作品 特里斯丹 莎士比亚 文学主题 莎乐美 朱丽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情悲剧
下载PDF
论“五四”文学中的“爱与死”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婷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3-198,共6页
"五四"文学包括"五四"剧作中"爱与死"模式的书写,侧重于表现对生命的颓废感受和对爱与美的执著追求,其中带有明显的现代颓废唯美主义文学形式移植和意义嫁接的痕迹,同时也不乏西方感伤浪漫主义传统的参... "五四"文学包括"五四"剧作中"爱与死"模式的书写,侧重于表现对生命的颓废感受和对爱与美的执著追求,其中带有明显的现代颓废唯美主义文学形式移植和意义嫁接的痕迹,同时也不乏西方感伤浪漫主义传统的参与因素,但是,其内在的反叛立场和唯美取向最终仍然受制于现实情境下新文学作者独特的精神和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颓废唯美
下载PDF
爱与死——《野草》与《十夜梦》比较之一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占彪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十夜梦》 爱与死
下载PDF
爱与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研究之三
7
作者 金丽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英国同时代两个作家狄更斯、爱米莉在他们的小说《双城记》、《呼啸山庄》中提出了爱与死的主题。《双城记》的卡顿和《呼啸山庄》的希思克利夫都因爱而死 ,但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命感觉不同 ,对爱的态度和反应不一样 。
关键词 狄更斯 卡顿 米莉 希思克利夫 爱与死 生命感觉 价值内涵
下载PDF
爱与死的象征——评实验话剧《马兰公主》
8
作者 杨秀玲 《影剧新作》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近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将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早期作品《玛莱纳公主》搬上小剧场舞台,该剧是一部象征主义的戏剧作品。"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
关键词 早期作品 戏剧作品 艺术剧院 实验话剧 爱与死 西方现代戏剧 莫里斯·梅特林克 象征主义
下载PDF
爱与死的缠绵——《边城》的生命文化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剑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边城》历来被误读为爱情悲剧,人们常被它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其中所蕴藏的作者对生命文化的热情和希望。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蕴藏其深层结构中的生命文化内涵:爱与死的缠绵,相互统一,构成了生命文化的“整体存在”。它... 《边城》历来被误读为爱情悲剧,人们常被它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其中所蕴藏的作者对生命文化的热情和希望。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蕴藏其深层结构中的生命文化内涵:爱与死的缠绵,相互统一,构成了生命文化的“整体存在”。它折射的是个体生命的一种人生形式,隐喻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深层结构 生命文化 爱与死 《边城》
下载PDF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初探——以《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辛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3期97-102,共6页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的故事有几种不同类型,在《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中有全面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其形成有其西方个体本位文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源于生命意识的社会孤独感等原因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永恒价... 西方文学中"爱与死"主题的故事有几种不同类型,在《美狄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中有全面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其形成有其西方个体本位文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源于生命意识的社会孤独感等原因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永恒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 类型 成因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爱的离歌——试比较《爱与死》与《伤逝》
11
作者 邵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博弈。《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以武者为代表的白桦派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的文学思... 《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博弈。《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以武者为代表的白桦派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人公原型及作品的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作者的恋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 《伤逝》 人道主义思想
下载PDF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舒宪 《淮阴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12-13,共2页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叶舒宪列维一斯特劳斯收集整理的特内特哈拉(Tenete-hara)部落印第安神话中有一则标号为M77的作品《男人失去永生》.可作为原始版的原罪故事来看:造物主所造的第...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叶舒宪列维一斯特劳斯收集整理的特内特哈拉(Tenete-hara)部落印第安神话中有一则标号为M77的作品《男人失去永生》.可作为原始版的原罪故事来看:造物主所造的第一个男人生活在天真无邪的状态,尽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母题 爱与死 印第安神话 原罪 斯特劳斯 性器官 近亲相奸 启示 造物主 二元对立
下载PDF
黑暗时代爱与死的多样表达——浅谈《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内容理解
13
作者 郑燕明 《浙江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53-54,共2页
如何在中学传统教学篇目《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握与时代更为贴近的内涵是笔者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细读后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成为解读的“单位意象”,作者始终在“说”(“写一点东西”)与“不说”(“沉默”)中犹豫、徘徊,阅... 如何在中学传统教学篇目《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握与时代更为贴近的内涵是笔者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细读后可以发现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成为解读的“单位意象”,作者始终在“说”(“写一点东西”)与“不说”(“沉默”)中犹豫、徘徊,阅读分析应该从贯穿全文的这种情感往返起伏入手。基于这样的定位分析,体悟默片时代孤独的呐喊,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脉络成为这样一篇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杂文阅读的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刘和珍君》 教学内容 爱与死 阅读分析 传统教学 关键词语 “沉默” “说”
下载PDF
爱与死的间隙
14
作者 庄祖煌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5-75,共1页
爱与死的间隙(台湾)庄祖煌未被蝴蝶招惹过的花难知何谓诱惑不曾让尖塔刺穿的天空如何领会什么是高耸没经暴风爱抚过的云岂能明白何为千变万化而遭思念长吻的爱啊一分钟竟比一个峡谷还宽有谁能搭起一座桥在这一分钟与下一分钟之间或者... 爱与死的间隙(台湾)庄祖煌未被蝴蝶招惹过的花难知何谓诱惑不曾让尖塔刺穿的天空如何领会什么是高耸没经暴风爱抚过的云岂能明白何为千变万化而遭思念长吻的爱啊一分钟竟比一个峡谷还宽有谁能搭起一座桥在这一分钟与下一分钟之间或者就跳下那相隔的间隙吧看能不能自这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 长吻 蝴蝶 尖塔 刺穿 台湾 峡谷 天空
下载PDF
爱与死 永恒的红玫瑰
15
作者 航鹰 《创作与评论》 CSSCI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爱与死永恒的红玫瑰航鹰盛开在白骨上的玫瑰花家里粉刷房屋,收拾东西时偶然发现一张画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十年前在奥地利的一次奇异经历。或许是年轻时曾以舞台美术为职业的缘故,我一向喜欢收存画片,油画小辑,贺年卡,生日卡,明... 爱与死永恒的红玫瑰航鹰盛开在白骨上的玫瑰花家里粉刷房屋,收拾东西时偶然发现一张画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十年前在奥地利的一次奇异经历。或许是年轻时曾以舞台美术为职业的缘故,我一向喜欢收存画片,油画小辑,贺年卡,生日卡,明信片,只要见了喜欢的就舍不得扔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玫瑰 爱与死 奥地利 精神家园 理论与创作 玫瑰花 生命游戏 阿尔卑斯山 舞台美术
下载PDF
探析莱斯利·费德勒《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
16
作者 冷华辉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49-51,共3页
莱斯利·费德勒把《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定位于自己的“第一部哥特小说”,该书在主题上以“爱与死”为主题,内容观点上颠覆了对美国经典作品的传统评价,形式上僭越了传统文学评论的形式。对收录于该著作中部分作品的故事情节发生... 莱斯利·费德勒把《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定位于自己的“第一部哥特小说”,该书在主题上以“爱与死”为主题,内容观点上颠覆了对美国经典作品的传统评价,形式上僭越了传统文学评论的形式。对收录于该著作中部分作品的故事情节发生的环境、哥特式小说主题、哥特式小说内容等三个方面作了简短的诠释,从而明确此著作有关哥特式的文学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式 风格 美国 《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
下载PDF
《爱与死》《迟桂花》比较研究
17
作者 冯岳 《荆州师专学报》 1989年第1期53-57,共5页
一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和画家。他早年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提倡人道主义。与他人创办《自桦》杂志,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爱与死》所描写的是一个并不复杂。
关键词 爱与死 《迟桂花》 比较研究 小说 日本 中国 郁达夫
全文增补中
《爱与死》:一个男人的精神错乱史
18
《电影世界》 2015年第12期98-101,98,共4页
电影版《战争与和平》1975年,艾伦给联艺电影公司的业务主管埃里克·普列斯科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的下一部剧本几乎要完成了:一起发生在纽约的神秘凶杀案;和一对夫妻艾维·辛格和安妮·霍尔有关,
关键词 爱与死 精神错乱 《战争与和平》 男人 电影公司 1975年 业务主管 凶杀案
下载PDF
一本哥特式文学评论——评莱斯利·费德勒《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婵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文学评论《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是美国当代文化批评先驱莱斯利·费德勒的代表作。凭借此书中对美国经典文学作品大胆而独特的评论,费德勒荣登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列。该书在主题上以"爱与死"为主题,内容观点上... 文学评论《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是美国当代文化批评先驱莱斯利·费德勒的代表作。凭借此书中对美国经典文学作品大胆而独特的评论,费德勒荣登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列。该书在主题上以"爱与死"为主题,内容观点上颠覆了对美国经典作品的传统评价,形式上僭越了传统文学评论的形式,是部哥特式的文学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斯利·费德勒 《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 哥特小说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认同与距离——大革命戏剧《爱与死的搏斗》在中国
20
作者 马晓冬 《跨文化对话》 CSSCI 2018年第1期173-189,共17页
192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其大革命系列剧之一《爱与死的搏斗》(Le Jeu如l'amour et de la mort),该剧很快被译介到中国并被搬上了舞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时期,由李健吾翻译、由上海剧艺社演出的该剧,引起了进... 192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其大革命系列剧之一《爱与死的搏斗》(Le Jeu如l'amour et de la mort),该剧很快被译介到中国并被搬上了舞台.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时期,由李健吾翻译、由上海剧艺社演出的该剧,引起了进步文人广泛的关注,而剧本的出版也使该剧在知识界广为流传.本文将集中考察这样一部外国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演出以及批评界围绕其革命主题与人物的相关话语,尝试理解该作品在中国本土的时代变迁中如何被语境化,并着重探讨作为译者的李健吾是如何借对异国作品的阐释表达其现实关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与死的搏斗》 罗曼·罗兰 李健吾 革命戏剧 孤岛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